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此八大随烦恼是与七识心相应的,一切凡夫、外道、二乘人均不能免之。各位菩萨,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二十随烦恼我们无法在这里为大家详细说明,留待《正觉总持咒》专书出版,书中我们将详述百法明门的内涵,敬请菩萨们期待。-----《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7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正圜老师开示 (原标题:五十一心所法之随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没有唯识妙义,那大乘菩萨悟了如来藏以后,所要修学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法呢?如果没有唯识含藏一切种子,让我们修断一切染污习气,乃至于修断习气种子随眠,乃至于成就一切种智到佛地究竟,那这样子悟后不是就是已经成佛了吗?那这样子不是二乘人断了我见、断了我执、断了见惑、断了思惑以后,就形同成佛了吗?就是有因为唯识妙义,因为有这个八识心王,因为有八识所含藏的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个阿陀那识不是一般凡夫能穷究其底,所以说是甚深;也是趣向寂灭的二乘人所无法通达,所以说之为甚细;依阿陀那识为住处,转生六识身,缘击便生转识波浪,就好像大瀑流一样流注不断。世尊在凡夫和二乘愚人面前,常常都不开演这个深妙法,惟恐他们分别之后执着为我。从这段中其实已经明说:阿赖耶识具有执持诸法种子及有根身之微妙功德。可是有人读之不解,闻说经中说有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他说:“哪有?”我说:“有啊!《大般涅槃经》卷八里面,迦叶菩萨问佛:‘佛性如是微细,云何肉眼而能得见?’佛答覆:‘这不是凡夫所能见,就好像二乘人不知道非想非非想天的境界。’”如今他说佛这个说法,是说法颠倒,说佛是“人之将死,其言也乱”。你骂我什么,我都可以接受;可是你若谤佛,我就不能接受。对 | admin 2018-07-21 |
![]() |
第一类是二乘人。声闻人是以“四圣谛”为主旨,以“四念处观”为观行的法门,以“八正道”为实施的方法,进而观察蕴、处、界,了知蕴处界虚妄以后,就将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之三缚结断除,成为初果的须陀洹;乃至将我所执、我执断除,而成为四果的阿罗汉,就可以入无余涅槃。阿罗汉入涅槃前必定有所疑:“到底入了涅槃是不是断灭空?&rdqu | admin 2018-07-21 |
![]() |
当他舍报时把十八界舍了,这些苦也就舍了,就成为“无余依涅槃”,这就是二乘人所得的解脱。而缘觉的解脱果,虽然也是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但是他们是经由缘起性空的现观而证得解脱果,所以不同于声闻。那什么是缘起性空呢?所谓缘起性空,就是修“十二支缘起法”——所谓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 | admin 2018-07-21 |
![]() |
当佛陀说了大乘法之后,就是大乘佛法的第一次兴盛!由于修学佛法,最后要成就佛道的目标太高远,所以有些人他修学了声闻乘、缘觉乘之后,他的心量没有广大,所以说后来大乘就有点没落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祂当时也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就在大乘的经典里面,祂就会呵责,呵责这些二乘人。如果说他修学了声闻乘、缘觉乘之后,他原地踏步而不往成佛之道迈进的话,佛陀还有这些菩萨就 | admin 2018-07-21 |
![]() |
二乘人说他们到了解脱生死的彼岸,其实是方便说,他们哪有到彼岸?因为真正的到彼岸是你十八界还没有灭,就已经亲证涅槃的实际,那才叫作到彼岸。换句话说,在五阴的你、十八界的你仍然存在的当下,就证实了无余涅槃中的实际,就现观无余涅槃中的实际境界:实相心自身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断不常,永离两边而且本无生死、体无生灭,这才是住于涅槃的实际,那个实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乘总相智通达了,迟早一定会知道二乘法;可是二乘人即使成为阿罗汉无学位,也不知大乘七住菩萨明心的般若究竟是什么?因为不晓得你所悟是悟什么?那也就是由于大乘菩萨已经证知真如的本来自性清净涅盘--证知涅盘的本际,所以还没有取证无余涅盘、还没进入有余涅盘位,就已经知道解脱是什么,知道无余涅盘境界是什么。而二乘无学乃至成为阿罗汉还不知涅盘本际;入了涅盘以后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说解脱道是从如来藏而来;虽然二乘人修出离观的时候,都不能如实了知解脱道为什么是从如来藏中来,但因唯信佛语故,所以就能依之修行而取证解脱果;因为佛说涅槃不是断灭,而是有本际存在。又譬如,佛菩提道也是从如来藏而来;因为佛菩提道本身,就是以如来藏作为见道所证的根本法,悟后进修也都是依如来藏的自性以及种子而修,因此,怎么可能离开如来藏而有佛菩提可修可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诸位还没破参的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讲呢?怎么佛法跟机关、僵尸有关系呢?可是等你悟了,你就知道佛已经将实相告诉我们了;这是菩萨所证的人无我和二乘人所证的人无我不同的地方,所以菩萨知道法界的实相,原因就在这里。菩萨是从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所证的人无我来现观,因此他已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盘;由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再去修断烦恼,可去修学一切种智,就是唯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成就八地菩萨满地心,复转入九地入地心,依四无碍辩(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乐说无碍),广修九地一切种智,能如实详细宣说三乘,能将大乘法无我及二乘人无我都具足而宣说,所以处于一切境界无所畏惧,成就力波罗蜜多,而成就九地满地心。成就九地菩萨满地心,复转入十地入地心,广修十地菩萨一切种智,并将九地以前所修种种功德、福德回向。回向的结果,十地菩萨在色究竟天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佛教里,能够了解生命真实意义的人有三种,他们是二乘人、菩萨与佛。二乘人是指声闻人与缘觉人,他们以修学小乘、中乘佛法为主;菩萨以修学大乘佛法为主,菩萨所证知的境界与智慧,两方面都高过于二乘修行人;佛则是究竟圆满者,完全了知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具有无上的智慧与能力,能够降伏烦恼魔、蕴魔、死魔与自在天魔,并且永无止尽地兴起大慈悲力救护无量无数的受苦众生 | admin 2018-07-21 |
![]() |
二乘人他所亲证的三昧、空、无相、无作三三昧,是因为亲证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全都是无常、缘起性空,所以无我、无我所,十八界我悉皆无相;既然统统无相则无所得,无所得所以心中无愿、无求,无愿无求也就无作,这是声闻的空、无相、无作三昧,或者说是空、无相、无愿三昧,这是二乘圣人所证的三三昧。可是大乘菩萨他要证二乘人所证的这个三三昧以外,大乘菩萨还要亲证另外一种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诸佛之所以不像不回心的二乘人声闻阿罗汉,或者是缘觉辟支佛一样,畏生、厌苦、急证涅槃;祂能从最初的因地初发心菩萨开始,历经了三大阿僧祇劫以上的久远时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精勤修学,直到成佛,都因为同样发了这样的誓愿的缘故。像菩萨最初归依三宝,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时,就已发了四宏誓愿。四宏誓愿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正遍知也称为正等觉,是说佛陀具足一切种智,对于一切世间法,二乘人所修的出世间法,乃至菩萨进一步修学的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无不觉悟、无不了知,因此称为正遍知;又能以此正知的一切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成就无上觉,所以称为正等觉。第四个称号是明行足。明行足,这里明指的是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这三明;行足是说佛陀身、口、意业都已经善修,真正的清净,因此称为明行足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大乘佛菩提道函盖二乘解脱道,二乘解脱道只是大乘佛菩提道里面的一小部分而已!《法华经》说,二乘只是化城,只是过渡的休息站,让二乘人暂时能够止息于生死苦,然后劝发菩萨心,再传授唯一佛乘的如来藏妙法,最后的目标是成佛之道。诸佛的第二个名号叫作正遍知,对于十方三世一切有情的一切内涵无所不知。有哪一些有情就会成就哪一些世间,对于一切有情诸法既然全部了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大乘佛菩提道函盖二乘解脱道,二乘解脱道只是大乘佛菩提道里面的一小部分而已!《法华经》说,二乘只是化城,只是过渡的休息站,让二乘人暂时能够止息于生死苦,然后劝发菩萨心,再传授唯一佛乘的如来藏妙法,最后的目标是成佛之道。诸佛的第二个名号叫作正遍知,对于十方三世一切有情的一切内涵无所不知。有哪一些有情就会成就哪一些世间,对于一切有情诸法既然全部了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世界无边,众生亦尔,如来心力亦复无边,是故如来独得名佛,非二乘人名为佛也。”语译如下:佛说:“什么叫身力具足呢?善男子啊!三十三天(即欲界的第二天忉利天)有一个大城,名字叫善见城;这个城宽、广都是十万里,里面有百万宫殿及房屋,里面住的天人有一千六百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到了夏天三月时,忉利天的天主释提桓因要去波利质多林(又名欢喜园)中欢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乘种智般若,乃是报身佛为诸恶取空、拨无一切法之中观学者而说,消弭彼等与二乘人之争端,圆摄一切佛法,是故宣说缘起自性,令离兔无角之邪见。若有佛说一切诸法缘起性空之自性,并说诸法缘起性空之自共相者,这一些法皆是应化身佛所说,并非法身佛所说法。蕴处界一切诸法无非缘起缘灭,皆是缘起性空之自性:无有一法不依缘生,无有一法不随缘散而坏,其性非真实有,是故归空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