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综观人类历史,冲破旧观念的真理,在普遍为人接受之前都是障碍重重,历尽艰辛。本文的观点,可能又会招来种种非难。我只是想把它提出来,把理智思考的机会留给公众。至于给我的责难,也许是很好的礼物。新事物的诞生历来如此。序谩骂和大帽子能阻挡真理的脚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当今的科学,许多人引以为荣:人们庆幸地球这个得天独厚的星球,在宇宙中不多见的环境中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人们的对话中,「不可说」指的是「不可以说出来」的意思,但是在佛经中,不可说的意思并不一定是这样。世尊的确说过许多的不可说,如:《华严经》「不可言说不可说,充满一切不可说,不可言说诸劫中,说不可说不可尽,....於一微细毛端处,有不可说诸普贤,....一毛端处所有刹,其数无量不可说..」在第四十五卷中,世尊一口气说了将近四百个不可说。《地藏菩萨本愿经》【忉利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华藏世界品》中描述道:诸佛子。彼一切世界种。或有作须弥山形。或作江河形。或作回转形。或作漩流形。或作轮辋形。或作坛墠(shàn)形。或作树林形。或作楼阁形。或作山幢形。或作普方形。或作胎藏形。或作莲华形。或作佉勒迦形。或作众生身形。或作云形。或作诸佛相好形。或作光明形。或作种种珠网形。或作一切门闼形。或作诸庄严具形。如是等。若广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般八相成道指的是最后身菩萨从兜率陀天下来,示现入母胎、住胎、出胎,然后成长出家修行,一直到成佛、转,与入涅槃的过程,而在我们这个世界,这是诸佛示现成佛的恒常法则。在经典里面也开示,从过去的毗婆尸佛是如此示现,现在释迦世尊也是如此示现,乃至未来的弥勒尊佛,也将如此示现成佛。譬如在《长阿含经》卷1中开示:【比丘!当知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简序目前的佛教界,错解佛法的情形很普遍,平实导师以道种智的证量,领导正觉同修会胜义菩萨僧团,介绍佛法二主要道:解脱道、佛菩提道,让佛教的法义与道次第,清楚呈现于世人面前,在当今佛教界中,极为稀有难得。解脱道的四个果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以断我见为基础,进一步断除思惑。佛菩提道则以明心为基础,由于福、慧的,最后证得究竟佛果。关键词三缚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六道主要是指: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出六道。所谓轮回者: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故名六道轮回。天道世界各种宗教,几乎无不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思路:根据经论,从器世间的成住坏空(这部分对现状的描述,可以参考十方论坛有过的一个帖子,对照了现代天文物理所观于佛经的描述,非常一致,推断了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乃至须弥山的所指;这里就会涉及到神通的问题,可以进一步辨析佛教对神通的态度;关于器世间的描述和器世间的成住坏空,也可以引申出佛教的世界观,这部分可以参考甘愿做菩萨系列的内容),引申一切唯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我们看待一个人时,说他是男人或女人,不是看他的身形,而是看他的心性;这个人的心性如果是个女人,即使他是男儿身,我们也说他是女人,因为他只是男人中的女人。如果是个女人,但是她的心行、口行、身行显现出来时,都是丈夫相,我们就说她是女中的丈夫,本质上是男人。菩萨在世间,应该这样看人才对,不是纯凭表相来看的。通过下面佛说的女人八十四态,我们可以对照一下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法的目的是让众生离苦得乐、解脱生死,并且让众生修集福德与智慧直到成佛;因此这一切的修行都是从过去生延续到这一世,再从今生延续到未来无量世。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们得到好对象时也会跟对方说:能与你当夫妻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俗话说:七世夫妻。或愿生生世世结为眷属。因此中国人是相信有三世轮回的,在古印度也是如此深信著,所以佛陀在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世因果、善恶报应以及六道轮回,可以说是世间、出世间的圣者所共同观察到的。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开示说: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佛陀也说到一切众生不知诸苦之根本者,皆悉轮回,在于生死。另外,在《莲修起信录》中也说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像这些都是古德劝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概说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缘。『果』就是结果,也叫果报。『业』就是指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口意三业。『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所导致的后果。因就是业,果就是报。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动一个念头,都是种因;随其善恶的性质和分量,都有恰如其分的结果在后面,迟早总要由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在祇树给孤独园时,阿难请问八吐命运为何千差万别?佛告诉阿难:都是由于前世用心不同,例如:1.前世忍辱,今生相貌端正。2.前生爱发脾气,今生长相丑陋。3.前世贪心又吝舍,今生贫穷。4.前生礼敬三宝,今生高官显要。5.前世骄傲轻视人,今生出身下贱。6.前世对人恭敬,今生身形高大。7.前生轻视正法,今生身材短小。8.今生凶狠不认错,前世是羊。9.今生红眼睛,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老年痴呆症的定义:痴呆描述了一个症候群,并不是一种单一疾病的名称,具有三个特征:1.患者认知功能的几个方面受损,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2.成年之后出现症状;3.患者的意识清楚,是清醒的。据统计2010年全球大约有3560万痴呆患者,到了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570万,预计2050年痴呆患者人数将达到1.154亿人。全球范围内,多数地区60岁以上的痴呆患病率为5%~7%。我国人口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其实对某些体质比较敏感的菩萨来说,卡到阴(台湾话,意思是:“中邪”)就像是感冒一样,很容易就不小心发生。这就像是人们夏天常去冷气房就容易感冒的道理一样,因为鬼道众生的阴气、寒气比较重,而菩萨如果常常亲近鬼道众生,加上自己体质比较敏感,那就容易卡到阴。护法神通常都是保护受菩萨戒的我们不受恶性众生来迫害或干扰!但如果菩萨修行人接受鬼道众生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目录一、什么是八关斋戒?二、受持八关斋戒的目的三、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四、如何如法受持?一、什么是八关斋戒?《受十善戒经》卷1〈1十恶业品〉:「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坐高广大床;七者,不作倡伎乐故往观听,不着香熏衣;八者,不过中食。应如是受持。」「不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真假开悟》读后心得报告--------愿施居士整理《真假开悟》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三读的好书。亲教师亦言:「上禅三前,应将《真假开悟》第一至第三章看三遍。」可见本书之重要性。全书主要在阐释阿赖耶识、如来藏、真如三者间之关系。萧老师(平实居士)引用很多的经论圣教量,来充分的证明下列五点:一、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二、阿赖耶识即是因地真如心;三、法身即是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No.681大乘密严经(卷3)T16,p0747a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关键词:如来藏,阿梨耶识,藏识)No.670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T16,p0510b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辨正1、执着离念灵知心为实相心而不肯舍弃者,即是畏惧解脱境界者,即是畏惧无我境界者,即是凡夫之人。谓离念灵知心正是意识心故,若离俱有依(意根、法尘、五色根),即不能现起故;若离因缘(如来藏所执持之觉知心种子),即不能现起故;复于眠熟位、灭尽定位、无想定位(含无想天中)、正死位、闷绝位等五位中,必定断灭故。夜夜眠熟断灭已,必须依于因缘、俱有依缘等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乘佛法真义之中,无有无余涅槃,乃至有余涅槃可说,以解脱者之境界,非是断灭之境界,而是真解脱境界,如来于《大般涅槃经》说:「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全文于经典中出现七十五次,直说:「解脱即是如来。」所以唯有如来是真正解脱者,其余之解脱者说法,不过是如来为了安慰勉励有情,而权说,非是大乘真正究竟法义!因此二乘之小乘法之所说的诸涅槃,不过是哄小儿啼,如同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特别声明:《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系列选自于网络,祖师的风范和德行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但并非都是真实悟道的祖师,作者对悟道因缘的讲解也并非完全正确,做为禅宗修行仅供参考。欲深入探究真实证悟和禅宗公案,请参考公案拈提栏目。 四祖道信大师悟道因缘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而超异,自幼即对大乘空宗诸解脱法门非常感兴趣,宛如宿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