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断除我见,然后继续断我执,才是降伏五阴魔的重要内涵。这是讲五阴魔的部分。(原标题:为什么五阴会成为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三乘佛法中的小乘声闻解脱道,是以身念处(也就是观身不净),还有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以及法念处(观法无我)的四念处法为行门,依苦集灭道的四圣谛而作观行,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是虚妄不实,可以因而得以断我见、断三缚结;进一步又依八正道而行,修断我执思惑等三界惑及我所的贪爱,因而得以出离三界生死。其中,八正道是八项远离偏邪,质直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离开、乃至是否定有一个诸法本母—如来藏—的前提之下,一定会面临于内有恐怖,于外有恐怖的困境,这是连断我见都没有办法成办,更何况说要进一步去断我执而出离三界生死。那就好像说:把沙土放到锅里面去煮,然后期待说有一锅香喷喷的米饭可以享用。真的只能说是痴人说梦罢了!确定了这一点之后,再接着来看十二因缘,但是一般要了解十二因缘的法义之前,应当是会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断除我见,然后继续断我执,才是降伏五阴魔的重要内涵。这是讲五阴魔的部分。好,我们再来看看天魔或者鬼神魔的内涵,以及如何降伏对治。天魔有的时候与鬼神魔归类在一起,有的时候则是分开讨论的。如果是天魔的境界,你只要发起了初禅而不退,其实就超过了天魔了,因为天魔波旬的境界是欲界的境界;这是因为天魔波旬最喜欢的就是拥有很多很多的眷属,他的眷属欲是非常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漏尽通只有佛门中已断我见及断我执思惑现行的小乘四果阿罗汉,以及大乘初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证得,是不共外道、不共凡夫的。如果我们要再加以细分的话,二乘罗汉跟缘觉虽然有漏尽通,但并不一定就具有五通。因为二乘证得四禅八定具足的俱解脱圣者,虽然不修习神通,也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那他往世也没有修习神通,虽然他已经是俱解脱,已经有漏尽通了,也还是没有五通。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俱生分别我见者,谓出生时之觉知心即已自动执著觉知心自我,亦自动执著处处作主之意根自我,由是缘故堕于意识俱生断续我见之中,亦由是故转堕于意根相续我见之中,此即是我执(意识对意根相续常住不断之我见虽断,但意根之自我执著心性仍未能断除,要藉三乘见道后之断我执观行,确实修行才能断除之,故名我执),然世尊于二乘菩提中,往往不说意根所有之俱生相续我见,但说断尽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解脱道的修证,在断身我见后尚须断我执,我执是指执着意根(大乘佛法称第七识末那识),认定处处作主的意根真实,不想让意根我消失掉。准确的说众生对自我的这种执着性,正是由于无始劫以来,意识意根不肯承认自己无实体性,不肯放弃对自我的执着造成的。由于意识意根恒常执着自我,于是世世恒有七识现行,是故有生死轮回。那么二乘的声闻、缘觉是如何断除我见我执呢?1.声闻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二乘人的放下?二乘人他若要放下,他必须要有正知正见,他要以无常、苦、空、无我的角度,以四圣谛、八正道或因缘观的现象界去观行,逐渐由断我见再慢慢地去断我执,也就是放下我见也放下我执,他才能够出离三界,这是二乘人所谓的放下。那什么是大乘人的放下呢?大乘人的放下,那就比二乘人的放下更殊胜了。大乘人的放下,仍然需要正知正见,还是一样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您听闻了现代大师们所说的法以后,您心里先要有一个底子,您至少要能了知什么是正法?能了知大师们的说法是否言不及义?听了大师们说法以后,要用经典来比对、加以检查,要有正确知见来认识清楚大师们有没有断我见?有没有断我执?有没有明心亲证第八识如来藏?不要盲目的崇拜名师而被人牵着走。因为名师往往不是明师,因为证悟如来藏的实义菩萨,古来一向都是少数。盲目崇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闻法的人对佛陀演说的这些次法若能听受,信而不疑,才会继续为他传授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所执、断我执而出三界的法。但真实的佛法并非只有那么简单而已,真正的佛法除了上述解脱道的法,还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智慧,是让人可以亲证生命实相的智慧,乃至得以成就佛道具足一切种智,才能成佛。成佛的功德是福德与智慧两者具足修集,是亲证法界实相的般若智慧以及通达入地后所要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他做善业时就把解脱道、佛菩提道的知见带进来配合修行,所以能在造善业时断了我见、乃至断我执;也许造善业时触证到如来藏,就发起般若德与法身德;所以作善业时有具足与不具足。若不具足的话,作业之后,果报就不定。 也有人在业行造作以后得具足,譬如他修了福德之后遇到正法,有善缘遇到善知识为他开示:“正觉同修会的法太妙了、太棒了,你要赶快去学。&rdqu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这个断我见的果,也是未来断我执的生因,在未来数年、二十年后,或者在未来世中因此而断了我执,那么今天的闻法就是生因;未来重新听闻正确的解脱道法义,当下断了我执而证四果时,那时听法的事情就成为了因,证果解脱的事相就成为果报。所以造作这件说法之事——也就是从说法的我——来讲,它是生因,诸位听了、了达了,断我见了,这就是了因;未来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漏尽通只有佛门中已断我见及断我执思惑现行的小乘四果阿罗汉,以及大乘初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证得,是不共外道、不共凡夫的。如果我们要再加以细分的话,二乘罗汉跟缘觉虽然有漏尽通,但并不一定就具有五通。因为二乘证得四禅八定具足的俱解脱圣者,虽然不修习神通,也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那他往世也没有修习神通,虽然他已经是俱解脱,已经有漏尽通了,也还是没有五通。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有个前提必须注意:他教导你的断我见、断我执内容符合三乘经典的正理,不是用意识心常住于一心不乱而当作是断了我见烦恼。若是为了成就功德而布施,应施于贫穷田。若是为了成就自己福业的功德,就必须布施给贫穷鳏寡、孤独老人;布施时只是为了把自己的悭贪心修除,不是为了来世的世间福德回报。这样布施,从决定要布施时就心中欢喜,正在布施时也很欢喜,布施过后不后悔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五阴、十八界都灭掉了,只剩下如来藏,这时就没有断我见与未断我见的差别了,也没有断我执、未断我执,或开悟、未开悟的问题了,所以断我见与断我执以及开悟明心,都是五阴身心的事情。如果阿罗汉把五阴身心灭了,他就不是阿罗汉了;如果开悟的菩萨把五阴身心灭了,他也已不是开悟的菩萨。因为从如来藏自身的立场来讲,如来藏离见闻觉知又离分别,哪有所谓断我见我执可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就是因为众生的根性各不相同,所以有的人,佛叫他要断我见、断我执,从五阴的虚妄来观察:从色阴的虚妄、受阴、想阴、行阴、识阴的虚妄来观行。佛长篇累牍的讲到口干舌燥,此人才能断我见而得初果,真是迟钝。但有的人不同,有的人在这方面的闻思修都已经做过了,但他始终没有办法取证解脱果,只因为他很贪着我所:把财物看得很重要。佛就告诉他:你只要去断贪,专修而拾弃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见断了以后,才能断我执。可是他们都无法把我见给断掉。因此说,对自我执著的烦恼,正是让众生轮回三界生死的因,这个烦恼因就是我见。但是这些南传、北传的法师、居士们,总是教人家要正念分明;如是想要保持意识灵知心昭昭不灭、正念分明,都落在意识心上,我见都无法断除。更有人说要随顺知、随顺觉,对于大善知识在《邪见与佛法》书中说无余涅槃就是要把十八界给完全灭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没有生死过失的清白法,譬如说,以无我如来藏为依止,转依这样的真如无我,来利益有情而不求恩报,而不求有所得,这样就是没有过失的清白法;或者说依止于这样的一个断我见的这样的智慧,进而修学断我执,这个也是没有生死过失的清白法。能灭如来的相似像法,这个部分也是很重要,要有这样的分别的智慧,因为今天既然是身为僧宝,如果说不知道这样的法,是能够灭如来的相似像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声闻道是以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执──也就是断见惑与思惑,最多再加上断我所执,作为全部的修行方法;终极目标是证阿罗汉果,死后一定出离三界生死,永远不再来三界中。但是,也许有人发觉到了:你萧平实似乎少讲了一种声闻僧──声闻圣僧,难道声闻僧之中都没有圣僧吗?从目前的文献上来看,当代声闻法中已经没有圣僧了,连声闻初果都没有了;包括南洋的佛教界或台湾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初学佛者皈依凡夫僧宝是理所当然的,但久学菩萨证悟以后还在皈依凡夫僧,那就说不过去了;因为凡夫僧所说的法,言不及义,都只能在世俗法上劝说要断除世间法我所的执着,谈不到解脱道见道断我见的正理及方法;有时虽然也说要断我见、断我执,而他们自己却尚未断我见、我执,依旧停留在五蕴十八界的空相上,仍然执着意识心为常住法,也不明了五蕴十八界的运作。或有一类凡夫僧仍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