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从前有一对贫穷的夫妇,这位先生叫作罽夷罗,他工作得非常辛苦,却有一餐没一餐的,总没办让自己可以得到温饱。有一天,他看到他去帮佣的那一户人家的长者到寺院去供养三宝的时候,他心里面不禁有了一些感触。后来回到家以后,休息时他就开始感叹!这时候,情绪一上来就不禁落下泪来。刚好他太太的手就放在那里,一滴泪水就滴到了这手臂上,因此就把他太太惊醒了;于是太太就 admin

2020-02-21

就算是他情有可悯,可是实际上在界中,他业报却是他难以想象的;如是者他可能因为杀害对方而到地狱去。那你说他去地狱里面的话,就该死一次就好了吧?不是如此,地狱是自心境界所现起的,要在里面待多久呢?也是要看自己自心地狱里面的种种果报因缘,他有可能要在地狱里面经过长劫。那你说:好吧!长劫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就在里面长劫过这日子,但是这个对方我是一定要杀的。 admin

2020-02-21

因为忍辱,你要知道你要的目标是什么?我为什么能够忍辱?这我本身是不是存在呢?我在忍什么事情呢?我忍了这事情,对于我、对于他、对于这件事情有没有帮助呢?如果都没有作一分思惟,这样忍辱,你一定忍得非常痛苦,你一定没有办自己可以在里面快乐地修学,更别提说你还可以在无量劫来修持忍辱了。所以忍辱的波罗蜜,是根据正理的;比如说一个人,他如果常常瞋恚,他会得到 admin

2020-02-21

像学佛人熟知的《慈悲三昧水忏》,它的作者唐朝晚期的悟达国师,曾经述说这一忏悔门的缘起。就是悟达在未被封为国师时,名叫知玄;年少时曾参访丛林,挂单在一间不知名的寺院里,正巧有一位僧人也在这里挂单,但那位僧人得了很重的病,全身长满了疮,散发着很难闻的臭味,所以都没有人想和他来往。知玄住在他的隔壁很同情他的病苦,常常照应他都不躲避。不久那位病僧的病也 admin

2020-02-21

】(《成唯识论》卷8)是说众生之所以死此生彼、死彼生此,一生又一生不断在三界六道中相续流转,都是由于惑、业、苦这三个,会引发种种业行而滋润未来世生的烦恼,就称为惑。能感生未来世继续存有于三界世间的种种业力,就称为业。业力所引生的种种苦果,就称为苦。所以业就是指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的力量、势力,由业的势力就有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因果报应,以及过 admin

2020-02-21

同理,有作罪会有种种的不同,初发心时虽然是变异,中间过程中所作种种方便来庄严的时候也是变异,正在作最后阶段的恶业时的心也是变异的;身业如此,口四业正在说时,心也是一直在变异的;虽然都是念念生灭,从实相来说是无常,实际上身三业、口四业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众缘和合而使身业、口业在世间上成就了,所以就说有作罪,这是因为有身行、口行的造作而成就的缘故 admin

2020-02-21

若无住者,尚无有作,况有无作?这个说不对,也说明它为什么不对的理由,也说明了戒罪并不破坏世间的真实道理。上一集我们也介绍了,虽然身三业、口四业都是念念生灭,从实相来说是无常,实际上身三业、口四业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众缘和合而使身业、口业在世间上成就了,所以就说有有作罪。这是因为有身行、口行的造作而成就的缘故,也由于这个缘故而产生了意业的无作罪; admin

2020-02-21

同理,有作罪会有种种的不同,初发心时虽然是变异,中间过程中所作种种方便来庄严的时候也是变异,正在作最后阶段的恶业时的心也是变异的;身业如此,口四业正在说时,心也是一直在变异的;虽然都是念念生灭,从实相来说是无常,实际上身三业、口四业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众缘和合而使身业、口业在世间上成就了,所以就说有作罪,这是因为有身行、口行的造作而成就的缘故 admin

2020-02-21

为什么再加上一个贤字呢?因为贤位菩萨从初回向位开始,绝对不可能生起杀害众生的意业,也绝对不可能生起窃盗和邪淫的意业,在十住位内被引诱或被逼迫的时候还有这个可能的;但是初回向位开始的菩萨,宁可自己死掉也不愿意去犯,除非为了住持正,而不得不忍辱负重,所以贤位菩萨中,也有不得有作罪及无作罪的人。那什么叫作何因缘故名作、无作?这个说的是,什么因缘而说作罪 admin

2020-02-21

】(《优婆塞戒经》卷6)这一段经文很长,我们来说明一下:戒律有三个,就是根本、方便、成已三罪。那犯戒中有这三个罪,但不一定具足:或有得方便罪,或有得根本、成已罪。这三个罪会影响到未来世的果报,所以在这里佛开示说:欲界天这六天当中没有方便罪,只有根本罪、成已罪。譬如偷盗罪,欲界六天的天人他们不可能有窃盗的方便罪,只有根本罪和成已罪。欲界六天的财物各 admin

2020-02-21

而且前五百世生在边地不闻佛,所以地狱罪千万不要轻易去碰它。对学佛人而言,地狱业中以坏僧为最容易犯,谤三宝、谤的事千万也别作,所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很小心。如果说话很小心,小心到变成了习惯就不会误犯,表示你的心地也已经转变清净了,这就是从事行上来修心、除性障、改变习气种子。前五百世的人间恶报受过了以后还有余报,那就是寿命不长。别人活八十岁、九十岁, admin

2020-02-21

这是因为必须崇隆僧宝,否则佛不易或无住世,所以这个要特别小心。若谈到某师的义问题,这个就不是属于妄说坏僧了,因为这个是关系到佛的存亡,也关系到众生的身慧命;可是我们一定要举出事例、讲出理由,说明他们的义错了,而且是错在何处。如果有人传说某师干了不如的事,你若握有证据而公开讲了,虽然不是地狱罪,但还是有罪的,这叫作有根诽谤;若没有拿 admin

2020-02-21

在出世间来讲,杀害辟支佛及阿罗汉,这个也是最重的罪,这个都是属于地狱罪。但是如今,其实我们是没有机会去杀害到辟支佛或是阿罗汉,因为现在遇不到阿罗汉跟辟支佛了。譬如南传佛当中说觉音论师是阿罗汉,但是我们从他写的《清净道论》,你从头读到尾就能够证明:其实他根本都还是一个没有断我见的比丘;所以,就算在过去你曾经把他杀了,最多其实也只是一般的杀人罪,并 admin

2020-02-21

假使没有意业作意,在前方便的庄严之上,也就是说不是事先筹谋,而是临时起意的,就犹如律上讲的动机;临时起意杀人或过失杀人,这个都跟预先筹划去杀人的判刑是不一样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另外,如果没有先作方便,后来杀业也没有成功,只是意业而没有作方便,也就没有成就,因为他完全没有去作,所以只是心行,无关口业以及身业,所以他得到的是作色,没有无作色;这个意 admin

2020-02-21

也许父母的那颗殷殷护佑之心终于松了口气吧,我在他们一路小心注视下,也终于没改了那单纯而憨直的性情,如今却也安然地生活着,也许在父母心中我是多么侥幸,但在自己的心里,却是一份笃定!深信佛的我很清楚,人生际遇,无非因缘果报,今生善良是过去生习气的延续,那过去生就不会与人结怨太多,今生就不用担心常被人欺负。带着这份领悟去观察周遭的一切,就发现许多有趣的 admin

2020-02-21

】(《优婆塞戒经》卷六)这里面为我们开示,一切众生都有杂心,因为众生善恶不定,不是纯善,也不是纯恶的,因此称为杂心;所以这个不是像古人所主张的性善或性恶之说的二分,因为大善人有时候也会作一点小恶事,偶尔也会欺负众生;大恶人有时候也会作一点小善事。所以因为杂心的因缘就有杂烦恼,因为众生杂心的关系,而各自相应到不同的烦恼。烦恼如果概要地说有贪、瞋、痴 admin

2020-02-21

】(《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四)由这里面的开示我们也可以了解先受报的业,是属于力量比较大的,包括这个业本身就是重业,因此本身就有很大的力量;或者将舍报前现起的业,因为时间最接近,而念力较强的缘故,譬如临终之人随念佛之净念而往生极乐世界;或临终忆念曾作过的大善业,这时因善念力的关系,使大善业的果报境界现前;或者是常常重复在造的业,因此累积了很强的力量; admin

2020-02-21

接下来谈一谈如求物施的果报。世尊开示:如财施所得果报如前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举例而言:假如过去世布施,所得的财物不是如所得,这个包括说要布施所得的财物,可能是偷盗物、圣遮物、众共物、三宝物,施一人回与多人,施多人回与一人,乃至恼他人而得、诳他人而得、欺他人而得的种种状况;今世得财已,当为王贼水火所侵。何以见得我们今世所受用的财物 admin

2020-02-21

我们知道,众生因为十善业而感生种种的器世间依报,相对的,十善业也使得众生有种种不同的正报身,因此正报与依报是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也因为众生的如来藏能够执持诸种子,才能使得这些因果业报能够成就。大家都知道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以这五种来描述与表显有情身心,可以很容易让大家了解有情的内涵及特性。譬如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一中的开示:【何因蕴唯 admin

2020-02-21

是的,有时候家里面的人,他们并不清楚,有时候对于宗教,他们有一些特别的看;虽然我们想要跟他说,佛教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宗教,它并不是一般的宗教,而它出格于宗教之上,它是真正要修学智慧,乃至于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的如来;不是我们要当谁的奴隶、奴婢等等。可是家里面的人,可能完全听不下去,然后甚至禁止我们来供佛;那这样也没有关系。我们只要自己准备一张照片,或是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