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戒、定、慧三个无法慢慢具足而慢慢地对治了三毒贪瞋痴以后,您再依于比如说五停心观,或者在正觉讲堂,依于您无相念佛拜佛,您这一个忆佛拜佛的功夫,能够让您功夫生起、能够净念相继;您能够一拜之间,一拜下去,上下之间能够十几分钟,乃至二十分钟、三十分钟,都不会对于前五识有产生什么的攀缘,能够心住于忆佛念,保持这样的清净。一般来讲,我们说这样的菩萨,就已经具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三种阿罗汉,也是声闻解脱果里面最高的修证,就是三明六通的阿罗汉!那什么叫作三明呢?三明就是天眼明、宿命明、尽明!那什么是六通呢?六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尽通!对于外道,他最多只能修五通,他不能尽。什么叫作尽呢?就是三界烦恼,如果能够把三界烦恼完全灭除掉,他就有尽通。三明、六通是有差别的,为什么一个叫作天眼明?一 三摩地

2018-07-23

道共戒又名性戒,不共外道、凡夫,实乃佛实证三乘菩提之道所成,见道、修道后转依于所证而摄心为戒,依见、修道无功德受用而行,不拘戒相,与道相应,故自然不犯戒,但以摄心住于正道为戒,是名持道共戒者,有别于凡夫未证者需要依于戒相而摄心持守。定共戒者,谓修学禅定有成者,依其定境之修证,分别能伏三界贪瞋痴,不依佛所制定戒相而持戒,依定之有功德而不违佛戒,与 三摩地

2018-07-23

先别急着想:[再过一、两周,我要去禅三了,要赶快参出来:如来藏在哪里?]错了!你要做的是先观行蕴处界的一一法虚妄,先断我见,不可掉任何一蕴、一处、一界。我见若能观行很彻底,把它断除了,找到如来藏时稍微为你点一下,你就知道怎么整理了,如果我见断除的观行没做好,找到了如来藏时教你整理,你还是不容易整理好;喝了一整天的水,可是进了小参室一问,什么都不知道 三摩地

2018-07-23

意识的功能永远只能作诸了别,不能出于六尘的了别性以外,但如来藏心体则有许多神用,名为无有为法,如是种子后在佛地不增,今在凡夫乃至地狱众生亦不减少。如来藏心体无形无相、性如金刚,合十方诸佛威神之力,也无法破坏任一低贱有情的如来藏识,这才可以说是不灭的。反观意识心,只要从后脑勺忽然打一棒,保证证严法师一定会闷绝而使意识断灭,完全无知无觉,她怎能违背常 三摩地

2018-07-23

这是能够让众生远离世间有法的三无学。所以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三归五戒、修学十善业道等福德资粮,明了了世间有为法都是杂染有的,并且发起了大菩提心,修学适合自己的摄心法门,能够在纷杂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心得决定的真实定力;加上听闻了万法根本—如来藏心—的了义,再加上修学了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那么就有机会明心见性实证般若实相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6〈厌身品第7〉中也详细开示了出家菩萨要仔细观察有的五蕴身有三十七种不净的法相。此段大意是说:出家菩萨在空闲寂静的阿兰若处勤求佛道时,应该要在行住坐卧等四威仪中,仔细观察这有的五蕴身有三十七种不净秽恶,是不可爱的,也是不坚固、不牢靠的。首先,菩萨应当观察此五蕴身犹如坏器一般,外表虽以众多的彩妆以及金银七宝来巧妙妆扮 三摩地

2018-07-23

写给菩萨们:面对境界,多向内看,当下那一刻,如果我因别人做的某件事激怒,事情是外在的,可是这份被激怒的心却是我内在所发生的,想想,真正的菩萨会被这样的一件事激怒吗?会因为这件事而对众生产生嗔心、舍心吗?在我们修学佛法没有达到一定的位阶以前,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有习气与无明业种,而造作种种业行,遭受种种业果,我们种种的境遇,其实是自己今生或过去无量生所 三摩地

2018-07-23

’是我圣法中说‘不善、责索’也!彼或在无事处,或在山林树下,或在空闲居,念三不善念:欲念、息念、害念,是我圣法中说‘不善、数往求索’也!彼作身恶行,口、意恶行;彼作身恶行,口意恶行已,因此、缘此,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是我圣法中说‘不善、收缚’也!我不见缚更有如是苦、如是重、如是粗、如是不可乐如地狱、畜生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种子心识虽然含藏了无量无边的有与无法种,但是祂本身却是如镜面一样,虽能涵摄一切相,却无碍自身本有之清净相,故称为如;因其不生不灭,本自清净,故称为真;并且远离六尘万法,而能随缘应物,如实的显现一切法相的功能,真实无虚;合此真实与不生烦恼的如如,即称为真如,是故真如即是如来藏阿赖耶识体上所显的真实法相,禅宗祖师就常常用真如来指称如来藏阿赖耶识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一切有、无有为法之运作,已是甚深极甚深,炫惑于有有为法上之无明众生,当然对于诸法本具之无无为性、清净性与真如性,更是无法想象的。如世尊于《胜鬘经》所云:「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正是此理。但这个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虽然如是难知难解,连大阿罗汉都无法证解,而这种般若境界 三摩地

2018-07-23

第八识祂本不生灭、祂本自具足、祂本无动摇、祂具足空性,祂不是五阴十八界任何染污法,任何所谓的三界相应的、有的这些有为法能够去动摇祂;祂是具足空性,您在十八界当中找不到祂,祂犹如虚空。然而这个具足空性的心,同时却又是被一般人所毁谤为大乘有宗。诸多的经典里面,譬如《解深密经》、《楞伽经》,这里面讲得很清楚,也是禅宗祖师,这一个达摩初祖,付给那个禅宗二 三摩地

2018-07-23

以上所述为世间八正道之正理,相较于出世间八正道正理,世间八正道没有思维修习四圣谛,及无思维的修习,大致上属于意识层面的修习,泰半着重在基本人伦的运作与实践。一切佛子,若能以人伦为基础,勤修十善业,修身齐家,进而发挥仁民爱物、慈悲众生之情怀,自身力求解脱,并愿度一切有缘众生同得解脱;自身愿求佛道,也普愿一切有情皆能同证菩提、共成佛道,则此世间八正道 三摩地

2018-07-23

断贪欲,还有一点自己可以去检查:睡觉到天亮时,去检查有无失不净?去检查有无形起?因为诸位迟早要走这段路,所以要把过程告诉诸位。男众失不净有二种:一是不行淫欲,久之精满则溢,若非因绮梦遗精,仍是离欲人。二是断身行,不断心行,因绮梦而遗精,此非离欲人。形起男女都有,只是女众不容易发觉。那么经典讲有五个原因导致形起:一、小便盛。二、大便盛。三、虫啮(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啊,明心见性要修证无的智慧,相当的困难。原因就是在于没有辨法遇到真的善知识。那就是说他的福德因缘不具足。信力慧力不具足的人虽明心见性了,如果没有诸佛菩萨或真善知识的护持,时间久了,他也会自己怀疑否定而退失掉。例如《菩萨樱珞本业经》云:「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 三摩地

2018-07-23

断贪欲,还有一点自己可以去检查:睡觉到天亮时,去检查有无失不净?去检查有无形起?因为诸位迟早要走这段路,所以要把过程告诉诸位。男众失不净有二种:一是不行淫欲,久之精满则溢,若非因绮梦遗精,仍是离欲人。二是断身行,不断心行,因绮梦而遗精,此非离欲人。形起男女都有,只是女众不容易发觉。那么经典讲有五个原因导致形起:一、小便盛。二、大便盛。三、虫啮( 三摩地

2018-07-23

毫无遗的跟他讨论,然后他就死在这个地方了。他就会出去乱讲,难免就会破坏。因为有这种人,在这里我特别提出来向大家提醒。如果很久没来共修了,你就知道是这种人,讲话就要小心。否则他就会问了很多人以后,加以集合整理,然后出去就乱讲了。(原标题:诤胜习和慢心) 三摩地

2018-07-23

毫无遗的跟他讨论,然后他就死在这个地方了。他就会出去乱讲,难免就会破坏。因为有这种人,在这里我特别提出来向大家提醒。如果很久没来共修了,你就知道是这种人,讲话就要小心。否则他就会问了很多人以后,加以集合整理,然后出去就乱讲了。真如佛性无比神圣,自古以来,千圣不传,不可以明讲的真谛,我们就不要明讲。明讲了以后,众生不相信,一定不肯承当。然后就会毁谤 三摩地

2018-07-23

这是能够让众生远离世间有法的三无学。所以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三归五戒、修学十善业道等福德资粮,明了了世间有为法都是杂染有的,并且发起了大菩提心,修学适合自己的摄心法门,能够在纷杂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心得决定的真实定力;加上听闻了万法根本—如来藏心—的了义,再加上修学了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那么就有机会明心见性实证般若实相 三摩地

2018-07-23

怎样发心?或见众生苦而发心的,或睹佛相好而发心的,如阿难等,或遇善知识开导的,或从经卷而发心的,总之是内心无种子淳熟,遇外缘就开发了。所谓量大福大,心大功德大,无论布施一钱,供献一花,燃一柱香,诵一卷经,念一句佛,回向法界众生同成佛道,如大忏悔文说: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唯以最上乘,发善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