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世尊所说的佛法,从解脱道到佛菩提道,由头至尾就是以真如如来藏来贯穿整个三乘佛法。二乘解脱道所入的涅槃就是灭尽五阴、十八界,灭尽妄心七转识,而只剩下如来藏独存的境界;说是境界,实在是无所境界,这就是入涅槃。但是阿罗汉只是断尽了一念无明的见惑与思惑,至于无始无明上烦恼的部分,则是不证也不知;所以解脱道在整个佛菩提道当中,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一个方便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1第39集 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正德老师开示 (原标题:为什么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说,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就是如来藏啊!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08集长生不老药如来藏>正光老师开示 (原标题:如来藏就是众生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菩萨复依妙观察智,于自他一切有情蕴处界中,普观一切有情之自心如来藏皆同一性:离见闻觉知(不与六尘相到故)、离思量性(从不作主故)、能了知众生心行(为众生造一切业故)、无我性(不了知自身故)、非有性(无形无色无十八界故)、非无性(具十八界种、三界六道种、世间出世间种故)、无智性(离见闻觉知故,不入法尘境故)、无无明性(离思量执着性故)、无增减性(不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71、72集 二乘菩提与如来藏》 张正圜老师(原标题:二乘菩提与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要期待坦特罗佛教能够改变,要把它改正为正确的见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要从根本法义上作全面转易之故,双身修法之即身成佛法门是坦特罗佛教自炫于显教之法门,由是观之,要期待坦特罗佛教要能够修正法义,就好像与虎谋皮,难有希望!如果像这样子,不以根本识阿赖耶识(在佛地的时候改名为真如)当作是诸佛的本源,却以缘起法缘灭法的这个明点当作是诸佛的本源,然后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第47集小乘法与如来藏》正益老师开示 (原标题:小乘法与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而且祂是与三乘圣人也都是要依著这个阿赖耶识作为他的种性,种性一样;各种不同的种性,它的种子也是执藏在这个如来藏阿赖耶识里面,所以祂是“诸乘而作种性”。如果能够证悟了,能够转依,依祂而修学,就能够逐渐的能够成就佛道。这经文的意思是这样子。另外在《佛说不增不灭经》里面,也有一段经文,佛言:【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解释如下:阿赖耶识也是这样的道理,是三世诸佛——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清净的体性;虽然阿赖耶识本体在凡夫位是恒、是常、是清净的,但是却含藏了无始时劫来的七转识的染污种子,所以是变异的、是无常的、是不清净的,因为这样的结果,使得有情在六道中不断的轮回生死,不仅无法出离生死,也无法亲证三乘菩提;如果菩萨能够亲证阿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2第42集 老母娘绝非如来藏》正礼老师(原标题:老母娘绝非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家菩萨能多度人,出家菩萨则不如是,何以故?若无在家,则无三乘出家之人。三乘出家,修道、持戒、诵经、坐禅,皆由在家而为庄严。善男子!有道、有道庄严;道者所谓法行,道庄严者所谓在家。出家菩萨、为在家者修行于道,在家之人、为出家者而作法行。在家之人多修二法:一者受、二者施。出家之人亦修二法:一者诵、二者教。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兼有四法--受、施、诵、教,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于法,不由于他;亦自知得有余地,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来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则究竟一乘,无异如来,无异法身;如来即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则究竟一乘,究竟者即是无边不断。世尊!如来无有限齐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置于善道住三乘处。是名利他。复次自利。与三功德分不相离。一者无漏。二者遍满。三者无为。复次利他。与四功德分不相离。拔济众生不堕四处。一者妄见痴迷疑惑。二者苦道恶道堕道。三者以嫉妒心以怨结心破坏正教。四者以下劣心贪乐小乘。阿难。兴此二事自利利他。是菩提事。阿难。何者名菩提相应法。无上菩提是真实相。十九种法与其相应。一者不可思量。二者微细。三者真实。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说有三乘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世尊云何已般涅槃复般涅槃耶。佛告迦叶。声闻以声闻般涅槃。而般涅槃非为究竟。辟支佛以辟支佛般涅槃。而般涅槃亦非究竟。乃至得一切种功德。一切种智大乘般涅槃。然后究竟无异究竟迦叶白佛言。世尊。此义云何。佛告迦叶。譬如从乳出酪。酪出生酥。生酥出熟酥。熟酥出醍醐。凡夫邪见如初生乳。乳血共杂。受三归者犹如纯乳。随信行等。及初发心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乘三昧。释彗星三昧。有德三昧。宝圆王三昧。无定色三昧。定华三昧。六入真净三昧。大界三昧。能坏欲界三昧。璎珞三昧。金色三昧。智爱三昧。智圆王三昧。智子三昧。分陀利华三昧。日光王三昧。月爱三昧。光王三昧。光圆王三昧。净光王三昧。光藏三昧。青光三昧。时光三昧。断闇三昧。光潮三昧。箭光三昧。一切善根三昧。婆罗那香象王三昧。未生恶王三昧。调柔三昧。能坏憍慢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为诸开三乘教。虽开三乘多说菩萨一乘之行。尔时虽有魔王魔子。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众生悉得大慈大悲之心。皆得远离三恶道苦无有八难。世界常净犹如北方郁单越土。天魔波旬不得其便永断邪见。彼佛如来入涅槃已。法住千亿然后灭尽。说是语时。一切大众诸天龙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持诸华香微妙伎乐供养于佛。大迦叶等诸大。欢喜赞叹恭敬作礼。诸大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义名立则照三乘之优劣。至极之有在。然冥化无朕。妙契无言。任之冲境。则理不虚运。是以此经开诚言为教本。广众喻以会义。建护法以涉初。睹秘藏以穷原。畅千载之固滞。散灵鹫之余疑。至于理微幽蟠微于微者。则诸菩萨弘郢匠之功。旷舟船之济。请难云构。翻覆周密。由使幽涂融坦。宗归豁然。是故诵其文而不疲。语其义而不倦。甘其味而无足。餐其音而不厌。始可谓微言兴咏于真丹。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诸声闻凡夫之人疑于三乘云何无别。是诸众生久后自解一切三乘同一佛性。犹如彼人悟解乳相由业因缘。复次善男子。譬如金矿淘炼滓秽然后消融成金之后价直无量。善男子。声闻缘觉菩萨亦尔。皆得成就同一佛性。何以故。除烦恼故如彼金矿除诸滓秽。以是义故。一切众生同一佛性无有差别。以其先闻如来密藏后成佛时自然得知。如彼长者知乳一相。何以故。以断无量亿烦恼故。迦叶菩萨白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或复有说三乘成道。或有世尊左胁出水右胁出火。或有示现初生出家坐于道场菩提树下转妙法轮入于涅槃。或有世尊作师子吼。令此会中有得一果二果三果至第四果。或复有说出离生死无量因缘。尔时于此阎浮提中。所有众生遇斯光已。盲者见色。聋者听声。哑者能言。拘躄能行。贫者得财。悭者能施。恚者慈心。不信者信。如是世界无一众生修行恶法。除一阐提尔时一切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部经可以让学人成就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与佛菩提。(声闻菩提,乃是声闻人所觉悟的法道。也是声闻人听闻世尊的开示,用四圣谛、四念处观、八正道等法来观察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虚妄,因此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为声闻初果的须陀洹;乃至断了五上分结;也就是断了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痴,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