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例如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当中,世尊有开示说: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4集如何由人天善法转入菩萨道修行?>陆正元老师 (原标题: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人是修行的道器,杀人就等同于说去剥夺别人修行的机会,断了别人的法身慧命;所以杀人在戒律里面是重戒。如果只是杀畜生,因为畜生看不懂佛经,听不懂人所说的话,牠无法修行;所以如果你是杀了畜生,你也受了戒,那你只是犯了轻戒而已。在菩萨戒的当中,犯戒——犯杀生戒,它需要有三个条件,也就是根本、方便跟成已。那到底有没有根本呢,还需要加上其他的条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般泥洹经》卷2)这个意思就是说,佛陀祂对于一个想要受戒的修行人,一定要等到他对于所传的戒法,非常熟悉奉行以后,才会让他开始学习经典,而不是一开始就让他学习经典,这是佛陀对于出家众的要求。同样佛陀对于传优婆塞戒时,也是有著这样的前行次第,佛陀的要求:要先学世事,通达如法求财。因为在家修行人,得要自己积集资财,来行广大布施供养,是不能接受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修行的部分,是分别依:取相戒、十无尽戒以及三聚净戒来持戒。什么叫三聚净戒呢?三聚净戒就是修一切善法戒、摄一切律仪以及饶益一切有情戒。也就是说他要修一切善法,所有善法都要修;而且要摄一切律仪,所以会遵守佛的戒律,因而不会造作诸恶;另外还要饶益一切有情,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所以他是从自利利他,一直到成佛;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学佛一定要受菩萨戒的道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面对这样的危险,这个穷人,就是这位修行的菩萨,他是没有丝毫的恐惧,他只是一心一意地忆念著三宝的功德,能够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严守戒律不敢有所违犯;每天早晚三次,都能够诚心地忏悔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的过失,能够自责其心、永不复作。因为有慈心的关系,又自己能够愿意发大愿,他发的这个大愿,就是希望十方所有的众生身心都能够解脱自在,没有烦恼恐怖,不会像现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发愿戒】「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不发誓戒】「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实当我们修行的时候,必须要靠意识心的作意,来趣向于我们心行的一个清净;虽然我们说意识心祂不是真心,但是在修行的过程里面,意识心祂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是在说意识心祂的重要性,意识心祂虽然能够让你这一艘般若船翻船,也可以让你乘着这一艘般若船迈向解脱,乃至于迈向佛菩提道的究竟解脱,所以还是得要靠这个意识心。当你喝酒的时候,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法修行应当学尔时卢舍那佛。为此大众。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如毛头许。是过去一切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汝诸佛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时莲花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花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汝等受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优婆塞戒经》卷六佛陀的开示是说:一切世间的布施,以无畏施是最为第一的,因为众生所重视的就是他的生命,其次才是财产;这就是不杀与不盗,接着就是不邪淫以及不妄语。因为你能够不会侵犯别的众生的眷属,能够保护众生的眷属、保护众生的名誉,让他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人说:那又何必?你萧老师不是现在家相吗?过去世出家,现在又不出家了,那我们何必要出家?其实不然!每一个人都要先经过出家的过程,三贤位中以出家身修行比较容易,因为在家修是很难修的。怎么说呢?在家修就是恶因缘多嘛!出家是为了将来十地的修行作准备,所以悟后如果能出家是最好的,修行大多是在顺境中,除非自己性障真的很重:贪瞋特重。将来如果要回归在家身相,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信佛法僧就能清净戒行,知道以持戒为根本来清净修行,必定能成就佛果;由持戒的净因,一定会得到清净果。因缘果报这几个字,是许多人都能够顺口说出来的名言,也能够相信,只要努力付出,一定会有收获;这是世间人能够相信,所以才会有种种造作的动力。如果有因无果,田不会生长作物,有卖的没有买的,制作物品没人要,那许多世间的事,就不会有人做了!众生就是预期着一定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1)请问,以现今的观点来看,婚前性行为是否算犯戒呢?受菩萨戒和五戒者,可否在婚前有性行为呢?(2)受菩萨戒和五戒者,在夫妻行房时,可否行口交、及被对方口交?因为夫妻双方修行层次不同,若仍有一方还是看中普通男女夫妻的爱欲,这样做是否犯戒?毕竟维系夫妻关系里,性仍然是重要的一部分,也会间接影响感情的。答:(1)《大智度论》卷13说:“邪淫者,若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导师还不能过来的时候,戒怎么学?戒的部分的话,因为我们在学戒最重要是心中要有一个乐意,你愿不愿意、乐不乐意来修学这个戒的内含,来导正自己的身口意行?菩萨的身口意行就不像刚刚讲的二乘只有遮止你不要做,菩萨的身口意行就是要自利利他,要自己去行你的菩萨道,还要利益他人能够成为菩萨,来修行菩萨道。所以在学菩萨戒这点上面,我是建议大家,我们有一个固定的一个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说完八关斋戒的内容后,那怎么样才算是修行八关斋戒呢?《增壹阿含经》卷38佛说:【是时,彼优波离白佛言:云何修行八关斋法?世尊告曰:于是,优波离!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往诣沙门,若长老比丘所,自称名字,从朝至暮如罗汉,持心不移不动,刀杖不加群生,普慈于一切:‘我今受斋法,一无所犯,不起杀心,习彼真人之教;不盗,不淫,不妄语,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于念佛人尤其重要,必须保住人身做为修行的工具才好修行。在五道很难念佛,人间好念佛。人的基本条件具足了,才有可能修行佛法,才能够顺利往生极乐;乃至于在此世间证得圣位之前,更须先要具足做人的条件,所谓人成而后成圣。-------《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正礼老师主讲 (原标题:五戒简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说:如果有人想要布施时,或者在供养三宝时,或者坐禅时、修行种种善法时、读经时、供养父母时,都应该先对自己建立一个要约:‘这一些戒法上的善事,如果我不遵守实行,就一定要处罚自己。’处罚自己的事情,诸位从小到现在都做过,往往有人说:我如果没有好好做某件事,就处罚自己一顿饭不可以吃。或者处罚打自己几个巴掌,或者说狠狠地骂自己几句话。这个诸位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为诸天人恭敬守护,得大名称。虽遭恶对,心无愁恼;众生亲附,乐来依止。阿那邠坻长者之子,虽为八千金钱受戒,亦得无量功德果报;善男子!为财受戒尚得利益,况有至心为于解脱而当不得?】——恭录自《菩萨优婆塞戒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女人为父母兄弟儿女亲眷等所守护,或者为国家法律所保护,出家修行女为戒法所守护等,与这些人行两交会法,乃至与畜生行交会法,都是邪淫。即自己的妻子,若受持一日的戒法中,戒有娠、乳儿及非时、非道、非处(地点如清净道场处)行两交会法,也是邪淫,作这些两交会的时候,自己的精神是清楚的,无错乱想,直爱乐心,即得根本罪。若只摩触,言语调戏等,是邪淫的方便罪。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修行人不应该选择自杀来逃避烦恼与痛苦。4、 问:《优婆塞戒经》卷六:「若作毒药与怀妊者,若破歌罗罗,是人则得作无作罪。」若妇女怀孕后才发现身体虚弱或有病,怀孕生产恐有生命危险而不得已堕胎,是否有罪?答:妇女为避免生命危险,不得已而堕胎,这是可以开缘的,不算有罪。但是应尽量在胎身生起意识之前为之,万勿在胎身已生起意识觉知心的情况下为之。毕竟此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