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此五百马于先世中已学菩萨乘,已曾供养过去诸佛;近恶知识,作恶业缘;恶业缘故,堕畜生中。五百马中有一大马,名曰日藏,是大菩萨。是日藏菩萨于过去世在人道中,已曾劝是五百小马发菩提心;为欲度此五百马,故现生马中;由大马威德故,令五百马自识宿命,本所失心而令还得。善男子!我愍彼五百菩萨堕马中者,欲令得脱离于畜生,是故如来知故受请。善男子!是时五百马减所食麦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佛陀是来这个世间示现,乃至于说许许多多的人,他们开始景仰佛陀,他们开始走上佛陀的成佛之道,他们就称为菩萨行。他们跟自我修行而想要自我解脱的阿罗汉,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发起菩提心,所谓的菩提心就是说:希望自他一切成佛。所谓的自就是指自己;他就是指十法界下的九法界群生。因为法界中,最究竟的就是佛,其他九法界的众生,就应当向着成佛之道来前进。我们看到说 三摩地

2018-07-21

阿罗汉、辟支佛但断烦恼,不能断习;菩萨断一切烦恼及习,令尽无馀。有人言:佛久[己>已]远欲。如佛说:我见定光佛已来已离欲,以方便力故,现有生死、妻子眷属。有人言:从得无生法忍来,得诸法实相故,一切烦恼及习尽。有人言:佛从初发意来有烦恼,至坐道场,于后夜时,断一切烦恼及习。问曰:如是种种说,何者为实?答曰:皆是佛口所说故,无有不实。声闻法中,佛以方便力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就依善财大士的五十三参来略谈菩萨们:【讲义文稿】文殊师利菩萨为善财童子开示云:【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善知识,亲善知识,问菩萨行,求菩萨道;善男子!是为菩萨第一之藏,具一切智,所谓求善知识,亲近、恭敬而供养之。是故善男子!应求善知识,亲近、恭敬,一心供养而无厌足,问菩萨行:云何修习菩萨道?云何满足菩萨行?云何清净菩萨 三摩地

2018-07-21

卢舍那佛则是佛之庄严报身,现今仍于色究竟天宫说法,不可谓佛已灭;卢舍那佛分身八十亿,于八十亿世界示现应身而度有情;此界菩萨若已修入初地而有轮宝者,悉能随时至色究竟天宫面见释迦牟尼佛之庄严报身——卢舍那佛;若有人自称能乘轮宝至极乐世界见佛,而不能随意于此娑婆世界面见卢舍那佛者,悉是以其神通面见他方世界应化身佛,此人尚非初地菩萨,何况三地四地 三摩地

2018-07-21

由于大略了知佛的境界相,终于知道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辟支佛都无法测度如来,何况凡夫未悟众生?所以对佛就有了殷重的恭敬心,如此心态,念佛时就会使戒行次第转变清净。如来的十号是怎么来的?如来从因地还没有见道的三大无量数劫之前,在凡夫地中为求离欲,因此修不净观。修不净观能使人离开欲界地而生起初禅境界,舍报后可以生到初禅天中;乃至善根比较好的人,由不净观 三摩地

2018-07-21

一生补处菩萨,多必往生兜率陀天,心生欢喜,智慧满足。何以故?在下诸天,多有放逸,上界诸天,禅定力多,寂定软弱,不求于生,以受乐故,又复不为一切众生生慈悲故。(《佛本行集经》卷五)那先说这一段。也就是说,一生补处的菩萨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妙觉菩萨。也就是菩萨成满了这个十地的菩萨道修学,到等觉以后百劫修相好,最后成为妙觉菩萨生到兜率陀天,等待众生因缘成熟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知道「即生成佛、即身成佛」这句话对于已经降神人间母胎的最后身妙觉位菩萨来说一定没有问题,因为最后身菩萨下生人间的目的就是要示现成佛,妙觉菩萨也有具足的功德来示现佛陀所说这些诸佛示现成佛的恒常法则;然而,换个角度来说,若有人夸口宣称自己在佛法中已经获得悉地了、已经成佛了,佛弟子们就应该要有智慧能够以圣言量这些事相上的道理来检验这个人出生时是不是真 三摩地

2018-07-21

 究竟不退,是指从妙觉菩萨上上开始,在天上观察人间因缘成熟,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以及大圆镜智现前;夜睹明星眼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所以,究竟不退是指从妙觉菩萨开始,一直到成佛为止。------第008集宗通概说(中)正光老师主讲 (原标题:究竟不退,是指从妙觉菩萨上上开始) 三摩地

2018-07-21

 布施为什么会是菩萨的净土呢?因为菩萨在三大无量数劫中舍身、舍命、舍财、施法;以三种施利乐众生,如果不作财物布施、无畏布施、佛法布施,他就不能成就净土,因为这三种布施是成就净土的基础。如果不作这三种布施,或是作了却不具足,菩萨就无法成佛;乃至十地的布施而入了等觉位以后,还要整整一百劫之中全力修布施行。所以等觉菩萨最后百劫中,无一处非舍命处,无一 三摩地

2018-07-21

 七地满心念念入灭尽定,寂静极寂静,烦恼障习气种子已断除极多,全无执著,此时必取无余涅盘;但于入涅盘前,佛来传授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而不入涅盘,转入八地,以愿波罗蜜的缘故,不断的到十方世界利乐有情,只需生起作意而不须加行,即能于相、于土自在;直至最后身菩萨位,观察人间因缘而诞生人间,示现为凡夫相而出家学道,乃至于菩提座上以手按地时明心,夜后分目 三摩地

2018-07-21

是故,若欲真成菩萨种性之人,应当先立正知正见:谓成佛法道极为宽广丰富,并非声闻解脱道所能成就!谓声闻诸圣所证解脱道,唯能具有解脱德之少分,不能具足解脱德;更因不能亲证法身如来藏故,不具丝毫法身德;亦因不能亲证如来藏故,无法现观一切法界之真实相,是故不具有丝毫之般若德;唯有菩萨渐修如是三德,至最后身菩萨位时,方能一悟而成佛道,方能于夜半明心之后,再于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的佛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如来藏当中的种子不再有变易,已经究竟清净,微妙寂静,这时就称为无垢识、清净法身。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的真常功德,能够在 三摩地

2018-07-21

浴佛节(佛诞日)乃为感念最后身「护明菩萨」降世成佛(释迦牟尼佛)。护明菩萨当时观阎浮提众生得度因缘成熟,故于兜率天降神,从摩耶夫人之右胁正知而入(注1),出胎时,太子肉体色身也是像我们一样从妈妈产道而出,而菩萨之「庄严报身」化为童子形像,于摩耶夫人右胁而生,自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而说:「一切世间,唯我独尊,唯我最胜,我今当断生老死根。」(注2)此 三摩地

2018-07-21

三者佛为菩萨时。通利道迳。桥梁度人故。从是得福故。高下正平。欲令人意亦尔。(佛为什么不穿鞋?一是做个榜样,令修行者减少欲望;二是显现足下的千辐轮相;三是令见者欢喜。为什么佛走路时双足离地四寸?一是不伤害地上的虫蚁,二是不踩踏青草,三是示现神足。为什么佛所走的路都是平路,没有凹凸不平?一是行菩萨道时修慈悲喜舍四平等心,令一切众生安隐,二是诸天鬼神为了 三摩地

2018-07-21

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是一个贫穷得一无所有的人,跟随结伙贸易的商人一起去其他国家。这许多商人都有信仰佛教修善培福的志向,每到一处,都要布施穷乏,拔济众生的困难。一天,商船航行在海上,众商人对菩萨说:我们都以慈悲之心行布施道,你准备拿什么东西来布施造福呢?菩萨答道:人的身体不过是假借的身躯,最终总是要被抛弃的。我见到海中的鱼,大鱼吃小鱼,同类相残,时刻 三摩地

2018-07-21

歌叹菩萨。而作是言。如汝所作。得佛不久。成佛道已。愿度我等。我等于此清净。亦应有分。佛告诸比丘。欲知尔时白象吞铁丸者。难陀是也。时象师者。舍利弗是也。光明王者。我身是也。我于尔时。见是象调顺故。始发道心。求于佛道尔时大会。闻佛苦行如是。有得四道果者。有发大道心者。有出家修道者。莫不欢喜。顶戴奉行。以是因缘。强志勇故。由小因缘能办大事。懒惰懈怠。虽遇 三摩地

2018-07-21

目录一、前言二、大乘的解脱道三、佛菩提道的内涵 甲、佛菩提道之宗通 乙、佛菩提道的修证次第——五十二阶位之六种菩萨性 丙、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 丁、依万法根源如来藏,方有胜义谛 戊、亲证转依离生如来藏,始能分证无我 己、悟后起修——历缘对境断尽烦恼 庚、宗通之究竟—&md admin

2018-07-21

可是什么是“成佛之道”呢?“成佛之道”这个议题非常非常的大,也就是说整个修学佛法,从一个凡夫到成佛这整个过程,我们每个菩萨要所经历、所修证、所能够了知、所断除的一些种种的法道,这就是成佛之道。既然提到成佛之道,那就有一些不是成佛之道,等于说在现在市面上很多很多修行的团体,很多很多打着佛教的名义,或者不是佛教的名义,种种的一些,这 admin

2018-07-21

不生不灭的部分,就要由大乘的菩萨来实证,所以大乘菩萨所实证的内容,是超越了声闻而含摄了声闻。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06集声闻菩提之总相>正礼老师 (原标题:声闻菩提的内涵)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