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所以上品上生是摄受已经证悟的菩萨,或者是淳善的大心菩萨,何以如此呢?我们来看一下上品上生具备的条件中: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必须具足的发起!但是这三心的具足,那必须真正证悟了以后才容易发起!也就是说要透过体究念佛而证得自性弥陀以后,因为真实证悟而能够转依成功者,他就可以具足发起这三心,因此他求愿往生极乐世界时,就能够上品上生。如果是错悟的人 | admin 2020-07-06 |
|
若有于此世舍报之前,在大乘了义正法的知见与实证上面有能成就,能够涉入更为深入者,也就能够透过体究念佛而亲证了自性弥陀,并且转依成功。这样的菩萨他就具足了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或者慈心不杀者、具诸戒行者,或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者,或者修行六念精进勇猛者,而回行发愿求生极乐国土。这样的大心菩萨,他于命终舍报之后而承佛威德之力摄受,他不必在莲苞当 | admin 2020-07-06 |
|
所以您在解脱道上的实证也就有分,由于您能够亲证解脱道,所以对于二转的般若中观自然能够去接受,在因缘具足的情况下你就能够证得本来就存在的自心如来藏;因为亲证了您的自心如来藏的关系,你就能够现观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乃至于非一非异等种种的中道性。接着由于您对于如来藏本身,祂的不一不异等种种中道性的如实观察的缘故,慢慢地在福德、慧力以及种种的因缘具足 | admin 2020-07-06 |
|
为何意识心能与五种了别境界之心所法相应?为何以此五种了别境界之心所法为其亲所缘缘?为其功能差别?此谓意识心之自性即是六尘上之分别心故,本是《楞伽经》中佛所说之分别事识故。分别事识者谓:能于六尘种种事相上分别了知之觉知心。云何意识觉知心是分别事识?谓意识能见闻觉知,故有如是五种别境心所法,由是缘故即能了别六尘所摄之一切诸法。譬如吾人静坐时闭目,一念不 | admin 2020-07-06 |
|
自古以来,未能亲证般若实相心如来藏阿赖耶识者,从蕴处界诸法之缘起性空、蕴处界诸法不能自在无有自体之无常空为依据,并以与境界分位差别相应之意识,妄想为唯识经中说的第八识无分别识及《华严经》中说的万法唯识之识,于心中建立这样的错误基础而谈论般若经中所说诸多空义之体性;以意识觉知心意会、套用此空之体性而归属于般若,以意识心来观察蕴处界诸法自性空之体性无有 | admin 2020-07-02 |
|
』此一人就是本来解脱之解脱人,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真正道人;百丈禅师述说此解脱人与道人,却是不离五欲烦恼中之吃饭俗事;以此本来解脱之解脱人而说『所谓吃饭,即非吃饭,是名吃饭』,同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故如来说名具足色身。】 | admin 2020-07-02 |
|
佛陀为一件大事因缘慈悲化现于娑婆,告知人们在一切有情众生的身中不仅有乖巧伶俐能够思维的妄心,更有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永离诸恶、清净涅盘的真心,自性弥陀与佛无异。佛在《如来藏经》中一语告知:我见众生烦恼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占察善恶业报经》佛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 | admin 2020-06-26 |
|
大乘真见道之实证,即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能现观其真实而如如之自性,名为证真如;此际始生根本无分别智,同时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乃至证悟般若不退而继续进修之第七住位始住菩萨,转入相见道位中,历经第一大阿僧祇劫中三十分之二十有四的长劫修行,同时观行三界万法悉由此如来藏之妙真如性所生所显,证实《华严经》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正理;如是 | admin 2020-06-20 |
|
二乘法中即使成为阿罗汉了,依菩萨所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来看,都仍然是不净。这个不净,不是在贬抑阿罗汉,而是说如实语。阿罗汉,当大家还不懂他们的证境之前,都以为阿罗汉只能想象,永不能及,以前佛教界都是这么想的。可是来到正觉同修会里断了我见又明心之后,继续修学般若时,已经知道阿罗汉的证境原来如此。因为你所证悟的第八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阿罗汉并不懂;可是 | admin 2020-06-20 |
|
他们入了涅槃灭尽五阴十八界,已经无人、无我亦无法,一法不存,连能观的人都不存在了,怎么能说他看见涅槃?怎么能说那样的二乘涅槃是真实的呢?现在应该有人会这样子想:“我知道了,就是咱们明心后,证那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那当然是真实了,因为我的五蕴仍然存在,但是我的五蕴已经现前看见我的涅槃;因为我的如来藏不生不死,如来藏本身的境界不生不死,就是涅槃。& | admin 2020-06-20 |
|
可是他不懂佛陀在讲什么,佛陀是依第一义而说的啊!因为度一切人成阿罗汉才会入涅槃,可是佛那时说的是第一义法,所以度一切人证道时,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却教一切人不灭尽五蕴,永远不入无余涅槃,继续迈向佛地,这就是菩萨道,当然是证得如来藏以后永远不入无余涅槃,不会灭尽众生。欸!天魔听了很欢喜,误会了就认为欲界众生不会被佛陀所度而进入涅槃去,他就可以继续拥 | admin 2020-06-20 |
|
------------------------第二十四辑-摘录精华篇《妙法莲华经》上周讲到一百九十三页倒数第四行,说很多的学佛人都在自性巨海中漂流,总是落入如来藏的自性、五蕴的自性、十八界的自性之中,不断地漂流于法性之海中舍本逐末,却不知道原乡究竟在何处?也就是不晓得自己的“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之所在。那么今天要从倒数第三行开始:“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 | admin 2020-06-20 |
|
这个与烦恼不相应的如来藏心,是不是一无所有?是不是全无功德?不然,祂有自己的自性,除了含藏七识心的自性以外,还有许多独有的自性,不是七识心所能拥有,因此说祂具有超过恒河沙数与祂同在、与祂有关,却是愚凡所不能分别的不可思议佛法;由于祂有这样的自性,所以说祂叫作不空如来藏。所以,空如来藏是说如来藏烦恼空;不空如来藏,是说如来藏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性,不是 | admin 2020-06-16 |
|
![]() |
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yao),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岂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习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 | 三摩地 2020-06-14 |
所有过去佛,亦说自相空,未来世诸佛,亦说自相空,我今出于世,亦说一切法,自性自相空,三世无有异。当来人不知,佛所说实义,贪著我众生,常堕于恶道。当来世如是,大恶甚可畏,汝等勤精进,莫见是恶世。佛说此经已,长老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佛语。 | admin 2020-06-14 |
|
如我所见诸有情,没烦恼秽流长夜,知彼烦恼为客尘;自性清净方便说,令证清净如来智。复次,善男子!譬如贫穷丈夫,宅内地中有大伏藏,纵广正等一俱卢舍,满中盛金,其金下深七丈大量;以地覆故,其大金藏曾不有言语彼丈夫:‘丈夫!我在于此,名大伏藏。’彼贫丈夫心怀穷匮,愁忧苦恼,日夜思惟,于上往来,都不知觉,不闻不见彼大伏藏在于地中。如是,如是!善男子 | admin 2020-06-14 |
|
依照本章上述之解说,即知无论是初转法轮或二转法轮之经典,皆同于三转法轮经典所宗,皆依胜义谛如来藏空性心而说,如初转法轮阿含部经典中所提到的“入胎识、住胎识、取阴俱识、如、本际……”,亦如二转法轮般若系经典所说“真如、诸法实相、非心心、无心相心、无住心、空性心、金刚心……”,都是在说这个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 | admin 2020-06-12 |
|
他们不能了知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四部阿含中说的本识)为生死及因果相续主体,亦为有余涅槃及无余涅槃之根本;因此,龙树菩萨在论中多数以五阴十八界法之幻生幻灭、无自性等予以立破,凸显出五阴十八界本身之空相法相,显示阴界处之缘起性空并非中道。当时为防小乘人甫闻如来藏之名即排斥、拒读,故论中并未以如来藏、般若、实相等字句正面申论;以此缘故,后代没有般若 | admin 2020-06-10 |
|
佛又说般若波罗蜜及大乘是一切声闻、缘觉、诸佛出处,这也表示声闻、缘觉所证之解脱道,是以大乘法中菩萨所亲证之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为根本、基础;声闻、缘觉所证之有余、无余涅槃,即是因于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施设。菩萨从三贤位修证到十地、等觉,最后妙觉地究竟佛所证之无住处涅槃,也是不离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无 | admin 2020-06-10 |
|
![]() |
如是者先诬蔑平实导师贪取会中钱财,无根无据之后,又诬指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显示其不信第八识心体是法界根本),再误会“真如”是“唯有纯然无为法性”(意即否定真如是常住根本心、具真实如如之自性),又说此纯无为性之真如能生阿赖耶识而转成有为法,更说须证得第四禅方得见道(以此否定中国禅宗大多数证悟之贤圣),甚至说自己证得的是佛地真 | admin 2020-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