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须菩提因瞋恚习气故,摄受的众生就相对有限;摄受众生要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诸摄事法中又以爱语为第一,以爱语行布施,以爱语利行,以爱语行同事行等。故今特举须菩提之恶习性因缘为借镜,作为菩萨戒子们的警惕,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当普摄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并远离瞋恚,方堪称「慈悲」,才能速得广利众生而早日成佛,成佛的过程中才能少受许多无意义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须菩提因嗔恚习气故,摄受的众生就相对有限;摄受众生要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诸摄事法中又以爱语为第一,以爱语行布施,以爱语利行,以爱语行同事行等。故今特举须菩提之恶习性因缘为借镜,作为菩萨戒子们的警惕,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当普摄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并远离嗔恚,方堪称「慈悲」,才能速得广利众生而早日成佛,成佛的过程中才能少受许多无意义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你要尽力的摄受,尽力摄受不是说要把他当作老太爷或是什么,而是说你要用,然后呢,用菩萨所说的四件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摄受他。好,简单一句,就是让他至少接受你的存在,让他接受你要讲的话,他不能接受的话呢,他至少不会反对。如果你反过来说我不要这样作,我一定要把抬出来,我说的,你反对也没关系。不要,千万不要这样!你这样叫做很不随顺他人。这样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把修行与生活相结合,可以从说话开始做起,说文明语,讲礼貌话,用爱语使自己能够尊敬一切有情。从说话之表相开始,反过来用爱语熏习自心,形成习惯,日积月累转变自己如来藏中之染污种子,使之逐渐清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转变自己,从小事作起,从善事作起,一点一点地修集成佛之福德资粮。时时返照自己,返观自心之念起,使自心之能安住于念中。善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又教导我们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呢?其原因就是要我们摄受众生,摄受了众生以后,将来你的佛土就能成就。古往今来,都没有不摄受众生而能成就佛土的佛!我们不妨想想看:娑婆世界的成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成就的吗?极乐世界的成就,是阿弥陀佛一个人成就的吗?都不是!要靠摄受众生;就是要靠诸佛的如来藏,跟祂所摄受众生的如来藏共同来变现这个佛世界。所以如果发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再次看到这篇文章时,眼眶不禁湿润,感动是因为理解与认同,也提醒自己用怎样的方式来实行菩萨的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学做菩萨,不仅要有出世间的智慧,还要通过与人群的积极互动来扩展自己的心量、消除自己不好的习性。于我而言,这是很重要的功课,因此,与大家共享、共勉……题目:舍得一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因为我们的不妄语,所以当我们用我们的爱语安慰众生的时候,众生都能够很受用;也因为我们的不妄语,所以我们能够三业清净,我们的言语不会有误失;更因为我们的不妄语,所以我们心中常常有欢喜的心,我们讲的话能够受到人家的尊重,智慧殊胜!所以因为不妄语,佛陀说:如果我们因为持守不妄语这样的一个戒行,并且把这样的一个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以后成佛的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个证悟菩萨在触证到如来藏以后,他就知道如来藏是什么了!但知道归知道,接下来他要能够转依如来藏清净离染无我的体性,要发起更胜妙的智慧,如此他才能够被印证!乃至悟后起修才会顺利!所以一个菩萨什么时候被印证其实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他在修行菩萨六度的过程中就一直在进步了!他在修次法的过程,在观行五阴十八界的过程,在断我见的过程,他都会不断的进步!他在家庭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实义菩萨要教导在家,修学爱语、柔软语,同时也要学习不恶口、恶语,也不说调戏无意义的话,以便庄严口业。因为这个口业很随便的在语言上面去现行,当然这个部分,跟习气烦恼有关;可是因为既然是修学菩萨道的在家,要让在家的众知道,菩萨的口业是能够影响他人的,你要去利益他人,要让他人能够对菩萨生起于法的恭敬心,那么口业是很重要的;所以应该要以爱语、柔软语来调柔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接下来四摄法还有属于爱语,那要如何运用这个爱语?爱语的内容又是如何呢?我们从中来解说。《优婆塞戒经》里面有这样的内容,善男子!菩萨若能随时教戒,所言时者贪恚痴时,起贪结时,当为种种说对治法令得除贪;余二亦尔。也就是说,实义菩萨以法布施,使得众得到利益与安乐,并且要随时教导与教诫。四摄法中的爱语,最殊胜的就是应时说法,让众乐于听闻受持,如说而行发起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说,我们不仅自己不造作杀业,也要劝导众生远离杀业,甚至进一步劝导众生往佛道迈进,并且要常以爱语赞美众生不造杀业的善行,而且在面对具有持守不杀善业功德的菩萨,我们也要随喜,说话更不能酸溜溜地,并且要把这些善业的功德回向给有缘的众生,都能早成佛道。关于五思还有其他不同的说法,譬如说完成这个善业之后,我们事后还要检讨,因此还要有五种思惟,那就是加行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这是事相,从理上来讲,如来藏才是真正的四摄者,并且祂的四摄法永远没有中断的时候,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来藏是对你布施最多的人,因为你的一切都从祂来。你所最珍惜的不是身外之财,如果有人要杀掉你的命,说:你把财产都给我,我就饶你一命。你想想:至少还有命,算了!财产都给你吧!愚痴人才会说:财产都给你了,我还要命做什么?那是愚痴人!因为所有的财产都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我们做一个善业也要劝导众生离开杀业,并且劝导众生往佛道迈进,并且要爱语赞美众生,而且面对有功德的菩萨我们也要随喜,说话不能酸溜溜的,并且最后要把这个善业回向给众生早成佛道。做完这个善业后,我们事后回去还要检讨,因此还要有五种思惟,也就是加行净、根本净、后起净、非寻所害、念摄受。例如我们要想说刚刚我这样布施有没有什么地方做不好或讲不好的?该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说爱语是度众生,跟众生广结善缘最重要的方式。《瑜伽师地论》卷46〈18菩萨功德品〉说:「爱语摄事,于诸摄事最为殊胜。」(CBETA,T30,no.1579,p.547,b4-5)瑜伽师地论说爱语是四摄法中最殊胜的,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爱语就是为众生说法或布施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且说话要柔软,要慈爱,这就是爱语。因为「齐人不食嗟来之食」,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说爱语是度众生,跟众生广结善缘最重要的方式。《瑜伽师地论》卷46〈18菩萨功德品〉说:「爱语摄事,于诸摄事最为殊胜。」(CBETA,T30,no.1579,p.547,b4-5)瑜伽师地论说爱语是四摄法中最殊胜的,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爱语就是为众生说法或布施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且说话要柔软,要慈爱,这就是爱语。因为「齐人不食嗟来之食」,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我们做一个善业也要劝导众生离开杀业,并且劝导众生往佛道迈进,并且要爱语赞美众生,而且面对有功德的菩萨我们也要随喜,说话不能酸溜溜的,并且最后要把这个善业回向给众生早成佛道。做完这个善业后,我们事后回去还要检讨,因此还要有五种思惟,也就是加行净、根本净、后起净、非寻所害、念摄受。例如我们要想说刚刚我这样布施有没有什么地方做不好或讲不好的?该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社会上,不论是田间、商店、工厂……中,都有同一事务的人;如学佛者能成为同事中的优良工作者,知识与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德性,不只为自己,更能关怀他人;有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表现,那一定能引化有缘的同事,归向佛道的。又如做医师的,为病人服务,治疗身病、心病,更为病人说到身心苦恼根源的烦恼病,根治烦恼病的佛道,从自己所知所行而引人学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哀悯(不忍众生苦);二爱语(不是甜言蜜语的意思,而是对人有真实利益的法语);三勇猛(对邪见不讲人情,直言指出);四舒手惠施;五能解甚深义理密意。(原标题:真实的菩萨有哪五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你要尽力的摄受,尽力摄受不是说要把他当作老太爷或是什么,而是说你要用,然后呢,用菩萨所说的四件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摄受他。好,简单一句,就是让他至少接受你的存在,让他接受你要讲的话,他不能接受的话呢,他至少不会反对。如果你反过来说「我不要这样作,我一定要把抬出来,我说的,你反对也没关系。」不要,千万不要这样!你这样叫做很不随顺他人。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说,声闻、缘觉、菩萨、佛都一样住於九众生居的境界中,但是却不属於九众生居所摄,所以在六凡众生之外,别立四圣法界;而四圣有情却都同样安住於九类众生的居处中,藉著同事、利行而以法施、爱语来摄受众生。但是三乘贤圣们在人间证得四禅、四空定的境界,却都可以现观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的虚妄,所以异於六凡众生,所住的三界九地境界就不是众生居。由此而知,已断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