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里面也显示了业种显现的道理,因为福报都享尽了,只剩下尚未兑现的恶业种子,因此舍报之后就会因为恶业种子现行而堕落恶趣之中。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1中的开示:【世尊!我今不求三界有漏人天果报,唯求出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三界之中人天福乐,虽处尊位,先世福尽还生恶趣受无量苦,谁有智者乐世间乐?】因此,我们都要了解三界人天果报是有享尽的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正是因为不管我们在三界六道中的哪一道,我们每一位众生的本心如来藏,时时刻刻都不曾远离我们的身心,而我们的起心动念、身口意行当中所造作的善恶业种,都会毫无遗漏的储存在我们的如来藏藏识当中;由于如来藏所具有的异熟体性,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果报就会实现;纵使经过了百千劫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种,在还没有实现之前也都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看了这段影片,若有人开始戒杀、茹素的话,这位小菩萨及信受而去实践戒杀、茹素的人,他们的未来就开始一点一点慢慢转变了!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身上都有一个「如来藏」,纪录着无始以来,善、恶、无记的一切业种,所以若我们奉行戒杀、茹素,业种便开始转为清净了,而体现在自己及未来世的色身上,自然就会少病及长寿。释尊在《优婆塞戒经》开示这些正知见:「云何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主张万法的根源是如来藏,如来藏心体是常,他们则说时是常:一切法都从时节来,时节因缘到了你就出生了,时节因缘到了你就死了,而不是如来藏所含藏的业种为因缘,这就是时节外道。另有一种外道是极微外道;还有一种是大种外道,说一切有情都从四大来),这外道说:时节到了,种子自然就生长,跟你说的道理无关。佛反驳说:你所讲的时节是常,既然是常,不该时节到了就发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然说,一切众生的无漏法性是本来就存在的;但是,要发起菩提性,而发愿成佛以及广度众生,生生世世都愿意当菩萨,这却不是众生本来就有的心性;还得要有过去所累积的善业种子,还要有善知识的因缘的配合,才能够发起这个菩提性——菩萨性的。如果说,一切众生都是本来就有菩萨性的话,那么为什么会有初发心的人呢?为什么又会有退转菩萨性的人呢?既然是有初发心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然说,一切众生的无漏法性是本来就存在的;但是,要发起菩提性,而发愿成佛以及广度众生,生生世世都愿意当菩萨,这却不是众生本来就有的心性;还得要有过去所累积的善业种子,还要有善知识的因缘的配合,才能够发起这个菩提性——菩萨性的。如果说,一切众生都是本来就有菩萨性的话,那么为什么会有初发心的人呢?为什么又会有退转菩萨性的人呢?既然是有初发心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意思是说,要在心中先建立正确的认知:每一个人都有八个识,除了识阴六识及意根末那识以外,还有一个自己从来都不知道的第八识如来藏,名为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恒时显示其真如法性,是每一个人都各各本来自有,而这个真识能执持各人所造作的全部善业、恶业、净业、无记业种子,舍寿时依所造的业种而转生到下一世去,由祂变生各人下一世的色身与识阴觉知心,具足五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实相心含藏了因果业种,和每个人往世带来的个个不同的习气种子。参究出这颗心,才真的开启成佛之路,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参禅就是修行人最重视的一件事情。如果像印顺邪师那样教导,所有的法都是虚妄的话,那他自己,还有我们所有这些修行人还要修个什么?印顺先生不是自打嘴巴吗?因为有实相心不生也不灭,所以,我们每一世修行所累积的善业会一直滚雪球般在增长,恶的种子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33……因业种现行而产生第六识,第六识投胎,叫做「名色」;「名」是精神,「色」是物质。34释圣严认为「无明」是识的根本,意谓无明可以出生识,可是无明只是意识的无知状态;无明是依意识的存在才有无知状态的存在,是依意识的无知而施设意识所住的无明状态,是故无明依存于意识,不可能出生意识。释圣严又说「无明」含藏着一切业的种子,将意识的无知状态「无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这个小小的意识又如何有能力去判断,众生各自如来藏的业种相互作用、激荡后,所产生的结果是好还是坏呢?我越来越疑惑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我怎能确定什么事对面前这个人一定是好呢?我唯一能确定的事就是自己的发心,确定自己的发心是好还是坏,是为自己谋私利还是为大众而造福,当然,如果觉察力不够,或许也不能发觉藏在华丽美善言辞背后的自私动机。对这个世界我是越活越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祂不会因为众生造作恶业,祂来持这个染污种,譬如杀人恶业的种子、譬如说诽谤佛法,或是说残害众生的这些恶业种子,乃至的这些种子,这些所谓相应三毒—贪、瞋、痴—的染污种子,如来藏第八识不会因为摄持了这些业种而变成染污。反过来说,如来藏也不会因为我们菩萨修行了六度法,修行了四摄法来跟众生结善缘,结善法缘而来累积自己的功德、福德;不会因为我们修集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丁、识阴的苦集由于识阴六识心都必须以五色根为缘才能在人间出生及存在,那么识阴六识就一定不可避免的会与人间的种种六尘接触,一定会被六尘中的许多境界吸引而产生执着;譬如对六尘的执着与贪爱,譬如对五阴所拥有的世间财产、名声、眷属……等,产生了执着,坠入我所的执着中,这是最粗浅的识阴苦集;为何说这是识阴苦集呢?因为这些都是识阴相应的法相,是识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再者,对于忏悔之法,乃是转染恶之身口意行,成为善净之身口意行,不是只有持咒一种方式,忏悔的目的乃是要让染污种子回熏成为清净之业种,故行者本身的如理作意与改往修来的身口意行,才是比较重要的要领,不是单靠咒语的威德力去解决问题。真正的问题解决,乃是要靠自己身口意行转依清净如来藏方是正途。(原标题:观行与定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今生所造一切的善业、恶业、净业、不净业,将随第八识业种的移转而显现业境(不含无记业)让自己看见,就好像播放电影片一样,由上而下一格一格的出现,将一生所造善恶业行全部现行,出现总时间不到半秒钟。此时,意识心非常猛利,于每一格业境,都能清楚了知。于了知后,就渐渐进入正死位中,在正死位中是没有意识心存在的,意识心是断灭不存的。正死位过后,中阴身生起时,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就是说,由于他心中仍有受生于异类旁生的恶业种子存在,是说他仍然会造作害人、谤法、盗法、忘恩负义的恶业,由这些恶业而难免舍报后沦坠三恶道中。三界五趣只有人与天人是比较安乐的堪忍之处,名为二种善道(阿修罗遍于五趣中受生、时善时恶);其余畜生、饿鬼、地狱三道众生,皆不可堪忍,名为三恶道。以三恶道不同于善道的人及天人故,名为异生;若人尚未断尽身、口、意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关于断除憎嫉恼的部分,世尊是怎么说的呢?世尊开示说:居士啊!修习多闻的圣要怎样依于从来无憎嫉恼的清净心而断除憎嫉恼呢?修学多闻的圣应当要作这样子的思惟:心中充满憎嫉恼的人,必定会造作恶业,这些恶业种子储存在如来藏心之中,将来就必定会受到恶报的。无论是现世还是后世,如果我有憎嫉恼心的话,就一定会自害,也会诬谤他人。诸天天人以及有智慧的清净梵行者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优婆塞戒经》卷四意思是,如果外道说:五阴身所造作的善恶业,这个业完成了,就过去了,没有了,只剩下色身还存在,所作的行为已经消失了;那么所谓的业,就没有可以依住的处所,那就是没有业种的存在;那为什么你释迦牟尼要说,舍离了这个色身以后,下一世还会得到这一世造下的这个业的果报呢?也就是外道不认同异作异受的道理。各位不要以为这是外道质疑佛陀,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业就是身口意所造的行为,那些种子会存在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中,善业的种子在将来就会有善报,恶业的种子在将来就会有恶报;而不善不恶的业种,也是继续累积成习惯势力!所以很会做面包也是一种业,未来世他继续很会做面包,那假设他做面包有布施贫穷,就是善业!他未来世除了很会做面包也会有福报。那很会任何世间技能也是一种无记业(非关善恶),但用这种技能来行善就造就了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尽除二障——烦恼障及所知障,才是真正的解脱;而执持二障业种、惑种以及一切种的就是执受识。无着菩萨开示:惑种、一切种,由能缚二人。执受识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惑种就是烦恼障的种子,会系缚二乘人;对一切种的不究竟了知,就是所知障,会系缚菩萨;所知障,不障碍二乘人的解脱,所以得除掉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才是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写给菩萨们:面对境界,多向内看,当下那一刻,如果我因别人做的某件事激怒,事情是外在的,可是这份被激怒的心却是我内在所发生的,想想,真正的菩萨会被这样的一件事激怒吗?会因为这件事而对众生产生嗔心、舍心吗?在我们修学佛法没有达到一定的位阶以前,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有漏习气与无明业种,而造作种种业行,遭受种种业果,我们种种的境遇,其实是自己今生或过去无量生所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