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二者事障--续诸生。若此二障末得断灭,名未成佛。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盘。」从以上所引便知︰爱欲贪瞋等烦恼并非悟后立刻除尽,所以明心见性是得无生忍,最懈怠的开 三摩地

2018-07-23

或者说有那一天——譬如说欲界天的他化自在天的天主,每次你一上坐,他就幻化一个美女来,或一个俊男来引诱你,你气了。他每天来,你每天气,那你就错了。你只要冷眼旁观,看他搞什么花样就好,你不要生气。引诱不了你,他就走掉了。生气了,你就犯了重罪。第十:不谤三宝。不谤三宝这一戒,大家要很小心啰!很多人说:只要我不讲出家人的过错就好了,我就不会毁谤 三摩地

2018-07-23

不能自照的缘故,以后恐将永远沉没于生苦海中。弟弟法师心生恐惧,恳求阿罗汉哥哥说:尊者!由于我的愚痴,不听从您的教诲,如今病重将要命绝,愿兄垂愍拔济,令我远离大苦。说毕即命终。阿罗汉哥哥以天眼观察,知道弟弟还生在人间,即常去探望。一日,乳母抱这小孩来到阿罗汉的住处,由于失手扑地,把小孩的头撞在石上,这小孩大发嗔心后,即捨生命而堕于地狱中。那时,阿罗 三摩地

2018-07-23

善于泳者于水,善于游泳的人,一般会在水里;善于武者于斗,通常有武功的人、以武力而自恃的人会于斗狠之中;善辩者于口舌,有的人特别善于辩论,觉得别人都说不过他,这里说的未必是人掉,相当于栽跟头。他可能就会在别人的口舌、诬蔑、诬陷呀,会在这上面栽跟头。这种规律还有很多,你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里就记载过这样一个真人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是贪欲重的人,无法断除对男女色身强烈的染着,那么就应该要修不净观来作为对治;就是要去观想自己所贪念的对象,无论他的外貌多么英俊、潇洒、美丽,而在他了之后呢?他的尸体就会出现膨胀、青瘀、烂坏、出脓血、虫啖、骨头散乱等等可怕恶心的现象,用这样的不净观来对治自己的贪念,就可以让贪欲心逐渐静止下来了。那么如果是瞋恚心很重的人呢?对于种种违逆自己情志的 三摩地

2018-07-23

(《大智度论》卷14)从经论中佛菩萨的开示,我们就可以了解说:瞋恚心念对我们的伤害有多大!包括它的果报会导致自己现世失去善缘而痛苦,还会后当堕三恶道。假如你是从自己的身上看到这个果报,你一定会有刻骨铭心的痛,这当然不是我们所愿意见到的。也许说宁可从别人已经曾经发生的经历,来作为自己的借镜;但是这也是要在你相信的状况下,才能够有所改变。反过来,我们来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往世是多造恶业,那就牵涉到许多的问题:譬如往世曾多害人,或殘害大量的众生,,在这一世修学佛法时,由于被害而墮落鬼神道的众生了解佛法是可以让他出离生的,他只要出离了生,大家都要不到往世被他所欠的债了,一定会障碍他,当然会对他产生障碍,就使他无故产生许多波折;譬如有时以种种方法障碍他,使他心智散乱、昏沉,学法不能得力,这都属于往世的业而产生今生 三摩地

2018-07-23

是先把食物端上餐桌,还是先供养佛菩萨?如果是为了疗病一定要先考虑自己的道器,新做好的素斋,是否先想到要供养三宝?供养文是匆匆而就地唸完,还是先观想忆念十方三世佛法僧都普受供养?当自己饱餐以后来到佛菩萨面前做供养时,每一个动作是否都带着恭敬和感恩,而不是为了应付了事?当燃香供养时,有没有想过要熏学佛菩萨,而生起四弘誓愿?当礼佛时,是否念头比较纯一?当 三摩地

2018-07-23

学佛了生脱,不是可以强迫每个人都来接受的。或者是说,你开始转变这心态,知道你不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我所,不是扩大自己的我见的势力范围,而是单纯地为了修行自己的道业,因此虽然还是取用这世间,可是许多的地方,你的顺位调整了,你可以权当布施而给予别人;有的地方,你可以晚一点再来受用;有的地方,你可以受用世间人所认为的比较低劣的东西;乃至有的地方,你根本无有 三摩地

2018-07-23

明心回来之后看猫、看狗、看路上行人,都如木偶,自己每天也像拖着尸在走路那么样的虚妄。第一次法难(详略)由于《护法集》的出版流通,月溪法师的邪法就渐渐的被大家了解了,经过五、六年时间,就没什么人在弘传了,只剩下自在居士一人出家去弘法。可是《护法集》刚出版时,就出现刘邦友县长的灭门血案,大家都很担心恩师的安危;可是恩师都不担心,认为万一有事时,为法舍 三摩地

2018-07-23

(《大智度论》卷14)从经论中佛菩萨的开示,我们就可以了解到:瞋恚心念对我们的伤害真的非常大!瞋恚的果报会导致自己现世失去善缘而痛苦,后还会下堕三恶道。假如您是从自己身上亲历这个果报,您一定会有刻骨铭心的痛,这当然不是我们所愿意见到的。如果您能有智慧把他人因瞋受报的教训作为自己的借镜,努力降伏自己的嗔习,您世间道乃至菩提道的修行也将会愈加顺畅少障, 三摩地

2018-07-23

一个真实觉悟的佛陀却可以帮助使三千大千世界以及无量无边的世界的亿亿万万的无量无边的众生脱离生苦海获得着真实自在的大解脱大大快乐,如果其中一个众生成就了佛道,所将利益的众生亦是无量无边的。我们世间的人对于好的村长镇长县长市长省长国家总统国王,尚且一个比一个要更加尊敬赞叹拥护,恭恭敬敬,不敢怠慢。一个普通老百姓忽然有一天见到了自己国家的,自自然然会喜 三摩地

2018-07-23

我曾问李生﹕佛陀在《涅盘经》中要求我们用清净﹑至诚﹑精勤﹑报恩四心去用功﹐在具体打坐时﹐您是怎么落实这精勤心的﹖他回答说﹕我们上座的时候﹐要把当下这一座看成是开悟的一儿成佛的一座﹐了生脱的一座﹐这一座决不可等闲视之﹐要发大愿心﹑大勇猛心﹐争取在这一座有个消息﹐这样你才有可能放下一切外缘﹐心专一境﹐才有可能生起真正的殷重心﹑希有想﹐去把这一座打好。 三摩地

2018-07-23

那末、怎样叫做自觉觉他呢?菩萨自己觉悟人生,从无始来到于如今,它是没有生相,没有烦恼相,没有男女相,并及没有山河草木、森罗万像等差别相,如心经上所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至于无智亦无得,就是这个道理。你我现在之所以有人生宇宙,形形色色等相的,都是从真起妄的幻相,所谓唯识所变,如一翳在目空花乱坠;亦若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 三摩地

2018-07-23

尔时世尊以偈颂曰所行非常谓兴衰法夫生辄此灭为乐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坏人命亦然帝释闻偈知无常之要。达罪福之变。解兴衰之本。遵寂灭之行。欢喜奉受得须陀洹道。———————————————————————————&mdas 三摩地

2018-07-23

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这意思是说,尽未来际受的梵网……等菩萨戒,只要以前曾受过而有戒体存在,并且懂得为人解说菩萨戒的人,不论身为出家或在家,都可以当菩萨戒法师而为人传戒。佛还特别说明:夫妇之间、六亲之间都可以互传。若是师徒之间&mdash 三摩地

2018-07-23

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这意思是说,尽未来际受的梵网……等菩萨戒,只要以前曾受过而有戒体存在,并且懂得为人解说菩萨戒的人,不论身为出家或在家,都可以当菩萨戒法师而为人传戒。佛还特别说明:夫妇之间、六亲之间都可以互传。若是师徒之间&mdash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某个恶王或强盗,准备杀害一群人,但他恐怕错杀到圣人,就会先问:“有没有谁证得初果乃至阿那含果?”可是有人明明是凡夫,他想:“我如果说是初果、二果、三果,就可以免了。”就骗恶王或恶人。他受优婆塞戒在先,如今却骗人,妄说是初果、二果、三果,这样就是破优婆塞戒;破了戒,失掉了戒体,连暖法都得不到,更别说是证得须陀洹至阿那含果,这 admin

2018-07-23

这比在恶报全面展开以后,在承受痛苦和生的拼搏中再想尽一切办法渡过苦厄,要容易得多,也轻松千百倍。自然因果律的发生,冤亲债主的索债寻报,会在我们身内和报身环境周围,呈现出哪些预警期的征兆呢?依据许多大德的观察与总结进行综合分析,这些前期的预警征兆,可归纳整理成十三个方面。将这些散在的征兆和经验集约起来分析,非常值得每一位修行实践者掌握和应用。现归纳 三摩地

2018-07-22

指的就是说,要自己思惟自己与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前都同样是凡夫,可是现在世尊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尘沙数劫这么久了,我们还是互相沉溺染着在六尘中,流浪生永无出期。想到这件事情,应该感到这个是天下最为惭愧羞耻的事了。第二种生起恐怖心。指的是说,既然是凡夫身、口、意业会常常与罪业相应,以这样的因缘来看,命终之后,应堕地狱、畜生、饿鬼道中受无量苦,要为此感到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