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个念又可以用六念来作说明,六念的前三个就是忆念三宝——念佛、念法以及念僧;除此之外,另外还要念施、念戒、念天,也就是要经常忆念着要布施、要持五戒、要修十善业道,并且应该要自我期勉:生生世世都不忘记修行成佛的大目标。这就是念心。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特别是凡夫的修行人,他们不知道离念灵知正是意识的行阴,都落在行苦当中却不自知,还振振有词地强辩:离念灵知是无苦的真心。众生如果想要破除八苦和三苦,就应当要断除烦恼,要把我见、我执给断掉,这两个烦恼断了以后,才能得到无上寂灭之乐。然而一般众生都是不知道寂灭之乐的,总以为证得涅槃时,一定是心情很快乐,色身也很快乐。殊不知这样的想法,正是常见外道的见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说,如果现出家相的僧人如果持戒不清净,或者没有足够的智慧,不能够带领信众在佛道上渐次解脱,得到修行佛道的真实安乐,其实就没有资格称为是僧宝的。而且从世尊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的开示,我们也可以再一次确定,第一义的佛宝、法宝以及僧宝,所指的都是一切有情的本心如来藏。所以我们更可以确定,如果有人否定了万法根本的如来藏是真实法,说祂只是方便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结合不是用男女来结合,慈悲跟智慧的结合它不需要用男女来分别,因为慈悲不是男也不是女,智慧也不是男也不是女啊!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中修行的女众菩萨同时也有智慧也有慈悲,男众同样有智慧有慈悲,所以他不需要经由交合才能够把慈悲跟智慧结合起来。所以如果有人说慈悲跟智慧要透过双身法才能把它结合起来,你就可以知道他就是不归依佛,表示他是不相信佛陀是清净的,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结合不是用男女来结合,慈悲跟智慧的结合它不需要用男女来分别,因为慈悲不是男也不是女,智慧也不是男也不是女啊!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中修行的女众菩萨同时也有智慧也有慈悲,男众同样有智慧有慈悲,所以他不需要经由交合才能够把慈悲跟智慧结合起来。所以如果有人说慈悲跟智慧要透过双身法才能把它结合起来,你就可以知道他就是不归依佛,表示他是不相信佛陀是清净的,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外无惭愧僧则是为了活命而出家归依佛门,但却毁犯一切出家戒而无惭无愧,具足了悭贪、嫉妒、愚痴及憍慢,贪着名誉、恭敬与利养、爱乐婬佚等等这六尘境界,甚至于毁谤而不知不见,也毫不畏惧后世苦报,这样的一切佛法中的修行人,都摄属于无惭愧僧。至于胜义僧,如经典中说:【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外无惭愧僧则是为了活命而出家归依佛门,但却毁犯一切出家戒而无惭无愧,具足了悭贪、嫉妒、愚痴及憍慢,贪着名誉、恭敬与利养、爱乐婬佚等等这六尘境界,甚至于毁谤正法而不知不见,也毫不畏惧后世苦报,这样的一切佛法中的修行人,都摄属于无惭愧僧。至于胜义僧,如经典中说:【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僧伽有几种?云何为坏僧?-----《楞伽经》疏:僧伽谓于佛法中出家修行之佛子。僧伽有三:声闻僧、缘觉僧、菩萨僧。声闻僧者依佛所制声闻戒法出家,剃发着染衣,住于伽蓝,依于佛座而修四圣谛八正道之无常苦空无我等法者,名为声闻僧。缘觉僧者谓于无佛之世,出家修行着坏色衣,处处乞食,居无定所,依十二因缘观修一切诸法缘起性空——此起故彼起,此灭故彼灭;此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法所说一定是有解脱法,也就是说在修行人天的善法之外,一定要有教导大家来解脱,能够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因为有了这个解脱的法,有了这个实相的法之后,才能够叫做“归依佛”。如果不归依于佛而归依于天魔外道呢,他就会被这个善法所拘束,所以我们修学佛法都应该避免这样的过失。接下来跟各位介绍:归依法,终不归依于外道邪说。什么是外道邪说呢?外道邪说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如说,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很久以前和我们一样也是凡夫,皈依三宝修行,所有的三障都断尽了,脱离轮回而成佛。我们现在开始皈依,然后修行,也是可以得到解脱的。总的来说:没有皈依的众生在六道轮回中,就象做梦而不自知。比如我们昨晚上做了个梦,醒来才知道都是假的。但我们有福报和佛缘,这一世得到人身来皈依学佛。就象一个人得了病,就得找医生看,病就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上面对佛世尊所开示的说明,就可以很明确的知道,这些附佛法的外道,是蓄意要欺骗佛法知见还不具足的学佛人,这在修行上是非常要不得的心态以及作法。而所谓的法宝,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法宝有三个层次:第一法宝,指的仍是一切众生都有、与佛无差无别、自性本来清净、无生无灭的如来藏,又称为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第二法宝,则是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法所说一定是有解脱法,也就是说在修行人天的善法之外,一定要有教导大家来解脱,能够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因为有了这个解脱的法,有了这个实相的法之后,才能够叫做归依佛。如果不归依于佛而归依于天魔外道呢,他就会被这个善法所拘束,所以我们修学佛法都应该避免这样的过失。我们接下来跟各位介绍:归依法,终不归依于外道邪说。什么是外道邪说呢?外道邪说就是对于的修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如是正修行故,于三摩地获得自在,依止彼定自在性,其心清白,无有瑕秽,乃至获得第四静虑,及能引发,神通智能,是名三摩地自在。这得三摩地,三摩地及三摩地自在,总名无上的世间一切种清净。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卷所说应知。四、获大清净,这是说获得出世间一切种清净,此略有五种:1、入圣谛现观。2、入圣谛现观已,离诸障碍。3、入圣谛现观已,为欲证得速疾通慧,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恭敬法者,听法、读育、受持、书写、解说,思惟其义,如法修行,不颠倒取义,是名恭敬法。恭敬僧者,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种种杂物,供给所须,奉施于僧。乃至贫下无所有时,当用净水敬心持施,如此施者,名恭敬僧施。如能如是供养三宝,是名菩萨恭敬施具足。1.2供养差别相供养有十种差别,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当知供养,略有十种:一、设利罗供养,二、制多供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八十《华严经入法界品》中更具体的说明了于师于法于已于修行所作的心念,如彼经说,于已身生病苦想,远行相,求度想,儿子想等。于善知识生医王想,导师想,船师想,父母想等。于所说法生良药想,正道想,舟楫想,家业想等。于所修行生除病想,远达想,到岸想,绍续想等。如经七十七卷广说十类四十种想应知。学佛人亲近善知识,依止善知识,主要的是要从善的教授教诫和他的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乘起信论》卷2,马鸣菩萨开示说:三、生长善根方便,谓于“三宝所”起爱敬心,尊重供养顶礼称赞,随喜劝请,正信增长;乃至志求无上菩提,为佛法僧威力所护,业障清净善根不退;以真如离一切障、具一切功德故,随顺真如修行善业,是名生长善根方便。意思是说,生长善根的方便行,首先就是于佛法僧三宝应当要生起爱敬心,因为三宝存在,代表著佛法还存在人间,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至于一贯道跟喇嘛教,他们都只是假借佛法的名相,自己创造归依的内涵,因此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归依三宝,因为连六根本烦恼的无明恶见都断不了,也就是恶见中的我见都具足存在,如何能破除流转生死的无量苦?连如何是涅槃都不知,又怎能领受无上的涅槃寂灭的妙乐呢?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三归五戒,以及要如何才是正受三归五戒?其实三归五戒是两种法,五戒当然是讲不杀生、不窃盗、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既然有些人他会假借这个弥勒尊佛的名义,那我们就真正的归依于弥勒尊佛所崇仰的、所修行的这个的法道,那怎么会有不好的果报呢?所以我们要知道佛法它有它一定的道理,而且他们在说这种三宝的时候,他们还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他们说: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了,现在换弥勒菩萨掌天盘。这个也是错误,为什么?当他这样说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推翻什么?推翻世尊的预记。因为他认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声闻道是以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执──也就是断见惑与思惑,最多再加上断我所执,作为全部的修行方法;终极目标是证阿罗汉果,死后一定出离三界生死,永远不再来三界中。但是,也许有人发觉到了:你萧平实似乎少讲了一种声闻僧──声闻圣僧,难道声闻僧之中都没有圣僧吗?从目前的文献上来看,当代声闻法中已经没有圣僧了,连声闻初果都没有了;包括南洋的佛教界或台湾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根三谛讲的就是三乘菩提及三乘法的修行人,但是修学声闻乘,不能专在四圣谛、八正道、七觉支上面讲,那只是声闻法门中的方便法;声闻菩提的修证应该偏重于我所及我见、我执的断除,所以不能专在四圣谛、八正道、七觉支上讲,那都只是帮助大众断除我所执着而已,应该特别在我见、我执上面来讲四圣谛、八正道、七觉支,这才有意义。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南传佛法、原始佛法的道场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