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或者是对欲界、色界、无色界境界的贪爱执着,于是长远劫在三界六道的善道、恶道中,生死轮回不已。或是对于造作未来善恶报偿的诸业因缘加以爱着;对于会感生未来现行,诸多染污业行的种种烦恼因缘加以爱着;对于会带来将来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及五蕴炽盛等种种苦的因缘加以爱着。有了这些对自我,及种种境界的贪爱执着,就会引生欣乐厌苦的强烈欲求或渴望,就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死已复活。以本不善恶业因故。于彼炎人。极生怖畏。走避而去。堕于险岸。下未至地。在于空中。有炎嘴乌。分分攫斫。令如芥子。寻复还合。然后到地。既到地已。彼地复有炎口野干而啖食之唯有骨在。复还生肉。既生肉已。阎魔罗人。取置炎鼎。而复煮之。如是无量百千年岁。煮之食之。分之散之。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于多苦处尔乃得脱。若于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外子对我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就是不断的付出,但我知道他是个孝子,明白他的心愿,我拼死拼活的生了个女孩,也尽量孝顺公婆回报他对我的好,后来的婚姻生活就一直是这样的良性互动,互相为对方着想,从没吵过架,观念不合时,有一方会自动忍让。所以在婚姻中,一定要有一方个性比较成熟、心量比较大,能包容另一个幼小的心灵,只要双方是愿意成长的,最后必有互动的希望。否则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应该很多女人都会爱上多劫好兄弟,那多劫好兄弟如果都不理那些女人,那些女人都伤心死了!很可怜!所以葛格我就跟多劫好兄弟说:「我接收你所有不爱的女人。」多劫好兄弟以前也说好!因此就由葛格我来度她们!所以我跟多劫好兄弟当天子的时候,他如果不理他的五百天女,他的五百天女也会送给我,我会帮他摄受她们!因为我们佛道还是以摄受佛土为重要,如果葛格我自命清高,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菩萨要结婚也是非常好的!如此摄受的众生多,佛土也会比较多!这样成佛的速度也会比较快!那菩萨要结婚的时候,如果遇到不好的眷属,那也会过得很苦!不好的眷属譬如说他会把菩萨的钱都拿走或骗走!或者他都不让菩萨来学正法,或者遮障菩萨护持正法!那这样都算是不好的眷属!所以菩萨要结婚时也要慎选对象!那最好发愿时就要想说要找好的对象!譬如葛格我以前单身的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树提梵志对一女子起悲心,答应她的求爱,为作丈夫十二年后出家,因此得以超越十百千劫生死众苦。可见,婚姻家庭不但不是修行人的洪水猛兽,反而是学佛实践的好地方。否则,佛陀也不必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这么多夫妇之道,家庭和谐之理了。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切实按照佛陀的教育去实行,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原标题:佛陀对处理夫妻矛盾、男女不和问题的具体开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女儿死求活求,一心只爱这位比丘。母亲爱女心切,只好硬着头皮来找阿难,并说,"我的女儿对你一见钟情,朝思暮想,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你为妻。"阿难说,"我所持的戒律不可以取妻。"摩登伽女的母亲哀求阿难说,"你若不取我女儿,她便会,恳请你求我女儿一命。"阿难十分为难地说,"我随佛出家,身为比丘,不可结婚生子。"摩登伽女的母亲回来后,将情况如实向摩登伽女说明,并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常觉得除了小爱之外,自己也能对国家社会有一番贡献,脑海里常记着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然而,在追寻属于自己人生的大爱与小爱道路上,我该何去何从呢?又该如何取舍呢?从小我就不喜欢人云亦云,不太会跟着世俗的价值观来看这个世界和我的人生选择。为什么我一定要唸书唸的好,才证明自己很聪明呢?为什么我要背一堆书、考到好的大学,未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些角色不过是因时因地而建立的,除去这种种身份后,我们是谁?没有了这些曾经发生的故事,我们是谁?一位植物人,在大脑中消失了所有关于他在这个世界上建立的种种身份、故事、信念以及认知后,他是谁?他还是人吗?他知道自己是人吗?他知道自己存在吗?他真的存在吗?他又以什么来证明他的存在?当死亡来临时,所有不属于我们的都将遗留在这个世界上带不走,亲爱的朋友,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死为业火。业力增炽。故成猛火聚也。——《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四明交光大师述*****耽醉淫欲者,当悬剑树林。譬如以猛火,烧然彼镬汤。投之以麻麦,随沸而漂没。如是耽欲人,不识于善路。死当堕恶道,煎煮镬汤中。——《大宝积经.卷九十七》《大正藏》第十一册页546中*****若有众生味著男女妻妾诸女,当知即是味著砾石之雹,即是味著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片刻后,那美女尸体逐渐浮肿腐烂,臭气冲天,皮破肠露,蛆虫蠢动,发脱齿落,死状惨不忍睹。莲花目睹这样的巨变,吓得脸色发青,心里暗忖:像这样漂亮的女人,一旦断了气,尚且变成这样子。难道我就能永远保持美丽吗?不错,还是该去拜见佛陀,求佛陀救度才对。莲花下决心后,拔腿就跑,回头攀登灵鹫山的原路。她见到佛陀时,双膝跪地,一五一十地把刚才看到的情形,禀告了佛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诸善根之导首,……戒能永断一切恶业及三恶道,……戒是生死险道资粮。】(《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一般来说,五戒十善也是通于外道的世间善法。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种戒法。以因果律来说,造了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这四种业,是一定会下地狱长劫受苦的重业。因为造作这四种恶业,它的性质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教导众生修持念心,忆念自己一生所做的善事;忆念时生起欢喜心,觉得将来死时有善业可以依靠,就会继续做善事。若对所造的善业生起念心而欢喜不悔,十善业道就有一分成就了;不断造善业,不断念持、欢喜不悔,就不断的有善业成已。做善事时专著而做,不会半途生起悔心,也不会终止善业,这就是善业道中的根本成就了。而根本、方便、成已三件事,又分成上中下三品,综合配置下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藏传佛教归依之三宝、四宝,其实都是归依鬼神、供养鬼神及上师;祈求鬼神加持色身健康、生意兴隆,其结果是被鬼神所系缚,死后终于下堕恶趣。至于藏传佛教的发菩提心,于本书前章已有描述,并将在本书说明上士道时再详细评论之。不过,此处再引吾师平实导师于《狂密与真密》1201页的一段文,作为本书下士道菩提心之结语,谓:发菩提心者,乃是发起勤求佛菩提之决心,方名发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何等为十?一者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者众生憎恶,眼不喜见;三者常怀恶念,思惟恶事;四者众生畏之,如见蛇虎;五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六者常有恶梦;七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八者种短命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堕泥梨中;十者若出为人,常当短命。】(《大智度论》卷十三)各位菩萨,前面这一段所说的就是杀生的种种惨痛果报。譬如说:生生世世心中都常怀之心;众生憎恶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又如《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一说:业果善不善,所作受决定自作自缠缚,如蚕等无异。又《法句经•身受品》说: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代。又《佛般泥洹经》卷下说:善恶随身,父有过恶,子不获殃;子有过恶,父不获殃。各自之死,善恶殃咎,各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善男子!若人不解如是业缘,无量世中流转生死。何以故?不解如是业因缘者,虽生非想非非想处,寿八万劫,福尽还堕三恶道故。善男子!一切摸画,无胜于意:意画烦恼,烦恼画业,业则画身:贪因缘故,色声妙好,威仪庠序;瞋因缘故,色声粗恶,威仪卒暴:如瞋,痴亦如是。无量世界一百三十六地狱处,无量畜生、无量饿鬼,皆因业作;人、天亦尔。无量众生获得解脱,亦因于业。〗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信受宗喀巴、教的学人,就是这一类人,一向受持邪法,努力勤行邪淫双身法为目标;更有「精进」履行密法者,常常师徒、六亲,终其一生误认双身法为成佛的最胜道而不作忏悔,实质上成就极重恶业,死后必将往生恶趣中,彼等至今却都一无所知。有智慧的藏密学人,当自审思观察,应当知所对治。六、以所治损害故来说——《瑜伽师地论》卷9〈本地分〉中说:【谓如有一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业不一定的都要受报,如阿罗汉,凡夫从发心修学解脱道,到解脱生死成阿罗汉,最快三生就能成办,三生之中是无法将无始劫以来的业报都受偿的。故《大般涅槃经》(卷40):佛云:仁者!若以断业因缘力故得解脱者,一切圣人不得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过去本业,无始终故;是故我说:修圣道时,是道能遮无始终业。-----因此,重罪也是可以消除的!2,《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六者见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见恐怖者。施与无畏。八者见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九者见诸急难之人。起大悲心。十者以诸饮食。惠施众生。以是十业。得长命报。(2)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多病报。一者好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令打。三者赞叹打法。四者见打欢喜。五者恼乱父母。令心忧恼。六者恼乱贤圣。七者见怨病苦。心大欢喜。八者见怨病愈。心生不乐。九者于怨病所。与非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