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再者说,他要能够这样从口唸心听、心唸心听,一直这样一路走下去,他一定会面临到相对的忍辱跟精进的过程;因为他要忍耐着减少五欲的贪著,要精进的持续唸佛,所以才因而在唸佛的境界上能够有所转进,就好像前面所说的状况。这样说来,他已经有初分的定力。再加上,假如他进一步去读诵大乘、深信因果,当然前提是说,他没有被假名的善知识的那一种西方极乐世界是太阳神崇拜的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如果你渴求的念头还是很强烈,没办法断除时也没关系!但是当你伸手去取你所要的东西的时候,无论如何,要先看、要先想,其他众生有没有需要这东西的?要这样去思维,让自己的渴望、贪欲慢慢地降低。虽然自己很想要,但比起其他的人来说,其他人可能更想要,所以我的顺位可以排后面一点,我取用的时间点可以挪到后面一点,我取用的物品可以比世间的衡量标准偏差一点。因此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还要断除欲贪发起初禅永伏性障,然后断尽一念无明烦恼障的现行,有能力取证无余涅槃而不证,成为慧解脱的菩萨阿罗汉;再于佛前勇发十无尽愿,那就进入了初地,成为见道通达的通达位菩萨,开始十地修道位的修学;不仅要继续修布施等六波罗蜜多,还要加修方便、愿、力、智四波罗蜜多,成就地上菩萨的十波罗蜜多无量行,原来在地前修的戒、定、慧三无漏学,更需要增进为增上三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说:欲知过去因者,现在受者是;欲知未来果者,现在作者是。——摘录自《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16集浅谈因果(一) (原标题:报应什么时候才会出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8《优婆塞戒经》卷1〈集会品第1〉:「善男子!外道断欲所得福德,胜于欲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须陀洹人胜于一切外道异见,斯陀含人胜于一切须陀洹果,阿那含人胜于一切斯陀含果,阿罗汉人胜于一切阿那含果,辟支佛人胜于一切阿罗汉果,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于一切辟支佛果。」(《大正藏》册24,页1035,中6-12)(原标题:回向成佛是让福德暴涨无量倍的方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中阿含经》卷39)佛陀告诉梵志婆私咤说,在这个世界整个败坏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的欲界损坏;欲界损坏的时候,欲界的人间乃至畜生道有情、饿鬼、地狱全部都灭尽;乃至欲界天,六欲天它也损坏了,那时候众生,有人可以生到初禅天去,有的人也可以生到光音天,也就是晃昱天。佛陀就特别告诉我们说,在欲界损坏的时候,是有众生会生到晃昱天去的,也就是那个时候,我们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为什么说声闻法可以令学人亲证出世之法呢?看看《增壹阿含经》卷十六是怎么说的:【世尊告曰:云何?比丘!汝等岂非欲离生死,求无为道故、作道乎?然五阴之身实不可保。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如世尊教,我等族姓子所以出家学道者,以求无为道,灭五阴身,是以学道。】(《增壹阿含经》卷十六)这一部分的佛法,是从整体佛法里面析分出来一个小部分,是要对治一分心量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他就是拥有世间上所说的眷属,有眷属的天主,这些是很多的,包括欲界天实际上都是。因为当世间的人不好好修行,所谓修行就是说修十善法的时候,就是说如果大家都造恶,这样天人就开始担忧了;而且不只是天人担忧,其实天人也有包括魔天,魔天的人也会担忧。你说:魔天的人也有修行?是的!魔天一样是在欲界天,他们一样要靠修行这些法,然后来到天上。也就是说,如果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了这些恶法之后,连地肥也消失了,变成有婆罗这种自然天成的美味,可是一样啊,多吃的人还是会变丑,因为越接近欲界了,越接近现在的人类了。——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119集缘起与进化论抵触吗?》蔡正礼老师开示 (原标题:人是如何变丑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在生时,具足修习了十善业的话,就能够往生到欲界六天,去享受天福。而如果具足修习了十善业,然后又加修了四种禅定的话,就可以往生到色界的四禅天去;如果在生时,又加修了四空定的话,将来就可以往生到无色界天去。 由上面佛陀的开示,我们可以了解到,原来人的生命不是只有今生而已,而是会由过去生来到今生,也会在今生死后去到未来世。而且造善因会得到善果,造 | admin 2018-07-23 |
![]() |
譬如要往生去欲界天的,中阴身就会是欲界天人的样子;要往生去饿鬼道的,他的中阴身就是饿鬼的样子;如果是要出生到猪、狗等畜生道的,就会出现猪、狗的中阴形像。而因为中阴身是由微细的物质所形成的,所以要有极清净的天眼,或者有阴眼的众生才看得到,一般的肉眼是看不太到的。而且中阴身的眼睛、耳朵、鼻子、身根等也都是具足的,所以可以看到原来的亲属,但是因为形质微细 | admin 2018-07-23 |
![]() |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什么是三十三天?三十三天其实就是忉利天,是欲界的第二层天。忉利天位于须弥山的顶端,周长一万由旬,中央为帝释天,天主帝释居住在中央的善见城天;他的东西南北四方各有八个天,所以总共有三十三个天,所以忉利天又称为三十三天。忉利天的天人身高一由旬,他们的寿命一千岁,忉利天的一日,相当于人间一百年,所以忉利天天人的寿命,相当于人间三千六百万 | admin 2018-07-23 |
![]() |
”佛告比丘:“设有外道梵志问言:‘诸贤!若一切男女初始生时,皆有鬼神随逐守护,其欲死时,彼守护鬼神摄其精气,其人则死者。今人何故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设有此问,汝等应答彼言:‘世人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至有一神护耳。譬如群牛、群羊,若百若千一人守牧;彼亦如是,为非法行,邪见颠倒 | admin 2018-07-23 |
![]() |
好施之人,贵人所念,贱人所敬;命欲终时,其心不怖,如是果报,今世所得;譬如树华,大果无量,后世福也。生死轮转,往来五道,无亲可恃,唯有布施若生天上、人中,得清净果,皆由布施;象、马畜生得好枥养,亦是布施之所得也。布施之德,富贵欢乐;持戒之人,得生天上;禅智心净,无所染著,得涅槃道。布施之福,是涅槃道之资粮也;念施故欢喜,欢喜故一心,一心观生灭无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怎么运行呢?就是贪爱三界,所以要断这个思惑,就是要断三界爱——断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这样才能够出离三界;那要出离,当然就要不喜欢它,所以要去思维、要去现观它的不可爱,然后贪爱才能够断除。至于佛菩提道,因为如来藏的功德无量无边,其实就是功用,功能无量无边,所以我们去参得这个如来藏之后,能够修习无量无边的智慧,所以像尘沙一样多,所以不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如果能修学佛法正知见,就懂得培植福德是不嫌多的;同时在福报兑现的时候,也有智慧知道不应当执著五欲境界以及造作诸恶业,这样子就不会有堕落恶趣的问题。在本故事中之婆提长者,因为曾经杀异母弟,在福报享尽而没有余福的状况之下,因此其杀异母弟的业种现行,使他堕入地狱之中。接著大家心里面也许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一世会出生在富贵人家广有钱财,但却无福受用这些富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人听到了这里也许会想说:我可以相信布施的因缘果报,但若是我今世布施了一分,未来世得到一分果报,那岂不是永远会有捉襟见肘的情况吗?因为虽然得了一分果报,若不再继续布施,未来世又没有福报可以受用啊!可是我受用了这一分福报,又要再布施出去的话,那不就等于说自己没有受用到那一分福报吗?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布施呢?可是你假如再去读《优婆塞戒经》卷第五中,世尊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生怜愍故给施贫穷;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增长一切乐因缘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当菩萨摩诃萨具足了福德与智慧的庄严之后,所以可以在一切的布施行之中都不产生忧悔,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说,菩萨已经不再计较众生是否能够有所回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由平实导师之开示即可知布施为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也是菩萨行佛菩提道的第一步,亦为吾人欲求解脱痛苦、烦恼、无明,及求悟明心、见性、见道、修道所需资粮之重要内涵。是以《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卷一:佛言:我经中以施行为本,施行善者最为大种。其天下尊贵者,皆施行善得耳,不以种得也。承上可知,布施可分为三:财施、无畏施及法施。布施就其积极面而言,以己之所宝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由是缘故,欲藉此经中佛所宣演三乘菩提异同所在之智慧力,令诸学人悉得了知真实福田与假名福田——毒田——之差异所在,由是而令修学菩萨行者所作布施,悉皆正得广大福德。今此戒经之中,对于三乘菩提之差异所在,有极为详尽之剖析;学人读已,即能深入了知同异所在,以后修学佛道之时,庶几有眼能判、功不唐捐。善男子!若有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时,即得名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