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实际上算命师自己,并不懂得什么是吉祥,他所作的正是违背了吉祥,是的帮凶,像这样的作受到罪业的,来世就无法再回到人间。婆罗门父子听到了佛陀的开示之后,从此就抛弃了异端邪说,归依了佛教。算命师父子,就是现在的婆罗门父子;而过去的那位长老,就是现在的释迦牟尼佛。从以上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切的现象都只是业种的显现,并不是说这一个现象,导致了下一个灾祸。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同一件事情,却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叙述呢?简单的来说,即作即受,它的意思是说:我们今生这个五阴身所造作的行为,由未来世的五阴身来承受果报;这一世的身体是由色、识、受、想、行的五阴所构成的,而未来世的身体也是由五阴所构成的;所以,可以说是由五阴身造作前因,也由五阴身承受后果。异作异受,这个意思是说:如同前面所说,今生这个五阴身所造作的行为,由未来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一个中阴身是最好的,因此如果能在第一个中阴身阶段往生,来世的福报通常会比在下一个中阴身阶段往生的福报更好;所以应该把握在第一个中阴身坏掉之前早点去往生,千万不要对于生前的眷属,与财产眷恋不舍,而拖延往生的时间。因此较有智慧者,在第二个中阴身时,因为已经经历了第一个中阴身,知道中阴身仍然是会生灭的,而且第二个中阴身显然功德不如第一个中阴身,那他就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家喻户晓的一段话就是在说明因果昭昭不爽,因为佛道的基础在于相信有三世轮回、因果业报,如此我们所作的一切修行才会功不唐捐,因为我们所作的业都会被带到未来世去。众生会有生死轮回、因果业报,代表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一定有个永远不灭的主体,把我们的身口意所造的业从上一世带到这一世来,再从这一世带到未来世;而我们身体和意识心在死亡时都毁坏了,所以这一世出生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最后一个叫作起常边见人死为人,也就是说,他有常见跟边见,他说只要人死了,未来世还是当人,所以他不相信说人死了以后可能当畜生、当饿鬼;所以有这样邪见的人,他死后就得到了畜生报。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97集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真的吗?》正旭老师 (原标题:什么样的业会得畜生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会自坏三归依的状况,表示说这一个人的十信位仍不满足;自坏三归依之后,而造作种种的恶业,未来世受果报之时,只能说是自作自受。加上又以种种方便,也令众生成为二归依,这就叫作坏他净三归依,乃至是在全球提倡这样的作法,而误导广大的众生,未来世的果报堪虞啊!世尊最后说了偈颂:【所行非常,谓兴衰法,夫生辄死,此灭为乐。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坏,人命亦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又进一步来看,这个时间上面,正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许多的事情,其实每一天、每一天都在连续一样,在佛教里面看来,我们不是只有这一世而已,其实我们有无量的前世,我们也有无量的未来世;那么从过去世到这一世、到未来世,其实在时间上面是有所相续的,这个才能够谈得到所谓的三世因果。所以,我们在佛教里面看因果,第一个就要先建立这个观念,就是因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既然所造的业不会亡失,未来因缘成熟时就会受报,接著就要思惟:有情为什么造了善恶业,而于未来世要受异熟果报?这是因为无明的关系,不知种种的见闻觉知境界都是由如来藏变现出来的,导致造了种种善恶业,再由如来藏执持业种带到未来世,再由众生受果报。祝福大家:福慧双增,道业猛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02集真的有天堂与地狱吗?》正光老师 (原标题: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著佛又开示说:如果能够这样以至诚心来供养佛法僧三宝,如果能够在佛住世时来供养,或者在佛示现入涅槃后,供养佛像,未来世中所获得的福德相等而没有差别。所以我们要常常供佛,供奉佛像也是功德无量。这里就跟大家介绍供佛的一些细节,譬如不能以圣所遮物来供佛。什么是圣所遮物呢?是说佛菩萨所遮止的物品,不能用来供养三宝。譬如众生肉以及五辛;五辛就是葱、蒜、韭、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然,这个反应在修行上的看法,就可能我们会认知:比方说,前世如果造了恶业杀了人的话,很显然地这个造恶业的人,首先必须要面对下堕三涂的恶报,那么下堕三涂的恶报的时候,等到这个正报报完了,剩下的花报也都报完了之后,未来世有一天,他在面对那一世被他所杀害的这个人的时候,他还必须要一命偿一命。这个道理讲起来的话,似乎我们也看到许多的修行人好像都是这样讲,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外,在《莲修起信录》中也说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像这些都是古德劝化众生要深信三世因果的偈语。在2500多年前佛陀住世的年代,大多数的众生都是善根深厚的,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很适合修学禅定,所以在当时,有许多人证得四禅八定,发起宿命通、天眼通等等通力的人也非常多。所谓宿命通,就是能够知道自己以及他人过去生一世、两世、三世乃至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虽然他是于未来世成为不生法(阿罗汉:于未来世,成不生法。——《杂阿含经》卷12),可是因为他能够观见,三界六道里面的一切境界,所以他把三界六道里面的一切的贪着、欲爱都灭尽后,他就可以知道:他于未来世一定可以究竟解脱。所以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也是以实证的方法解脱于三界。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到,阿罗汉的所证是有上的!譬如慧解脱,他还是有上的,有俱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情想参半,不飞升也不下堕,则生于人间;假若想多而光明,则来世生为聪明的人;若是情多则幽暗,则来世生为暗钝的人。六、情多想少,则堕旁生道;p.97严重的会成为披毛而横身四足行走的旁生,较轻微的会成为有翅膀的旁生。七、七分情而三分想,将生为饿鬼众生,沉至水轮与猛火交会处,常被诸火燃烧,得不到饮食。八、九分情而一分想,身入风火二轮交会处,轻者生在有间地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阐提,诸佛世尊所不能治。何以故?如世死尸,医不能治,一阐提者亦复如是,诸佛世尊所不能治。大王今者非一阐提,云何而言不可救疗?」】(CBETA,T12,no.374,p.477,b15-p.478,a3)造了恶业以后读此惭愧悔责之经文,心不起恐慌,那才真是一阐提之人。一阐提人,不信因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情想参半,不飞升也不下堕,则生于人间;假若想多而光明,则来世生为聪明的人;若是情多则幽暗,则来世生为暗钝的人。六、情多想少,则堕旁生道;p.97严重的会成为披毛而横身四足行走的旁生,较轻微的会成为有翅膀的旁生。七、七分情而三分想,将生为饿鬼众生,沉至水轮与猛火交会处,常被诸火燃烧,得不到饮食。八、九分情而一分想,身入风火二轮交会处,轻者生在有间地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亲友书》云:若人孝父母,其家有梵王,现召善名称,来世生天堂。所以对父母只要略作损益,感应有如桴鼓,至为迅速。六朝时代,高人名士都崇信《孝经》,那时的人常以《孝经》来殉葬或追荐亡灵;病时诵《孝经》,可得痊愈;争斗时诵《孝经》,可得和解;着火时诵《孝经》,可得熄灭等等,有种种不可思议的感应。宋吴孝妇,丈夫早亡,无子。吴孝妇承事婆婆至为孝顺。婆婆年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造善因的人他得到恶果,就因为他果报到了嘛!那你说他这辈子的善因可以未来世来使用啊!不会说善恶可以抵消,可以互相的这样西挪过来、东挪过去,不是如此。所以说善恶标准,在如来藏衪是很清楚的,只是说我们反而不清楚了。如来藏能够记录业因,衪清楚是应该,那我们应该怎么清楚呢?这就提到佛法所说的三归依还有五戒。三归五戒就是一个简单的善恶,可以直接实践的善恶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情想参半,不飞升也不下堕,则生于人间;假若想多而光明,则来世生为聪明的人;若是情多则幽暗,则来世生为暗钝的人。六、情多想少,则堕旁生道;p.97严重的会成为披毛而横身四足行走的旁生,较轻微的会成为有翅膀的旁生。七、七分情而三分想,将生为饿鬼众生,沉至水轮与猛火交会处,常被诸火燃烧,得不到饮食。八、九分情而一分想,身入风火二轮交会处,轻者生在有间地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底峡、宗喀巴等中观应成派诸人,否定三乘经中所说实可亲证的第八识如来藏;然而事实上,若无第八识本来常住,就不可能有众生继续存在三界中,则三乘菩提都成为戏论;阿底峡、宗喀巴等中观应成派诸人,坚持六识论而拨无佛说的第八识如来藏,已造下了谤佛、谤法大恶业,已成就来世的地狱业;现今在新竹的凤山寺「菩提道次第广论团体」,在上位之僧众,实应多作反省:是否曾造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故事及其背后所显示的道理,对我们的修行来说,是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菩萨道必须懂得如何正确的布施,以及善用此世的资财来利益众生,并且也要知道如何让未来世也有足够的资财来行菩萨道。首先,我们大家都知道,福报是从布施中来的,不是无因而有。譬如在《佛说罪福报应经》卷1中的开示:【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悭贪独食,堕饿鬼中;出生为人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