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甘愿做菩萨(六)——因缘果报今天我们在谈佛法的时候,比较难知道说什么叫因缘果报,众生也常听说因缘果报,但你知道因缘果报有多么细微吗?因为因缘果报的意思是说,在你运作的当下,这个种子就重新种植进去,有的种子是已经显露祂的功能性,然后再回熏回去。不管你怎么去思维那个字眼,你的种子它是经过如来藏运作的,很快的又产生在里面。比如说,同样两个人做同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在这些次法上,佛经里就也不需要特别一条一条地来讲。但是如果讲菩萨的科目的话,还是会有的,但是一般你并不一定会去意会到。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就这样列的:菩萨不会怎么样作,菩萨会怎么样作,菩萨不会怎样、起哪种心念,菩萨会怎样、起哪种心念……。你想,奇怪,这样看起来都很像戒行,因为有的菩萨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我们看看这件事情的因果,B有没有真的在那个过去做了些什么?没有啊,只是那个念头,这样的念头过去了而已,而且这过程中,那位受刑人的意识心是不知道的,但很奇妙的,他的末那和如来藏就能够受持这样B的善念,所以经过了这么长久的时间以后,还可以显发这样的感恩之情。所以如来藏显示的真实果报历历不爽,祂的整个心行就是这样。所以呢,菩萨要学,因此不要说,这样造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呢,你不需要这个,因为真正成就你的许多的功德性,经典上已经说得非常的清楚,能够成就你的功德的,都是如来之力,没有诸佛的冥佑,实际上无有一位有情可于此世间建立的功德性。因此说来,最关心你道业的人,并不是你自己,而是一直在看著你的诸佛,每一尊佛都最关心你。大家知道什么时节,你应该得到什么法,大家知道你什么时节,你的修行会进展到哪里,让你不用自己去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于三界中存在,而得到乐趣,就是他认为的娱乐,那他的娱乐是什么样的味道?这个你就真的不用去体会啦,你不用去品尝啦,你无始以来就已经都受用过了,这五尘的种种味道,男女的种种乐趣,你过去生的意识都已经受用过了,你轮回的历史上都已经俱足如是的贪染,因此现在你要开始能够出入诸法,这辈子的意识心要开始学习、继续熏习如何走向自在,学习转一切诸法,而不是像是过去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有人可能要问,他发的这个愿有没有兑现呢?经典上说,有。那时候所有人道的众生,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道的众生,都成佛。那你说,这因地菩萨的本愿是不是很了不起?因为他让所有的众生乘载他这个般若船,甚至是超越我们现在二转法轮的般若船,直接成就了一切种智的大船,乘载的当时人道中一切的众生,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经典上的这个事情是佛说的,没有可怀疑的地方,佛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然没办法达到二地,但是你也自己可以终究无愧于所学,无愧于善知识所教,因为呢,善知识只能把《优婆塞戒经》,这样的戒经告诉你,只能够传你菩萨戒,可是没有办法替你持戒,任何人都没办法替你持戒,持戒是你自己甘愿的,这佛道上的一切,都是必需你自己愿意才行。如同你从远地过来受这个戒,为什么?因为你一定有你想要达到的佛道的目标,不是只有成佛两个字,你一定有远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故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谈到因果,我说两件故事来证明。(请看智慧加油站--有趣故事六、七)(二)严持戒律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生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戒而修行三昧,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切经书文字灭尽。但现剃头袈裟法服而已。沩山老人说。‘所恨同生像季。去圣时遥。’沩山老人在唐朝。去佛已千余年。是像法时期。一切事情变迁。水久虫生。法久成弊。付法藏经云。阿难比丘。化诸众生。皆令度脱。最后至一竹林之中。闻有比丘诵法句经偈云。若人生百岁。不见水潦鹤。不如一日生。而得睹见之。阿难闻已。惨然而叹。世间眼灭。何其速哉。烦恼诸恶。如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五谓如是多情菩萨忆念多劫相随之亲蜜眷属而不捨之,欲爱习气种子流注非不能断;但为照顾多劫亲属故,从初地起,歷经一大阿僧祇劫之后方令断尽(註);故于第二大无量数劫修道期间,多情菩萨于一切位中皆离欲爱现行,乃至梦中亦復如是。(註:三大无量数劫菩萨道中,第一大无量数劫梦境中亦有欲爱现行,故排除于欲爱习气种子流注期间之外,摄归现行位中,然非无种子流注。第二无 | admin 2018-07-23 |
![]() |
“五甘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就是说有功德成就的密教行者,其粪、尿有檀香气,称为“大香”“小香”;死后天葬之其“脑髓”被保存;明妃或处女的月经(淫液或经血),称为“红菩提”;勇父性交而不泄的精子(精液),称为“白菩提”——这五种排泄物或消耗品,在正常人类的生活中,是污秽的、用完即弃的, | admin 2018-07-23 |
![]() |
佛龛前方的坛场已经布置妥当,香花庄严鱼磬俨然,东西两单人潮满满,四众弟子庠序入坐;讲堂里面的前后方各有银幕展开,可投影法会仪轨文字和唱颂赞偈,以及方便浏览其他各讲堂的现况。福田组的义工菩萨们往返穿梭:巡场的巡场、调音的调音、连络的连络、引导的引导,忙而不乱井然有序。随后,福田组长刘老师用麦克风向大家简单介绍典礼流程及注意事项,并要求大众安定静坐下来 | admin 2018-07-23 |
![]() |
虽然早期,我也是那个挂着佛珠只会背心经的所谓的学佛人。一直都很想好好理理,为什么我学佛了?为什么我没有让亲爱的你们也学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有的人信仰宗教,有的人信仰政治,有的人信仰着自己。曾经愤青时期的我,固执的认为,没有信仰的人是可耻的。一个人没有信仰的活着,每天吃喝拉撒重复着空虚的生活,活着多么无趣?幼年时期的我,脑子里常想的是,我是谁? | admin 2018-07-23 |
![]() |
学华严经起信论。复礼示以真妄颂,俾修禅那。师问曰:“初云何观云何用心。”复礼久而无言:“师三礼而退。属唐代宗诏径山国一禅师至阙。师乃谒之。遂得正法及南归。先是孤山永福寺有辟支佛塔。时道俗共为法会。师振锡而入。有灵隐寺韬光法师。”问曰:“此之法会何以作声。”师曰:“无声谁知是会。”后见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 | admin 2018-07-23 |
![]() |
诗经版: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子言喜风,阖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离骚版:君乐雨兮启伞枝,君乐昼兮林蔽日,君乐风兮栏帐起,君乐吾兮吾心噬。五言诗版:恋雨偏打伞,爱阳却遮凉。风来掩窗扉,叶公惊龙王。片言只语短,相思缱倦长。郎君说爱我,不敢细思量。七言绝句版:微茫烟雨伞轻移,喜日偏来树底栖。一任风吹窗紧掩,付君心事总犹疑。七律压轴 | admin 2018-07-23 |
![]() |
动经宵日。怖死既重。专精不二。后遂超悟衣不解带金光照禅师。十三出家。十九入洪阳山。依迦叶和尚。服勤三载。衣不解带。寝不沾席。又在姑射山。亦如是。豁然启悟引锥自刺慈明谷泉琅琊三人。结伴参汾阳。时河东苦寒。众人惮之。慈明志在于道。晓夕不忘。夜坐欲睡。引锥自刺。后嗣汾阳。道风大振。号西河师子晚必涕泣伊庵权禅师。用功甚锐。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只恁么空过。未 | admin 2018-07-23 |
![]() |
千经所说万论所陈,若不去淫,断一切清净种。若不去酒,断一切智慧种。若不去盗,断一切福德种。若不去肉,断一切慈悲种。三世诸佛同口敷宣,天下禅宗一音演畅。如何后学略不听从,自毁正因,反行魔说。只为宿薰业种,生遇邪师,善力易清,恶根难拔。岂不见古圣道,见一魔事如万箭攒心,闻一魔事如千锥□耳,速须远离,不可见闻,各自究心,慎莫容易,久立珍重。山僧初见独翁和 | admin 2018-07-23 |
![]() |
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 admin 2018-07-23 |
![]() |
室有异香,经旬不歇。遗言水葬。寿七十有八腊三十有九。 (原标题:八十生出家) | admin 2018-07-23 |
![]() |
诵大乘经而习安般三昧。寻固辞游方。鸟窠以布毛示之悟旨。时谓布侍者。鸟窠章叙讫。暨鸟窠归寂垂二十载。武宗废其寺。师与众僧礼辞灵塔而迈。莫知其终 (原标题: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admin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