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优婆塞戒经》卷六)延续了我们之前所说的,您三归五戒之后,如实的四种修,慢慢地逐分去证得解脱果,趣向远离生死过咎、趣向于涅槃安乐。这段就是告诉我们继续下来的话,我们要有自利利他的行为,所以这里说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这个标题我们把它设为自利利他,其实它所说的内容就是四种法要,或是所谓四预流支。四种法要,这是引用自《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一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说,如果有人用这种五雷轰顶的这种恶愿,事实上有人会因为说:我曾经发过这样的恶愿,那我是不是离开会被五雷轰死呢?,事实上这是不会的。因为我们知道在所有的天神里面,有所谓的雷神,雷神也是天神,他是欲界的天神。欲界天的天神他是修十善业道啊!十善业道他是不杀人的。你说那为什么有些人他是会被雷击而死呢?那是他过去的业,而不是因为那个雷神生气!不是这样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因为众生在这些烦恼中造作恶业,导致有这个五阴十八界的出生,那这些五阴十八界的出生,都是因为造这个生死业而有,可是呢,却是由他的自心如来帮他出生;那么实证这个自心如来的菩萨,能够观察说这些五阴十八界等等功能,都是如来藏自己本来具足了这些功能、功德,那由祂现起的这些功能、功德,当然也跟祂一样都是真实如如。所以呢,以如来藏本身的法性来看,因为是真如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龙王说:我们龙族,是金翅鸟一族的食物,每次看到金翅鸟就常常害怕成为它们的食物,而到处窜逃躲藏;今天我与金翅鸟王同在一地受八关斋戒,我自念必死,但我还是愿意受持完整的八关斋戒,所以我的福德第一。听完这四位神王各自所说自己所受持的八关斋戒福德才是第一后,摩竭王也无法断定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福德第一,于是摩竭王说:我有个很有智慧的臣子,他的名字叫作披陀类,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长跪合掌)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三称)○○○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贪瞋痴习气深重,不仅造下五逆十恶、谤佛谤法、毁佛禁戒……等生死重罪;更由于我见我执之深重,而造下种种贪瞋痴之业行,使得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的父母、师长、兄弟姊妹、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指的就是说,要自己思惟自己与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前都同样是凡夫,可是现在世尊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尘沙数劫这么久了,我们还是互相沉溺染著在六尘中,流浪生死永无出期。想到这件事情,应该感到这个是天下最为惭愧羞耻的事了。第二种生起恐怖心。指的是说,既然是凡夫身、口、意业会常常与罪业相应,以这样的因缘来看,命终之后,应堕地狱、畜生、饿鬼道中受无量苦,要为此感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里所说的三障是指:一、烦恼障(含摄性障)障碍有情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由于这两种烦恼不能断尽,使得众生无法出离三界生死苦。其中所含摄性障,性障则是指五盖,也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等,这五个法会障碍学人证得四禅八定,或者障碍学人修证解脱道,所以称为五盖。二、所知障因为对法界实相正理的无知,导致无法证知法界的真实相,无法证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境界法不能使我们脱离生死,只会让我们继续轮回,所以师兄姐们,请远离感应。喜欢感应的人其实就是三界中的精神病人,都是因为有无明的缘故。喜欢境界法真的像吸毒一样非常、非常的可怕!所以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非常重要!现在我把自己是如何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告诉大家,主要是请孩子生病的那位师兄看一下,希望您能够受用或得到启迪。第一:每天坚持做早晚课,在佛前忏悔、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行者首先在佛前胡跪,至诚发露,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如是三称忏悔偈之后,开口向佛禀白:○○○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贪瞋痴习气深重,不仅造下五逆十恶、谤佛谤法、毁佛禁戒……等生死重罪;更由于我见我执之深重,而造下种种贪瞋痴之业行,使得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的父母、师长、兄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前有一位婆罗门,他的妻子每次生孩子都是出生以后就随即死亡了,他心中因此很痛苦。有一天,隔壁的老婆婆看见了,问清楚以后,就告诉他说:以后如果再要生孩子的时候,就来告诉我。这婆罗门记住了。后来,妻子又将生产时,就赶快请隔壁的老婆婆过来帮忙。当孩子刚生下来,老婆婆就帮忙把孩子清洁,用清净的布包裹好,又在孩子口中放着生酥。然后交代婆罗门的婢女说:你抱着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藏传佛教归依之三宝、四宝,其实都是归依鬼神、供养鬼神及上师;祈求鬼神加持色身健康、生意兴隆,其结果是被鬼神所系缚,死后终于下堕恶趣。至于藏传佛教的发菩提心,于本书前章已有描述,并将在本书说明上士道时再详细评论之。不过,此处再引吾师平实导师于《狂密与真密》1201页的一段文,作为本书下士道菩提心之结语,谓:发菩提心者,乃是发起勤求佛菩提之决心,方名发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一段时间我念《地藏经》后生病了,老和尚不让我诵《地藏经》,说我诵《地藏经》念来了一个女鬼,这个女鬼很大,很厉害!当时吓死我了,求师傅帮忙处理,他答应第二天来,可等到今天也没来处理。后来在饭店我亲眼看到一位出家师傅穿着很时尚的休闲服领着女人在饭店吃饭,出家人的世俗行为给我的打击很大!从此在家自学佛法,又因看到索达吉堪布的《百业经》内容全部是讲供养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善男子,如是众生,宁处无间大地狱中受诸重苦,不受如是鄙恶人身,憍慢贡高,随顺恶友,造作如是恶不善业,流转生死,难可济度;常处生死,受诸苦恼。”尔时,会中有无量无数大慧有情,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合掌向佛,悲泣堕泪,而白佛言:“大德世尊,谛观如是世间众生,虽皆获得难得人身,而远离正信,远离正愿,远离正意乐,远离正见,远离善知识,远离好时,远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的,的确是的,无量劫来,我们真的亏欠众生太多太多了,父母恩、社会恩、国家恩、众生恩,如果今生此刻还不努力精进,那就更亏负佛恩、师恩无量无边!想到诸佛菩萨的教化恩泽与护念,往往情不自禁的潸然泪流;如果不是蒙受诸佛菩萨的慈悲教示,今生还不知要在红尘中浪生浪死多久,还不知要造下多少染污的罪业,还不知要伤害多少无辜的众生,还不知要愧对这个真心多久?缓缓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于李居士临终前公开忏悔所悟的离念灵知心正是意识心,非是佛所说的第八识真心,因此建议诸方大师及佛弟子们应以李居士为鉴,莫再以离念灵知为真心,莫再于我所上面用功,否则穷劫修行,仍是永远不离生死轮回的佛门常见外道。又李居士能于临终前,具文公开忏悔所悟非真,此是善行与正行;忏与悔都是善心所故,证明李居士确实真有善根,所行是有惭有愧之正行故,所作正是善法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梵网经》卷2)戒文的大略意思是说,菩萨若遇有缘时,不行放生、护生之业行,或者父母兄弟至亲之忌日,不请菩萨法师讲戒或说法回向,若不尔者,即是犯了轻垢罪。这个戒是摄属于重戒中的杀生戒,所延伸出来的轻戒。也就是希望把不杀生改为更积极的护生。但是,对于放生这件事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情世间在三界中生死轮回,无论苦与乐,不能出离生死本身那就是苦。那么有情世间的苦,菩萨怎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所说:若诸有情十资身具之所摄养,无所匮乏,身康无病,年未衰老,名为有乐有情世间。与此相违,当知有苦有情世间。世间众生少分有乐,多分有苦。(《瑜伽师地论》卷17)这一段论文弥勒菩萨说:倘若有情他能够得到衣服、饮食、卧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楞严经》卷8: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舔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人生最后都免不了一死,如果说一切的代修行、一切的代受业,一切都可以代替的话,那诸佛菩萨就代替我们修行就好了,代替我们成佛就好了;可是,法界中没有这种代替可以成佛的法,也没有说可以把所有的恶业都推到诸佛菩萨身上,你们去受苦就好了啊,我继续享乐,然后我继续在这种有学佛、没有学佛的时间里耗,我一方面又可以归依你,一方面又可以归依鬼,一方面还来归依灵媒,作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