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第一次法难(详略)由于《护法集》的出版流通,月溪法师的邪法就渐渐的被大家了解了,经过五、六年时间,就没什么人在弘传了,只剩下自在居士一人出家去弘法。可是《护法集》刚出版时,就出现刘邦友县长的灭门血案,大家都很担心恩师的安危;可是恩师都不担心,认为万一有事时,为法舍身也愿意。好在龙天都有保护,恩师至今仍然健在;并且写出更多更妙的甚深了义佛法,让大家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净慧法师曾说过﹐了生死不是叫我们死后去了﹐要在当下去了﹐当下了了才是真了﹐当下了不了﹐死时便没有把握。信夫﹐斯言﹗我经常告诫自己﹕此时的小病小痛算得了什么﹐临终八苦交煎﹑四大分解时﹐那才叫痛苦难忍呢﹗此时的区区不适﹐倘不能提起正念顶住﹐临终时想要作主﹐那是痴人说梦﹕平时烦恼光顾﹐能等闲视之﹐不失正念﹐临终时才会有希望﹐若做不到这一点﹐死时必随业流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至于《地持经》、《梵网经》、《瑜伽论》所讲的菩萨戒,是出家及在家都可以受持的,乃至黄门、两根都可以受,若是畜生而听懂法师解说戒法的也都可以受。但是优婆塞戒只限人类才可以受,你还得要是男人而符合六个条件,如果被众人责骂:你真不是人!太恶劣了!那就没资格受持了!因为一定是不能供养六方的人,当然没资格受持。既然如此,依照瑜伽、梵网、地持所讲的尽未来际受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表示传授一生受的菩萨优婆塞戒传法师,与传授尽未来际受持的梵网、地持、瑜伽菩萨戒法师并不相同;一生受的优婆塞戒传法师,必须是出家身的法师才可以传授;但是尽未来际受的梵网……等菩萨戒传法师,没有限制是出家身的法师,在家身的法师也可以传授的,所以律部的《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佛开示说: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 | 三摩地 2018-07-23 |
如果有人在大乘法中同时兼受比丘戒与菩萨戒,每日为众生忙个没完,却坚持每日都过午不食,我告诉你:他在出家一、二年后就会得胃病,然后身体每天都是病歪歪的,假使寺中分配了职事给他: “某某法师!这件事情请您来做。”他可能只剩下微弱的力气回答说: “对不起!我的身体没办法做这件事。”胃被饿病了,还能为众生作事吗?所以大乘法中的菩 | admin 2018-07-23 |
|
![]() |
至于梁武帝的典故乃是两个部分,皇后造作了恶业得下堕三涂,然而却因为少有善缘福德之帮助,其丈夫梁武帝因恭请真正的僧宝法师主持法会回向给她,并向其开示因果正理,梁皇后自己也因为信受法师的开示而忏悔所造罪业,并蒙诸佛菩萨加持摄受,与冤亲债主解冤释结。因为供养三宝、劝请佛事、忏悔业障…等诸多功德,远远大于梁皇后所造小恶业,因此使大善业的重业先报故。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说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的发起,对于一般未断我见的凡夫来说,那是不容易的!证悟而有转依成功的人,就比较容易发起;未悟或者悟错的人以及无法转依成功的人,也是不容易发起!-----《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25集上品上生》正伟法师主讲 (原标题:真正证悟了以后,才容易具足发起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2集佛教相信忏悔吗?》正伟法师开示(原标题:何谓实相忏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2集佛教相信忏悔吗?》正伟法师开示(原标题:忏悔是佛教中很重要的一个善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些年来,海峡两岸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到处可见大法师以常见外道见在误导众生,或是假藏传佛教以邪淫、乱伦、杂交的外道法混入佛门。而这些错悟的见解,在平实导师书中,都有详细的解说和辨正,您如果愿意努力向他人推荐平实导师的正法书籍,努力向他人推荐正觉同修会所弘扬的八识论正知正见,这一世努力护持正法的结果,不仅能使您免除下地狱的果报,一定也可以使您有亲证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之学佛释疑1第17集略谈佛教回向的实践?》正伟法师开示(原标题:如法无倒的回向乃是功德法的成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梵网经》卷2)戒文的大略意思是说,菩萨若遇有缘时,不行放生、护生之业行,或者父母兄弟至亲之忌日,不请菩萨法师讲戒或说法回向,若不尔者,即是犯了轻垢罪。这个戒是摄属于重戒中的杀生戒,所延伸出来的轻戒。也就是希望把不杀生改为更积极的护生。但是,对于放生这件事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迎请佛菩萨像到家中供养,可以邀请持戒清净的法师来主持安座仪式。但是,要避免请道士或其他外道修行人来开光。如果不方便举行安座仪式,只要坛城清净,主人以至诚心如理如法的供奉,一样可以得到诸佛菩萨的护佑和加持。事实上,只要知见正确,凡事都能如理作意而行,当然也就无所谓禁忌可说了。所谓的禁忌,其实都是因为无明的缘故,由于不明白道理,所以怕东怕西,担心这个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现在有一些法师,甚至于教人家要读规、读三字经,乃至于以儒家的思想,把它当成就是佛法;认为儒家的定、静、安、虑、得,就相当于佛法的禅定,这其实是对于佛法乃至于禅定完全不了解,所以才会这么说的。第七种:一般人把经忏、超度,当成就是佛法。所以有一些人刚开始学佛的时候,到处赶经忏、到处跑道场、参加超度、参加蒙山、放焰口,认为这个是佛法。但是经忏跟超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实近代显宗里面也有很多名师法师,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去修证佛法,所以就看到密宗宣传作这么大,以为说密宗里面有法,就向密宗去攀缘;其实只是想要藉着密宗虚假崇高的名望,来拉抬自己的声势罢了。但是不管怎么样,密宗所弘传的跟历代祖师所作的密续,它的内容都是言不及义,都是没有进入三乘见道之中。这个部分各位可以详细看看《狂密与真密》。现在的西密所以会到达这个地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能够弘通佛教戒律的律师,就如同前面所说佛教中的法师一样,不以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为限。而为人授戒的这个戒师,依照《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里面,佛有这样开示,说: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可见,为人传授菩萨戒的戒师,也不以出家师为必要。但不论戒师或律师,对于戒律都应该要受持不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般人的观念上,认为法师就是指剃光了头、穿着僧服的出家人,但其实这个观念并不正确。因为就出家来讲,本来就有身出家心出家,身出家心不出家,身不出家心出家,还有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的这样的四种差别,也就是有这样四种的可能的差别。那么依照释迦牟尼佛在《优婆塞戒经》卷五里面有关于三归依的开示,佛陀这样讲,佛说:【善男子!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19集如何才是广结善缘?>正伟法师(原标题:怎么才能广结善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19集如何才是广结善缘?>正伟法师(原标题:如何才是广结善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18集念佛的人见到瑞相的时候该怎么办?>正伟法师(原标题:佛菩萨示现瑞相的目的是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