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三世因果、善恶报应以及六道轮回,可以说是世间、出世间圣者所共同观察到的真相。而所谓的三乘佛法,是诸佛以三大无量数劫的时间实证了四种涅槃,究竟解决了六道轮回等问题之后,以自身的体证经历来教导有情众生,如何经由闻、思、修、证的过程,也能够离开六道轮回,超出六凡法界,而逐步成就声闻、缘觉、菩萨以及佛陀等四圣法界。譬如,佛陀在《大般涅槃经后分》当中开示善恶 | admin 2020-02-20 |
![]() |
经中说:欲知过去因,当看现在果;欲知未来果,但观现在因。(《法苑珠林》卷74)也就是说,现生所受的一切果报,无非是自己在过去世所造的业因而成就的;而自己在现在世所造的一切业,也都将成为未来世自己将受用的果报。之所以会有因缘果报丝毫不爽,甚至于如《大宝积经》当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偈语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也 | admin 2020-02-20 |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6)另外,佛陀也在《法华经》当中赞扬观世音菩萨说:若有无量百千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妙法莲华经》卷7)除了上述经典之外,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也有解说八地菩萨的功德说:因为八地菩萨对于现相现土等能力都已经得到大自在了,所以在众生有需要的时候,只要一起念作意,一切众 | admin 2020-02-20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16集放生应有的正确观念及做法>正元老师 | admin 2020-02-20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16集放生应有的正确观念及做法>正元老师 | admin 2020-02-20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16集放生应有的正确观念及做法>正元老师 | admin 2020-02-20 |
![]() |
如果想要从修定而证得解脱,只有佛门之中的圣弟子,已有无漏慧,有四念处观,当他们修到非想非非想定时,发起舍心,慧光圆通,证灭尽定,这样才能因定而得到现世的解脱。但是,即使是已证无漏慧的阿罗汉,不修不证第四禅、非想非非想定乃至灭尽定,其舍身之后的解脱境界,也仍然与已证四禅八定的俱解脱阿罗汉,是无二无别的。由此可见,解脱道修证之本质,乃是依智慧而得解脱, | admin 2020-02-20 |
![]() |
所以,透过这样的观察也可以知道说,原来忍辱是要忍住自己的瞋;因为自己的瞋没有意义,而且它对事情没有帮助。比如说两个人互相在解释一些事情,当有一个人他就抓狂了,他就讲过去的事情怎么样,你对我不好或是怎样怎样;另外一个人如果是也随之起舞,他无明火也上来,说你以前也是这样这样。那这两方面都会因为瞋而受到未来的苦果,他们本来是由闲谈然后在谈论一件事情,结果 | admin 2020-02-20 |
![]() |
只要相信有这一法常住,就敢依照自己的观行而相信五阴是虚妄的。一旦确定五阴是虚妄的,我见就断了。再检查戒禁取见,戒禁取见就是施设不如理的戒禁,想要藉由这样的一个戒禁,来修行而得到真正的解脱。当我们知道真正解脱的境界是什么的时候,已经是不会再信受这种与解脱无关的戒禁了,不会再受持错误的戒禁,就断了戒禁取见。最后检查疑见,一个人断了我见以后,对于诸方大师 | admin 2020-02-19 |
![]() |
从这个观点来看,当然要断三缚结!堕入恶道有什么样的坏处呢?恶道中当然就是苦啊!我们看畜生,畜生吃完这一餐,不知下一餐在哪里?今天吃完了,明天的食物在哪里?都要去寻找。这样当然很苦呀!再说鬼道,鬼道众生永远吃不饱,比畜生还差;因为都吃不饱,所以又叫饿鬼。当然也有吃得饱的鬼道众生,譬如:城隍、土地公,这种有福报的鬼道众生,就不能称为饿鬼,但这样有福报的 | admin 2020-02-19 |
![]() |
初禅的境界有五支功德:觉、观、喜、乐、一心。觉、观是识阴的境界,喜、乐是受阴的境界,一心仍然是识阴的境界;把这样的境界中的觉知心当成是常住不灭的心,当然是落入了我见。这样的境界是不是涅槃呢?第一个:在初禅的境界当中还有四尘,即色尘、声尘、触尘、法尘。有这四尘然后还有四个识,就是眼识、耳识、身识还有意识,去分别刚刚讲的色声触法,分别这四尘;既然还在分 | admin 2020-02-19 |
![]() |
再举一个过失,经典里面都说真心是无分别心;既然是无分别心,祂怎么能够清楚明白六尘呢?真心离诸觉观,离六尘的觉观,怎么可能清楚明白六尘呢?法离见闻觉知,既然离见闻觉知,又怎么能够清楚明白六尘呢?所以只要说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是真心,就违背了圣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一定不是真心,一定是识阴!既然把识阴、想阴当成常住不灭的心,显然是落入了我见。第 | admin 2020-02-19 |
![]() |
〔编案:三地菩萨除了应该修证的无生法忍之外,还须加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及五神通,具足修证这些法与次法之后,才能发起三昧乐意生身,方能成办三地满心犹如谷响之现观。例如平实导师于《灯影——灯下黑》中开示:【若欲成满三地心者,必须亲证犹如谷响之现观,否则不能成满三地心;为成满三地心故,必须有意成身,方能作此犹如谷响现观,方能成办三地满心位功德, | admin 2020-02-19 |
![]() |
定力很重要,定力是基础,如果没有定力,心识散乱,落在掉悔盖里,就无法证果,所以先要练五停心观,先把心调伏下来,心性调柔之后有了定力,才能断我见证初果,参禅才能得力。正觉所弘传的无相念佛,属于五停心观的念佛观,非常适合忙碌的现代人来修持。无相念佛的修持方法,就是《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的入门方便,非常殊胜,可以训练学人拥有带着走的定力, | admin 2020-02-19 |
![]() |
如果说我们能够接受,能够建立了这个观念,对于戒体这件事情的话,我们就可以放心的直接来说。其实戒体这件事情就是我们受戒了,并且是诚心诚意的受戒;在这个受戒的过程中呢,当然对于戒这件事情、戒相的这些事情,就是戒的范围、戒的这些相貌等等的这些事情,必须要透过戒师明确地讲述,然后你完全理解了之后,接下来才来谈受戒。受戒的这个过程,显然你需要对每一条受戒的这 | admin 2020-02-19 |
![]() |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一些独觉声闻人,最多只是在未舍报之前度化一些有限的有情,而且只能传授解脱道的法;舍报以后,他们也许生到欲界天,也许就不再回到人间;那对于众生到底有何等的利益呢?反观菩萨则不然,若是一位心得决定的菩萨,也就是说,他于继续修学佛菩提道法他已经不会再动摇,从短期上看,他虽然可能没有办法给众生殊胜的法益,因为也许他是刚刚发菩提心,而且还 | admin 2020-02-19 |
![]() |
世间上不可能有人可以把坏跟蛋两个字一起说,一定是两个字前后次第而说,也就是说二字不得一时,这两个字在同一时刻始终不会和合为一:当我们讲坏字的时候,蛋字还没有出现;当我们讲蛋字的时候,坏字已经过去了,两个字不可能在同一时刻和合在一起,所以坏蛋这两个字的骂人意思,其实不可以说是能够成就的;这是我们在修忍辱度的时候,必须要观行的功课。但是即使如此,如果有 | admin 2020-02-19 |
![]() |
佛在〈羼提波罗蜜品〉有讲到:【善男子!生忍因缘有五事:一者恶来不报、二者观无常想、三者修于慈悲、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断除瞋恚。】《优婆塞戒经》卷七要提醒菩萨们的是,虽然这是佛在羼提波罗蜜,在忍于众生对于自己不合理的对待,譬如众生的恶口行、恶身行,辱骂我、打骂我这样恶身行,如何能够出生对这些众生不如理事行的这样子一个决定性的一个忍辱度的所需要修行的?你 | admin 2020-02-19 |
![]() |
他找到如来藏以后,可以如实的去观察,知道一个人造作善恶业以后,他所造作的这些善恶业的种子会如实的藏在自己的如来藏中,绝对不会漏失,将来有因缘时一定会得到果报。他在确定了以后就不再怀疑,这样子他就不会再去造作恶业了,而且会努力的造作善业,这样一个戒的力量就出现了。也就是说,当戒的力量出现的时候,他就得到真正的戒体了;所以从此以后,这位真正得到戒体的菩 | admin 2020-02-19 |
![]() |
那到底谁才是真正聪明的人呢?那个被人家笑笨的人心里知道自己才是最聪明的,因为后世可回收的利益才是最可观,而且远远超过现在世所能得到的利益;这一世所能回报的利益其实是很有限,而且也带不到未来世去。但如果他不求回报,这些福德就会转到下一世去;结果不仅这一世可以享有作好事、大善人的美名,下辈子还可以得到远远超过这一世的实质利益呢!也就是说,当我们布施出去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