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譬如三乘菩提的行门与果证,就是属于无为法。行者如果能够现前观察十八界法的虚妄,一一如实现观而没有遗漏,就能够了知有念灵知心与离念灵知心都是虚妄,都是必须藉缘才能生起之法;也能够了知处处作主之心就是意根末那识,意根同时也是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源;能够这样一一现观而了知十八界法都是虚妄,没有一法有其自体性,没有一法是可以常住不坏的人,就能证得声闻初果,这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1第037-038集一心前后不相应》蔡正礼老师 (原标题:一心前后不相应)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11、12集什么是'法'(一、二)》正伟老师开示 (原标题:什么是“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8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五)》正圜老师开示 (原标题:虚空无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外道以及未悟得三乘菩提之一切佛门凡夫,顶多只能不起身之恶业,而无法制止口、意之恶业,这都是由于未能与择灭无为相应的缘故。以上所介绍的是择灭无为。-----《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8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五)》正圜老师开示 (原标题:择灭无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非择灭无为是说,三乘贤圣依三乘菩提而见道以后,依着见道功德而继续进修,渐渐断除烦恼障之现行乃至种子随眠,成就四果有余依涅槃之修证;这时他的觉知心和思量心都能依清净体性而自安住,不像未悟三乘菩提之佛门凡夫或者外道,必须以意识心观察而压抑烦恼的现行;所以说三乘诸圣都是自性清净者,这就是非择灭之无为法。换句话说,证得非择灭无为者,乃是证悟三乘菩提以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8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五)》正圜老师开示 (原标题:不动无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8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五)》正圜老师开示 (原标题:想受灭无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每一本正觉同修会出版的结缘书或局版书,背后都有记载的一个佛法三乘菩提修学次第,都有提到四种修:修学知见、修习定力、修除性障、修集福德。这四种修具足之后,然后您就能够依于您的未到地定、依于您五停心观、依于您七方便、依于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样子一个如实地观照般若,从你闻、思、修,文字般若进而依定慧等持而来作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漏法之无想定亦如是,凡夫位之佛入四禅中,不解三乘菩提故不断身见,而断意识心我见,恐堕断灭故不舍色界天身,以断灭「觉知心我」为涅槃,遂于四禅位中灭除觉知心我,定中息脉俱断,以为无余涅槃,实是无想定。人间证得无想定之外道亦如是,以此为「入涅槃」,然实所入为无想定:定中无息无脉,无见闻觉知,状若人死。佛说此位中仍有七八二识,故说无想定中有不离身识,识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个唯识妙义是三乘菩提的根本,大乘的唯识妙义是三乘菩提修行的最主要的根本。如果没有大乘的唯识妙义的话,三乘菩提的修行就会落入了断、常二见。所以唯识令三乘的有学不致落入断见,也不致落入常见,因为有大乘的唯识妙义,所以也令二乘的无学入于无余涅槃的时候,不落入了断灭论。因为有大乘的唯识妙义,声闻缘觉断除了我执以后入无余涅槃,到底还剩什么东西存在呢?如果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男子!一切凡愚,迷佛方便,执有三乘;不了三界由心所起,不知三世一切佛法自心现量;见外五尘执为实有,犹如牛羊不能觉知,生死轮中无由出离。善男子!佛说诸法无生无灭,亦无三世,何以故?如自心现五尘境界本无有故,有无诸法本不生故如兔角等,圣者自悟境界如是。善男子!愚痴凡夫妄起分别,无中执有,有中执无,取阿赖耶种种行相,堕于生灭二种见中,不了自心,而起分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切智是三乘无学通有的,但一切种智的修证却是大乘独有,不共二乘。一切种智是指有关八识心王的一切种子的功能差别的智慧,一切种智的修证过程,是在触证如来藏的基础上,循序修学,通过三贤位之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初地起所修种智——唯识百法明门、千法明门、万法明门……的修学,最后断尽变易生死而成佛道。佛地真如唯带旧种,究竟清净,故成佛后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006集总释宗通与说通----证第一义谛(四)》正光老师 (原标题:一切诸法都是自心所显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3、假必依实佛于三乘诸经说“一切法空”“缘起性空”者,皆有一大前提——依不生不灭之第八识而说一切法空、缘起性空。于四《阿含》诸经中,依涅槃之“本际、实际、识”,而说蕴处界等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于般若系诸经中,依“诸法实相、真如、法身、法性、非心心、无住心”等,而说一切法空、缘起性空;于唯识系诸 | 三摩地 2018-07-21 |
|
|
3、假必依实佛于三乘诸经说一切法空缘起性空者,皆有一大前提——依不生不灭之第八识而说一切法空、缘起性空。于四《阿含》诸经中,依涅槃之本际、实际、识,而说蕴处界等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于般若系诸经中,依诸法实相、真如、法身、法性、非心心、无住心等,而说一切法空、缘起性空;于唯识系诸经中,则依第八识常住不灭而说万法唯识、三界唯心。若离不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为令今世后世学人建立正见,故举《百法明门论》偈,略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若能明此者,修学三乘佛法,皆不堕于我见边见,偈曰: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论曰:一切最胜故;云何故作是说?谓八识心王乃三界一切法之根本;若无八识心王,则无十方三世之三界万法。例如:无色界天境界,必须有意识安住其境,方有无色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七住真见道位起,由于亲证如来藏的缘故,能于三乘诸经渐起胜解及胜行,非唯臆测及无本而行,故名胜解行位,能作殊胜的体解与观行故。四者修道位。于修道位中,始自初地,末至等觉,修何等道?谓入因果分、修差别分及三学分,是此十一位中修道,即是唯识行也。然而此唯识行所修证者,其实仍是依七住位所证得的唯识性为根本,进修胜妙细密之一切种智及修除习气种子…等,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于阿赖耶识心体常住不灭,并且执藏一切种子,所以能够作为三乘佛法种性以及人天善法种性的所依。所以,如果能够亲证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并且具足了知祂的究竟内涵以后,最后可以成就究竟佛道。既然成佛之道必须由阿赖耶识心体所成就,因地的真如性也是由阿赖耶识所显现,佛地的第八识真如也是由阿赖耶识心体所转名称,都是同一个第八识的识体,所以说阿赖耶识是常住不坏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非常谢谢大家!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063集阿赖耶识是生死轮回的主体》正圜老师 (原标题:阿赖耶识是生死轮回的主体)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