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明心而刚见性时,如有人诽谤,受到冤枉,我会马上想澄清!而现在不会了,清者自清,实情早晚总会澄清,不需要多浪费时间,想的只是自己要如何一次又一次的修除性障,赶快断我执,而非别人一句话不顺耳,我们就生嗔恨心。时常关照自己,而不是去找对方麻烦、时时去注意对方有没有哪一点不好。因为当我们想找对方毛病时,除非对方是法上的大错误,不然我们只会障碍自己,在法上想 admin

2021-05-14

  当然,这里面就会提到说,为什么我见、我执会构成了世间所有的一切烦恼呢?那什么是我见?什么是我执呢?那又如何断我见、断我执呢?像这些的道理,佛陀在经典里面都有非常详细的开示。所以,我们在学解脱道的时候,其实也正是在学如何根本的、彻底的来解决烦恼;并且要根本彻底的解决烦恼,就是从我见跟我执来下手。所以我们说,像一般人,比方说像我们刚才所给大家举例的,比 admin

2020-08-28

  俱生分别我见者,谓出生时之觉知心即已自动执著觉知心自我,亦自动执著处处作主之意根自我,由是缘故堕于意识俱生断续我见之中,亦由是故转堕于意根相续我见之中,此即是我执(意识对意根相续常住不断之我见虽断,但意根之自我执著心性仍未能断除,要藉三乘见道后之断我执观行,确实修行才能断除之,故名我执)。三、如何断我见意识心体者,举凡现起时,必定会与五尘及法尘相触, admin

2020-07-06

  可不管是声闻道或缘觉道,最后的目标就是要断我见、断我执以及断我所执,这样才能出离三界生死苦。菩萨所修的道叫做佛菩提道,最后的目标就是要究竟成佛。那么佛菩提道应该修学的法,除了要把声闻道和缘觉道所修的法,统统都要函盖进来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要明心证真如;然后再依真如心的总相与别相,以及对真如心中所有一切种子的实证圆满了,才能够成就究竟佛道。各位菩萨!在 admin

2020-07-06

  然而,二乘菩提最多就只是断我见、断我执,从来不知如来藏何在──从来不证无余涅槃中的本际。诸佛都不会帮他们实证,因为这个大法是要给菩萨的,不给声闻人。所以,真正能信受三车之喻的人,才会发起菩萨种性。能发起菩萨种性,进入菩萨种姓中,在今世或者未来世中,“一切皆当成得佛道”,就是在佛法中有所实证。佛是这么说的,而我们度人的经验,也是这个样子,并 admin

2020-06-20

  如果是一般的法,大家都一样,同样是离念灵知,‘悟后’都继续住在我见之中,都不会被人家否定,他们都同样落在离念灵知里面而不必否定自我,不必断我见更不必断我执,永远把握自己、作自己,众生最喜欢了,因为众生本来就住在五阴我的境界里面执著自我,他们当然不会退转。”你在路上随便找几个人谈一谈,叫他们否定自己,看他们要不要?他们当然不要。认同五 admin

2020-06-20

  从另一方面来说,他没有办法确定:“我是不是真的有一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作为我的依靠?”由于这一点就产生了“因外有恐怖”的现象,就无法断我见、断我执。外法是指什么?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都是在外就看得见的,就恐怕说:“我如果没有这个内法‘观世音菩萨摩诃萨’,那我把外法五蕴、十八界坏灭之后,岂不 admin

2020-06-20

  他们得要在蕴处界等事相上,凭着断我见、断我执、断我所执而捨弃六尘中的各种劳累;但这种修行方法是与法界实相的真理无关的,而且也是一世便能成就的解脱果,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的佛菩提果不同,所以文殊菩萨评论说:「非是长修学;」说他们的修行法门,不是长久修学才能完成的佛菩提道圆通法门。(节录自平实导师着《楞严经讲记》第十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 admin

2020-06-08

  因为祂具足了断我执和断法执的功德;并且我执的断除,是究竟断而不是像声闻阿罗汉的方便断——只断现行而不断习气种子;只有这种中道的现观,可以使人次第迈向究竟佛地,所以唯识方广经典所说的中道观,才是真正究竟的中观。--------平实导师《心经密意》 admin

2020-06-08

  所以菩萨所证的菩提,不是因为断我执烦恼而去证得的,而是我执烦恼还很深重的时候,就证佛菩提了。这就是禅宗的开悟破初参,所以禅宗祖师破参后的我执习气大多仍很重;而且破参后也不急着求证有余涅槃,而是在救度众生同证般若上在用心,希望有更多人从此可以永离三恶道。--------平实导师《心经密意》菩萨由于证得这个真心以及意根妄心并存不灭,可以一起去到未来世,所以他能 admin

2020-06-08

  所以,漏尽通只有佛门中已断我见及断我执思惑现行的小乘四果阿罗汉,以及大乘初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证得,是不共外道、不共凡夫的。如果我们要再加以细分的话,二乘罗汉跟缘觉虽然有漏尽通,但并不一定就具有五通。因为二乘证得四禅八定具足的俱解脱圣者,虽然不修习神通,也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那他往世也没有修习神通,虽然他已经是俱解脱,已经有漏尽通了,也还是没有五通。只 admin

2020-06-08

  如果当意识现行时,意根就是断灭了,这个境界是所有慧解脱、俱解脱阿罗汉舍寿前都作不到的境界,可是凡夫竟然在意识现行的时候就能灭除意根而成为无余涅槃,不必断我见、也不必断我执、也不必舍寿,就已经是灭尽意根的无余涅槃的境界了。这显然与圣教不符,也与解脱道的理证不符,可见他们说意根只是意识的种子,这样的说法是荒唐说。而且,意根若灭时,意识也不可能还存在;因 admin

2020-06-08

  没有生死过失的清白法,譬如说,以无我如来藏为依止,转依这样的真如无我,来利益有情而不求恩报,而不求有所得,这样就是没有过失的清白法;或者说依止于这样的一个断我见的这样的智慧,进而修学断我执,这个也是没有生死过失的清白法。能灭如来正法的相似像法,这个部分也是很重要,要有这样的分别的智慧,因为今天既然是身为僧宝,如果说不知道这样的法,是能够灭如来正法的 admin

2020-06-08

  断我见只是一个基础!如果你要解除所有烦恼的话,我们不仅要断我见,更要断我执。我见跟我执的差别在哪里呢?从字面上来看,我见就是一种把我当作一个恒常真实存在的错误见解,所以它所牵涉到见解的错误,所以当我们如理作意的把这些事情想清楚之后,我们就能够当下把我见断除。而我执呢?这个执字,指的就是执受,就是习惯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甚至在每一 admin

2020-06-08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1集缘觉菩提的断我见、断我执》正源老师  admin

2020-06-08

  只有超越於这些境界的人,已断我见或进断我执的人,才是分证或满证解脱果者,或是大乘通教的圣位菩萨。因此说,声闻、缘觉、菩萨、佛都一样住於九众生居的境界中,但是却不属於九众生居所摄,所以在六凡众生之外,别立四圣法界;而四圣有情却都同样安住於九类众生的居处中,藉著同事、利行而以法施、爱语来摄受众生。但是三乘贤圣们在人间证得四禅、四空定的境界,却都可以现观 admin

2020-06-08

  知道了我见我执的内涵,那为什么要断我见、要断我执、要断我所执呢?因为如果不断我见、不断我执,那么就没有办法断除对这个身内我所、那个五欲贪爱的执著,会认定领受五欲境界的意识觉知心是不能够灭除的。执取这样的见解,(死后)在中阴阶段,入胎识如来藏当中就会流注出我见我执的种子,会流注出跟我见我执相应的异熟果的种子;然后中阴的意识觉知心,就会生起了要再不断地 admin

2020-06-08

  这个众生我的自我为什么是虚妄的?详细的为众生开示,使闻者可以断除我见,再进断我执。我见断了以后,就是证得声闻初果了;我执断除了以后,就是证得解脱果的极果了,就可以出三界啦!这就是二乘菩提所证得的解脱果,就是决定性的声闻缘觉所证得的解脱果,虽然他们都还没有证得第八识如来藏,都还没有了知法界的根源所在,还没有生起般若智慧,但是已经有了解脱道的智慧了,所 admin

2020-06-08

  所以,声闻道是以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执──也就是断见惑与思惑,最多再加上断我所执,作为全部的修行方法;终极目标是证阿罗汉果,死后一定出离三界生死,永远不再来三界中。但是,也许有人发觉到了:你萧平实似乎少讲了一种声闻僧──声闻圣僧,难道声闻僧之中都没有圣僧吗?从目前的文献上来看,当代声闻法中已经没有圣僧了,连声闻初果都没有了;包括南洋的佛教界或的南传 admin

2020-06-08

  知道了我见我执的内涵,那为什么要断我见、要断我执、要断我所执呢?因为如果不断我见、不断我执,那么就没有办法断除对这个身内我所、那个五欲贪爱的执著,会认定领受五欲境界的意识觉知心是不能够灭除的。执取这样的见解,(死后)在中阴阶段,入胎识如来藏当中就会流注出我见我执的种子,会流注出跟我见我执相应的异熟果的种子;然后中阴的意识觉知心,就会生起了要再不断地 admin

2020-06-08

 «上一页   1   2   …   3   4   5   …   6   7   下一页»   共131条/7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