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换句话说,所有烦恼的根源,其实正是我见,也就是说:我们要断除烦恼的话,就是要断我见!再深入说,断我见只是一个基础!如果要解除所有烦恼,不仅要断我见,更要断我执。我见跟我执的差别,从字面上看,我见是一种把我当作一个恒常真实存在的错误见解,当我们如理作意的把这些事情想清楚后,就能够当下把我见断除。我执,这个执字,指的是执受,就是习惯的意思!就是说在不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三乘佛法中的小乘声闻解脱道,是以身念处(也就是观身不净),还有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以及法念处(观法无我)的四念处法为行门,依苦集灭道的四圣谛而作观行,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是虚妄不实,可以因而得以断我见、断三缚结;进一步又依八正道而行,修断我执思惑等三界惑及我所的贪爱,因而得以出离三界生死。其中,八正道是八项远离偏邪,质直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闻法的人对佛陀演说的这些次法若能听受,信而不疑,才会继续为他传授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所执、断我执而出三界的法。但真实的佛法并非只有那么简单而已,真正的佛法除了上述解脱道的法,还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智慧,是让人可以亲证生命实相的智慧,乃至得以成就佛道具足一切种智,才能成佛。成佛的功德是福德与智慧两者具足修集,是亲证法界实相的般若智慧以及通达入地后所要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闻法的人对佛陀演说的这些次法若能听受,信而不疑,才会继续为他传授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所执、断我执而出三界的法,因为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然而,真实的佛法并非只有那么简单而已,真正的佛法除了上述解脱道的法,还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智慧,是让人可以亲证生命实相的智慧,乃至得以成就佛道具足一切种智,最终成佛。学人若欲实证如是胜妙的佛法智慧,必须先有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乘圣人只是修断我执、我见,舍寿后能将自己灭尽而成为无余涅槃就够了;他们都不必亲证入胎识如来藏,不必亲证无余涅槃中的实际。但是他们心中必定确信,灭尽蕴处界所摄的一切自我以后并不是断灭空,而是仍有无余涅槃中的本际实存不灭,就是仍有入胎识如来藏离见闻觉知而独存不灭;这样才能说无余涅槃是常,是清净而无恼热,是寂静,是灭度,是真实。二乘圣人因为能够丝毫无恐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断了我见以后,他再推:我还有我执,我执要怎么去灭掉它呢?所以就开始顺观十二因缘,然后逆推十二因缘,然后来断我执。也就是,缘觉是经过了断我见、我执的过程,藉由十因缘的观行跟十二因缘的观行,然后把我见、我执灭了以后,他的苦就灭了。也就是说,声闻灭苦的方法,就是把五阴灭掉入无余涅槃;缘觉灭苦的方法,也是把五阴灭掉入无余涅槃。但是大乘菩萨灭苦的方法,就不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此处说阿赖耶识永灭,是指已断我执者,其阿赖耶识所集藏之分段生死种子永灭,永灭的是阿赖耶识的执藏性,而不是说灭除阿赖耶识的心体。学人应贯通经论,不能望文生义。阿赖耶识是三界一切法的根源,由阿赖耶识流注法种而形成蕴处界等世间一切法。阿赖耶识是无始以来不待他缘,本然的存在,而且祂具有能够成就世、出世间诸法的性质,所以说祂有圆成实性。已断我执烦恼之阿罗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然而佛说不回心之二乘圣者不能亲证异熟识,所以不证实相;又从理证上观之,断我见丶断我执者,只须在三界世俗之蕴处界法上现观其缘起性空即可,只须如是断除蕴处界我常住不断之我见,只须断除对於蕴处界我之自我执着即可,不必亲证蕴处界我之根源阿赖耶识,不必亲证万法实相心体阿赖耶识;若已断我见与我执,不必证得真如法性,即可名为证得生空真如(这是依菩萨所证的真如法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俱生分别我见者,谓出生时之觉知心即已自动执著觉知心自我,亦自动执著处处作主之意根自我,由是缘故堕于意识俱生断续我见之中,亦由是故转堕于意根相续我见之中,此即是我执(意识对“意根相续常住不断”之我见虽断,但意根之自我执著心性仍未能断除,要藉三乘见道后之断我执观行,确实修行才能断除之,故名我执)。三、如何断我见意识心体者,举凡现起时,必定会与五 | admin 2018-07-21 |
![]() |
当您听闻了现代大师们所说的法以后,您心里先要有一个底子,您至少要能了知什么是?能了知大师们的说法是否言不及义?听了大师们说法以后,要用经典来比对、加以检查,要有正确知见来认识清楚大师们有没有断我见?有没有断我执?有没有明心亲证第八识如来藏?不要盲目的崇拜名师而被人牵着走。因为名师往往不是明师,因为证悟如来藏的实义菩萨,古来一向都是少数。盲目崇拜名师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俱生分别我见者,谓出生时之觉知心即已自动执著觉知心自我,亦自动执著处处作主之意根自我,由是缘故堕于意识俱生断续我见之中,亦由是故转堕于意根相续我见之中,此即是我执(意识对意根相续常住不断之我见虽断,但意根之自我执著心性仍未能断除,要藉三乘见道后之断我执观行,确实修行才能断除之,故名我执)。三、如何断我见意识心体者,举凡现起时,必定会与五尘及法尘相触,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世俗谛就是在修行上,现观五阴的一一阴、十二处的一一处、十八界的一一界,都是无常、苦、空、无我,这是世俗法的究竟正理,所以称之为谛;这样现观而断我见,乃至进而断我执,这就叫作世俗谛的亲证。诸佛如来如实觉察现观,究竟了知世俗谛,所以能够教导阿罗汉出三界生死。诸佛所证的第二谛是真谛。真谛就是说,有一个法是正真无二的,正真无二的法,就是一切诸法的实相,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样现观而断我见(注九),乃至进而断我执(注十),都叫作世俗谛的亲证,这样修行才叫做修学世俗谛,这样亲证才叫做世俗谛的亲证。诸佛如实觉察、现观、究竟了知世俗谛,所以能教导阿罗汉们出三界生死。真谛的意思是说:有一个法是正真无二的,正真无二的法就是一切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一定是常住而不可坏的。诸法的实相讲的就是如来藏,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样现观而断我见(注九),乃至进而断我执(注十),都叫作世俗谛的亲证,这样修行才叫做修学世俗谛,这样亲证才叫做世俗谛的亲证。诸佛如实觉察、现观、究竟了知世俗谛,所以能教导阿罗汉们出三界生死。真谛的意思是说:有一个法是正真无二的,正真无二的法就是一切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一定是常住而不可坏的。诸法的实相讲的就是如来藏,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样现观而断我见,乃至进而断我执,都叫作世俗谛的亲证,这样修行才叫做修学世俗谛,这样亲证才叫做世俗谛的亲证与现观。不是说“在家人以财物供养出家人就称为世俗谛”,如果依证严法师这样的说法,外道也应该有世俗谛了!因为外道也有很多人出家修行,他们也有很多在家信徒来供养出家人,所以外道们也应该有世俗谛——在家人以世俗财物供养出家人。可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样现观而断我见,乃至进而断我执,都叫作世俗谛的亲证,这样修行才叫做修学世俗谛,这样亲证才叫做世俗谛的亲证与现观。不是说在家人以财物供养出家人就称为世俗谛,如果依证严法师这样的说法,外道也应该有世俗谛了!因为外道也有很多人出家修行,他们也有很多在家信徒来供养出家人,所以外道们也应该有世俗谛——在家人以世俗财物供养出家人。可是外道为什么还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或者把因缘观的内容当作是成佛之道,以为可以断我见、断我执,出离三界而证得声闻的十智种种,就把它当作成佛之道,其实是把成佛之道局限了。这只是声闻道或者缘觉道,只是二乘的解脱道,只是成佛之道当中的局部内涵。更有的更把它误会了,以“六识论”的观点来讲“缘起性空”、“一切法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这其实是“断灭见” | admin 2018-07-21 |
![]() |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前面还要特别强调断我见、我执呢?那是因为,四圣谛的内涵是苦、集、灭、道四个大的项目,但是这四个大的项目,由于它的言词非常的简单——苦、集、灭、道,关于这个苦集灭道的实质的内涵的阐述,可以有不同的阐述的方式;可是,不管是怎么不同的阐述的方式,如果里面没有牵涉到我见跟我执的这些真正的道理,没有谈到如何断我见跟断我执的话,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或者把因缘观的内容当作是成佛之道,以为可以断我见、断我执,出离三界而证得声闻的十智种种,就把它当作成佛之道,其实是把成佛之道局限了。这只是声闻道或者缘觉道,只是二乘的解脱道,只是成佛之道当中的局部内涵。更有的更把它误会了,以六识论的观点来讲缘起性空、一切法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这其实是断灭见的外道。他把误会的二乘解脱道当作是成佛之道,那更是冤枉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解脱道是佛世尊为了接引畏惧生死轮回,而急切想要解脱分段生死轮回的二乘人,而从佛法中把较易成就的这个出离三界生死的方法,抽离出来先行宣讲,先让有缘的众生可以亲自证实而出离三界生死,也让其他佛相信出离三界生死是可以实证的,所以就专教他们出三界的方法;这就是二乘菩提,也就是阿含解脱道的义理跟行门,也就是断我执烦恼而取证解脱果的法门,也是佛世尊在初转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