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譬如,释提桓因想要来觐见佛的时候,要向佛请法的时候,就先叫干闼婆说:“你先去请问世尊有没有空闲,若有空闲的话,你就先为我弹琴供养世尊!赞叹世尊!然后说:‘释提桓因要来礼拜、供养。’”做完这些事情以后,他才去供养、请法。所以,菩萨在谘问深法之前,要先恭敬供养声闻、缘觉、善知识等等;谘问之后则要受持,不可忘失;除非你所听来的不是正法 | admin 2018-08-15 |
![]() |
」善光问言:「汝今颇知故宅处不?」答言:「知处,垣室毁坏,遂有空地。」善光便即与夫相将,往故舍所,周历按行,随其行处,其地自陷,地中伏藏,自然发出!即以珍宝,雇人作舍,未盈一月,宫室屋宅,都悉成就!宫人妓女,充满其中;奴婢仆使,不可称计!王卒忆念:「我女善光,云何生活?」有人答言:「宫室钱财,不减于王。」王言:「佛语真实!自作善恶,自受其报!」王女 | admin 2018-08-13 |
![]() |
末学在三十几岁时,或许因为宿世学佛的因缘力,所以刚接触到佛法就一头栽了进去,跟著前辈们吃素、受菩萨戒、作义工,忙得很充实也很快乐,甚至也把家人都带了进去,拉著同修和三个孩子,一有空就往山上寺院里跑。1992年,同修在帮忙修缮寺院屋顶时,摔了下来而不幸往生,此后就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路程煎熬著末学,那可真是个巨大的考验!同修走了以后,由于家族的反对,不但使 | admin 2018-08-06 |
![]() |
」《宗镜录》中又云:「此教说:一切众生皆有空寂真心,『无始本来』性自清净,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尽未来际常住不灭,名为佛性(依如来藏故有成佛之性)。亦名如来藏,亦名心地。达磨所传,是此心也。问:『既云性自了了常知,何须诸佛开示?』答:「此言知者,不是证知。意说真性不同虚空木石,故云知也!非如缘境分别之识,非如照体了达之智,直是真如之性自然常知。」 | admin 2018-08-01 |
![]() |
有空闲时。自端心意。念身作善专精行道。十日十夜者。殊使不能尔。自思惟熟挍计:欲度脱身者。下当绝念去忧。勿念家事。莫与妇人同床。自端正身心。断于爱欲。一心斋戒清淨。至意念生阿弥陀佛国。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往生其国。在七宝浴池华莲中化生。可得智慧勇勐。所居七宝舍宅。自在意所欲作为。可次如上第一辈。(原标题:欲往生者。虽不能大精进禅定。大要当作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这一品《优婆塞戒经》中,大慈大悲的释迦世尊,为我们开示了三十六种观众生种种痛苦与无明而修习悲心之方法,诸位菩萨有空可以恭读《优婆塞戒经》中世尊的开示;经由深入观察众生种种的惑、业、苦,可以让我们了解众生急切需要救护,因此可以让菩萨迅速增长慈悲心。相同的,菩萨在修习悲无量心的时候,配合观察众生一百一十种苦的方法,也是一样的道理。---佛典故事【共130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信业果,于财生悭,恐有空竭;见来求者,生于舍心,是名为中。深信业果,于财物所,不生悭悋。观诸财物是无常想,见来求者,有与则喜,无与则恼;以身致物而用与之,是名为上。】这一段中佛陀告诉我们,施主有三种:下、中、上三种。第一种讲的就是下品的施主;下品施主他是不信业果的,也就是对于造善业得善果、造恶业得恶果,这样的部分他是心中不信的。对于他所拥有的财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原来登记参加盛会的菩萨们太过踊跃,大楼里同修会的四个讲堂都不够坐,因此,才特地在顶楼搭棚子加铺坐垫来作因应,排在稍后的菩萨只好在顶楼就坐,得全程在没有空调的棚子下安住数小时,为法而忘了自身的疲累,的确是诚意可感。世尊菩萨早有安排导师预记舍利来会接着平实导师为大家说明舍利的来源,导师说:「在几个月前有一位大陆的同修,送过来一颗红色的舍利,他说是佛的血 | admin 2018-07-23 |
![]() |
胜鬘夫人就跟世尊说:众生有种种的烦恼,而且有烦恼来染著这个心;而且这个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著,就是说第八识心就称为自性清净心,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其实就是一个记忆的储存处;祂的本性是清净的,祂就像个容器,因为可以容纳所有的记忆,从无始劫以来都容纳进去,绝对不会有空间不足的问题,可以从现在到未来无量世,乃至成佛之后无量无边的时劫,都可以储存所有的记忆;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曾经是一个赌徒,虽然是小赌怡情的那种,我对赌徒的定义是:对某种博弈极具兴趣,有空就要参与,没空也要找空参与,参与不了,心情失落,浑身不自在。对打麻将我就有这样的感觉。两年前我开始学佛,知道不应该再参与打麻将这种活动,曾克制自己尽半年没打。后又经不住同事的每周陪她们玩一次,虽然觉得不应该,还是给自己找个借口:看看自己能不能在玩的过程中忆佛念佛。很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真心与妄心两种心,都是具有空的法相——空无形色,所以合在一起可以说是诸法‘空’相。真心如来藏如果不能摄取四大元素——如果不能依祂的大种性自性而摄取四大元素——变生出你的色身,那么这个真心就不算是有真实体性了。此外,真心如来藏又另外有许多的自体性,中国禅宗证悟的人能少分了知的;是证悟的人进修别相智与一切种智以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这里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道理,现在没有空在这边来作进一步说明;只作修学上的方便不同,我们来说因为他所修证的智慧深广有所差别。简单地说,声闻乘是以四圣谛,从苦集灭道这个四个方面,来先确定说三界中悉有苦;然后进一步观察说,众生不断聚集未来苦的原因;进一步再知道说,让后有的苦因不再聚集,然后后有的苦就会消灭的这个道理;最后再依据让苦集灭的方法,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只能期待导师讲演《法华经》的书赶快出,不过记得现在还没讲完,有空的人还是要每次都来听经,修行才会进步!福德才会增长。听闻《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大无边,更何况为人宣讲!最后葛格我赞美诸位来看此篇文章的菩萨们,会想要修学百福必定是菩萨种性具足之人,并以此篇布施行善之功德,回向给来看我部落格的菩萨们,以及回向给一切众生早日成就佛道。(原标题:如何修百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公主在路上就问她的夫婿说:「你先前的父母还在吗?」穷夫婿回答说:「我父亲原先是舍卫城中第一豪富的长者,现在父母及居家亲眷都已死尽,使我失怙、无所依靠,以至于穷困贫乏到这般的地步!」善光公主再问说:「你可还记得旧家宅院在何处?」回答说:「知道,但是房舍围墙都已倾颓毁坏了,所以现在只拥有空地而已。」善光公主即与夫婿相偕前往故居宅院所在,巡行四周各处;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此名有我欲证涅槃,违背佛说涅槃无我之理,以有空明觉知之我,则非寂静故。近年来,本岛有甚多国外来的大小显密诸宗大师传授禅法,多有宣称证悟登圣者。彼等诸师传授禅法,谓可实证解脱,然观彼诸大师,悉以空明觉知心为真,教人消除烦恼,保持一念不生,并须时时保持清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且要能处处作主。此则违背涅槃正理。此诸大师过在不明二乘无我空相、不明真如阿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结果飞行而来,没有办法飞行回去,于是狡言诈语,就跟公主说:我知道这城里的老百姓,平常就很想要有机会来供养我、来瞻仰我、来以我为福田,今天我刚好有空闲、有时间,那我就不飞回去了,我就步行从这一个王城走向村落,再从村落走回去我修行的那一个树林,河边的树林。菩萨们刚刚一路听来,当然就知道了,他并不是如实语,他是因为神通丧失了,而才讲了这样子一个妄语。那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是为了菩提的亲证而修菩提道:从布施、持戒、多闻、智慧以及在世间安住修学世间法,加上供养父母、师长、有德之人,有空闲时修止、修观,读诵、助印十部经,还能远离贪瞋痴,这叫作‘为菩提’勤行精进。像这样用功修,都叫作正精进,正精进是六波罗蜜成就的正因。懈怠的人不可能一时之间愿意布施一切人,懈怠的人也不可能会持戒,他不能勤行精进,也不能摄心正念 | 三摩地 2018-07-23 |
![]() |
1、勇猛精进广修种种善品法2、“昼夜六时礼拜诸佛”,当然不是叫你每两个钟头就起来拜一次佛,而是说除了睡眠的时间以外,有空的话就要常常礼拜诸佛;3、并且还要供养诸佛,赞叹诸佛,以及忏侮自己往昔的罪业,劝请诸佛常转法轮。供养就是每天准备饮食供养,不必每一次供养都弄得像一堆山一样,可是一年却只供养二、三次,而是每天供养;每天供养就是说,有食物供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这样看来,他能够摄受教导的众生到底有多少?当然是无量无边!而且菩萨道的修学者,假如说从十信位满足开始,还得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比起说声闻道中从断我见起,最多只要七次人天往返,就可以成就阿罗汉果;这样一比较起来,所以菩萨法是要比声闻法的深细微妙殊胜,当然是不可言喻的!所以,好不容易发心受菩萨戒,为什么会起心动念舍戒呢?这里我们就先不谈佛所说的「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能持这八戒,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恶行,如果再加受不捉持金银戒,就是不营利谋生,那就是正式出家的沙弥戒了;因此平实导师说:八戒斋法的目的只是为了求未来世有出家的因缘,所以只要在五戒的基础上再作一日的受持就够了,把熏习出家的生活的种子种在心田中,这一世纵使不能出家,未来世因缘熟就可以出家;既然是为了引生来世出家的因缘,当然可以选择在每月、每年有空的那一天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