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谓八。应于阿阇梨前二三重复。说是伽陀已。次复当称己之名字。我名某甲。惟愿阿阇梨。摄受于我。我从今时发净信心。乃至坐菩提场成等正觉。誓归依佛二足胜尊。誓归依法离欲胜尊。誓归依僧调伏胜尊。如是三宝是所归趣。我某甲净信优婆塞。惟愿阿阇梨。忆持护念我。从今日今时发起净心。乃至过是夜分汔。于明旦日初出时。于其中间奉持八。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 三摩地

2018-07-22

欲与诸妇俱受斋。佛言。斋有三辈。乐何等斋。维耶长跪言。愿闻何谓三斋。佛言。一为牧牛斋。二为尼犍斋。三为佛法斋。牧牛斋者。如牧牛人求善水草饮饲其牛。暮归思念何野有丰饶。须天明当复往。若族姓男女已受斋。意在家居利欲产业。及念美饮食育养身者。是为如彼牧牛人意。不得大福非大明。尼犍斋者。当月十五日斋之时。伏地受斋。为十由延内诸神拜言。我今日斋不敢为恶 三摩地

2018-07-22

若能受持八支斋。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见无量寿佛。若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去处。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花中自然化生。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中而昔善根亦不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劝化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令其修习。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贵族。多饶财 三摩地

2018-07-22

受持斋。于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变月。受布萨。至十四日。遣太子下。观察世间。为何等人供养父母。乃至受布萨。至十五日。四大天王自下世间。观察众生。为何等人供养父母。乃至受布萨。诸比丘。尔时。世间无有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布萨者。时。四天王即往诣三十三天集法讲堂。白天帝释。天王当知。今诸世间。无有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布萨。时。三十三天众 三摩地

2018-07-22

此名八支净。若能一日一夜。或复长时。从师受持。获果如是。尔时长爪梵志。既于佛所。闻说八支日夜净。由先远离鄙恶业故。便能获得胜妙庄严。深心信受。欢喜踊跃。即于佛前舍高慢心。投杖于地。合掌恭敬。礼佛双足。白言。世尊。我今始知善恶之业感报不虚。我从今日乃至尽形。归依佛陀两足中尊。乃至尽形。归依达磨离欲中尊。乃至尽形。归依僧伽诸众中尊。我受八支近住净 三摩地

2018-07-22

成就.定.慧.解脱.解脱见智。可呼.可请.可供养.可奉事.可敬重。则为天人良福之田。彼作如是忆念众已。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居士妇。多闻圣弟子缘于众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犹如人衣有垢腻不净。因灰.皂荚.澡豆.汤水.人力浣故。彼便得净。如是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忆念于众。世尊弟子众善趣 三摩地

2018-07-22

礼佛三拜注:礼师三拜请僧上坐:求者跪念:我___(姓名)今亲对十方诸佛三宝前,承三宝力,至心忏悔: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做重罪,若自做,若教他做,见做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做,若教他做,见做随喜,十不善道,若自做,若教他做,见做随喜,所做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 三摩地

2018-07-22

一、怎么清净归依、受八?善男子!若有从他三受三归、三受八,是名得具一日一夜优婆塞斋;明相出时,是时则失,是故不得佛像边受,要当从人?!根本清净,受已清净,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念心清净,求报清净,是名三归清净斋法。善男子!若能如是清净归依、受八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菩萨优婆塞经》八斋品第二十一语译:善男子,如果有人 三摩地

2018-07-22

所谓八。应于阿阇梨前二三重复。说是伽陀已。次复当称己之名字。我名某甲。惟愿阿阇梨。摄受于我。我从今时发净信心。乃至坐菩提场成等正觉。誓归依佛二足胜尊。誓归依法离欲胜尊。誓归依僧调伏胜尊。如是三宝是所归趣。我某甲净信优婆塞。惟愿阿阇梨。忆持护念我。从今日今时发起净心。乃至过是夜分汔。于明旦日初出时。于其中间奉持八。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 三摩地

2018-07-22

一、脱离病苦《药师经》说,若有人想要解除疾病之痛苦,那么应受持八关斋。(《药师经》云:若有病人欲脱病苦者,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二、消灭罪障凡是想忏悔罪障的人,必须受持此和斋。《优婆塞经》说,受持八,除五逆重罪外,罪障都可消除。(《优婆塞经》(北凉中印度三藏法师昙无谶译)八斋品云:善男子,若有从他三受三归,三受八,是名得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消灾经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白话:天色已晚。灯光下,来客端正而年轻的面庞透露着远行的疲惫。主人关切地询问陌生人:「年轻人啊,怎么会大老远来到这里?」来客回答:「我是舍卫国人。在我们的城内,不论男女老幼,都尊奉佛法,持守五、广行十善。然而,我在一次拜访昔日同窗的因缘下,无法婉拒对方家人殷勤劝酒,于是喝酒破。父母知道我毁犯佛,又违逆两位老人家的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世尊在《优婆塞经》中说: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优婆塞经》卷五)我们也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真心的归依三宝。如果是真心归依的话,在归依佛之后,他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自在天等等的外道天神;当他归依法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外道的经典;当他归依僧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没有三皈的话,又如何会有四不坏信呢?所谓四不坏信,就是指皈依于三宝的同时也要皈依于,对于佛、法、僧、四个法能信受不疑、奉行修持的人,就是具足四不坏信者。这四不坏信,如果有一法信不具足,就无法成就佛道。既然有四不坏信,当然必定要具足三皈,否则四不坏信就不能成就了。世尊说:三皈依的传承,有人具足,有人不具足;具足的人是皈依于佛、法、僧,三宝全部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世尊在《优婆塞经》中说: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优婆塞经》卷五)我们也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真心的归依三宝。如果是真心归依的话,在归依佛之后,他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自在天等等的外道天神;当他归依法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外道的经典;当他归依僧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三个层次的僧宝,则是指持清净无染,具有多闻智慧的比丘、比丘尼等福田僧。为什么称他们为福田僧呢?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带给有情安隐快乐,又能满有情的一切善愿,像这样的表相出家众,可以称为第三僧宝。所以说,如果现出家相的僧人如果持不清净,或者没有足够的智慧,不能够带领信众在佛道上渐次解脱,得到修行佛道的真实安乐,其实就没有资格称为是僧宝的。而且从世尊在 三摩地

2018-07-22

第二法宝,则是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等,定慧诸妙功德。因为修学这些法,就可以证得第一法宝清净法身,所以才被称为第二法宝。第三法宝才是指诸佛菩萨所开示的经律论等。世尊又说,一切众生应当要归依如来藏,真如无为的第一法宝,因为如来藏真如无为,是一切法当中最尊、最胜的,没有其他法能够超越祂。由世尊在这部经中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第一义谛的究竟法宝指的还是有情众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不是归依于这样的僧宝,这样就不是真正的归依,那只是归依于外道的徒众,只是归依于外道的邪说,乃至是归依于外道天魔,那就不能成就三归依。等于说这个人根本还没有注册进入佛法的大学殿堂里面,他只是在门外徘徊,他只是听说有这个学校,结果他跑错学校,因为他跑到外道开的学校去了。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应该要进入正确的佛法殿堂里面,进入真正的佛教里面,因为佛教这个 三摩地

2018-07-22

表示说这个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个三宝本身,它本身就代表了法。表示佛陀有祂的法,佛陀所教的佛法也有法,僧宝也要遵守法,我们要相信三宝它是有的。所以古代的时候如果大家读《阿含经》,有记载到古代当时佛陀度化众生的时候,当时是三归五同时受的。为什么是三归五同时受呢?因为就是四不坏净的缘故,因为如果归依佛陀、归依法、归依圣众,结果不知道有 三摩地

2018-07-22

前面单元我们已经为各位简单介绍三归依里面:归依佛,终不归依于天魔外道。我们接下来跟各位介绍:归依法,终不归依于外道邪说。什么是外道邪说呢?外道邪说就是对于的修多罗里面他去否定它。譬如说他认为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像这样子就叫做邪说,就叫做外道。除了这个之外,事实上还要知道这个所谓的法的意思就是它是一个轨则。什么样的轨则呢?它指的是就像我们物质有物理学 三摩地

2018-07-22

所谓八敬法又名八重法、八尊重法、八尊师法、八敬、八尊敬法、八不可越法,记载于比丘尼的一百六十六条心忏悔之中,说明比丘尼要尊敬比丘。比丘尼有这八条涉及比丘,而比丘中也有十修涉及如何教诫比丘尼,这八条在上座部中广泛的被接受,认为这是比丘尼的根本;但是在大众部中则较不严格,律中虽有八敬法,但没有完整的八条,也不认为这是比丘尼应该遵守的根本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