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境界受是身根本有的苦、乐、舍受,即是尚未由觉知心、尚未由离念灵知心(注5)生起对境界欢喜或厌恶的心行时所得的身根、身识上的所有觉受;苦、乐、舍等觉受是身根、身识一经触痛尘、转由意识领受身根痛触的粗相、细相而产生的苦觉、乐觉、不苦不乐觉。这些觉受之所以被称为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因为这些觉受必须先有色蕴及识蕴,然后才可以在人间生起;所以这些觉受,必 | admin 2019-04-24 |
![]() |
如今再以阿含圣教量来证明:当年在《邪见与佛法》书中所说的佛法才是正见;间接地证明:那一些想要以离念灵知心,进入无余涅槃中安住的大法师、居士们都是不肯断除我见的人,证实他们想以意识觉知心进入无余涅槃中的说法,都是误会阿含解脱道的邪说,都是未断我见、未断三缚结的凡夫。有智慧的南传佛法学人与法师们,如今都该清醒了,不该再妄想意识觉知心可以进住于无余涅槃中 | admin 2019-04-24 |
![]() |
)大悲无悲 “此经”金刚心既然离六尘,怎么可能有悲?只有住在六尘境界中的心才会有悲;譬如离念灵知心住在离念中,却是了知六尘的,所以看见可怜人时就会生起悲心。所以你如果发起菩萨的大悲愿,那是你的妄心意识心所发的,而你的真心“此经”不会发起这个悲愿。因为祂无慈也无悲,祂无苦也无乐。你的离念灵知心转依了“此经”以后虽然没 | admin 2018-12-27 |
![]() |
)外道五现涅槃 常见外道或以未到地定之离念灵知心作为无余涅槃境界,或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之离念定境中之灵知心作为真实心故,谓可令如是离念灵知心常住不灭而独存于无余涅槃境界中,《楞严经》中世尊斥之为外道五现涅槃。(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正眼》公案拈提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3月二版三刷)外道自称证得涅槃 在佛教出现于人间 | admin 2018-12-27 |
![]() |
如是“修证”,迥异多罗那他之以证得如来藏作为空性也,焉得说为多罗那他之所修者?所以者何?谓一切亲证第八识如来藏之佛弟子,绝对不会再认密宗所说之空性为正法,必定会起而破斥密宗所说之空性故,必定会起而破斥密宗所说之“双身法乐空双运之离念灵知心为空性”也。宗喀巴所造《密宗道次第广论》所述内涵,亦完全相同,无少差异,行者欲知其详,可迳阅 | admin 2018-12-27 |
![]() |
[5]执着离念灵知心为实相心而不肯舍弃者,即是畏惧解脱境界者,即是畏惧无我境界者,即是凡夫之人。谓离念灵知心正是意识心故,是生灭法。[5] 亲证如来藏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众生也难以信受。[3]佛陀见到种种外道因为无法证得如来藏而发明起说,也早已预见末法时的法师们会因为证不到如来藏而发明种种的意识不灭说,所以在阿含解脱道中斩钉截铁地说:【诸所有意识, | admin 2018-12-27 |
![]() |
渠系元音老人之师弟,穷搞心中心法(离念灵知心),以定为禅,深陷泥沼,不能自拔。 参加正觉同修会前后四、五年。阅读萧导师及亲教师之著作,如获至宝,且能安住其中,法喜充满。头一年进行排毒动作,将往昔垃圾全部倒尽,最是辛苦。每日研读四个小时思惟整理,以资树立正知见。个中酸涩,不足为外人道也。二○○七年十月二十二日精进禅三共修中,幸得导师印证明心。&nbs | admin 2018-08-16 |
![]() |
静坐中的离念灵知(包含与五尘同在的离念灵知,以及离五尘的第二禅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中的离念灵知)与喇嘛们乐空双运中不离五尘的离念灵知心,都是意识心。意识依意根与法尘才能从如来藏中生起,意根与法尘也是从看似痴呆的第八识中生起,生起后的意识、意根、法尘,都要在第八识的支援下,才能继续存在及运作。简要来说,佛法修行人证悟的心,是指第八识,不是意识心。也因此故 | admin 2018-08-09 |
![]() |
】谨答:大德以「离念灵知」作为真心本性,因此对于平实导师公案拈提《宗门道眼》书中所拈提「圭峰宗密所悟非真」而不能安忍,只因为圭峰宗密之所悟同于大德,都是以离念灵知心为真心的错悟者。圭峰宗密以一念不生、了了常知之灵知心为真,就是认「离念灵知」为真心本性者;经过前面的申论,已经非常清楚圭峰宗密乃是落于阴界入我见之邪见中,与大德是同路人,所以大德一心想要 | admin 2018-08-08 |
![]() |
虎丘绍隆一脉,由于兼弘宏智正觉的默照禅,数传而至大慧入灭后六十余年,已堕入离念灵知意识心中!更何况明朝中叶以后之虎丘后人所住持之天童山道场,当知更难以远离默照禅所堕之离念灵知意识境界也!然而天童宏智正觉禅师,却是以第八识如来藏为证悟之标的,不是弘扬其默照禅的虎丘后人所堕的离念灵知心也!有语录为证:【祇如四大坏、五蕴空,六根昏塞,七识舍尽〔注〕,平生 | admin 2018-08-01 |
![]() |
又离念灵知心不能了了而知众生心行,如来藏能知,众生七识心都不能瞒祂,方可说「了了」常知者。又众生七识心纵能以离语言之心想而作种种心行,但皆仍不能瞒如来藏,如来藏无有不知者,故名「了了」常知也。如是二种「了了」常知,都非离念灵知心所能为,故离念灵知心决定不是「了了」而且「常」知者。今者永明 &n | admin 2018-08-01 |
![]() |
因为这样的缘故,即使处于灭尽定状态下的阿罗汉,虽然在灭尽定中已经灭尽了离念灵知等六识心与心所有法,也灭除了意根五遍行中的受和想,但是他们身中的如来藏仍然在持身,片刻不相离,所以也们的离念灵知心虽然已经断灭了,身体也仍然不会毁坏。由此可知,若无如来藏执持色身,吾人将顿成死人。那么吾人死亡时,如来藏是如何舍身的呢?《成唯识论》云:又将死时,由善恶业,下 | 三摩地 2018-08-01 |
![]() |
】——《佛说不增不减经》于未来世有谤于我法轮身披于袈裟说有无诸法说无真如我惟是虚妄说作比丘学者不应共和合是人立有无堕于二朋党破坏诸佛法彼不住我法——《入楞伽经》卷十说无真我者谤法着有无比丘应羯磨摈弃不共语说真我炽然犹如劫火起烧无我稠林离诸外道过——《大乘入楞伽经》卷七执著离念灵知心为实相心而不肯舍弃者,即是畏惧解脱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无分别的是另一个心,是如来藏;而我们觉知心、离念灵知心永远是分别心。参禅就是要以有分别的觉知心、离念灵知心去找到无分别的实相心如来藏,这是参禅首要具备的知见,否则方向一定错误,想要实证犹如缘木求鱼。最后我们总结来说:禅宗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直接透过参禅去亲证般若。般若就是智慧,是实证法界本源的智慧。想要亲证般若最直接的方法只有一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明心就是大乘法的见道,见道之后还得通达见道位的别相智以后,才有可能真正的进入修道位中,所以大乘法修行的第一步目标,本来就是要寻求开悟明心;如果说不想开悟,那又何必辛苦的修行禅宗的禅?只要每天在家中享受就好了,何必那么辛苦的常常跑道场?然而,明心、见性,明的究竟是什么心?看见的又是什么性?又如何来求明心与见性?佛法的修学次第有哪些?明心所明白的真心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说不增不减经》于未来世有谤于我法轮身披于袈裟说有无诸法说无真如我惟是虚妄说作比丘学者不应共和合是人立有无堕于二朋党破坏诸佛法彼不住我法——《入楞伽经》卷十说无真我者谤法着有无比丘应羯磨摈弃不共语说真我炽然犹如劫火起烧无我稠林离诸外道过——《大乘入楞伽经》卷七执著离念灵知心为实相心而不肯舍弃者,即是畏惧解脱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绍修山主又说:圣人自己却是不会这个圣人法的,若是所悟的这个圣人是会这个圣人法的觉知心、离念灵知,那个自认为圣人的离念灵知心其实正是个凡夫。意思是说,那个人其实是未证圣人法的凡夫。所以他说:具足圣人法,圣人不会。圣人若会,即是凡夫。圣人自己是不会这个法的,圣人是指如来藏。我们公案拈提中不是有一则永明不会吗?人家来问:如何是永明家风?永明延寿禅师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譬如说,证得阿赖耶识之后又否定祂,说祂不是如来藏,想要另外去找一个如来藏,却误将离念灵知心认作是真正的如来藏,其实是落入意识我见中而说那是更究竟的法;表面上看来还是在佛法中,似乎是心坚难坏,但其实是退转了。所以,是否是真的心坚难坏,要从事实上、实质上来观察,而不是从表相上来看。亲近恶友的结果,表面上看来也是心坚难坏,其实骨子里早已坏了:把正法否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概略而言,四加行是菩萨于大乘佛菩提道见道,证悟明心前所需要完成的修证,去证实我们这个世间法上及佛法上所讲的一切名---我们的显境名言、表意名言--都是虚妄;再去证验我们的自性--也就是我们的见闻觉知心、处处作主的心--这个自性也是虚妄;然后再从名、义、自性这三个法里面,将它们的差别性去加以详细的了知,亲证能取心、所取境都是无常空相,我见就断了--再也不会去认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他们这样懊恼的思想时,毕竟无有少分滋味啊!这是修善行,还算是好的;如果是作恶诽谤三宝,破坏,目的只是为了短短一世的名声与利养,因为自己的法跟人家证悟的人不一样,人家说离念灵知心只是意识,同于常见外道,心里就想:我原来的开悟圣者身分就是因为萧平实出来说法而消失了,现在变成没有悟了,真是受不了。为了面子与名闻利养,就去诽谤证悟的人。诽谤的结果,接下来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