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如来于《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亦开示: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应当至心……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即得往生兜率陀天……如是……行六事法……值遇弥 | admin 2020-07-12 |
|
至于说为人所捉,就是很多人修行是为了想要来世的福报,希望能够当大国王或者当大臣,来统领一般的百姓,这个也是为福所拘。非人所捉,就是说有很多人修行,是为了希望能够生欲界天中去享福啊!希望能够借着五戒十善它的功德,这样他修行的结果就到天界去,就是被非人所捉。至于说在江中被江水不断地在那边冲击回转,就是因为众生不明白生命的实相,他把正法当成非法,把非法当 | admin 2020-07-06 |
|
人间微火出现时,你尚且如此做;当地狱火出现的时候,痛苦更胜于世间火百千万倍不可胜数,你又如何自保呢?当世尊作了这样微细的开示,并且也开示说:如果能够布施、持戒、忍辱,未来世不生三恶道,在人天享福,乃至可以入涅槃。妇人听了觉得很惭愧,也深自悔责,对世间的恩爱不再眷念,接着思惟五阴世间真的很苦;因为这样的缘故,得以厌离五阴苦,得法眼净,成了声闻初果的须 | admin 2020-07-06 |
|
现在回过头来看,须摩当时供养世尊的时候,是发什么愿?他先起的念是:持用布施,于未来世,傥得是报。所以虽然只是供养少许线缕,然而又发大愿:奉施世尊已,誓愿后成佛,过度群萌类,其数不可量。这真的是一个大愿啊!有时候甚至还说,比起一般学佛人,在受了三归依之时,随着维那唱诵四宏誓愿,但毕竟只是随口念诵而已,不如须摩供养世尊之后,心得决定所发的大愿。而且须摩 | admin 2020-07-06 |
|
又于一日,作是念言:我以先身不布施故,今值贫穷,困苦如是;我于今者,复不布施,于将来世,遂贫转剧。作是念已,我今当更懃加役力,推求少物,持用布施,于未来世,傥得是报。即便求索,得少许缕。涉道归家至一巷中,遥见世尊著衣持钵,将诸比丘入城乞食。前诣佛所,寻持此缕奉施世尊。世尊受已,即现衣破,寻用缝衣。时须漫那见佛世尊缝补破衣,心怀欢喜,前礼佛足,发大誓 | admin 2020-07-06 |
|
再者,也就是因为上述所说的道理,从表面上看来,好像是须摩布施线缕给世尊,但其实是世尊的慈悲,为了令须摩未来世于佛菩提道上的法食无缺,所以就接受须摩的供养;而接受须摩的供养,却实际上是布施须摩未来世于佛菩提道上的这些道粮。 这就好像说,在《大般涅槃经》中的记载,世尊于娑婆世界化缘圆满,即将示现入涅槃的时候,已经于拘尸那国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现 | admin 2020-07-06 |
|
也就是说,你所行的这个事业,你所行的这个资财,必须是要符合佛法所要求的,这样子才能够获得未来世的可爱的异熟果;也就是说,你必须要以正确的营生方式,以正确的营生方式来维持你这一世所需的资财,这个才是叫作做好事。那这个做好事,在世间正命来讲的话,就是必须要求财以道,不贪苟得,不诈于人,不能诈财取得,不能偏离了世间的律法,去求你所得的这个资财。所以从世间 | admin 2020-07-06 |
|
但是这个内涵如果说在今世,只有短短的一世是无法完全理解的;但是随学于正觉教团(16:50)的增上班中,如果说您能够随学《瑜伽师地论》对于佛菩提道中的内涵,你就会有一个更深入而广泛正确的认识,那么这样子也会帮助自己在现世乃至于未来世,于佛菩提道上的实证乃至于方向的前进等各个方面是不会有所偏差的。所以说《瑜伽师地论》里面所显示出来的内涵,就显示说圣弥勒菩萨 | admin 2020-07-06 |
|
所以前后三际一切佛,皆须持此戒,也就是说不管过去世、现在世或未来世的一切诸佛,在因地的时候均须受菩萨戒,而且持菩萨戒一直到成佛;很明显的,这是因为菩萨戒能够庄严菩提的缘故。最后我们作一个简单的结论,我们学佛为什么要持戒呢?我们在三界里面的生活,是很多的,烦恼也是很多的。虽然我们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但是往佛菩提道迈进的当下,就如同在一个两侧都是断崖 | admin 2020-07-06 |
|
![]() |
这是凡夫有情的意根所默容的世间法,这就包括现在世和过去世!但是未来世充满著往世在天界的种种法以及下堕的种种法,都不是当世的意识之所默容,也不是当世意识之所夤缘,然而他们的意根无妨继续夤缘这些法,这就是三界中的凡夫有情意根默容于三世一切世间法。可是当他们默容三世一切世间法的时候,其实所默容的这一些世间,不是只有一个小世界或者大千世界里面的法,因为三世 | admin 2020-07-03 |
我们有情生命之所以得以延续,乃是赖于有真心如来藏的执持,祂本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量无数劫生生世世默默伴随着我们,依其大种性自性等因缘化现众生七转识心永无疲惫,而我们的见闻觉知意识心在死后再去投胎时即会永远消失,不能到未来世,所以来世定为另一个全新的意识心,张三变成了李四,此世为人来世变成猫狗猪羊,自家难认自家人,此就是生死轮回的定律。想想看,曾有 | admin 2020-06-26 |
|
为什么具足这两个功德可以受供无愧呢?因为当他能够“不受后有”时,就是能出三界生死的圣者了,已经成为真正的人天福田;谁在他身上种了福德,未来世果报不可限量,所以他才成为“应供”。必须具足这三德,才能成为阿罗汉。如果连第一个杀贼的功德都没有,譬如说他还喜欢弄大名声、搞大道场,广聚徒众、广收供养,他显然还没有杀贼;然后他说出来的法都还 | admin 2020-06-20 |
|
”世尊讲到这么白、这么彻底,明说各种各类层次的意识,不管多粗、多细、多远、多近的意识,譬如说过去世很远的意识,或者很远的未来世意识都一样,或者现在的粗细意识,也都一样是意法因缘生。佛说的“诸所有意识”就已经函盖所有的粗细远近意识了,佛说“诸所有意识”,这样函盖了还不够,怕后世众生听不清楚,还特地加强语气说“彼一切&rdquo | admin 2020-06-20 |
|
那有人又要问了:“奇怪!如来藏不是无形无色吗?怎么又会有样子?”可是,谁说没有样子?如果它那个如来藏不该去当狗,怎么会生出它那个狗身?所以它那个如来藏现模现样就是个狗身啊!有时候因为十善业道的修行,来世又到欲界天去,又出生了天身,那他的如来藏就是天身那个模样。变化万端,总是跟“豁公”相似。------------------------第十二辑-摘录精 | admin 2020-06-20 |
|
也就是说,他除了事相上为众生、为正法的根本目的所在,不惜犯戒来护持正法不灭,成为真正的持戒者;除此以外,他还有法戒要持,就是依于法毗奈耶而判定应该要如何受持戒法,而不是只看眼前,是从整体的现在世和未来世的总和来看待,所以不管人家对于“此经”如何毁谤,他继续受持读诵,不受影响,这才是妙法戒。那么这样的持戒,跟一般人所知的持戒并不相同。接著忍 | admin 2020-06-20 |
|
老实说,讲经时假使大家都老老实实依文解义,那么未来世还有胎昧的菩萨们再来时,就不会被误导。怕的就像现代这些大师们老是自作聪明,自己随意乱解释;更怕的是他们自己被六识论的邪说误导了,还要来乱作解释继续相诤;那么菩萨再来未离胎昧时,这一生正在初学佛的阶段,就不免被误导,学佛时就变得很痛苦,也会变得遮难重重。可是如果大家都没有被相似像法所误导,即使有人讲 | admin 2020-06-20 |
|
如是舍利弗,于未来世当有比丘至白衣家作是言:‘汝欲见佛圣众,听佛法不?’中有白衣信佛法者,皆言欲见听受佛法。舍利弗,中有白衣贪乐语言,入于塔寺。有诸比丘好于言说,能通诸经,依止语言,乐于文饰。是诸沙门随顺为说,谓是真道,但充众数,如放牛人。但乐读经,不入真际。但悦人意,贵于名利,善巧世事,不净说法。但能巧语,行世间道,无有威德,破涅槃因。 | admin 2020-06-14 |
|
为此诸佛子,说是大乘经;我记如是人,来世成佛道,以深心念佛,修持净戒故;此等闻得佛,大喜充遍身;佛知彼心行,故为说大乘。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 | admin 2020-06-14 |
|
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傍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果。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舍利弗!彼佛出时虽非恶世 | admin 2020-06-14 |
|
《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诸大众,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诸佛无量大法。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名曰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光德,劫名大庄严。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国界严饰,无诸秽恶、瓦 | admin 2020-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