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无色界爱住地又称为有爱住地,是指修学禅定的人断除色界爱烦恼证得四空定,或修道的人超越了欲界、色界到了无色界,没有了色阴但是还有受、想、行、识四阴,就是四空定中的意识心,也还有能作主的意根心,这二个心还在就是有,也是三界之中的有;执着无色界有,就是执着四空定中微细的离念灵知心,以之为常住不坏法,误以为安住在四空定境界中就是无余涅槃,这样安住不舍,就称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您真的想要取证解脱果,想要确实证得初果的解脱,乃至二、三、四果的解脱,那就如实观察八苦、三苦吧!那就如实观察五阴、内六处、外六处、六识、六界的虚妄吧!如果依照八正道的说明而确实作了以上的观行以后,仍然断不了离念灵知心等我见,也断不了对五阴十八界自我的执着,仍继续确认离念灵知心等三界我是常住不坏心,这就显示您的观行是不如理作意;这就必须一再详细阅 三摩地

2018-07-22

因我见、我执不断的缘故,及无始劫来种种邪知邪见不断熏习,譬如执有念灵知常住不坏、谬执离念灵知心为真实不坏心,导致如来藏中不断收存未来世五阴身继续出生的种子,因此而轮回生死。究其实,都是众生不能正确认识一真法界──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故而妄取分别,将生灭缘起的离念灵知意识心认作真实不坏心,所以集积了未来出生种种五阴身的无明烦恼种子,因此世世头出头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能够依照八正道的正理而确实作详细的观行,就能确认离念灵知心非常住不坏心——不但是欲界中的离念灵知心、未到地定中的外道神我离念灵知心、初禅中的梵我离念觉知心,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中的离念灵知心,都同样是虚妄法。若能依前所述八正道之理,如理作意,详细而反复的思维观察,一一确认无误,就能确实证知自己的我见已经断了,也可以自我检查身见结使也真的断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能够依照八正道的正理而确实作详细的观行,就能确认离念灵知心非常住不坏心——不但是欲界中的离念灵知心、未到地定中的外道神我离念灵知心、初禅中的梵我离念觉知心,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中的离念灵知心,都同样是虚妄法。若能依前所述八正道之理,如理作意,详细而反复的思维观察,一一确认无误,就能确实证知自己的我见已经断了,也可以自我检查身见结使也真的断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有法师、居士们主张:“有念灵知心或者离念灵知心就是真心。”身为佛弟子们应该要加以探讨:他们主张到底正不正确?首先谈:什么是有念灵知?乃是双方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让对方能够清楚知道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像这样透过语言文字,让双方专注在所要表达的内容的心,就是有念灵知心,也是意识变相之一。譬如某甲对某乙用语言文字说明自己所拟定的计划内容 三摩地

2018-07-22

那些无根诽谤我是外道的人,都是想要用离念灵知意识入无余涅槃,那显然还是有报啊!离念灵知心在时一定相对于六尘而存在,那就一定是在三界境界中,一定有报,一定会有杂报,无法纯得白报啦!因为欲界境界中的离念灵知无法与初禅相应,得要伏或断欲界烦恼才能与初禅相应,所以落在离念灵知境界者都是杂报,不是无报。既不是无报当然就不是解脱果,当然就不是无漏嘛!所以有智慧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如果离念灵知心是藉着意根、法尘为缘才能出生,而且离念灵知心是从如来藏中出生的,而离念灵知出生的依缘(意根与法尘)也都是从如来藏出生的,那么请问:实相是不是如来藏?(大众答:是如来藏)当然是如来藏。但他们却把第八识如来藏诬指为外道神我思想的第六意识,想要把如来藏思想消灭,所以要把弘扬如来藏妙法的萧平实灭掉,说这样叫作护持正法,那你说他们到底懂不懂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破邪显正的路本来就不好走,因为有智慧的人永远是少数,永远都是多数人后知后觉、甚至是不知不觉的;因此大家不必怨天尤人,要把眼光放远一点,三十年后你们出去外面时,大家会尊称你:“你破参了!是第一义天!”(大众皆笑)大家会把大拇指举起来:“啊!第一义天!”但是现在你们出去时都会成为佛门异类,因为所修所证与人家都不一样,人家都说:&ldq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绍修山主又说:圣人自己却是不会这个圣人法的,若是所悟的这个圣人是会这个圣人法的觉知心、离念灵知,那个自认为圣人的离念灵知心其实正是个凡夫。意思是说,那个人其实是未证圣人法的凡夫。所以他说:具足圣人法,圣人不会。圣人若会,即是凡夫。圣人自己是不会这个法的,圣人是指如来藏。我们公案拈提中不是有一则永明不会吗?人家来问:如何是永明家风?永明延寿禅师很 三摩地

2018-07-22

被佛破斥时就无法接受,因为他认定离念灵知心可以入无余涅槃中安住;当佛说离念灵知心入不了无余涅槃,那是三界中的众生我,得要断除祂才能取涅槃。他听不进去,所以对佛法的信心也失掉了,所以心性就不与无为法相应,这就是于菩提退转时失掉无漏戒了。第二、于十恶业中转钝作利时,无漏戒也会失去;于佛法、善法、净法转钝作利,无漏戒会快速增长;但本来对恶法很迟钝的人,但 三摩地

2018-07-22

意识觉知心(离念灵知心)根本就不是真实的我,打你一棒就暂时断灭了!又只有一世存在而不能来往三世,是没有常住我性的心,是无我法,怎么会是真实常住的我呢?把无常性的意识觉知心认作真实我,.所以就说粗意识或细意识是常住法,那就是无我计我的颠倒想。真实我只有一个法,那就是无蕴处界我性的如来藏,祂常住不坏,没有任何一法可以灭除祂,乃至十方诸佛威神之力合为一个 三摩地

2018-07-22

他公开忏悔的起因是什么?是因为所悟的离念灵知心无法抵抗生老病死。但是我们说句老实话:正是想要抵抗生死,所以他走错路了。真正的佛法是不与生死抵抗的:生一任生,死一任死,全无所谓。这才是真的了生脱死。死时到了,轻轻松松的走了,心无牵挂的走了;到了中阴阶段时再找个有缘的父母,再投胎去,生死的痛苦都不在意。但这个不在意,不是因为意识的常存而不在意,而是由于 三摩地

2018-07-22

于二乘法而言,必须实际观行,确定离念灵知心为虚妄法,为依他起性心,如是而断我见、断三缚结,即是初步之实义归依出世三宝,已对声闻教之释迦佛生起证信故,已对声闻教之解脱法义生起证信故,已对声闻教中之出家圣僧生起证信故,是名声闻教中之实义归依,名为出世三宝之实义归依。乃至不论在家、出家而证得二果、三果、四果者,皆是出世三宝之实义归依者;唯彼等在家而证果者 三摩地

2018-07-22

依据我们现在手里所有的文献来看,连我见都没有断,连觉知心、离念灵知心虚妄的道理都还不懂,何况能坚定的接受呢?现在想要供养须陀洹至阿罗汉,只有在正觉同修会中才有,目前只有我们会中的部分法师,以及悟后告长假而暂时离会的法师们有初果证量;不信的话,你们去外面找找看:从有些南洋自称阿罗汉写的解脱道修法的文献,你会发觉他们都还落在觉知心上,连意识我的虚妄都不 三摩地

2018-07-22

依据我们现在手里所有的文献来看,连我见都没有断,连觉知心、离念灵知心虚妄的道理都还不懂,何况能坚定的接受呢?现在想要供养须陀洹至阿罗汉,只有在正觉同修会中才有,目前只有我们会中的部分法师,以及悟后告长假而暂时离会的法师们有初果证量;不信的话,你们去外面找找看:从有些南洋自称阿罗汉写的解脱道修法的文献,你会发觉他们都还落在觉知心上,连意识我的虚妄都不 三摩地

2018-07-22

于二乘法而言,必须实际观行,确定离念灵知心为虚妄法,为依他起性心,如是而断我见、断三缚结,即是初步之实义归依出世三宝,已对声闻教之释迦佛生起证信故,已对声闻教之解脱法义生起证信故,已对声闻教中之出家圣僧生起证信故,是名声闻教中之实义归依也,名为出世三宝之实义归依。乃至不论在家、出家而证得二果、三果、四果者,皆是出世三宝之实义归依者;唯彼等在家而证果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不知六识心虚妄,所以就有虽然断除色阴我见,却不肯断其他四阴我见的人,佛门中离念灵知的信受者就是属于这一类;乃至有虽然断了色阴我见、识阴我见,但是仍然不能够断受想行阴我见的这一类人,这是原来坚持离念灵知心常住,后来改为主张六识自性就是常住佛性的人他们的落处。这二种人都是不知道:解脱道的亲证是要探讨识灭的道理,特别是意识灭除的境界,并且要能够接受意 三摩地

2018-07-21

因我见、我执不断的缘故,及无始劫来种种邪知邪见不断熏习,譬如执有念灵知常住不坏、谬执离念灵知心为真实不坏心,导致如来藏中不断收存未来世五阴身继续出生的种子,因此而轮回生死。究其实,都是众生不能正确认识一真法界──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故而妄取分别,将生灭缘起的离念灵知意识心认作真实不坏心,所以集积了未来出生种种五阴身的无明烦恼种子,因此世世头出头 三摩地

2018-07-21

因我见、我执不断的缘故,及无始劫来种种邪知邪见不断熏习,譬如执有念灵知常住不坏、谬执离念灵知心为真实不坏心,导致如来藏中不断收存未来世五阴身继续出生的种子,因此而轮回生死。究其实,都是众生不能正确认识一真法界──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故而妄取分别,将生灭缘起的离念灵知意识心认作真实不坏心,所以集积了未来出生种种五阴身的无明烦恼种子,因此世世头出头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141条/8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