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造了十恶业道以后,并且会使山河大地的物质衰微,导致人们所种稻谷会有很多是只有空壳而没有贞实的。贞实就是真正的结实,是说稻谷中饱满不虚的。所以收割稻谷晒干以后,要用鼓风机吹一吹,因为有很多谷子只是空壳,里面没有米粒,那叫作无有贞实。如果众生多造十恶业道,他们的收成就不会好,有很多的空壳;由于十恶业道而导致众生的福报减少了,于是米贵人饥。在这种状况之下 | admin 2020-02-21 |
![]() |
请问,为什么三禅天会有大风灾?因为三禅天人还要呼吸,有呼吸就一定要有空气,有空气当然就会有时生起风灾;正因为人心不平,动而不止,所以就会有风灾。如果大家都不需要呼吸就能生存,也就不会有风灾,因为都没有空气了。所以我刚刚讲的都是如实语,这可不是开玩笑;都是因为大家好动,所以才会有地震、火灾、水灾、风灾等事情发生;如果人类与动物的身心都不动了,就不会有 | admin 2020-02-21 |
![]() |
护持正法的形式可以很多,努力接引有缘的学子、參加各项义工等如果没有空闲时间去做,在平时的行住坐卧中也能护持。末学就见过一个很会利用时间的菩萨,他每天上班、每次出差,都会带几本小册子,在捷运、公交车,甚至是过马路的红绿灯口,看到有缘的众生,都会抓住机会去发放。随时提醒自己提起忆佛念,抓紧任何的零碎时间,看书思维。我们不必攀比有些菩萨可以全职护持(那也 | admin 2020-02-21 |
![]() |
或者会以为:只要每天有空,就一定要打坐,这样才是不放逸。其实这都不是真正的不放逸,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尽管在那里打坐,看起来好像不动如山,但是却心猿意马:一下子跑到美国大峡谷,一下子跑到日本去看樱花,一下子又回到来,又是张三、李四攀缘不断;心总是到处去,所以这叫作放逸。不像正觉的菩萨们,虽然一天到晚在为众生奔忙,但是心中却总是净念相继,没有任何的妄 | admin 2020-02-21 |
![]() |
这些人悉皆执著缘起性空之无常断灭法以为究竟,不承认有如来藏,不承认在无余涅槃中有空性本际独存。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事实上,佛在四阿含中早已密意说有涅槃本际,说无余涅槃不是断灭,在无余涅槃中有阿赖耶识空性不灭不生,所以名为涅槃;而二乘无学圣者,因为信佛语的缘故,所以舍报入涅槃,但不是断灭,有本际独存。一切人如果没有证得空性心阿赖耶识,任凭口 | admin 2020-02-20 |
![]() |
在空无边处当中唯有空想,意识缘于无边广大的虚空,把这样的境界当成涅槃,仍然落入意识中当然是落入我见当中。识无边处,识无边处唯有识无边想,自己反观自己的识阴,而意识缘于自己的无边广大;有无边的广大,祂不再去想空无边大这个事情;这样一个境界,识无边广大的境界仍然是识阴中意识的境界,仍然不是涅槃。再来说无所有处,无所有处就是不想空不想识,只缘(意识觉知心 | admin 2020-02-19 |
![]() |
从这样看来,他能够摄受教导的众生到底有多少?当然是无量无边!而且菩萨道的修学者,假如说从十信位满足开始,还得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比起说声闻道中从断我见起,最多只要七次人天往返,就可以成就阿罗汉果;这样一比较起来,所以菩萨法是要比声闻法的深细微妙殊胜,当然是不可言喻的!所以,好不容易发心受菩萨戒,为什么会起心动念舍戒呢?这里我们就先不谈佛所说的有受法 | admin 2020-02-19 |
![]() |
由此可知,因为有空性心借着种种缘,使得诸法可以不断地、重复地出现,所以才说诸法不生不灭;这都是因为将诸法空相摄归于不生不灭的空性心,才会有诸法空相不断地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出现,才会有现象界诸法不断地出生及消灭,所以才会说诸法不生不灭。可是在佛门,有法师、居士们将生灭不已的意识心当作空性心,以开悟圣者自称。譬如有法师在她的书上公开主张:意识却是不 | admin 2020-02-18 |
![]() |
另外祂还具有空性,这空性也是祂的自性之一。为什么是空性呢?因为祂无形无色,也因为祂不落入三界六尘的境界当中,所以是空性。那为什么不叫空有性呢?因为众生执着三界有,所以不叫作有性,故意叫祂作空性。如果有个世界的众生统统执着空,那就告诉他们如来藏阿赖耶识是有性。自心如来藏除了这个空性和有性之外,祂在三界中,尤其在你身体中现行的时候,又有祂的自性性:就是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是说,空其实指的是如来藏,也叫真如,因为祂有空的意涵。接下来说,如来藏有实际的意涵。实际就是不虚、不虚假,既然有不虚假的意涵,所以就叫作实际;依于不虚假这样的意涵,我们来代表说,实际指的就是如来藏,因为祂有不虚假的特性。再来说法性义。如来藏有能够出生三界法的性用,所以我们说祂有法性的意涵;因为一切三界法都从如来藏来,祂有生出三界一切法的性用,所 | admin 2020-02-18 |
![]() |
这些人悉皆执着缘起性空之无常断灭法以为究竟,不承认有如来藏,不承认在无余涅槃中有空性本际独存。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事实上,佛在四阿含中早已密意说有涅槃本际,说无余涅槃不是断灭,在无余涅槃中有阿赖耶识空性不灭不生,所以名为涅槃;而二乘无学圣者,因为信佛语的缘故,所以舍报入涅槃,但不是断灭,有本际独存。一切人如果没有证得空性心阿赖耶识,任凭口 | admin 2020-02-18 |
![]() |
换句话说,一个人的组成是经由地、水、火、风加上空,为什么要有空?如果没有空,你就不能呼吸、不能吃饭、不能排泄、不能循环……等,所以你身体里面要有许多空的地方,血液才能流通,淋巴液才能流通,才能喝水,才能呼吸,没有这些空来组成还真的不行。所以不是只有地、水、火、风,就算有了地、水、火、风,也有空,就能组成一个人吗?还不成。如果死人不 | admin 2019-09-02 |
![]() |
虽信业果,于财生悭,恐有空竭;见来求者,生于舍心,是名为中。深信业果,于财物所,不生悭吝。观诸财物是无常想,见来求者,有与则喜,无与则恼;以身致物而用与之,是名为上。复有下者,见来求者,颦面不看,恶骂毁辱。复有中者,虽复施与,轻贱不敬。复有上者,未求便施,敬心而与。复有下者,为现报施;复有中者,为后报施;复有上者,怜愍故施。复有下者,为报恩施;复有 | 三摩地 2019-07-20 |
![]() |
那哪一部分是空,它不是显色的部分?譬如说,你的食道它是空,胃也有空,血管也有空,很多地方都是被物质所包围,但是你看不见的空,它出现了,那一部分就不属于显色的部分,那是属于意识才能了知;因为从各种情况来判断说,这个胃是空的,否则就不会有这样的法出现。所以,空一显色是因为有不是显色部分的空,所以才必须定义说空一显色。接下来说,“若色显了,眼识所行& | admin 2019-04-24 |
![]() |
耳识只要有个空间,从别的地方“咚咚咚咚咚”,它(声音)经过了空间的传递就可以进入你的耳根,所以说必须有空间。再来,耳识的生起当然要有耳根,那当然要有什么?声尘。再来同样的,第八识中当然要有种子,如果没有耳识的种子,当然祂也没办法现起。接下来,如果你听到声音,晚上睡觉的时候听到声音,意根不想作分别,祂就不作意;那祂不作意,耳识就不会现起。同 | admin 2019-04-24 |
![]() |
平日一有空闲,就是吃喝嫖赌、饮酒作乐。自此之后的轮回中,佛陀所生之处,都是清净的处所,能够听闻佛法而精进修行,直至圆满佛果。而过去的这位邻人,则因为留恋女色,荒淫无度,又不知孝顺,因此直至今生依旧在三恶道中轮回,未能出离,而堕为刚才那只粪秽的大猪,诚可怜悯。原文如下:六度集经卷第六(六五)佛以三事笑经 昔者菩萨。为清信士。归命三尊。慈弘仁普。恕 | admin 2019-04-21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三刷)由如来藏空性才能有空相 而祂所出生的一切法包括声闻解脱道,以及佛法─世出世间无上法的大乘佛法─都叫作空相,由如来藏空性才能有一切法的空相。(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1月初版二刷,页55-56。)外道误认的空性 有一 | admin 2018-12-27 |
![]() |
三界之中就只有空性如来藏可以离一切法而单独存在,以外没有任何一法可以单独存在。(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5月初版首刷,页251。)涅槃的彼岸 说阿罗汉灭了、度了,结果是没有度到无生死的彼岸,因为没有五阴的自我到达涅槃的彼岸啊!所以佛说:这样子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以后,其实没有一个众生得灭度。只是他们的 | admin 2018-12-27 |
![]() |
这就好像空气一样,对众生而言,空气是极重要而不能一刹那没有的,而一般人往往忽略空气的存在;当三岁小儿听到你说有空气时,他们是听不懂的,因为空气的存在并不是如同坚硬的物质可以被他所捉所摸;你得要施设非有非无的各种实例说明以后,他才能懂得空气在现象界中非有非无的道理。心真如对大乘学佛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然而学佛人一直都忽略了祂;但祂却真实存在,而且是一切 | admin 2018-12-27 |
![]() |
于是选定《楞严经》为自己的主读科目,有空就啃一下。噫!自己悲伤寂寞的心居然有了温暖的慰藉。这是我读其他书籍所未有过的。再读《六祖坛经》及六祖在民间流传的故事,觉得六祖开悟是靠《金刚经》,我也不知道开悟是什么意思,就知道肯定是好东西。于是我就选定《金刚经》、《楞严经》作为自己永远相伴的好书了。这两本书改变了我对佛教的看法,觉得佛教经典真是博大精深的宇 | admin 2018-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