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故第八识不生不灭,非断非常,具有中道体性:第八识本体永不转变改易——集诸佛之力也不能毁坏一个蚂蚁的第八识,于本体不变易中,其体内有诸善恶业有漏无漏法种的染净种子流注不断,不停的生灭增减变易,非无变易。第八识阿赖耶识,不生不灭。如果已经断尽一念无明,成为阿罗汉、辟支佛,或者成为八地以上的菩萨,那他的阿赖耶识就改名为异熟识。但这个异熟识仍然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因此第八识,具有如是恆而不断之常住体性,及含藏一切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法种的缘故,能令一切佛门证悟之人,由其所悟之佛菩提智,而得以渐渐转化八识田中一切烦恼障之现行及习气种子;也能以佛菩提智,而渐渐断尽无始无明所知障,使第八识之内涵得以究竟转变清净,断尽阿赖耶性及异熟性,改名为真如,成究竟佛道。(原标题:何谓“我”与“无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都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或者显现,而八识心王又依第八识以及无明才会现于三界中;可是众生的无明业种以及上烦恼的随眠,又都是由各自的第八识所执持而藉缘变现,变现出我们这个色身的正报,以及世界山河的依报,因此说三界唯心——三界一切法都唯依第八识心而有,依着第八识心而变现,以第八识为根本。我们就以世亲菩萨所造的《大乘百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如果是在无漏法上所作的利益,却可以延续到未来无量世,乃至于成佛。所以我们才会说,在无漏有为和无漏无为上所作的利益,才是大利益。因为这种利益,可以延续到未来无量数劫,所以说这才是真正的大利益啊。菩萨在无量无数劫当中,不断的教导众生各种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上上法,这就是为众生作大利益。而且菩萨都是以至诚心精勤的来做一切的善业,而不是以轻心、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回向菩提,所以最后我们能够实证无漏法,实证了无漏法之后,我们就能够解脱生死,乃至能够迈向成佛。而所有十善业道的修行,事实上它本来就是三界里面的有为法,可是我们也要把十善业道的有为法,透过回向思把它转换为将来获得解脱果证等等这些无漏法的因。也就是我们要修集人天的福德,最后不是要获得人天福德,而是要获得无漏的解脱果,乃至要获得无漏的佛果。这样子才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精进熏习善业以及断除恶业,能够熏习转变如来藏中的种子我们所熏习的善业恶业、有漏无漏法种,皆是以「种子」的形式而存储于如来藏之中,种子又名为界,由于无始劫以来熏习的种子善染差别,所以导致如来藏流注所生的身心有无量无边的差别,单就人法界的身体来讲,人的身体就是有黑白黄高矮等无量差别,也由于所熏习的善恶业之种种不同,故每一个人的因果报应皆不相同,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是由于见道后的心确实转依无漏法了。这无作戒是与道共戒及无漏戒相通的。但无作戒为什么不叫作无漏戒?因为是转生到下一世去,所以另立一名叫做无作戒。“守摄诸根、修正念心,见闻觉知色声香味触法,不生放逸,名摄根戒。”守摄诸根就是守住自己六根,不向外攀缘,住于自己修学佛法所证得的自心内境中,或者还没有开悟、但是住于自己内心的一心不乱境界中,这叫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然说,一切众生的无漏法性是本来就存在的;但是,要发起菩提性,而发愿成佛以及广度众生,生生世世都愿意当菩萨,这却不是众生本来就有的心性;还得要有过去所累积的善业种子,还要有善知识的因缘的配合,才能够发起这个菩提性——菩萨性的。如果说,一切众生都是本来就有菩萨性的话,那么为什么会有初发心的人呢?为什么又会有退转菩萨性的人呢?既然是有初发心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然说,一切众生的无漏法性是本来就存在的;但是,要发起菩提性,而发愿成佛以及广度众生,生生世世都愿意当菩萨,这却不是众生本来就有的心性;还得要有过去所累积的善业种子,还要有善知识的因缘的配合,才能够发起这个菩提性——菩萨性的。如果说,一切众生都是本来就有菩萨性的话,那么为什么会有初发心的人呢?为什么又会有退转菩萨性的人呢?既然是有初发心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戒、定、慧三个无漏法慢慢具足而慢慢地对治了三毒贪瞋痴以后,您再依于比如说五停心观,或者在正觉讲堂,依于您无相念佛拜佛,您这一个忆佛拜佛的功夫,能够让您功夫生起、能够净念相继;您能够一拜之间,一拜下去,上下之间能够十几分钟,乃至二十分钟、三十分钟,都不会对于前五识有产生什么的攀缘,能够心住于忆佛念,保持这样的清净。一般来讲,我们说这样的菩萨,就已经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种子心识虽然含藏了无量无边的有漏与无漏法种,但是祂本身却是如镜面一样,虽能涵摄一切相,却无碍自身本有之清净相,故称为如;因其不生不灭,本自清净,故称为真;并且远离六尘万法,而能随缘应物,如实的显现一切法相的功能,真实无虚;合此真实与不生烦恼的如如,即称为真如,是故真如即是如来藏阿赖耶识体上所显的真实法相,禅宗祖师就常常用真如来指称如来藏阿赖耶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这样的实相忏悔必须是要证悟的菩萨,他能够现前观察如来藏清净无为的体性乃至无量无边,因此而转依如来藏,转变自己七转识的行为,转而依止于如来藏的无贪性、无瞋性、无私性、中道性、菩萨性等种种的无漏法性。所以我们换一个层面来说,证悟的菩萨他在悟后努力的护持正法,其实也是实相忏悔的一分功德;如果悟后他努力的破邪显正救护众生,也是实相忏悔的功德之一;悟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这样的实相忏悔必须是要证悟的菩萨,他能够现前观察如来藏清净无为的体性乃至无量无边,因此而转依如来藏,转变自己七转识的行为,转而依止于如来藏的无贪性、无瞋性、无私性、中道性、菩萨性等种种的无漏法性。所以我们换一个层面来说,证悟的菩萨他在悟后努力的护持正法,其实也是实相忏悔的一分功德;如果悟后他努力的破邪显正救护众生,也是实相忏悔的功德之一;悟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都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或者显现,而八识心王又依第八识以及无明才会现于三界中;可是众生的无明业种以及上烦恼的随眠,又都是由各自的第八识所执持而藉缘变现,变现出我们这个色身的正报,以及世界山河的依报,因此说三界唯心——三界一切法都唯依第八识心而有,依着第八识心而变现,以第八识为根本。我们就以世亲菩萨所造的《大乘百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这样的实相忏悔必须是要证悟的菩萨,他能够现前观察如来藏清净无为的体性乃至无量无边,因此而转依如来藏,转变自己七转识的行为,转而依止于如来藏的无贪性、无瞋性、无私性、中道性、菩萨性等种种的无漏法性。所以我们换一个层面来说,证悟的菩萨他在悟后努力的护持正法,其实也是实相忏悔的一分功德;如果悟后他努力的破邪显正救护众生,也是实相忏悔的功德之一;悟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回向菩提,所以最后我们能够实证无漏法,实证了无漏法之后,我们就能够解脱生死,乃至能够迈向成佛。而所有十善业道的修行,事实上它本来就是三界里面的有为法,可是我们也要把十善业道的有为法,透过回向思把它转换为将来获得解脱果证等等这些无漏法的因。也就是我们要修集人天的福德,最后不是要获得人天福德,而是要获得无漏的解脱果,乃至要获得无漏的佛果。这样子才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一个、已经在禅宗门内多世的证悟,信慧具足,这个叫作“本性住种性”;因为由无始以来,依附本识法尔所有无漏法为因,所以这个叫作本性住种性。第二个条件是必须要多世熏习种智,深心中真信有如来藏,这个又叫作“习所成种性”;因为由多世闻熏法界等流法,而熏成种子,而成为习气的原因,成为这些善法种的原因,所以它又叫作习所成种性。第三个条件就必 | admin 2018-07-22 |
![]() |
初者名为本性住种性,由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有无漏法为因;次者名为习所成种性,由多世闻熏法界等流法已,熏成种子而成习气为因;其三名为菩萨福德,由多劫所集福德资粮及多劫修除性障所成福德为因;具此三缘者,一世即可因唯识种智修习而入初地。若是菩萨悟已,多十百生乘愿护法弘法者,世世悟已即能自修自证唯识种智正理,佛恩所加,欲至三地不难,由是可知唯识宗义在佛法中 | admin 2018-07-22 |
![]() |
又因此第八识,具有如是恆而不断之常住体性,及含藏一切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法种的缘故,能令一切佛门证悟之人,由其所悟之佛菩提智,而得以渐渐转化八识田中一切烦恼障之现行及习气种子;也能以佛菩提智,而渐渐断尽无始无明所知障,使第八识之内涵得以究竟转变清净,断尽阿赖耶性及异熟性,改名为真如,成究竟佛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增不减是说空性如来藏本是不增不减的自性,所含藏的有漏和无漏法种的一出一进是相等的,无有任何增减,犹如天平两边一样此起彼伏、此伏彼起,有漏法种断除多少,无漏法种就会增长多少,永远如此,如来藏所含种子不增不减,自身亦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