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但是虽然有善恶业、轻重业的差别,念力却可以改变它;虽然业种还在,但是由哪一种业先受报的情形将能有所变动,就会使后世有机会来补救。譬如一个人造了大恶业,但他也曾经造了大善业,这时要教他忆念大善业,不要去想那个大恶业,让他专注在那个大善业的福德上面。这时因念力的关系,导致受生的状况出现变动而使大善业的果报境界现前了;然后在未来世中,他因为有大福德的环境 | admin 2020-02-21 |
![]() |
可是菩萨应该要在这里想,我不应该执著过去生的这些业种,我不应该执取那些窄小的心量,我不应该用人的眼光、用人的角度来思量这一切的行为;我应该依于佛陀的教诲,用菩萨关怀众生的角度,然后方便在这过程中,对他显露出应有的菩萨的威仪。所以菩萨在这过程中就会开始改变自己,这作意的话就会比较强烈,因此在跟对方再次解释,或是能够有解释机会的时候,就会很客气,这客气 | admin 2020-02-21 |
![]() |
佛在这里的比喻,其实就是让我们在找到如来藏以后,必须要净除如来藏里面所含藏的分段生死的业种,乃至于分段生死的烦恼习气种子,乃至于要分断无始无明的上烦恼,乃至于要分断所有的一切的变易生死的这一部分的烦恼。这一部分的种子,全部都是含藏在如来藏里面,经过我们菩萨五十二位阶的修行过程里面,从信位到住位,到七住位的时候明心,乃至于十住见性的时候,找到如来藏明 | admin 2020-02-21 |
![]() |
二乘的无生忍,就是现前如实的观察我的五蕴是无常空,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是无常空;或者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的观察我的五蕴、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藉入胎识为因,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为缘,才有蕴处界的缘起缘灭。蕴处界既然是缘起缘灭的体性,所以说蕴处界其性本空。然后要缘于一切诸法灭尽,就是要用苦集灭道来灭掉自己的蕴处界,让自己不受后有,永远不再 | admin 2020-02-20 |
![]() |
而福田则是被下了善业种子以后,未来世会出生可爱的果报,所以未来世能造福于种田的人。福田有三种:包括报恩田、功德田和贫穷田。所谓报恩田,是说这个福田对你有恩,你应当要报恩,所以叫作报恩田。报恩田是指父母、师长、根本上师。也就是说,生养我们的父母是我们应当要报恩的对象,我们长大如果有能力回报父母时,应该以恭敬心来孝养父母,这就是在种福田。除了父母以外, | admin 2020-02-20 |
![]() |
相反地如果大家都能去恶修善,那么整个世界也会变得清净,这个就是心净则国土净的道理,因此有情众生的某一个人业种改变了,他的如来藏相应而出生的那一分世界也就随之转变,虽然微少而不容易觉察,但若所有有情都转变了,就很显然地可以看见世界的全面转变。相同的如果有多一些人,在修行上能够断我见,证悟实相,那就会使得某地区、某国家,乃至某个世界的众生广有福报;因此 | admin 2020-02-20 |
![]() |
虽然将来的恶业可能还有残余的业种种,但总算是不到三恶道,至少还能够得到人身,不是吗?所以地藏菩萨告诉我们:我们应当为眷属来助念啊!不要因为种种其他原因,而作这些不如理作意之想。 所以助念的话,可以来救度这亡者,这样是非常好的;乃至于地藏菩萨圣像的庄严,可以让亡者感受到地藏菩萨的光明,甚至地藏菩萨就来救度他们。因为地藏菩萨在过去生,祂作光目女的时 | admin 2020-02-20 |
![]() |
由于这样的缘故,使得阿赖耶识渐渐断除了执藏三界烦恼的功能,最后三界九地随业受生之业种断除净尽,断尽分段生死,解脱果圆满,名为菩萨阿罗汉。菩萨在证得解脱果之后,尚未一时具证大菩提果,必须以破参证真之见地,渐次修入初地无生法忍,地地分破无始无明,分分断除异熟识中所执藏之变易生死,以及异熟果之体性,借着第八识异熟果之体性,而以无相悲愿,继续在三界中受生, | admin 2020-02-20 |
![]() |
而且,如果把这些被畜养而几乎完全失去了自行求生本能的禽畜,或者把从国外引进的一些被弃养的动物随意放生的话,牠们的存活机率有多大呢?是否就等于在放死呢?是否会制造许多环境生态的浩劫呢?实际上,一年被人类吃进肚子里的生命,是无可计量的!这都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佛法的正知见,不了解包括这些畜生道在内的一切有情众生都有真如佛性,都是未来佛;也完全不懂得《楞严 | admin 2020-02-20 |
![]() |
以上所说四圣六凡十法界世间,其实都是唯心所成;即使是我们所住地球的粗硬世间,也是由有缘众生如来藏中所含藏的共业种子互相感应,才能在虚空中形成,使众生得以在这世间受报,乃至继续造业;所以说三界唯心,因此心就是世间。世尊在经中常为弟子们宣说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相,以及往生三界的种种因由果报,希望弟子们能够了知,三界所有境界都是幻有幻灭,不可贪爱,因而能够 | admin 2020-02-20 |
![]() |
佛陀有观察众生业种势力成熟与否的能力,而预告众生未来往生的处所,所以称为授记或者记别。在《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下当中,佛陀曾经为我们开示,授记有四种的差别不同,经文如下:【时,佛欲断众会疑故,告坚意言:菩萨授记凡有四种。何谓为四?有未发心而与授记,有适发心而与授记,有密授记,有无生法忍现前授记,是谓为四。唯有如来能知此事,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 | admin 2020-02-20 |
![]() |
佛陀有观察众生业种势力成熟与否的能力,而预告众生未来往生的处所,所以称为授记或者记别。再者,佛陀也曾经提到祂自己在过去劫被授记成佛的经历。例如,佛陀曾经在《贤愚经》卷3以及《增一阿含经》卷38当中提到:在二阿僧祇又九十一劫之前,当世尊还是初地菩萨的时候,当时身为王女牟尼,就曾经被宝藏如来授记,将会在二阿僧祇又九十一劫之后成佛,名号为释迦文佛。佛陀又曾 | admin 2020-02-20 |
![]() |
对于善根深厚以及信位满足的菩萨,则是已经能够完全确定,一切有情都有不生不灭的如来藏,能够收藏自己所造作的善恶业种,而在未来世因缘成熟的时候,会由自己未来世的五蕴身来受苦乐等果。所以深信三世因果、六道轮迴的真实性,因此而自然愿意放弃投机、短视、追求物欲满足的人生观,开始进入初住位修学六波罗蜜,而追求成佛之道的福德以及智慧。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 | admin 2020-02-20 |
![]() |
(《大宝积经》卷57)也就是说,纵使经过了一百劫那么长久的时间,所曾造的业种仍然会完整地收藏在本识如来藏当中,而不会销亡的;当因缘际会的时候,该受的果报还是要自受,而无法逃离的。这是因为一切有情众生的本源如来藏本不生灭,自无始劫前一直到尽未来际,永远都是这样的体性,而不会稍稍改变;所以,所有的业种也都不会随意消失的。而且,在本识如来藏众多的体性当中, | admin 2020-02-20 |
![]() |
据统计,地区目前一年所宰杀吃掉的猪大约有七八百万只,吃掉的鸡更高达到三亿只!如果再加上牛羊鸭鹅以及鱼虾等水族类,一年吃进肚子里的生命,恐怕远远超过十亿只!这都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佛法的正知见,不了解包括这些畜生道在内的一切有情众生都有真如佛性,都是未来佛;也完全不懂得《楞严经》当中世尊所开示的:由于一切有情众生都有如来藏在收藏善恶业种,如果以人食羊, | admin 2020-02-20 |
![]() |
为什么会有因果业报呢?因为每个众生都各自有第八识如来藏在收藏自己所造的一切善恶业种,将来因缘成熟时,果报就会实现。譬如佛世时有一位阿罗汉,叫作牛呞比丘,为什么被称为牛呞比丘呢?因为他的脚长得像牛蹄,舌头比别人长,就好像牛舌一样,可以卷来卷去,每一次用过斋,他的嘴就在那边嚼着、嚼着,呃气又嚼着、嚼着,好像牛在反刍,所以就被称为牛呞比丘,反而他的本名大 | admin 2020-02-19 |
![]() |
当然这个种子一旦储存起来的时候,将来遇到适当的时候,这个种子就会现行;这个就好像我们种田的时候,洒了播种之后,如果再加上适当的缘,比方说阳光、水分、充足的空气等等,那这个种子就会发芽,用这样子比喻来形容如来藏储存我们所作的这些事情,储存我们作的业种的这个功能。如果说我们能够接受,能够建立了这个观念,对于戒体这件事情的话,我们就可以放心的直接来说。其 | admin 2020-02-19 |
![]() |
也就是说,由于身体的口业和身业的有作罪,而成就了无作罪;而且也提到,这些恶业既然成就了,就必须有个根本因来执持这些业种,这个根本因绝对不是意识,因为意识在五位会断灭;只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如来藏这个根本因,才能够执持这些业种。上一集我们也介绍了,如果身行善而口作不善,未来世就会获得杂果,也就是来世依然会得到善报,但得到善报回报的过程,是不顺利的, | admin 2020-02-19 |
![]() |
为何说这是识阴的苦集呢?因为这些都是识阴相应的法相,是识阴所认知而且深深执着的,所以才会有许多世间的人,现见他为了名声、财产、眷属而受到影响,乃至不计后果的起瞋杀人等,造种种的恶业,最后被这些业种系缚,痛苦不堪,乃至轮转不停,这就是最粗浅的识阴苦集。有些人品格较好,对于身外之物不执着,却往往落于识阴所领受的感觉中,所以会很重视气氛----住家、睡眠、饮 | admin 2020-02-19 |
![]() |
业种的展现除了业的自身力量,也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其受报的先后,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4中,无着菩萨的开示说:[若一有情成就多业,云何次第受异熟果?于彼身中重者先熟,或将死时现在前者,或先所数习者,或最初所行者,彼异熟先熟。](《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4)由这里面的开示我们也可以了解先受报的业,是属于力量比较大的,包括这个业本身就是重业,因此本身就有很大的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