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包括说第一种,对于因缘和合所成之法,把它执为实有之法,而能够遍计的这个能取心,本身也是和合所成;第二点是说对于诸法的增益执,譬如说,以为意识可以到未来世,或者是说意识可以储藏种子等等;第三个是说因为虚妄了知而产生了种种错误的知见,譬如说,依六识论产生种种的虚妄见;第四种是因为语言文字、音声等等,也就是说,不晓得这一些法是有它的局限性,而产生执着,落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佛法它是清净解脱至善的法,假如说没有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没有情没有义,不知道要知恩报恩,那么这样的一个人,就已经不是具备人的品格了,那又如何与这个清净解脱至善的佛法相应呢?同时也要深信因果,因为,假如说认为没有三世,没有所谓的过去世、未来世,那么对这个因果就不会有这个深信的心,那自然不会去对现在应该修善去恶的这个部分有向往,也不会想要去修得解脱 | admin 2020-02-18 |
![]() |
主要有三点,第一个、学佛能成佛,这个在上一集中已经讲过;第二个、人死后有未来世而不是断灭,这个也已经讲完;那再来说,第三个、必须因果确实存在,这样子学佛才有意义。世间到底有没有因果?很多人不相信有因果,但是也有很多人相信因果。不相信因果的人,因为他没有看到过去世他做了什么事,而造成他这一辈子产生的果报,所以他根本就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因果的人,他一定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如来藏从来没有生过,因为本来常住,众生都有如来藏,在你还没有出生之前,如来藏就存在了,所以说祂无生;当你死了,祂也没死,祂又到未来世去,所以从来没有灭过。再来说“不常亦不断”。因为如来藏虽然常住,祂因为受到六识的熏习污染,所以祂含藏了业种,这些业种它会产生变化,但是这些业种,因会产生变化,所以你不能说祂是常。也就是说,如来藏的本体里面 | admin 2020-02-18 |
![]() |
你的法界实相心祂是离见闻觉知的,所以说祂一样的收藏,并不会因为你造恶业而不收藏(恶业种子),祂照样收藏你这个恶业的种子,同样众生的如来藏也会记持跟你相关的这一部分该有的因缘,所以未来世相遇的时候,又会有同样的果报现行出来(这是从法界实理体上面来看福德庄严)。我们之前提过,修行不只要有福德,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切三行(身口意)皆以智慧为先导,要以智慧摆 | admin 2020-02-18 |
![]() |
难不成你也要说,佛这样做是不如法的吗?第三者,世间的治生是指的经营谋生,佛法中真正的善知识,他还能够广为众生施设方便,令他不只是修集来世的人天福德资粮;而且,更能够进一步去成办未来世乃至久远世菩萨道的资粮,还进一步为学人、令学人发起意乐,而自自然然的欢喜去奉行;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说,什么是对他们的佛菩提道的进展是有利的。第四者,善知识还能够广开法宴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在佛教谈的解脱,一方面它是针对解脱真正的关键,另外一方面佛教所谈的解脱,不仅是现在对于事情能够找到安慰、能够找到纾解而已,并且它是更进一步要打开这些缚结,并且不是现在世打开而已,还是希望我们连未来世的缚结,也都全部打开。这个意境,怎么会是不执着能够函盖呢?另外,我们刚刚讲的解脱,我们如果更进一步来看,佛教里面除了谈解脱之外,更重要的还有谈到所谓 | admin 2020-02-18 |
![]() |
而我们的如来藏自身则是没有任何执著性的,祂完全依照我们所造作的业种而执行因果律则,因缘和合就出生我们未来世的业道。但一神教外道没有这个实相智慧,不知不解一切都是我们的自心如来所造,因此就创造出有一个造物主存在的思想,所以事实上是人类创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创造了人类。注:《起世因本经》卷1〈阎浮洲品第1〉:【尔时,佛告诸比丘言:诸比丘!如一日月所行之处 | admin 2020-02-18 |
![]() |
但是天眼通、宿命通修成了,仍然无法解决生从何来、死往何处的问题,因为以宿命通,一世又一世往前追,追不到源头;再以天眼通往未来世去看,未来还是无穷尽的生死,根本无法了生脱死。了生脱死是要找出源头,也就是要现观人究竟从哪里生出来的,而不是说我上辈子是哪一户人家的父母、姓谁名谁,然后下辈子又是哪一户人家的小孩、姓谁名谁,了生脱死不是指这些事相上的事,而是 | admin 2020-02-18 |
譬如有个乞丐前来乞食,似乎快要饿死的样子,你刚好在寺庙中,就自己匆匆忙忙跑进厨房,没有征得常住法师同意,就添了饭,装了菜去供养那乞丐,就成为侵吞三宝物而行施,属于侵损招提僧物,来世果报很严重的。即使是常住法师想要布施给那乞丐,也得要先向常住主事者告白,因为这是众所供物。若是来不及征求同意,最好是把自己该有的饭菜用来布施;或是以自己的钱财赎得这一碗饭 | admin 2020-02-04 |
|
![]() |
复次,次法之初,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若于释迦如来所说如是三论内涵,心中生疑不信者,于布施之未来世可爱因果、持戒得解脱之因果、修习十善业及禅定得生诸天之因果,心中都无大信,则亦不能理解三界不同层次之境界,自无出离三界生死之智慧,则属于不信因果者;是故对于布施所得因果及持戒所得因果等,心中都无所信,当知无有可能信受三界不同境界;是人不具信受三 | admin 2019-11-22 |
![]() |
唯保留最后一分思惑不断,以便未来世再去受生,继续往上修学增上慧学。 到了三地满心后,由于三地菩萨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的修学满足,这时他有能力取证无余依涅槃,可以成为俱解脱的菩萨阿罗汉,可是他不要,他志不在此。他在初地时发起增上意乐——发了十无尽愿,由这个十无尽愿所持,所以他发起受生愿,继续再去投胎;他不害怕隔阴之迷, | admin 2019-11-03 |
![]() |
释惟护,你智慧浅陋、福德缺失、发心不正、不知自省、无自知之明,才导致你后来没有体验、无法承当、恶性毕露、怨天尤人、不自量力,最后被老狐狸拐走,做下诽谤正法、诽谤圣僧的大恶业,正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恐怕来世难以做人了。你也不要怪别人,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现在就忏悔,也许还有救。 广结善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必须坚持原则, | admin 2019-09-09 |
![]() |
执著六识论的人,认为意识是永恒不灭的,已违背经典所说而与常见外道合流,因为佛经都说:意识是意根、法尘相接触后,才出生的法,所以是虚妄的;亦即意识是因缘所生法,本无今有的法,所以意识会出生、变异、消失,入胎后永灭,不能去到来世,所以是虚妄法。往生净土就像去投胎一样,是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的中阴身来到西方的,而住在极乐世界中,并不是你现在的意识去西方。有 | admin 2019-09-06 |
![]() |
又现见如来藏处于身中,于一切境界如如不动;比量观之,则有情来世下堕三恶道或生欲界天中享受福乐之时,亦定如如不动,于有情五阴身之受苦受乐悉皆不动其心,无始以来乃至未来无尽劫后悉皆如是,故名为如。合是真实与如如之性,故名真如;能如是观者,即名证真如者。除此以外,悉属生灭有为之法,别无真实而如如之性可得。 证真如者名为真见道位菩萨,面对二乘菩提及诸外 | admin 2019-09-02 |
![]() |
从世间道德等法来说,年轻人不要欺负老人,年轻人更不能欺负小孩子;因为老人投胎再来就比你年轻了,而欺负小孩子可会现世报的,因为过个十年、二十年,他可比你孔武有力,那可不是老人死了来世再来报。 所以五阴十八界都“非常”,有生灭相,但这个生灭相,在现象界中看得见的是生住异灭,却是始终都存在于实相法界中,因为这五阴十八界本身就是实相法界中的一 | admin 2019-09-02 |
![]() |
复次,次法之初,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若于释迦如来所说如是三论内涵,心中生疑不信者,于布施之未来世可爱因果、持戒得解脱之因果、修习十善业及禅定得生诸天之因果,心中都无大信,则亦不能理解三界不同层次之境界,自无出离三界生死之智慧,则属于不信因果者;是故对于布施所得因果及持戒所得因果等,心中都无所信,当知无有可能信受三界不同境界;是人 | admin 2019-09-02 |
![]() |
偶有善知识出世弘法,不忍此等众人之大妄语业来世果报,出之以实说,加之以辨正,乃竟遭逢此等众人之无根诽谤,将正法谤为邪法,将善知识之正法教导谤为邪教,于来世将必实现之谤法、谤贤圣果报视如不见,救之无门,诚可哀哉! 不论二乘解脱道抑或大乘佛菩提道,皆必须有“次法”之实修作为支持基石,乃可得证。谓诸佛如来度众之常规,对象若非“善来比丘& | admin 2019-09-02 |
![]() |
】而若如属于声闻种性者,不能了知万法悉是自心现量,畏惧来世再来人间时被胎昧所障,再次轮回三界受生死之苦,不愿再来人间度众,因此可以自知定非乘愿再来者。如果想要知道他人是否乘愿再来者,可以依照上述原则加以分析判断。若这一世的知见够了,找到如来藏法身了,并且能够现观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诸多中道体性,这样能够如实转依如来藏者,那么下次有缘再来人间受 | admin 2019-08-25 |
![]() |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修学《金刚经》所能证的果位是什么呢?“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ldqu | admin 2019-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