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外相分中的人身,是由有情各自的阿赖耶识藉父精母血、四大、业种之缘而变生的正报;而山河大地……等器世间之依报,则是由共业有情阿赖耶识之法种及异熟等流种为因,共同变现而成,并非如一神教所说「由上帝或大梵天所创造的」。再说,众生之前五根是由众生各自别业所感,以致别别众生之相貌身量各各不同,譬如人身有别于畜生身;乃至同为人类,却有男女面貌美丑、 admin

2020-06-08

  各位菩萨,以上所说四圣六凡十法界世间,其实都是唯心所成;即使是我们所住地球的粗硬世间,也是由有缘众生如来藏中所含藏的共业种子互相感应,才能在虚空中形成,使众生得以在这世间受报,乃至继续造业;所以说三界唯心,因此心就是世间。世尊在经中常为弟子们宣说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相,以及往生三界的种种因由果报,希望弟子们能够了知,三界所有境界都是幻有幻灭,不可贪爱 admin

2020-06-08

  那为什么每一个众生所出生的样貌是不一样呢?这个就是因为有众生各自各自的别业,因为过去世您所造作的业果,储存下来的这个业种,形成您这一世受持的业力,所以再一次的形成的无明缘行,识缘名色,由您的如来藏再一次出生了您这一世的名色。那什么叫作名色呢?这个名色其实就是您这一世的正报身。那什么是正报身呢?譬如说狗生为狗身,狮子生为狮子的身,蛇生为蛇身,这个就是 admin

2020-06-08

  因为这菩萨从二乘无学位回人大乘不久,不过才几世而已,所以他第八识心中,从过去无量世来所累积下来的有漏业种,还没有全部除断。既然有漏的业种还没有除断,那显然还没有真正的成佛;甚至还不能称祂为证得五分法身者,因为祂只有部分解脱身、以及部分解脱知见身,可是增上三学都还没有具足。譬如增上定学——也就是三地菩萨与增上慧学相应的增上定学(能与增上慧学 admin

2020-06-08

  依于如来藏出生五蕴,五蕴造作了善恶业之后,业种由如来藏所蕴藏,依于业种而往生到三界六道的善恶趣;只要没有解脱,会继续在如来藏所普遍兴起出生的三界六道的这样子的有情的色身或是说心法(因为无色界没有色身),而不断地轮回。佛性常住就是这个道理。依于佛性常住,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一切众生都有无量无边的轮回;无量无边的轮回当中,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都有无量 admin

2020-06-08

  依于如来藏出生五蕴,五蕴造作了善恶业之后,业种由如来藏所蕴藏,依于业种而往生到三界六道的善恶趣;只要没有解脱,会继续在如来藏所普遍兴起出生的三界六道的这样子的有情的色身或是说心法(因为无色界没有色身),而不断地轮回。佛性常住就是这个道理。依于佛性常住,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一切众生都有无量无边的轮回;无量无边的轮回当中,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都有无量 admin

2020-06-08

  因为这个恶业种子在未来世现行的时候,也是一个逆增上缘的缘起;菩萨藉这个现行的机会,能够转变染恶种子成为善净种子,对于一切的顺逆境界,都可以成就佛事。因为转依如来藏这样的一分功德,一定远远超胜于原来所造恶业的势力;因此,菩萨于悟后能够这样随缘度众而使得过去无量恶业种子现行,这个就叫作发露;并且能够因为转依而心得决定,不再回熏恶业种子回到如来藏当中,这 admin

2020-06-08

  祂随着业种及无明种流转生死无量劫以来,于七转识贪厌万法之际,藏识本身却不贪不厌三界万法,所以名为清净。于无量劫的生死流转中,世世之十八界示现有生死,而藏识自心却始终住于如性,所以名为涅槃。这个自心藏识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就叫作虚空无为。而这虚空无为之证见,如果离开上述八识心王等四位诸法,就不可能显现出来而为证悟之人所见,所以名为四所显示。-----《三 admin

2020-06-08

  法无我是证得如来藏后,依所证藏识加修唯识的一切种智,证知蕴、处、界诸法之无我性,诸法皆因如来藏所收集之爱业种所生,一切境界皆因如来藏与根、尘、识互为缘起而有。如是现见一切境界皆是自心现量,非有外法而为有情之所触所受者,因此便能远离对于自心藏识之执着,便能远离意识心对自己的执着,发起初地般若道种智,这才是初地所证的法无我。故知开悟明心证得如来藏者仍非 admin

2020-06-08

另“无分别中广分别”是指第八识之了别性,不是指意识修行开悟之后所发起的智慧;譬如能了知七转识心行、能知如何摄取四大成众生身、能了知众生色身之种种运作、能记存众生的业因、能了知如何让众生所造业因种子接受善恶种种果报,皆无差池,这就是第八识所了别的内涵,不是意识觉知心所了别的内涵;第八识还有不可知执受,能对业种、身根、山河大地…… admin

2020-05-31

  他们都不晓得:把自己的觉知性除掉以后,根本因如来藏心中所含藏的虚妄想种子、业种、异熟种,仍然具足存在,不免要继续轮回。所以就以为把觉知性灭了,使觉知性不再生起了,就免除轮回生死了。这在理论上似乎是可以成立的,其实不然;因为他们心中又怕变成断灭空,所以其实依旧保持一分极微细的觉知,只是不反观自己罢了!于是住在好像没有觉知的「枯槁乱想」之中。因为这种想 admin

2020-04-08

因为大乘法的主体就是第八识,而第八识如果不存在,轮回就不存在;因为蕴处界没有一个生灭法能够储存业种。那我们就回到这一个论点,我们就纯粹主要引用四阿含来证成阿罗汉不是佛,来证成四阿含初转法轮所说的,只是来帮助我们断除这个分段生死,所谓的断烦恼障证人无我,甚至严格来讲只是人无我的一少分,还没有资格讲说人无我的全部。因为阿罗汉也好、辟支佛也好,这些小乘声 admin

2020-03-21

”可是我们要告诉大家,这样的植物这种向阳性,以及根向下生长的这种性质,是属于物性;这种物性是共业有情如来藏所含藏的业种里面,然后成就出这些草木植物有这种物性,它是没有心性的。因为心性是要能够有八个识,然后要能够对六尘见闻觉知。如果说很难去跟你辩论它到底有没有见闻觉知,还是回到刚刚讲的,有情还是要归属于五种种性的哪一种。请问:草木植物,到底是归 admin

2020-03-12

你怎么知道你父母的冤仇,这一辈子不是因为过去生的业种种所造成的呢?所以,我们应当对这世间应当产生报恩想。什么叫报恩想呢?就是有世间的众生,因此我们知道种种的这些不如理作意,我们就可以亲近三宝,我们就可以调柔自己的心;而且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让所有的有情都能够安住在佛法之中,让过去的一切就泯去所有的恩仇,这样不是很好吗?不然你父母如果还有欠对方什么 admin

2020-02-21

因是指如来藏中所执藏过去造作的善恶业种及无明种,缘则是今生所遇到的善恶业缘。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中,就以佛弟子修行成为阿罗汉为例,说阿罗汉以前所造的大恶业,因为在遇到佛陀以后,发起一念心善而出家修行,由于这个遇佛发心修行的善缘,成就了无漏果,所以舍报时就入无余涅槃,使原本大恶业的报缘不具足而成为无报业,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三乘菩提 admin

2020-02-21

明白了业种、业力与众生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间的关系,接下来要探讨业报偿的问题。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告诫弟子们:【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就是强调业力是无可逃避的,不管善业或恶业在没有失坏灭除以前,有业就会有果报;今生不受报,来生不受报,就是千千万万生,业力照样存在,只要因缘和合还是要受报的。像学佛人 admin

2020-02-21

其实关于因与果之间的关系,大乘佛法中多以过去世业行所熏种子,作为招感未来世果报之因,称为业种业种子。例如大乘法《华严经》中有圣教开示:【善男子!若有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为照解一切业种,无所依著。】(《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楞严经》中也有记载:【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 admin

2020-02-21

恶业既然成就了,就必须有个根本因来执持这些业种,这个根本因绝对不是意识,因为意识在五位会断灭,也就是在无想定、灭尽定、眠熟位、闷绝位以及正死位的时候,意识会断灭,只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如来藏这个根本因才能执持这些业种。------《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100集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之释疑(一)>周正铭老师 admin

2020-02-21

上一集的最后我们也提到,恶业既然成就,就必须有个根本因来执持这些业种,这个根本因绝对不是意识,因为意识在五位会断灭,也就是在无想定、灭尽定、眠熟位、闷绝位以及正死位时,意识会断灭,只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如来藏这个根本因才能执持这些业种。接下来,我们继续这个问题。又譬如,如果是身行正在作善事,但是嘴巴却同时在作不善事;比如说,有人乐善好施,但他在布 admin

2020-02-21

恶业既然成就了,就必须有个根本因来执持这些业种,这个根本因绝对不是意识,因为意识在五位会断灭,也就是在无想定、灭尽定、眠熟位、闷绝位以及正死位的时候,意识会断灭,只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如来藏这个根本因才能执持这些业种。------《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100集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之释疑(一)>正铭老师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