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生来就聋子瞎子,是由于前世不喜欢听闻受持佛经、佛法的缘故。当别人的奴隶,是由于前世欠债不还的缘故。地位卑贱的人,是由于前世不礼敬三宝。长得又丑又黑的人,是由于把佛像、佛案前面的光明遮住的缘故。佛陀告诉阿难说,世间的愚痴人,虽然听闻佛法,但是内心不信,以后生到长耳的驴马之中。悭吝[qiānlìn]贪心,不愿与饥饿者分享而自己食用的人,会堕到饿鬼道里, 三摩地

2018-07-22

生来就是聋子瞎子,是由于前世不喜欢听闻受持佛经、佛法的缘故。当别人的奴隶,是由于前世欠债不还之故。地位卑贱的人,是由于前世不礼敬三宝之故。长得又丑又黑的人,是由于把佛像、佛案前面的光明遮住的缘故。生在之国,是由于前世在佛寺及精舍衣著不整的缘故。生在马蹄国的人,是由于前世穿著木屐在佛前喧嚣走过之故。生在穿胸人的国度,是由于前世布施作福时,心生悔恨吝惜 三摩地

2018-07-22

佛经还有咒语印在纸上烧给祖先、亡灵,这样子如法吗?这个是盛行于中国还有我们这边,自古以来就有人烧金纸、烧冥纸,甚至于有的人把佛经印在纸上,甚至于把咒语印在纸上来烧给祖先跟亡灵,那这样子是如法吗?那烧冥纸、烧金纸的典故我们后面再来谈。我们先来看一下,如果把佛经跟咒语印在纸上,烧给祖先跟亡灵。如法吗?当然是不如法。因为焚毁佛经还有佛咒是有过失的,如果 三摩地

2018-07-22

心诚的定义在佛经中是有的:[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至心,能获善相?’](那时,坚净信菩萨问地藏菩萨:所说心诚至心,有几种情况?那种心诚至心能获得最佳结果?)[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我所说至心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得此 三摩地

2018-07-22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79集将佛经、咒语印于纸上烧给祖先、亡灵如法吗?》余正文老师 (原标题:焚烧纸钱能够度脱亡灵?) 三摩地

2018-07-22

那时对佛法没有真正的认知,上香、拜佛、打坐、参禅、庙宇、塔寺、佛经、咒语,只知道这些表相,摸不清门路。随著时日的增长,我接触到的正法佛友越来越多;在他们的指导下,以及对平实导师法宝的熏习,我开始有了正确的佛法知见,并逐渐清晰了知学佛的路径。佛在《央掘魔罗经》中开示:【我说道者,说何等道?道有二种:谓声闻道及菩萨道。彼声闻道者,谓八圣道;菩萨道者,谓 三摩地

2018-07-22

问:何谓轮宝?何谓庄严报身?如果以天眼观之,是否与未证者不同?佛经上菩萨摩诃萨都有名号,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名号?佛菩萨或阿罗汉都有光环,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光环?种种细节,敬请明示。答:《明心与初地》是为会中已经明心,想要进修初地的人所说的法;因为在《成唯识论》课程中有极详细的解说,所以此书中只作补充的提示,因此较为简略。关于轮宝,请见《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接著我们来看佛经的开示内容,《长阿含经》卷20〈忉利天品第8〉: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国名国,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佛告比丘:“一切树木,极小如车轴者,皆有鬼神依止,无有空者。一切男子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只是杀畜生,因为畜生看不懂佛经,听不懂人所说的话,牠无法修行;所以如果你是杀了畜生,你也受了戒,那你只是犯了轻戒而已。在菩萨戒的当中,犯戒——犯杀生戒,它需要有三个条件,也就是根本、方便跟成已。那到底有没有根本呢,还需要加上其他的条件来配合。所以,如果说我们要判定一个人,他是不是具足犯杀人戒的条件,大概要有五个。第一个,对方一定是人; 三摩地

2018-07-22

」「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百味饮食。』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此破戒之 三摩地

2018-07-22

」【不发誓戒】「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百味饮食。’复作是愿:‘ 三摩地

2018-07-22

佛经律大乘正见正性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若故作者。犯轻垢罪若佛子。佛灭后。为说法主为僧房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讼。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若佛子。先在僧房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房舍宅城邑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 三摩地

2018-07-22

佛经中对于戒淫欲的开示汇集★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 三摩地

2018-07-22

」「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百味饮食。』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此破戒之 三摩地

2018-07-22

479,b15-18)八、往生助缘《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 三摩地

2018-07-22

在形式上要过午不食,中国人讲「午」是十一点到一点,但佛经不讲「过午」,是讲「过中」。「过中」是什麽?就是日中,日中以后就不能食。通常在古时候搞不清楚,怎麽办?大概在十一点钟吃饭,这决定不过中,十一点到十一点半是肯定不过中。过中之后只能喝水,凡是有沉淀的东西,你喝了之后统统破斋,斋戒就破掉了。譬如说喝豆浆,豆浆会沉淀,豆浆不行;经戒告诉我们,蜂蜜不会 三摩地

2018-07-22

语即说佛经。不语者但念诸善。斋日如是持意如阿罗汉。是为四戒佛言。斋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不饮酒。不念酒不思酒。用酒为恶。斋日如是持意如阿罗汉。是为五戒。佛言。斋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意不在歌舞。闻亦不喜音乐声。亦不在香华气。斋日如是持意如阿罗汉。是为六戒佛言。斋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不于高好床卧。意亦不念高好床上卧。斋日如是持意如阿罗汉。是为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法,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些老人家,你把佛经课诵的录音带送给他,可是他却装在录音机中摆在佛像前放音,你问他说:“怎么你不跟着诵?”他说:“我要放给佛听啊!”有智慧的人就说:“这是佛陀讲的,你放给佛听做什么?佛又不是不懂!这是要给你听的。”可是有些老人家就是转不过来,真没办法。法供养的真义是要自己去读、诵,渐渐了解其中的义理。如果义理了解了,就 三摩地

2018-07-22

权巧加行:凡不具持名念佛经验又不了解如何无相忆佛念佛之人,应于日常生活中持名念佛。随时随地在心中默唱佛号、心念心听。藉以降低攀缘心,统摄散乱心。行者可将无相忆念拜佛时所拜的那一尊佛菩萨的圣号,编成一句自认为优美的旋律。犹如唱歌一般,在心中不停地反覆唱念,同时忆佛想佛。此圣号之旋律不可轻快,而应稳重优美,默唱时之速度越慢越好。只可一句反覆唱念,不可编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