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果五阴、十八界都灭掉了,只剩下如来藏,这时就没有断我见与未断我见的差别了,也没有断我执、未断我执,或开悟、未开悟的问题了,所以断我见与断我执以及开悟明心,都是五阴身心的事情。如果阿罗汉把五阴身心灭了,他就不是阿罗汉了;如果开悟的菩萨把五阴身心灭了,他也已不是开悟的菩萨。因为从如来藏自身的立场来讲,如来藏离见闻觉知又离分别,哪有所谓断我见我执可说? 三摩地

2018-07-23

这就好像是阿含道,在四大部阿含中,这部经讲这个法,那部经也讲这个法,下一部经还是讲这个法,因为同样都是解脱道啊!阿含四大部,分在很多个地方讲,都结集起来就成为好多部经,但同样是讲解脱道的断我见与断我执。大乘菩提却不行,大乘菩提的弘扬,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讲不同的法义;所以你们去读四阿含时,会发觉同一个法在不同的很多经典中重复的讲;可是你们去读大乘经典, 三摩地

2018-07-23

只有超越於这些境界的人,已断我见或进断我执的人,才是分证或满证解脱果者,或是大乘通教的圣位菩萨。因此说,声闻、缘觉、菩萨、佛都一样住於九众生居的境界中,但是却不属於九众生居所摄,所以在六凡众生之外,别立四圣法界;而四圣有情却都同样安住於九类众生的居处中,藉著同事、利行而以法施、爱语来摄受众生。但是三乘贤圣们在人间证得四禅、四空定的境界,却都可以现观 三摩地

2018-07-23

声闻乘的修行方法,是在听闻佛法之后,信受佛语,依佛的开示现观五蕴十八界法苦、空、无常、无我而断我见,之后努力修断我执,断尽一念无明下烦恼,命终后入无余涅盘,不再轮回生死;具足四禅八定功夫者可以不待命终,随时入无余涅盘。这种修行,要点在于听闻佛法后对五蕴十八界法的如理观行,以及修除性障、断尽一念无明。做观行的时候,需要心思细密,能够将五蕴十八界法中的 三摩地

2018-07-23

声闻偏空,他们所证的有余或无余依涅槃是要坏尽世间法,要完全灭除自己的五蕴十八界才能证得的,在声闻的修行上要先断我见,再断我执断我执以后,世间一切事都不挂念,只想要远离世间一切事。但菩萨不然,菩萨所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本住法,不需要坏灭世间法,反而可以通过在世间的历缘对境来修行增上,因此菩萨证得菩提之后不远离世间一切事,也不远离众生,常与世间生同 三摩地

2018-07-23

接着说明一念之中为何也有十二因缘?譬如说,由于不断的作错误的熏习,不知道应该断我见与我执,乃至于想要断我见与我执,却对我见与我执的内容都不知道;这是现在末法时的平常事,诸方大师们,你们去看看,有谁真的懂得我见与我执?从四大山头探讨,包括印顺法师,都没有断我见,更不要说断我执了!因为我见、我执不断,纵使断了我所的执着也没有用,仍然要轮回生死。这种不知 三摩地

2018-07-23

这就好像是阿含道,在四大部阿含中,这部经讲这个法,那部经也讲这个法,下一部经还是讲这个法,因为同样都是解脱道啊!阿含四大部,分在很多个地方讲,都结集起来就成为好多部经,但同样是讲解脱道的断我见与断我执。大乘菩提却不行,大乘菩提的弘扬,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讲不同的法义;所以你们去读四阿含时,会发觉同一个法在不同的很多经典中重复的讲;可是你们去读大乘经典,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体验、了解、认知一切皆空而没有永恒存在的第八识心体,必然令二乘人寿终之后堕于断灭空无;以此缘故则不能断我见,遑论断我执?此即佛陀在《阿含经》说的「于内有恐怖」37。由此可知,释圣严不但自语相违,也堕于常见中,又同时堕于断见外道的见解之中。38如来对于断见外道,便宣说灭六见之法—灭除此种在六种见处中皆「无有真我存在」的错误见解(灭无有我见之法) 三摩地

2018-07-23

换句话说,所有烦恼的根源,其实正是我见,也就是说:我们要断除烦恼的话,就是要断我见!再深入说,断我见只是一个基础!如果要解除所有烦恼,不仅要断我见,更要断我执。我见跟我执的差别,从字面上看,我见是一种把我当作一个恒常真实存在的错误见解,当我们如理作意的把这些事情想清楚后,就能够当下把我见断除。我执,这个执字,指的是执受,就是习惯的意思!就是说在不知 三摩地

2018-07-23

换句话说,所有烦恼的根源,其实正是我见,也就是说:我们要断除烦恼的话,就是要断我见!再深入说,断我见只是一个基础!如果要解除所有烦恼,不仅要断我见,更要断我执。我见跟我执的差别,从字面上看,我见是一种把我当作一个恒常真实存在的错误见解,当我们如理作意的把这些事情想清楚后,就能够当下把我见断除。我执,这个执字,指的是执受,就是习惯的意思!就是说在不知 三摩地

2018-07-23

而无论哪一点,其实都是对于自我以及众生的伤害,因此,如果希望去帮助众生成就道业,不妨经过种种境遇而对众生绝望,放弃在众生中经营和长养自我的价值,放弃在外面的世界中建立自我的存在,如此对于断尽我见乃至分断我执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众生本来如是,不好也不坏的显现在我们的外面,对于他们是好是坏的这一份判断本就发生在我们里面,我们已经习惯了给予他人和自己定罪, 三摩地

2018-07-23

当然,这里面就会提到说,为什么我见、我执会构成了世间所有的一切烦恼呢?那什么是我见?什么是我执呢?那又如何断我见、断我执呢?像这些的道理,佛陀在经典里面都有非常详细的开示。所以,我们在学解脱道的时候,其实也正是在学如何根本的、彻底的来解决烦恼;并且要根本彻底的解决烦恼,就是从我见跟我执来下手。所以我们说,像一般人,比方说像我们刚才所给大家举例的,比 三摩地

2018-07-23

接着说明一念之中为何也有十二因缘?譬如说,由于不断的作错误的熏习,不知道应该断我见与我执,乃至于想要断我见与我执,却对我见与我执的内容都不知道;这是现在末法时的平常事,诸方大师们,你们去看看,有谁真的懂得我见与我执?从四大山头探讨,包括印顺法师,都没有断我见,更不要说断我执了!因为我见、我执不断,纵使断了我所的执着也没有用,仍然要轮回生死。这种不知 三摩地

2018-07-23

明心而刚见性时,如有人诽谤,受到冤枉,我会马上想澄清!而现在不会了,清者自清,实情早晚总会澄清,不需要多浪费时间,想的只是自己要如何一次又一次的修除性障,赶快断我执,而非别人一句话不顺耳,我们就生嗔恨心。时常关照自己,而不是去找对方麻烦、时时去注意对方有没有哪一点不好。因为当我们想找对方毛病时,除非对方是法上的大错误,不然我们只会障碍自己,在法上想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我要请你静下心来思惟说:解脱道是不是在断我见以后就真的已经修学事毕?其实,它后面还有断我执跟断我所执。再者说,难道佛法就只有解脱果吗?而声闻人的解脱果,乃至说他证了四果,真的是究竟的解脱吗?以断我见为基础而开始进一步去求参禅明心,那才是菩萨的七住位,后面还得要满足十住位,然后十住位之后还有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等这么多的菩萨阶位,要一 三摩地

2018-07-22

当菩萨能够入地的时候,他也一样要降伏性障如阿罗汉,这个时候他并不是不能断我执,是故意不断;因为要留一分思惑来润未来生,这样才能够继续去利乐有情、迈向佛道。乃至七地满心以后,虽然不得不断我执,而且又进一步断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那这个部分就远不是阿罗汉、辟支佛在解脱果上的证量所能比拟的!因为菩萨这个时候又有深妙的实相上的智慧,这是从明心见真开始,阿罗汉、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看来,小乘又分为声闻乘跟缘觉乘,两者所证的标的都是在断我见、断我所执乃至断我执,那所观行的对象都只限于在蕴处界,但是所修证的智慧深广有所差别。简单地说,声闻乘是以四圣谛,从苦集灭道这个四个方面,来先确定说三界中悉有苦;然后进一步观察说,众生不断聚集未来苦的原因;进一步再知道说,让后有的苦因不再聚集,然后后有的苦就会消灭的这个道理;最后再依据让苦 三摩地

2018-07-22

当然,这里面就会提到说,为什么我见、我执会构成了世间所有的一切烦恼呢?那什么是我见?什么是我执呢?那又如何断我见、断我执呢?像这些的道理,佛陀在经典里面都有非常详细的开示。所以,我们在学解脱道的时候,其实也正是在学如何根本的、彻底的来解决烦恼;并且要根本彻底的解决烦恼,就是从我见跟我执来下手。所以我们说,像一般人,比方说像我们刚才所给大家举例的,比 三摩地

2018-07-22

离开三界的这种生死之苦,首要就是要有能力离开欲界,欲界的障碍就是男女欲爱;所以说如果修行者,他随着女色而转,就退舍了所安住的断我见与断我执的正知见。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不能发起初禅,因为初禅的境界,它是属于色界天的境界。你从欲界天,要能够到达色界天的境界,你当然要能够有能力来舍离欲界的境界。欲界的境界,最大的障碍就是男女欲爱;如果说随着女色而转,刚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漏尽通只有佛门中已断我见及断我执思惑现行的小乘四果阿罗汉,以及大乘初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证得,是不共外道、不共凡夫的。如果我们要再加以细分的话,二乘罗汉跟缘觉虽然有漏尽通,但并不一定就具有五通。因为二乘证得四禅八定具足的俱解脱圣者,虽然不修习神通,也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那他往世也没有修习神通,虽然他已经是俱解脱,已经有漏尽通了,也还是没有五通。只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4   5   …   6   7   下一页»   共131条/7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