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可明白和相信这个道理的人有多少?真是菩萨的加持,与这几个字的相应,让我感到一种从来没有的痛快,我好想像那位菩萨一样,把手一挥,干脆的说:舍!一切舍!(文/张俊)(原标题:舍,一切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这样的缘故,我们是不是应该探究:什么才是真实义的菩萨?什么才是菩萨的真实所证?在经典佛所认定的真实义菩萨,至少是已经明心见性的菩萨,这样的菩萨名为菩萨摩诃萨,这样的菩萨才是真正进入佛门修行的人,也是内门修六度万行的菩萨。如果没有证悟的人,他不是真正进入内门修行的菩萨,所以被称为外门修六度万行的菩萨。既然佛所认定的菩萨至少是明心见性的人,那么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当我们自称为菩萨的时候,可得要先检查看看:我们是不是真的愿意为了度化无量的众生,共同求取无上正等正觉,而愿意努力在生生世世当中修学菩萨道呢?接下来,我们要再来简单谈谈,菩萨有哪些类别。既然菩萨要经过三大无量数劫那么长远的时间才能够成佛,那么在这么长久的修学期间当中,各个阶位的菩萨之间,证量的差异当然也是非常的大;所以我们应当要瞭解一下,才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能想象我在说完这段话后的一身正气吗?可是朋友后面的几句话却让我哑口无言:你说的这些最多也只能算是坦荡地做人,若立意不是在菩萨的角度,如何做到坦荡做菩萨?说白了,是你自己给了别人误会你的机会。是啊,我对于这整件事的角度从头到尾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觉得只要自己坦荡就够了,或者,觉得自己该说的都说了,至于别人怎么想都与我无关,可是一个菩萨怎么能作意说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我们就教导他,为什么诸法没有真实法性的道理,从什么是诸法,一直讲到蕴处界我等等,都没有真实的法性;当他听明白了之后,自然就会接受诸法无我的正理了;等教完了这些道理之后,我们再布施钱财给他,这就是菩萨的度众方便。世尊为我们开示说:【若能如是先教后施,名大施主。善男子!若能如是教化众生,及诸怨亲无所选择,名大施主。】(《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其所说,后来的禅宗和玄奘菩萨的教门一直承载着佛法的真实意涵,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坚定地传承着!【中国网】《正觉有约文化大讲堂》冀求广大佛门四众捐弃邪见,回归大乘绝妙而广大无垠之妙理,努力求证,共为复兴中国佛教文化、抵御外国宗教文化之侵略而努力,则佛门四众今世、后世幸甚,中国梦在文化层面即得实现。【三乘菩提视频】最系统、最具实证精神的系列佛法讲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加持的功德主要是来自于佛菩萨的悲愿,透过教化的力量来转变被加持者的心灵,因而产生转变有情众生因缘之力量。所谓神力的加持,主要是在帮助被加持者能够安心、安身而度过难关,加强他们面对现实的智慧和勇气,而不是在叫他们躲债、逃债乃至逃避现实。也就是说,透过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来缓和化解有情众生当前所面对的压力和困境,使学人有智慧来改变自己的心态,有勇气来承担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这个是菩萨的有学的地方,这菩萨的学处。也就是说菩萨的内学,听起来好象是要说这些布施、持戒,然后忍辱、然后精进,乃至于禅定,最后到般若,乃至于说十地菩萨的时候,继续延伸,然后把六度波罗蜜成为十度波罗蜜。可是除了这些内学以外,还是有外学,因为这些内外兼学的情况,就能够让众生明了菩萨的威德力。而且可以透过这些学处,明了这些学处,你就可以来医病,你就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其实,这样常常看到他所谓的瑞相这位众生,其实对他的修道是不利的;这不可能是佛菩萨的作为,因为佛菩萨的功德没有那么差劲,佛菩萨的功德非常殊胜,一次就可以解决。所以,行者不论是念佛,或者修定打坐,乃至于定中或者梦中所见的一切,或者听到佛菩萨对于你的开示,或者见到某些现象的显现,这些都是诸佛菩萨要利益一切众生,使得他们能够在道业上面增上,但不是要让这些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鬼神魔来的时候,他往往化现作佛菩萨的或阿罗汉的形象,这样的来干扰学佛人,让学佛人被误导而走入岔路,走入他们所预设的邪见道路上面。而这些受到鬼神魔的干扰的人,又喜欢境界的人,死了以后就成爲鬼神的眷属了。成爲鬼神眷属以后要干什么呢?那只有两条路:在还没有捨寿前,第一条路就是当乩童;第二条路就是奉鬼神之命,而爲衆生办事,干预因果。这样的人他也会坐在法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在初发菩提心开始修学佛道之前的十信位中,基本上是不够资格称作是菩萨的,只是具足凡夫异生性的佛,最多只能称为是假名菩萨、名字菩萨。即使是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其实也都还是属于新学的凡夫菩萨;一直要到般若正观现前,成为位不退的七住位菩萨,才能称为是久学菩萨。但是,才刚进入初信位,仍然贪着世间五欲之乐的假名菩萨,和经过一劫乃至万劫努力修学,十信位具足、不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地上菩萨的修行内容菩萨当十迴向位满心时候,要勇发十无尽愿,成为通达位的菩萨,发起一分的道种智,并且要能够永伏性障,成为意乐清净的初地菩萨。二地菩萨要主修戒波罗蜜,要能够戒行自然清净不犯;三地则主修忍波罗蜜及四无量心、五神通,要能够成就俱解脱果而不取证,并且要能够成就无漏妙定意生身;四地则主修精进波罗蜜,要能随意到十方世界度衆,无有疲倦;五地主修禅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菩萨的七住位的时候,能够证得真如、如来藏,在十住位的时候能够眼见佛性。在这样的一个三贤位的修行当中,终于能够达到初地,在地上,过初地以后,地地增上的修学,则是在同修会的增上班当中,由平实导师所亲自传授;也就是説,正觉讲堂所传授的佛陀的教法,从一位初发心的一位初级的学佛人,教导他们什么是佛法,如何实证佛法,使得初信位的菩萨有机会渐次地具足十信位,信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只有亲证这个金刚心如来藏之后,生起中道实相般若智慧的禅师,才会如同这部《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当中文殊师利菩萨的另一段开示。文殊师利菩萨说:禅师!于一切法,悉无所得,彼无忆念。若不忆念,彼则不修;若不修者,彼则不证。(《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三)如来藏是从来不忆念一切法的真如心,祂本来而有,本来自在。佛子虽说历经长时间的精勤参禅修学,好不容易终于亲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本着菩萨的慈悲,不忍众生被误导,不忍中国佛教被外国宗教消灭,观察时代因缘及众生福报,以中国禅宗的开悟法门为基础,含摄俱舍宗的断我见、证初果,再融摄玄奘大师的真实唯识论,为佛弟子们次第建立了阿含解脱、般若中观及唯识种智的正确知见。正觉同修会所传授的如来,从初发心认识什么是佛法、如何实证,而渐次具足十信位,进入初住位,修习大乘菩萨的六度万行,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地前菩萨的修行内容菩萨行,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追求自利利他佛果,而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所修学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六度以及四摄等法,以及所应该成就的无量功德等等。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嗔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出离三界生死需要无漏的智慧,无漏的智慧有三种,就是声闻、缘觉的法,以及菩萨的法。菩萨的法就是禅法,就是真如佛性。神通它主要是和定相应,禅法所证悟的却是般若、是智慧,不是禅定,跟神通是不相干。一切得到五通的鬼神和仙人,他们用尽了神通,仍然不能测度禅悟者的见地,所以古德才会说:神通度俗人,智慧度学人。神通力最好是有般若慧配合,所修证的般若慧愈高,神通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能够破除五阴魔的境界,那其实就是慧解脱阿罗汉的证境;而大乘菩萨的初步摧破五阴魔的时候,而能够取证慧解脱的人,那至少也要初地心。因爲在初地满心的时候,是可以破尽五阴魔的,但是,这位地上菩萨却故意不破,而故意的保留最后一分的思惑而留惑润生。因爲这个地上菩萨他觉得,破不破尽五阴魔的最后一分思惑都没有关系;因爲断尽最后一分思惑,那是七地满心的事,现在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三乘菩提不仅可以让人解脱于三界轮回生死而成为阿罗汉,更可以让人开悟明心乃至眼见佛性,成为实义菩萨而脱离表义菩萨的层次;甚至入地实证道种智,乃至一步一步往佛地一切种智迈进。因此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这些内容就是佛陀教导众生趣向解脱的实证,乃至是未来大乘佛法实证所需的次法基础;有了这些基础,众生就可以迈向断我见、实证初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表示说如果你回向心常常去做,常常去发起的话,那么就会有助于你以后能够发起菩萨的种性,这是回向心。第八信位则是护心。护心有些人把它解释成摄护自己的心念,但是这个摄护自己的心念,其实跟后面的戒心有所重叠,所以其实我们在这里的看法,护心的部分,反而不如应该要做珍惜维护佛法来得更恰当。护心,就是护念自己的菩提心,不再受世间法的引诱或者挫折而影响,能够坚定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