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第四种布施是身施:对于父母、师长、出家修行人与在家修行人相会时,必定起身迎接,并且礼拜问讯,是名身施。这样布施的人,他捨寿之后,于未来世受身时,即得身材高大且相貌端正之身量,并且是人人看见皆恭敬欢喜之色身;未来成佛时身量如尼拘陀树,无见顶者,是名第四种布施的果报。第五种布施是心施:虽然以如上所说的布施来供养敬田[6],但若心不和善,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见远至者,濡言问讯,施以净水,洗浴身礼,与油涂足。香花杨枝、澡豆灰土、香油香水、蜜毗钵罗、舍勒小衣。作涂油者,洗已复以种种香花、丸药散药、饮食浆水,随所须施;复施剃刀渡水囊等,针、缕、衣纳、纸笔墨等。”〗讲记若看见出家人穿的靴子或布履、衣裳、钵盂(这不一定是指佛教的出家人,对外道出家修行人也一样看待,生活上的所需,在家菩萨们一视同仁的布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以及《杂宝藏经》当中,都有记载天帝释提桓因去向世尊请教,要怎样去除嫉妒等烦恼而证得初果的故事:有一天,天帝释提桓因邀集了一群天众一起去见佛陀,在一一向佛陀问讯顶礼之后,帝释就请问世尊说:是什么样的缘因,使得众生心中虽然希望没有瞋恨心、没有敌对怨仇,也不必彼此刀杖相向,能够和谐安详地过日子,然而实际上却总是作不到呢?佛陀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异婆罗门来诣尊者阿难所,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慰劳。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记说不?’阿难答言:‘随汝所问,知者当答。’婆罗门问:‘尊者阿难!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阿难答言:‘婆罗门!为断故。’复问:‘断何等?’答言:‘贪欲断、瞋恚、愚痴断。’又问:&l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异婆罗门来诣尊者阿难所,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慰劳。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记说不?’阿难答言:‘随汝所问,知者当答。’婆罗门问:‘尊者阿难!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阿难答言:‘婆罗门!为断故。’复问:‘断何等?’答言:‘贪欲断、瞋恚、愚痴断。’又问:&l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二、如何受优婆塞戒?〖善男子!若人欲受优婆塞戒增长财命;先当谘启所生父母,父母若听,次报妻子、奴婢、僮仆;此辈若听,次白国主;国主听已,谁有出家发菩提心者,便往其所,头面作礼,软言问讯,作如是言:‘大德!我是丈夫,具男子身,欲受菩萨优婆塞戒,惟愿大德愍怜故听受。’〗语译:资格已经具足,供养过六方,现在要正式受优婆塞戒了,应该要如何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优婆塞戒的受持——恭录自《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受戒品》第十四一、受优婆塞戒的条件和资格二、如何受优婆塞戒?三、优婆塞戒之六重二十八轻 二、如何受优婆塞戒?〖善男子!若人欲受优婆塞戒增长财命;先当谘启所生父母,父母若听,次报妻子、奴婢、僮仆;此辈若听,次白国主;国主听已,谁有出家发菩提心者,便往其所,头面作礼,软言问讯,作如是言:&lsq | 三摩地 2018-07-23 |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诸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毁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语译:接着开始讲微细戒,属于轻戒。前面讲的是六个重戒,接着有二十八个轻戒,也是优婆 | admin 2018-07-23 |
|
![]() |
如果有机会进入教堂、宫庙、神坛等外道神祇所在的地方,应以合掌问讯为礼,但不得作为信仰归依的对象。问题四、佛经和佛教文物,主要是印刷品和录音带、光盘等,特别是别人放置的结缘品,日子久了,风吹日晒雨淋,破损了,脏了,旧了,已不堪使用,或者没人要了,应该如何处理?答:如果还可以使用的佛教文物,就尽量不要丢掉,也许还有人用得着,可以试着与人结缘。假使真的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尔时如来,即遣阿难往到地狱,问讯提婆达多:『苦可忍不?』尔时阿难,受如来教,至地狱门外,问牛头阿傍言:『为我唤提婆达多。』牛头阿傍言:『汝问何佛提婆达多?过去诸佛,皆有提婆达多!』阿难言:『我唤释迦牟尼佛提婆达多。』尔时牛头阿傍,即语提婆达多:『阿难在外欲得相见。』提婆达多即言:『善来!阿难,如来犹能怜念于我耶?』阿难言:『如来遣我问讯,苦痛可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题三、归依三宝以后,可以礼拜其他宗教的神祇吗?我们的回答是:归依三宝以后,对于其他宗教以及民间信仰的宫庙、道场,不得再受归依,但仍应给予尊重,如果有机会进入教堂、宫庙、神坛等外道神祇所在的地方,应以合掌问讯为礼,但不得作为信仰归依的对象。问题四、请问佛经和佛教文物,主要是印刷品和录音带、光碟等,特别是别人放置的结缘品,日子久了,风吹日晒雨淋,破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各遣侍者,问讯世尊。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蜜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平常就要养成见到佛,到讲堂或者回到家看到佛,或者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梳洗完了以后,就是要礼佛!礼佛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什么?经典告诉我们说:要恭敬,要合掌,要叉手,要胡跪,要稽首、问讯、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这种种都是礼佛的规矩。譬如来讲,我们的至诚心要恭敬佛菩萨,还要合掌叉手,合掌叉手(正伟法师同时示范合掌、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外,坦特罗佛教行者也将不净法所成的手印,故意套用在佛教的问讯中。或许有人会觉得很意外,但是经过正觉同修会考证的结果,坦特罗佛教早已经渗透到佛教里;只是许多佛弟子们不知道这样事实,所以一直在使用。因此,建议佛弟子们不要再使用目前的问讯方式,应该加以改变,应该改为:向下的手势为操手,向上齐眉的手势为合掌。以上佛坛所说的摆设的种种方法,仅是大方向、大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7.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上香、问讯后,长跪合掌,念诵安坐祈请文:OOO等人,欲于家中,亲承供养世尊(或其他诸佛、菩萨)圣像,故于今日,虔诚敬备,香、花、果等,启建安坐。祈愿世尊慈悲莅临坛场,摄受加持,令及诸眷属等,常随佛学,于佛菩提道中,亲修实证。也愿有缘众生,亲睹圣颜,仗佛威神,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藉此因缘,趣入,同入佛智。4.念毕起立,持祈请文,向上问讯;5.礼佛三拜;6.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关于上供的行仪,主要是在将花、果、香、水或其他食物供养佛前,行问讯礼,先将供物举至眉心,再放置于佛前即可。(1)香炉:供桌中央可置香炉。炉内宜先置香灰或细砂,或者先暂用米,等将来香灰积多了,再筛过以供插香。或供燃檀香粉及檀香木,方法是先燃香粉,然后渐添切成小条之香木。如果防香烟熏壁,可用有盖之卧香炉。线香如中途停熄,不可再燃,但可做卧香再燃。不可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4)凡入佛寺,遇师父应双手合十,弯腰问讯:“阿弥陀佛!”不可直称师父法名。凡答谢师父或向师父赔罪,皆说“阿弥陀佛!”而不说“谢谢或对不起”。向师父告别,应说“弟子向师父告假,阿弥陀佛!”不可说“再见啦!”或“GoodBye!”3、烧香祈福应知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佛菩萨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摩竭陀人听说佛陀到了他们的国家,也都前来,或者顶礼佛足,然后一旁坐下;或者向佛问讯后,一旁坐下;或者是向佛叉手后,一旁坐下;乃至于说有的遥远处看见了佛之后,就默默地坐下。这时候,郁毘罗迦叶尊者也在佛的当中坐,郁毘罗迦叶尊者他原来是修习事火教,是摩竭陀国这国人的心目中所瞩目的大尊师,是无着真人。于是摩竭陀国人心目中都这样想:是沙门瞿昙跟从郁毘罗迦叶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异婆罗门来诣尊者阿难所,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慰劳。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记说不?’阿难答言:‘随汝所问,知者当答。’婆罗门问:‘尊者阿难!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阿难答言:‘婆罗门!为断故。’复问:‘断何等?’答言:‘贪欲断、瞋恚、愚痴断。’又问:&l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