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证悟之后得要转依如来藏的自性清净湼槃,使觉知心转依于如来藏的真如体性来安住,然后来转变意识和意根以往的惯性,转变成功以后,往世和今世学法前所造作熏习的不良惯性力量消失了,那么业就转了!除了往世所造恶业的怨家来寻仇报復以外,自己相应的业力已经是不存在了。--------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八辑)》<业品>第二十四 admin

2020-06-08

  意识的能知之性,包含警觉、直觉之自性,其实正是意识觉知心的五遍行、五别境心所法共同运作出来的虚妄自性。[2]佛陀想要使弟子们赶快断除我见而证初果,所以处处宣说意识的缘生性、虚妄性,期望大家至少能证初果。《杂阿含经》卷三云:【缘意及法,生意识。】于声闻罗汉所造之论中亦皆如是说,不一一尽举。[2]唯有师承自天竺密教的黄教应成派中观师,譬如宗喀巴、阿底峡、寂天 admin

2020-06-08

  例如说解脱道的断我见内容,它是来自于现观五蕴的无常、苦、空、无我,所得的这个无我的智慧;佛菩提道的无我的智慧,是来自于实证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真如无我的如来藏以后,现观如来藏本身的真如无我法性,而得的这种无我的智慧。这两种无我的智慧,它有不同的法义内容以及它的差别,类似这样的就是叫作义智。第三种时智,也就是要有应时智。应时智的意思就是说:凡是有来问 admin

2020-06-08

  这个法,二乘无学位的圣人——阿罗汉、辟支佛——统统不懂;除非他们回小向大,来学别教的法,证得自性真如理体第八识如来藏,进入到别教的菩萨位当中。所以说没有证得如来藏的人,也没有证得二乘菩提——*还没有断我见的人——称之为凡夫;二乘无学的阿罗汉,以及回小向大以后,还未证得如来藏的那些圣人,都称之为愚人,因为他们仍 admin

2020-06-08

  这个法,二乘无学位的圣人——阿罗汉、辟支佛——统统不懂;除非他们回小向大,来学别教的法,证得自性真如理体第八识如来藏,进入到别教的菩萨位当中。所以说没有证得如来藏的人,也没有证得二乘菩提——*还没有断我见的人——称之为凡夫;二乘无学的阿罗汉,以及回小向大以后,还未证得如来藏的那些圣人,都称之为愚人,因为他们仍 admin

2020-06-08

  这个法,二乘无学位的圣人——阿罗汉、辟支佛——统统不懂;除非他们回小向大,来学别教的法,证得自性真如理体第八识如来藏,进入到别教的菩萨位当中。所以说没有证得如来藏的人,也没有证得二乘菩提——*还没有断我见的人——称之为凡夫;二乘无学的阿罗汉,以及回小向大以后,还未证得如来藏的那些圣人,都称之为愚人,因为他们仍 admin

2020-06-08

  这个法,二乘无学位的圣人——阿罗汉、辟支佛——统统不懂;除非他们回小向大,来学别教的法,证得自性真如理体第八识如来藏,进入到别教的菩萨位当中。所以说没有证得如来藏的人,也没有证得二乘菩提——*还没有断我见的人——称之为凡夫;二乘无学的阿罗汉,以及回小向大以后,还未证得如来藏的那些圣人,都称之为愚人,因为他们仍 admin

2020-06-08

  在广利众生而无私心的十回向行中,同时要再进修唯识学的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两种无我法,这就是地上菩萨所应进修的增上慧学。十回向行满足的时候,你再把这个法无我的智慧修学满足,那就表示你的见地已经通达了;通达了以后就是唯识五位的通达位,你已经进入初地了。但是先要有一个条件——如梦观的现观。因为你要发起道种性,如果没有如梦观的成 admin

2020-06-08

  大乘的人无我的证得,则是由亲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而现观如来藏的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涅槃性,实证蕴处界存在的同时,这个如来藏心也必定存在,然而不像六识心般有起灭、有种种三界中的心行;实证实相心的空性,无我见、我执的无我性,又对于祂所出生的六尘万法不闻不见,没有三界法的我性;因此,双证实相心本来无我以及不分别六尘万法的无我性。这就是大乘所证的人无我。 admin

2020-06-08

  什么是法无我?佛告诉我们说:「证得人无我的菩萨现观蕴处界空、无我、无我所,这叫法无我」;换句话说,法无我就是你从七住所证得的真如,反观得比二乘人所观的还要详细,你观察八识心王的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也观察我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统统没有真实的我,也没有我所…这样如实的现观以后,于真如法性的人无我具足了知,也能于蕴处界一切法中观察 admin

2020-06-08

  ---------楞伽经详解第一辑p270法身、涅槃、离自性者,亦谓真如也。第八识即是法身,是一切法之根本故,大圆镜智之所从生故,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分法身,皆从之而生,故名法身。涅槃即是法身真如之别名,涅槃乃依真如不受生之现象而立名,非离如来藏而有涅槃可证,是故涅槃非是死已断灭。---------楞伽经详解第三辑p297法身、涅槃、离自性者,亦谓真如也。第八识即 admin

2020-06-08

  得要在悟后长期去观察祂:究竟祂的自体性还有哪些?祂的功能性又有多少?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发觉这一个真心果然是自性清净心,却又含藏着众生的七识染污种子。当有情众生在贪瞋痴当中打滚的时候,祂和有情众生同在一起,可是祂从来不起贪瞋痴,所以说祂叫做自性清净心;并且现观祂的自性清净,从来不染污,从来不起念,却又含藏了众生七识心的染污种子,却又不断有众生的染污 admin

2020-06-08

  得要在悟后长期去观察祂:究竟祂的自体性还有哪些?祂的功能性又有多少?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发觉这一个真心果然是自性清净心,却又含藏着众生的七识染污种子。当有情众生在贪瞋痴当中打滚的时候,祂和有情众生同在一起,可是祂从来不起贪瞋痴,所以说祂叫做自性清净心;并且现观祂的自性清净,从来不染污,从来不起念,却又含藏了众生七识心的染污种子,却又不断有众生的染污 admin

2020-06-08

  乃至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五法三自性、四无碍辩......等法之究竟修证与了知,具足证得人法无我,名为所知障断尽而成佛。然断此所知障者,皆在三界万有诸法之中,不在三界之外,所以者何﹖佛道不在三界外修,所修「诸法无我」等无生法忍,悉皆函盖于三界有情八识心王诸法之内。故所知障之障碍成佛,并非所知越多则障碍越多,反而是对于法无我之所知越少而障碍越多,不是被所 admin

2020-06-08

  --------平实导师《邪见与佛法》大乘的解脱有四种涅盘: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共二乘的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加上只有佛地才有的无住处涅盘。这是大乘所修证的四种涅盘解脱。从初地开始能够证得慧解脱的有余涅盘而不证,因为菩萨七住明心破初参,破初参明心时如果能安忍而不退转,这就是别教的七住菩萨。这个七住菩萨证得真如时,他就懂得什么是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因为他亲眼看见自 admin

2020-06-08

  已经具足证得四种涅盘,断尽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而不入无余涅盘位,由初地所发之十无尽愿所持,以自性身、报身、应化身常住三界度化有缘,尽未来际;由于不受生死系缚,所以称为解脱色。《我与无我》解脱色,是说已经有能力不再轮回于三界的生死中,而又能乘愿再来世间受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是六地满心以上的菩萨境界,因为六地满心时已经证得灭尽定了。究竟的解脱色 admin

2020-06-08

  菩萨在悟后不断努力进修,历经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之修行,永伏思惑,离异生性;又复研读修学一切种智如来藏系诸经,而触证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二种无我等八识心王诸心所法,证入百法明门而发起道种智者,就叫作分证即佛,但是仍然不是究竟即佛。大乘别教唯一佛乘之宗通究竟,必须圆满具足以下四法,方能成就圆教之究竟即佛位;而这四法就是指:无量福德 admin

2020-06-08

  然后你把这个加行位,也就是我们所教的正知见都熏习了解了,你可以去证实我们这个世间法上及佛法上所讲的一切「名」——我们的显境名言、表意名言——都是虚妄,包括今天我所讲的这些名言的义理和意思也是虚妄;再去证验我们的自性——也就是我们的见闻觉知心、处处作主的心——这个自性也是虚妄;然后再从名、义、自性这三个法里面, admin

2020-06-08

  在广利众生而无私心的十回向行中,同时要再进修唯识学的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两种无我法,这就是地上菩萨所应进修的增上慧学。十回向行满足的时候,你再把这个法无我的智慧修学满足,那就表示你的见地已经通达了;通达了以后就是唯识五位的通达位,你已经进入初地了。《大乘无我观》《瑜伽师地论》卷81弥勒菩萨云︰「佛子成佛有五地。一、资粮地。二、加行地 admin

2020-06-08

  三、修学地上菩萨所学八识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等心地法门。四、断尽习气。修所断烦恼主要就是六根本烦恼之前五种--贪瞋痴慢疑。第六个根本烦恼是恶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恶见是见所断烦恼,在明心见性后便除掉了。但是前五种修所断烦恼,须在我们见道通达后,进入修道位去断除。而这五种修所断烦恼之中尚有随烦恼。根本烦 admin

2020-06-08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49   50   下一页»   共991条/50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