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样的说法叫作断善根者,叫作断学人的法身慧命,果报都是很严重的。第七说禅宗。因为参禅的方便,使学人契入了法界实相。当然契入法界实相,会因为他过去生所修学的四禅八定不同,乃至于过去生所熏习的种种差别不同,悟后的证量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有所谓的三关,也就是明心、见性跟过牢关。而最低层次而言,真正破参的人,假如不退转,不否定藏识的话,位阶在七住位,可是 admin

2018-07-22

因为这两个邪见,所以否定了三乘佛法的根本识如来藏;否定了三乘佛法的根本识如来藏的人,佛说这个叫作一阐提人,也就是悉断善根之人。这个在《楞伽经》里面佛说这个是一阐提人,是悉断善根之人。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一定要非常的谨慎,不要随邪见的人误谤佛法。因为禅宗开悟,乃至于各宗各派的开悟,全部都是依止着这个根本识如来藏,依止着这个佛所说的第八识心而入了一乘道, admin

2018-07-22

这样的说法叫作断善根者,叫作断学人的法身慧命,果报都是很严重的。第七说禅宗。因为参禅的方便,使学人契入了法界实相。当然契入法界实相,会因为他过去生所修学的四禅八定不同,乃至于过去生所熏习的种种差别不同,悟后的证量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有所谓的三关,也就是明心、见性跟过牢关。而最低层次而言,真正破参的人,假如不退转,不否定藏识的话,位阶在七住位,可是 三摩地

2018-07-22

下地狱时,空有禅定没有用,因为下了地狱以后被极恶劣境界所逼迫,连初禅都保不住,去受极痛苦的纯苦果报时绝无可能继续住于一心不乱境界,所以断善根时定戒就自动舍掉了。什么是断善根?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都叫作断善根。如果不造这五个大恶业而造其它小恶业,还是-可以先生禅定天,然后再求补救;但是造了五逆而断善根,空有定力仍无法往 三摩地

2018-07-22

舍戒有六:一者断善根时、二者得二根时、三者舍寿命时、四者受恶戒时、五者舍戒时、六者舍欲界身时。或复说言:‘佛法灭时便失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受已不失,未受不得。断身口意恶,故名戒戒;根本四禅、四未到禅,是名定戒;根本四禅、初禅未到,名无漏戒;舍身后世更不作恶,名无作戒;守摄诸根,修正念心,见闻觉知色声香味触法,不生放逸,名摄根戒。何因 三摩地

2018-07-21

若悟后又不肯接受善知识摄受,最后!必将导致退转、不信受、诽谤乃至随意泄露密意等,严重破坏正法,成就亏损如来、亏损法事、断善根等极重恶业!正觉讲堂前后三次的法难都是肇因于此的,这是血淋淋的教训;前车之鉴可为后事之师,望大陆修学者谨记。如来藏第一义谛法,不同人天善法、声闻菩提法、缘觉菩提法。人天善法,人人可教、人人可学、人人可传。二乘菩提法,在佛世时须 三摩地

2018-07-21

五者,声闻戒是此生经受戒之后才有的,而且是尽形寿(这一生)受持的,若命终、断善根、对解语之人宣布舍戒、犯重戒等,即失去所受之戒;若非犯重戒,或者舍弃曾发的菩提心,菩萨戒一经受得之后,是尽未来际受持的,直至成佛。即使来世不记得往世曾经受过菩萨戒,但其戒体仍在,遇缘可以增受戒。菩萨虽持一戒,比小乘持具足戒的功德更大,因为菩萨戒的每一戒都是无尽戒。六者, 三摩地

2018-07-21

故说否定真正如来藏法阿赖耶识者,即是毁破最重戒之人,即是无根诽谤方广圣典之人,无比慈悲之弥陀世尊亦不愿摄受之,绝无可能往生极乐世界,绝难冀望得离多劫尤重纯苦之地狱长劫重罪果报,难可脱离地狱报后之饿鬼道与畜生道之数十劫余报;方广诸经所说如来藏者即是阿赖耶识故,佛于经中明说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故;毁坏大乘方广之人,乃是极慈极悲之弥陀世尊都不愿摄受之断善根 三摩地

2018-07-20

如是否定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者,如是诽谤、诽谤弘传菩萨者,已是断善根人,其所说、所为诸事,将来不免地狱业之果报,诸经中之佛语现在;佛教学人若继续护持之,非唯无有功德,尚且更增过失,皆是帮助其破坏之恶行故,皆必成就破坏之共业故。如是,星云无根诽谤平实所弘佛之如来藏,亲随印顺推行人间佛教邪谬思想,追随印顺否定如来藏––于说法时以意识 三摩地

2018-07-20

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 admin

2018-07-19

断善根名一阐提者。断善根时所有佛性云何不断。佛性若断云何复言常乐我净。如其不断何故名为一阐提耶。世尊。犯四重禁名为不定。谤方等经作五逆罪及一阐提悉名不定。如是等辈若决定者。云何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须陀洹乃至辟支佛亦名不定。若须陀洹至辟支佛是决定者。亦不应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若犯四重不决定者。须陀洹乃至辟支佛亦不决定。如是不定诸佛如来 admin

2018-07-19

断善根。如是之义亦复不然。何以故。不断佛性故。如是佛性理不可断。云何佛说断诸善根。如佛往昔说十二部经。善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常者不断。无常者断。无常可断故堕地狱常不可断何故不遮佛性不断非一阐提。如来何以作如是说言一阐提。世尊。若因佛性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故如来广为众生说十二部经。世尊。譬如四河从阿那婆踏多池出。若有天人诸佛世尊。说言是 admin

2018-07-19

一阐提者名断善根断善根故没生死河不能得出。何以故。恶业重故无信力故。如恒河边第一人也。善男子。一阐提辈有六因缘。没三恶道不能得出。何等为六。一者恶心炽盛故。二者不见后世故。三者乐习烦恼故。四者远离善根故。五者恶业障隔故。六者亲近恶知识故。复有五事没三恶道。何等为五。一者于比丘边作非法故。二者比丘尼边作非法故。三者自在用僧鬘物故。四者母边作非法故。 admin

2018-07-19

断善根作五逆罪。能犯四重能谤三宝用僧鬘物。能作种种非法之事。是因缘故沉没在于阿鼻地狱。所受身形纵广八万四千由旬。是人身口心业重故不能得出。何以故。其心不能生善法故。虽有无量诸佛出世不闻不见。是故名常没如恒河中大鱼。善男子。我虽复说一阐提等。名为常没。复有常没。非一阐提何者是耶。如人为有修施戒善。是名常没。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一者为 admin

2018-07-19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34条/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