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其实如来藏不只是有空性,而且祂有有性,所以才叫作真空妙用。这个有性其实是依于悟后修学别相智,才能够了知到这些有性祂的这样殊胜的功德。有性与空性非一非异,这个就是入了中道观;这样子中道观具足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到说,何谓的真常唯心。所以浅悟的人因悟了总相,所以会说是真常唯心;但是其实这个心,其实还不是真常唯心。那未悟的人也以为禅宗所悟的这个心是真 | admin 2018-07-22 |
![]() |
如果可以无中生有,那我们在法界里面外太空里面,所有空无的地方,也应该随时都可以产生大爆炸,来产生另外的宇宙。可是从现前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宇宙的所有的空无之处,我们并不能看到随时有大爆炸产生,而让另外一个宇宙来生成,并没有这样一个事实。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并不是可以从无出生一切的生灭法(不能无中生有),一定是由于有个不生不灭法,作为一切生灭法的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样子学习的方式,基本上都是还维持着大部分原来的生活方式,也就是,通常都是在生活的片段之中,你有空暇的时候,看看书或是听听法,然后在这些看书听法的过程中,偶尔您可能会觉得说,心领神会学到不少。像这样子的状况,可能是许多的人一开始接触佛法所采取的方式。当然,对于任何一种刚开始接触佛法的方式,我们都随喜赞叹,因为,毕竟能踏出第一步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可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这一品《优婆塞戒经》中,大慈大悲的释迦世尊,为我们开示了三十六种观众生种种痛苦与无明而修习悲心之方法,诸位菩萨有空可以恭读《优婆塞戒经》中世尊的开示;经由深入观察众生种种的惑、业、苦,可以让我们了解众生急切需要救护,因此可以让菩萨迅速增长慈悲心。相同的,菩萨在修习悲无量心的时候,配合观察众生一百一十种苦的方法,也是一样的道理。经由上面的探讨,大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大千世界就是一千个中千世界再加上一个四禅天,还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样子就是一个佛刹。但是四禅天的范围,除了说我们佛经上可以看到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四禅天就是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还有一个无想天;当然最后还有五不还天,我们通常说它叫作净居天,净居天总共有五天,也就是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还有善见天,还有最后一个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句话本来是没有错的,但是被错用了!本来是说自家门前的雪要赶快扫除,否则就没办法出入,别人家的门前雪’,你有空时可以去帮忙,但是不用进一步去管他家的瓦上霜;若你去管了,就是管得太多了。但是现在已经被错用成不管别人的正事、闲事了!别人的闲事当然可以不管,但是别人的生死正事可就得要你来参与啊!这才是有悲心的实义菩萨。修学佛法者应当要有悲悯心,看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句话本来是没有错的,但是被错用了!本来是说自家门前的雪要赶快扫除,否则就没办法出入,别人家的门前雪’,你有空时可以去帮忙,但是不用进一步去管他家的瓦上霜;若你去管了,就是管得太多了。但是现在已经被错用成不管别人的正事、闲事了!别人的闲事当然可以不管,但是别人的生死正事可就得要你来参与啊!这才是有悲心的实义菩萨。修学佛法者应当要有悲悯心,看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眼识的生起就需要九种缘:一、空缘:空即空间,眼识欲了别种种境界,必须有一空间,如果没有空间,就不能了别境界。二、明缘:明即光明,眼识取境,需要光明,若无光明,则黑暗一片,无法分别青黄赤白,所以没有光明也不能了别显色。三、根缘:眼识依于眼扶尘根和胜义根才能生起,若眼的扶尘根或胜义根受损,眼根不能接触外色尘,或虽有接触,所现之影像也随之或大或小变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此可知,因为有空性心借着种种缘,使得诸法可以不断地、重复地出现,所以才说诸法不生不灭;这都是因为将诸法空相摄归于不生不灭的空性心,才会有诸法空相不断地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出现,才会有现象界诸法不断地出生及消灭,所以才会说“诸法不生不灭”。可是在佛门,有法师、居士们将生灭不已的意识心当作空性心,以开悟圣者自称。譬如有法师在她的书上公开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空无边处当中唯有空想,意识缘于无边广大的虚空,把这样的境界当成涅槃,(仍然落入意识中)当然是落入我见当中。再来说识无边处,识无边处唯有识无边想,自己反观自己的识阴,而意识缘于自己的无边广大;有无边的广大,祂不再去想空无边大这个事情;这样一个境界,识无边广大的境界仍然是识阴(中意识)的境界,仍然不是涅槃。再来说无所有处,无所有处就是不想空不想识,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楞严经说到:「纵灭一切见闻觉知」,了不起了,但是下一句话,「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还是意识心所感受的法尘境界,不论是这法尘境界都么殊胜,有光有影,有宁静,有自在,有不执着,有平等慈悲,有菩萨,有空,有虚空,有念,无念,这些都还是法尘,还是在意识心的分别所知境里面,所以只是这三界中的相貌是认取,这还是境界相,不能算是实际理地!真心是从本以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意识心是可以分别男女,这没有什么过失,就同于分别动物中的雌雄,公母,乃至老少,这并没有什么遮障于佛法,可是「不净说法」的人就要很辛苦地说些自己根本一辈子也达不到的事情,要分不出男女老少,可能要等到转一个非人类身躯,而且还要不太「聪明」才行;所以不想要了别男女,这是小乘法义吗?也不是,即使是小乘法还是要去思惟何种「色」是何种法,观其无常,可是要观其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胜鬘夫人就跟世尊说:众生有种种的烦恼,而且有烦恼来染著这个心;而且这个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著,就是说第八识心就称为自性清净心,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其实就是一个记忆的储存处;祂的本性是清净的,祂就像个容器,因为可以容纳所有的记忆,从无始劫以来都容纳进去,绝对不会有空间不足的问题,可以从现在到未来无量世,乃至成佛之后无量无边的时劫,都可以储存所有的记忆;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走着走着,远远地看到一座铁城,慈童女心中生起疑惑,觉得奇怪,就自我安慰说:『城的外表虽然是铁,里面应该是非常好的吧!』于是慢慢前进,在接近铁城时没看到有玉女来迎接,于是他心里又想:『看起来这城中好像正有庆典盛事,所以没有空余闲暇来迎接我。』于是继续前行,就这样进入了铁城之中。走进铁城后,门关放了下来,一位头上戴火轮的人来到他前面,把火轮脱下来戴到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下来有空的时候,我想解释给父亲听,但是可惜缘分一直不是很足够,主要是因为我是家里面最小的儿子,大家吃的盐巴比我吃的饭都还多,在家里我说话不是很有份量的。哈哈一笑。其实末学是个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写了这句【大乘的修行人】末学心里面还是不是很踏实,飘忽忽的,因为末学的修行还是很差的,其实也是很初步的在学佛而已,既然在学佛,也就是大乘的修行人,也就很勇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只能期待导师讲演《法华经》的书赶快出,不过记得现在还没讲完,有空的人还是要每次都来听经,修行才会进步!福德才会增长。听闻《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大无边,更何况为人宣讲!最后葛格我赞美诸位来看此篇文章的菩萨们,会想要修学百福必定是菩萨种性具足之人,并以此篇布施行善之功德,回向给来看我部落格的菩萨们,以及回向给一切众生早日成就佛道。 (原标题: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地球的转速会变慢,因为有空气、有水、有种种的原因产生的阻力,所以它渐渐就会慢下来的;在理论上是这样,但什么时候才会慢下来?那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后的事。如果地球上没有空气与水产生了阻力,地球自转是永远都不会变慢的,这就是惯性。当业行正在进行时就叫作业,作完了哪里还有业?但是作完之后会成为一种惯性。就好像在太空中丢一个东西出去,这个东西离手之后,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结果飞行而来,没有办法飞行回去,于是狡言诈语,就跟公主说:我知道这城里的老百姓,平常就很想要有机会来供养我、来瞻仰我、来以我为福田,今天我刚好有空闲、有时间,那我就不飞回去了,我就步行从这一个王城走向村落,再从村落走回去我修行的那一个树林,河边的树林。菩萨们刚刚一路听来,当然就知道了,他并不是如实语,他是因为神通丧失了,而才讲了这样子一个妄语。那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著我们来看佛经的开示内容,《长阿含经》卷20〈忉利天品第8〉: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国名国,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佛告比丘:“一切树木,极小如车轴者,皆有鬼神依止,无有空者。一切男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说,有的人造桥铺路,你刚好有空,这件事情用不着你的钱,你就去帮他做,这叫以身力往营佐之。“营”就是帮他经营策划。假使自己不是自由身,要为家里做事、要为公司做事,但是却要帮别人自在,譬如别人有事无法解决而不自在,你就用闲暇时间去帮助他解决。常修远离瞋恚之心,就是说,要常常让自己处于不生气的状态。如果有时暂时起了愤怒之心,要赶快觉察,就可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