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单说这无漏法的空、无相、无作三昧,就有二乘与大乘的不同。二乘所修的三三昧,是因为亲证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全都无我、无我所,所以证得蕴处界等一切法缘起性空的无我观。缘起性空而无常,所以无我、无我所,全都无常故苦;既然如此,蕴处界等一切法当然是空,这就是亲证二乘菩提的空三昧。证得空三昧就了知五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悉皆无相;既然统统无相,则无所得;无 三摩地

2018-07-21

643,a21-b10)是以如来明言:无有前中后际可说此众生界,以众生界之有为永无有灭,众生界永无有增减!而非以灭去一切有为法而为实际,如是之想即是「非实际」!乃至应当度众生,无有疲累,应当不生疲倦,应当不生厌倦,以众生界永无止尽故,所以菩萨志行不可思议,菩提种性尊贵不可思议,出过一切人天,无可讥嫌!于中便知:如是有为法永无尽之时,二乘菩提,二乘涅槃尚且无有真 三摩地

2018-07-21

慧强而盖重者,于闻法后即证声闻菩提,我见随断;但因性障习重故,我执不断,唯成声闻初果;须于觉证后历缘对境修除我所执及我执,熏习增长清净无漏法种,贪瞋渐薄乃至断除,而后发起初禅,渐次断除五下分结、五上分结,成慧解脱阿罗汉。证四果已,若能加修四禅八定及八背舍,即成俱解脱阿罗汉。如前略说声闻菩提之觉证,要须先闻善知识之音声说法,而后悟入蕴处界空相,方能证 三摩地

2018-07-21

那如何转进呢?必须要在觉证后,也就是说证悟了声闻初果以后,必须要历缘对境,修除我所执还有我执,必须要历缘对境当中去修除对我所的执着,还有对于五蕴我的执着,这样子慢慢熏习增长,清净种种的无漏法种,慢慢让贪瞋渐渐的淡薄乃至于断除;然后发起初禅,渐次断除五下分结、五上分结。五下分结所断除的内涵,就是我见、戒禁取见还有疑见,还有欲贪,还有瞋恚,这个就称为五 三摩地

2018-07-21

在最后身菩萨位的时候降生人间,成究竟佛的时候,在如来藏当中所含藏的一切无始无明过恒河沙数上烦恼,也就是所谓的尘沙惑,这时候都已经断尽;而所含藏的一切种子都已经成为纯净无漏法,不但烦恼障的现行已经断尽,就连烦恼障的微细习气种以及所知障的随眠,在这个时候也都已经断尽了。从此以后,第八识如来藏当中所含藏的一切法种,就都不再受新熏,因为已经究竟,所以永远不 三摩地

2018-07-21

发愿前半生修行,抱著“衣食之中无道心,道心之中有衣食”信念,虽不攀缘、不化缘、不求缘,但因福报不够、道粮欠缺,所以迫于人情,或者限于无奈,或因无知而受蒙骗误导,接受外道、佛门外道、世间俗人世情的布施、供养、帮忙、协助,所结下的染缘、恶缘,悉愿早日断除,不会成为日后弘扬了义、破邪显正的阻碍与诽谤;并愿以弘德回向:转染缘为净缘、转恶缘为善缘, 三摩地

2018-07-20

无漏法相行方便。受持戒支。是名须陀洹取戒相断。须陀洹断三结。贪疑不生。若须陀洹作是念。此诸结我不成就者。应有二过。堕身见。及诸结不断。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说众多贪欲。彼何者贪断。佛告大慧。爱乐女人。缠绵贪著种种方便。身口恶业。受现在乐。种未来苦。彼则不生。所以者何。得三昧正受乐故。是故彼断。非趣涅盘贪断。大慧。云何斯陀含相。谓顿照色相妄想。生相见 三摩地

2018-07-19

以为礼无漏法藏也。由此有四众之徒于字上安南无字下安佛。诚叨滥也。有倡言曰。但务生善唯期灭罪。何判为非邪。通曰。翻译之后传行已来。若天上之恒星。如人形之定相。或别占一座便曰客星。或新起肉隆乃为胼赘者耳。君不见春秋夏五邪。郑杜诸家岂不能添月字乎。盖畏圣人之言。成不刊之典。不敢加字矣。夫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将知佛教还可加减否。如慧严重译泥洹经加之品目。 三摩地

2018-07-19

有漏法如是,无漏法亦如是。如四圣法界之佛界,最后身菩萨成佛于人间时,其身口意行已皆纯是无漏,而是有为法;此无漏有为法,亦须八识具足现行运为,方能于人间托钵饮食、尝味嗅香乃至说法,故说八识心王“一切最胜”。次如无学菩萨与俱脱阿罗汉入灭尽定,前六识俱灭,离见闻觉知,犹如眠熟闷绝而无息脉,状若死亡,然阿含中佛说“灭尽定中有不离身识,身不烂 三摩地

2018-07-19

甘露喻于诸无漏法。我诸弟子为利养故。向诸白衣若自赞誉言得无漏。是名甘露贸易毒药以如是等恶比丘故。是大涅槃微妙经典广行流布于阎浮提。当是时也有诸弟子。受持读诵书写是经广说流布。当为如是诸恶比丘之所杀害。时恶比丘共相聚集立严峻制。若有受持大涅槃经。书写读诵分别说者。一切不得共住共坐谈论语言。何以故。涅槃经者非佛所说邪见所造。邪见之人即是六师。六师经典非 admin

2018-07-19

无漏法因。如来何故不说有漏为净梵行。善男子。一切有漏即是颠倒。是故有漏不得名为清净梵行。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世第一法为是有漏是无漏耶。佛言。善男子。是有漏也。世尊。虽是有漏性非颠倒。何故不名清净梵行。善男子。世第一法无漏因故似于无漏。向无漏故不名颠倒。善男子。清净梵行发心相续乃至毕竟。世第一法唯是一念。是故不得名净梵行。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众生 admin

2018-07-19

 «上一页   1   2   …   3   4   …   5   6   下一页»   共111条/6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