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原标题:福德庄严即智庄严)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菩萨自知可以生而为天人的福德庄严,却发愿说:再回到人间利乐有情,然而可以受用过去生修学五戒、十善所得的福德,并且也可以在利益众生的他庄严之中,更加自庄严。菩萨为什么发愿回到人间,而不往生到天界去受乐?因为菩萨很清楚地知道,若是那么做的话,只是把前一世所修的福德,在天界一次对现完毕,仅是一世在天界享福罢了!更何况是很难再去继续利乐有情的,所以是 三摩地

2018-07-22

以自性无量寿佛为体而生自受用功德,这就是自性大势至菩萨,因自受用功德而能出生他受用功德,具足了无量福德庄严,就是自性观世音菩萨。必须自受用,才能他受用功德,所以观世音菩萨于极乐世界成佛在大势至菩萨之前,就是这个意思。这也就是大乘经典里面处处说到:「欲度他者先自度」的道理。观世音菩萨由于慈力的缘故,有三十二应身,能在诸佛国土利乐众生、护持诸佛弘法;如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曾开示:在菩萨位的时候,要以两种为自我庄严,一个是福德庄严,一个是智慧庄严。菩萨如果能够在六度波罗蜜的修集上努力地去进修,就可以得到福德庄严以及智慧庄严。而佛是十度波罗蜜,究竟清净,所以在经典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示现的清净庄严,祂有国土的庄严、有自身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庄严,也有眷属等觉、妙觉,无量大菩萨随行护持的庄严;这都是因为佛陀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佛陀度众生时往往先为众生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有了此基础之后才进一步说明实际修行的内涵法要,而我们依教奉行的话,也会因此有福德庄严而能让我们在道业增上。《优婆塞戒经》卷2〈二庄严品〉第12云:【所谓六念: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因此布施、持戒、生天之法乃学佛当菩萨者应该时常精进修行的。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第98页中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菩萨自有福德庄严,并不需要供养他。菩萨更有智慧庄严,不会这样想:我利益了众生,众生当然要回馈我。这是无智慧的人才会有的想法,所以当他具足这两法时,他在做种种布施时,心中都不会产生忧虑与悔恨,所以他布施以后众生仍然对他行恶,菩萨也能堪忍;因为菩萨的想法和众生不同:正因为这些人是五浊众生,我才有机会度他们。如果他们远离了五浊,我还能度他们而成就财法 三摩地

2018-07-22

种了多少福田都不必再罣碍了,因为已经了知布施的因果与六度关联了嘛!那你从此以后布施时不但会有福德庄严,还会有智慧的庄严,这就是福慧双修啦!若是没智慧的布施,将会只有福德,来世恐怕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带着璎珞的大象。所以菩萨不但未来世要有福报,可以藉那些福德资粮来利益众生,还得要有智慧来配合,才能究竟的利益众生:要有自受用,也要有他受用,这才有功德。所以 三摩地

2018-07-22

持菩萨戒不犯,未来世仍然会是菩萨,因为戒体还在,终会有遇到而得亲证般若的因缘,也是大福德,是福德庄严。为什么要念施呢?因为念施可以让自己不断的修集福德,念施也可以让自己常常记住未来世会有许多菩萨资粮等着自己领受,就可以作为道粮及用来广利众生,所以也是福德庄严。在这一世修学佛法,不断布施种福田,死时就不必哭哭啼啼,因为死后就是开始收割福田的果实了,就 三摩地

2018-07-22

种了多少福田都不必再罣碍了,因为已经了知布施的因果与六度关联了嘛!那你从此以后布施时不但会有福德庄严,还会有智慧的庄严,这就是福慧双修啦!若是没智慧的布施,将会只有福德,来世恐怕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带着璎珞的大象。所以菩萨不但未来世要有福报,可以藉那些福德资粮来利益众生,还得要有智慧来配合,才能究竟的利益众生:要有自受用,也要有他受用,这才有功德。所以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佛陀又教导我们说,念佛、念法、念僧是智慧庄严,念施、念戒、念天则是福德庄严;如果能够具足福德以及智慧的话,就能够庄严自己以及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应该要修学这六念法。再来谈到第三信位,是要成就精进心。也就是,随着对三宝,对因果,以及对佛道的正确认识,信心会不断地增长,所以会逐渐产生要持续不断地在佛教上修行的精进心。除了行善去恶之外,还要更进一步去 三摩地

2018-07-22

善男子!福德庄严即智庄严,智慧庄严即福庄严。何以故?夫智慧者能修善法,具足十善,获得财富及大自在;得是二故,故能自利及利益他。有智之人,所学世法于学中胜,以是因缘便得财富及大自在;菩萨具足如是二法,则能二世自他利益。智者若能分别世法及出世法:世间法者一切世论、一切世定,出世法者知阴入界;菩萨知是二法因缘,故能二世自他利益。善男子!菩萨虽知世间之乐虚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见性,有人只见得片段,也有人一念相应见得一剎那之后就消失了,可是也有人见性成片,一切时一切处都能见得清清楚楚了然分明,这种见性须要具备慧力以及定力,缺一不可,此外还要加上福德庄严,如果没有福德来庄严的话,就没有因缘时节可以眼见佛性。所以见性乃至破初参的明心都是必须的。禅应如何修行禅在娑婆世界以明心为标的。那就先要明白“明心”是什么?明 admin

2018-07-21

另外,佛陀又教导我们说,念佛、念法、念僧是智慧庄严,念施、念戒、念天则是福德庄严;如果能够具足福德以及智慧的话,就能够庄严自己以及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应该要修学这六念法。再来谈到第三信位,是要成就精进心。也就是,随着对三宝,对因果,以及对佛道的正确认识,信心会不断地增长,所以会逐渐产生要持续不断地在佛教上修行的精进心。除了行善去恶之外,还要更进一步去 三摩地

2018-07-21

另外,佛陀又教导我们说,念佛、念法、念僧是智慧庄严,念施、念戒、念天则是福德庄严;如果能够具足福德以及智慧的话,就能够庄严自己以及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应该要修学这六念法。再来谈到第三信位,是要成就精进心。也就是,随着对三宝,对因果,以及对佛道的正确认识,信心会不断地增长,所以会逐渐产生要持续不断地在佛教上修行的精进心。除了行善去恶之外,还要更进一步去 三摩地

2018-07-21

另外,佛陀又教导我们说,念佛、念法、念僧是智慧庄严,念施、念戒、念天则是福德庄严;如果能够具足福德以及智慧的话,就能够庄严自己以及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应该要修学这六念法。再来谈到第三信位,是要成就精进心。也就是,随着对三宝,对因果,以及对佛道的正确认识,信心会不断地增长,所以会逐渐产生要持续不断地在佛教上修行的精进心。除了行善去恶之外,还要更进一步去 三摩地

2018-07-21

另外,佛陀又教导我们说,念佛、念法、念僧是智慧庄严,念施、念戒、念天则是福德庄严;如果能够具足福德以及智慧的话,就能够庄严自己以及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应该要修学这六念法。再来谈到第三信位,是要成就精进心。也就是,随着对三宝,对因果,以及对佛道的正确认识,信心会不断地增长,所以会逐渐产生要持续不断地在佛教上修行的精进心。除了行善去恶之外,还要更进一步去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见性,有人只见得片段,也有人一念相应见得一剎那之后就消失了,可是也有人见性成片,一切时一切处都能见得清清楚楚了然分明,这种见性须要具备慧力以及定力,缺一不可,此外还要加上福德庄严,如果没有福德来庄严的话,就没有因缘时节可以眼见佛性。所以见性乃至破初参的明心都是必须的。 (二)禅应如何修行禅在娑婆世界以明心为标的。那就先要明白明心是什么?明心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三大无量数劫的普贤行,有一个部分就是福德庄严的资粮修集;佛乃是两足尊,福德庄严具足、智慧庄严具足,都由因地摄受众生而成就的。摄受众生就是摄受未来成佛时的佛土,这个部分在《维摩诘经》的时候曾作许多解说。同样的,这个部分乃是要以转依如来藏的体性为主,才能无私、无惧的摧邪显正,救护一切学人远离蕴处界我等众生相;如来藏犹如金刚一般,所以十迴向位又叫做十 三摩地

2018-07-21

有人借钱不还,把借来的钱去护持正法,都是属于福德庄严不清净。到未来世虽然能有很多福报来还清欠债了,也还有剩余好多倍的钱财,但这是投机取巧,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想出来的花招,也成功了。但这样的福德庄严是不清净的,若往世曾经这么做过,千万千万不要再做了!因为这件事情会使他未来成佛时的福德庄严不很清净,也会把成佛的时间拖长。然而诸佛的庄严都是清净的,从不以 三摩地

2018-07-21

有人借钱不还,把借来的钱去护持正法,都是属于福德庄严不清净。到未来世虽然能有很多福报来还清欠债了,也还有剩余好多倍的钱财,但这是投机取巧,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想出来的花招,也成功了。但这样的福德庄严是不清净的,若往世曾经这么做过,千万千万不要再做了!因为这件事情会使他未来成佛时的福德庄严不很清净,也会把成佛的时间拖长。然而诸佛的庄严都是清净的,从不以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64条/4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