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那你说,这因地菩萨的本愿是不是很了不起?因为他让所有的众生乘载他这个般若船,甚至是超越我们现在二转法轮的般若船,直接成就了一切种智的大船,乘载的当时人道中一切的众生,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经典上的这个事情是佛说的,没有可怀疑的地方,佛就是这么说的。所以,我们呢不一定会发这样的宏愿,但至少有发无量众生誓愿度,所以你就按照你的路继续走,要相信佛道不可思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能这样听,有人会觉得很奇怪,一点都不奇怪,你要跟佛要换什么?你就是要拿你菩萨的自心,你的菩提心出来,这个东西,你才有资格在佛面前讲话,不然,理论上,你是没有资格在三界至尊面前讲任何一句话的。那既然你是发愿,发菩提心的愿,这样你就可以说,当然你会得到什么?佛,祂自己会做衡量。那你也不用担心,你那时候已经可以上达天听,因为你发愿的时候,如来藏祂要配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刚好用无相念佛摄心,正是讲堂众菩萨的所长,于是不一会儿,偌大讲堂,乃至十、五、二等各楼层讲堂,都立刻静定了下来,雅雀无声。千人以上的大型法会,正觉菩萨海会益能显现出庄严自持,这除了是因为善知识平实导师的摄受教导之外,更因为菩萨们愈来愈能理解体会,每一次正觉同修会所举办的佛法盛会,都是正在写歷史,大家都非常珍重能参贊佛教中兴史的新页之故。礼佛菩萨恭咏 | admin 2018-07-23 |
![]() |
玄奘菩萨在印度亦巡礼了佛菩萨遗留的圣迹,包含了文殊师利菩萨的舍利塔,以及如来为母摩耶夫人说法而从天返回人间的种种遗迹,让后世学人知道菩萨真实存在于世间,佛法亦流传于天界。玄奘菩萨又为了显发第二转法轮的般若中观真义与第三转法轮的唯识真义是一致的,在印度著作了《会宗论》,说明了《般若经》所说的真如,就是唯识妙义所说的第八识,就是能生出万法的如来藏,让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西天取经的重责大任,后来就落在玄奘菩萨的身上了。玄奘菩萨从小就非常热爱大乘法,他十三岁就能开演《摄大乘论》第八识的妙义,玄奘菩萨博览群籍,而且亲证了第一义谛──也就是第八识。玄奘菩萨知道真如、还有第八识、第九识争议的问题之所在,他也了解真谛三藏法师误会了佛法,增生了子虚乌有的第九识,但他却苦无《瑜伽师地论》的原本作为证据。中国除了上述的争议外,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无相忆念拜佛法门,只需要在心中轻轻地挂着佛菩萨的念,以缓慢的动作来礼拜佛菩萨,这样不但可以得到佛菩萨的摄受而安定下来,可是却没有佛号声音、文字或影像,或是数息的数字,所以可以很容易地从缓慢的忆佛拜佛动作当中培养出动中定的功夫;这样的话,在世间法中生活或工作的时候,除非是需要非常专注思惟的时刻,大部分的时间呢,都是可以很容易地忆念佛菩萨而不受世间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像这样的嫉妒心,会障碍修行者的慈悲、仁爱之心,也会使得嫉妒的心念不断地增长,而使得修学者离菩萨的慈悲心行愈来愈远。因为嫉妒心,会推使众生去造作种种的不善恶行,所以必定会招致未来世的苦果,而不断在三界轮转无法出离与解脱。佛陀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当中也说:嫉妒会让众生得到出生为卑贱种性的恶报;而如果能够远离嫉妒,常常随喜称庆别人应得的名利的话,在未来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智度论》卷14)从经论中佛菩萨的开示,我们就可以了解说:嗔恚心念对我们的伤害有多大!包括它的果报会导致自己现世失去善缘而痛苦,还会死后当堕三恶道。假如你是从自己的身上看到这个果报,你一定会有刻骨铭心的痛,这当然不是我们所愿意见到的。也许说宁可从别人已经曾经发生的经历,来作为自己的借镜;但是这也是要在你相信的状况下,才能够有所改变。反过来,我们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譬如菩萨如果没有碰到真善知识教导,菩萨的成佛之道时程将变得很漫长,而且也不容易达成。所以经中曾开示: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也就是这个道理。更何况在末法时代,常见外道、断见外道以及男女邪淫外道之邪师如恒河沙非常多,使得菩萨行佛菩提道这条路真的很漫长而且迂曲,想不退失佛菩提心还真的不容易。知道这个道理以后,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得以初发菩提心,以及坚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样子经由如来藏的运作,以及经由诸佛菩萨的安排,被你摄受的众生们将会生生世世追随着你,直到你成佛时都会追随着你;当未来因缘成熟的时候,你那个佛世界就成熟了,就会成就。舍此以外,一切菩萨无由成佛。这就代表了一件事,永远追随着你的众生们,他们是帮助你成就佛土的。(二)菩萨当先利益众生,再成就自己,夫妻之间亦然有了这样的认知以后,再来看看:该如何面对夫妻婚姻关系?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了这样的情况之外,又有另外一种能够生于安乐的情况,而同样是菩萨与一般人所共同会有的,但是却以菩萨的情况较为殊胜,那就是知足常乐!一般人若能够知足,那被五欲的财、色、名、食、睡所束缚的烦恼,当然就会比过分贪着五欲的人要来得淡薄,所以当然就有多一分的安乐。那为什么会是这样?假如有人常常觉得说在五欲上没有办法满足,所以就一直认为自己真的是很不快乐!然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再次看到这篇文章时,眼眶不禁湿润,感动是因为理解与认同,也提醒自己用怎样的方式来实行菩萨的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学做菩萨,不仅要有出世间的智慧,还要通过与人群的积极互动来扩展自己的心量、消除自己不好的习性。于我而言,这是很重要的功课,因此,与大家共享、共勉……题目:舍得一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依着佛所说的法去修学,渐次的亲证了法界实相、般若智慧、一切种智,这样经过了菩萨的五十二阶位的修习过程,最后必定会成佛,这样子修学才是真正的学佛人。概略说来,佛教的内涵其实是函盖了佛、声闻、缘觉这三乘菩提,也函盖了神道教的神祇,以及一神教的教主所在的那个欲界天的凡夫境界。而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为了实证三乘菩提,要成就究竟的佛果,永远出离三界生死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亲菩萨的兄长无着菩萨,看见弟弟识解深广,神才朗俊,如果长此下去,恐怕他会造论来破坏大乘佛法,于是有一天他就派遣侍者去告诉世亲菩萨说:“你哥哥病得很严重,恐怕不久于人世,希望你赶快去见他最后一面。”于是世亲菩萨就跟随侍者,连忙赶到兄长住处来探病。来到兄长住处,无着菩萨就说:“我的病是心病,这个病是因你而起,由于你不信大乘,而且常常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故说众生愚迷,不能领纳余之善心欲救彼等,反随诸师人云亦云而骂詈于余,真可怜悯!(摘自《佛教之危机》,欲阅其详,请点击)(尊敬的大德,谁人在不顾身命安危,苦口婆心、老婆心切的挽救您的法身慧命?又是谁人在为世间五欲、名声眷属所缠,陷您于我见深坑、不得解脱?大德,您辨清了吗?)(原标题:良药苦口真菩萨的心行与作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许多经典里面,除了开示道理之外,也常常开示有关诸佛菩萨的种种慈悲利益众生之行,以及无量无边的智慧与广大威德。因此常常读诵经典,就会在无形中受到佛菩萨的熏陶,让自己也能够发愿,生起菩萨性,行菩萨道,而希望效法诸佛菩萨成就大慈大悲之行。因此藉由诵经也能够逐渐让自己具足对于佛法僧的信心,以及发起菩萨大愿。单单从这个面向来看,如果能藉由读诵经典,发菩提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他们甚至这样说:二根交会的时候,就是观自身的金刚与他身的莲花合成为定慧,就这样可以观自在,就能够看到一切身中如来藏性的清净光明,能够不为一切惑染;由这样子,也可以得到观自在菩萨的加持,能够离垢清净,所以称为淫欲不染污。喇嘛教这样的说法,不但不符合事实,更是诬蔑了“观自在菩萨”的真实义。有关于“观自在菩萨”的真实义,各位可以去看平实导师以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智度论》卷14)从经论中佛菩萨的开示,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嗔恚心念对我们的伤害真的非常大!嗔恚的果报会导致自己现世失去善缘而痛苦,死后还会下堕三恶道。假如您是从自己身上亲历这个果报,您一定会有刻骨铭心的痛,这当然不是我们所愿意见到的。如果您能有智慧把他人因嗔受报的教训作为自己的借镜,努力降伏自己的嗔习,您世间道乃至菩提道的修行也将会愈加顺畅少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六根如果缺少的话,那就没有办法具足,没有办法具足的话,对于大菩萨的威德会影响到,所以大菩萨必须要发愿必须要六根具足。并且还要能够远离恶友,儒家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孟母才要辛苦的三迁。有人也许会说:恶友影响不了我,所以我不想远离,仍然要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是,如果不远离恶友的话,后果将会如此,将会怎么样呢?他的邪知邪见说过一遍,你不会相信;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些佛教信徒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或者在世间功名、婚姻、健康、财富等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常会到佛寺里祈求佛菩萨的加持庇佑。甚至有些人,只带了少量的供品,所求的却比天还要大。而且,有的人信佛都只是随心所欲,即刻就要满意;若是没有立刻实现,那么就说佛菩萨不灵啦!这些人心中常常是这样子想:我信佛已经很多年了,经常的供养三宝,也常参加各处的,而且也常常劝人行善;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