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7里面有提到:【何因缘故得名为戒?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之法,故得名制。又复戒者名曰迮隘,虽有恶法,性不能容,故名迫迮。又复戒者名曰清凉,遮烦恼热,不令得入,是故名凉。又复戒者名上,能上天上,至无上道,是故名上。又复戒者名学,学调伏心智慧诸根,是故名学。】佛在《优婆塞戒经》卷7里面提到:何因缘故名为戒?是什么因缘才取这个名字,叫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卷3)如果在家弟子能够作到,先断绝和这四种人交往,等自己的定力够了、自己的功夫够了,修证也能够有一定的成果的时候,就比较不会受到这四种恶人的影响。弟子能够答应佛陀以后,佛陀还说要继续观察这个弟子六个月的时间;在这六个月当中,弟子要能够常常亲近承侍传法的法师,传法的法师也得用心观察这个弟子,他行住坐卧的四威仪是不是能够教化,如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卷六佛陀的开示是说:一切世间的布施,以无畏施是最为第一的,因为众生所重视的就是他的生命,其次才是财产;这就是不杀与不盗,接着就是不邪淫以及不妄语。因为你能够不会侵犯别的众生的眷属,能够保护众生的眷属、保护众生的名誉,让他没有恐惧,这也是施无畏。例如恶口来说,譬如有人喜欢到处张扬别人的过失,如果有人得罪了他,心里就一定会恐怖,因为怕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八辑)》<业品>第二十四之余 问五、《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中佛言:「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月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弟子因日常工作之原因,经常午饭都要在过午之后才能吃,而且也要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优婆塞戒经》中,佛陀教了我们七十多条能让我们清净戒行的方法。我们现在分成五个大单元来学习,今天要和大家谈的题目就是:菩萨依正信正解修持净戒。依正信正解,信就是信佛、法、僧和深信因果,知道一切业悉有果报;解就是解心。信佛、法、僧是佛开示持戒清净的第一个妙法,能够深信佛法僧三宝,是迈向佛菩提大道的第一步。修学佛法最基本的行持就是信,信则能入,佛说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优婆塞戒经》卷6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因为北郁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有人受不淫戒,所以没有犯邪淫的问题。但是,北郁单曰的人,其实也可能犯有娠(怀孕时的性行为)、非道(口交和肛交)的邪淫,经典说北郁单曰没有邪淫的现象,显然是指他们所有人都没有婚姻关系与系属,所以就没有重大的邪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2、 问:《优婆塞戒经》卷六提到:「若有发心施他二衣,受者取一,云不须二,辄还留者,是得偷罪。」但在世法上,别人送东西,受者有拒绝之权利,若如佛言,那么别人送东西时,受者不就不能拒绝,否则即是害对方犯偷罪。又例如若有人发心供养导师,老师若表明不接受金钱等供养而拒绝,那发心供养者愿不能成,是否变成盗僧宝物,因为导师也说过「出口成愿」。以世法上而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优婆塞戒经》第三卷《受戒品》说:“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一者乐杀、二者乐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饮酒。一切众生因杀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罹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捨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饮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优婆塞戒经》卷六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欝单曰无。」因为北欝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有人受不淫戒,所以没有犯邪淫的问题。但是,北欝单曰的人,其实也可能犯有娠(怀孕时的性行为)、非道(口交和肛交)的邪淫,经典说北欝单曰没有邪淫的现象,显然是指他们所有人都没有婚姻关系与系属,所以就没有重大的邪淫罪可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优婆塞戒经》卷六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欝单曰无。」因为北欝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有人受不淫戒,所以没有犯邪淫的问题。但是,北欝单曰的人,其实也可能犯有娠(怀孕时的性行为)、非道(口交和肛交)的邪淫,经典说北欝单曰没有邪淫的现象,显然是指他们所有人都没有婚姻关系与系属,所以就没有重大的邪淫罪可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2、问:《优婆塞戒经》卷六提到:「若有发心施他二衣,受者取一,云不须二,辄还留者,是得偷罪。」但在世法上,别人送东西,受者有拒绝之权利,若如佛言,那么别人送东西时,受者不就不能拒绝,否则即是害对方犯偷罪。又例如若有人发心供养导师,老师若表明不接受金钱等供养而拒绝,那发心供养者愿不能成,是否变成盗僧宝物,因为导师也说过「出口成愿」。以世法上而言,若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关于不非时食之释疑:问:《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中佛言:「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月月之中,不能六日(六斋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因日常工作之原因,经常午饭都要在过午之后才能吃,而且也要吃晚饭。那受了菩萨戒后,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是否天天都要得失意罪了?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一辑之第112页开示:「修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云:受持八关斋戒,除五逆罪,一切罪,悉皆消灭。《无量寿经》云: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国为善百岁。一脱离病苦《药师经》说,若有人想要解除疾病之痛苦,那么应受持八关斋戒。二消灭罪障凡是想忏悔罪障的人,必须受持此戒和斋。《优婆塞戒经》说,受持八戒,除五逆重罪外,罪障都可消除。三免除横祸凡是想要求得自身、家眷平安吉祥,永免遭受各种飞灾横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卷五: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又云:若能如是清净受持八戒者,是人则得无量果报,至无上乘。又云:弥勒出时,百年受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又云:善男子!是八斋戒,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也。《菩萨处胎经》:八关斋戒者,是诸佛之母。受持八关斋戒法(据《在家律要广集》摘编)一、归依三宝(各称自己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一日一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言:受持八戒,除五逆罪,余一切罪,皆悉消灭。《涅槃经》云:波罗奈国有屠儿名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以屠儿之重大杀业,犹可仗此一日一夜之持斋功德而消灭之,其余之轻罪更何待论耶!三、免除横[hèng]祸凡欲求身家安稳,不受一切横祸者,不可不持。《四天王经》云:所在之处有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云:‘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阿含经》云:‘若于六斋日,奉持八戒一日一夜,福不可计。’《菩萨处胎经》:‘八关斋者,诸佛之母。’No.88[No.26(202),Nos.87,89]优陂夷堕舍迦经失译人名今附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止城东出。有女人子字芜耶楼。人呼为芜耶楼母。佛在芜耶楼母家殿上坐。有一女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说,受持八戒,除五逆重罪外,罪障都可消除。(《优婆塞戒经》(北凉中印度三藏法师昙无谶译)八斋戒品云:善男子,若有从他三受三归,三受八戒,是名得具一日一夜优婆塞斋。明相出时,是时则失。是故不得佛像边受,要当从人。根本清净,受已清净,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念心清净,求报清净,是名三归清净斋法。善男子,若能如是清净归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说: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优婆塞戒经》卷五)我们也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真心的归依三宝。如果是真心归依的话,在归依佛之后,他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自在天等等的外道天神;当他归依法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外道的经典;当他归依僧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说: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优婆塞戒经》卷五)我们也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真心的归依三宝。如果是真心归依的话,在归依佛之后,他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自在天等等的外道天神;当他归依法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外道的经典;当他归依僧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并且佛在《优婆塞戒经》有开示戒律在您的佛道上面所扮演的角色,《优婆塞戒经》卷六:「是故经中说七种业有作无作,如人重病要须众药和合治之,若少一种则不能治。何以故?其病重故。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具诸恶故,要须众戒然后治之,若少一戒则不能治。」所以我们希望您若环境许可的话,能够满分受就应当满分受,因为满分受那就更能具足受戒的功德,佛说这叫做「具足受戒」。至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