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若是亲近承事供养的对象,是实证佛菩提第一义谛的菩萨僧,因胜义菩萨僧的住世弘法,将会有更多菩萨能因此实证佛菩提,共同荷担如来家业,佛法得以复兴,正法得以弘传,第一义谛的正法便长久不退,因此你的那一分供养,便有一分令正法长久不退的大功德。若是因为自己的轻忽,或者跟随大众人云亦云,却让相似佛法、附佛外道的势力藉此因缘而逐渐增长,导致本来可以长住于世的正法 | admin 2018-08-15 |
![]() |
然而,其实三大阿僧祇劫之中,所应修的福德是很广泛的,这里只能举少数几个例子,也就短暂的一世、两世之间的因果,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当然还有其他的经论之中,也曾经提到这一些所施物与未来果报的关系,譬如说《佛说布施经》、《大智度论》等等;这个部分,就可以自己阅读参考了,然后看看有没有是自己可以受用的。在《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之中,世尊又为我们开示了一些与布施 | admin 2018-08-15 |
![]() |
所以这就是菩萨法尊贵之处,在三大阿僧祇劫的过程中,以他庄严自庄严来成就佛道,度脱无量无边的众生;也正是因为度脱无量无边的众生,才能够与这一些有情共同成就佛国。可是,声闻法从断我见开始,最多不过七返人天,就可以成办出离三界生死的法。为什么菩萨的自他庄严要经历那么久远的时劫呢?一来,这也正可以说明,佛菩提道的内涵是远较声闻的解脱道更加胜妙与深细之外;还 | admin 2018-08-15 |
![]() |
六念是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这六念要常常修。修无我想就是指二乘菩提声闻法的四圣谛、八正道的解脱道。十二因缘法是指缘觉法。菩萨还愿希望自己生生世世出生的时候,如果生在没有正法处,没有正法可以听闻、修学、弘法,愿意自己常常乐于安住寂静之中。今天时间已经到了,我们下一集再继续跟各位说明“菩萨正行”的这一部分。阿弥陀佛! (原 | admin 2018-08-15 |
![]() |
有三十七种: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当得离众嫉妬,人所崇敬;二、依时施,得三业清净,四时安隐;三、常行施,得身心适悦,无散乱失;四、亲手施,得手指纤长,身相端正;五、为他施,复得他人行大舍施;六、依教施,心离取相,得无为福;七、以妙色具施,得身色端严,众所爱乐;八、以上妙香具施,恒得旃檀之香,受用供养;九、以上味施,得味中上味,充益肢体;十、如法尊重 | admin 2018-08-13 |
![]() |
对于事相上面所行的仪轨,我们建议佛弟子对于身行放生业的时候,首先要对此众生说明归依三宝的好处,然后对众生进行三归依;但是这得要有一个前提,也就是自己的三归依戒乃是具足成就的,若是信受假藏传佛教而不曾在显教中归依者,是没有三归戒的,因为假藏传佛教是喇嘛教,他们所有的喇嘛们都不是僧宝;若是修习假藏传佛教喇嘛教双身法者,或者假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的诽谤如来 | admin 2018-08-13 |
![]() |
众生因为我们布施佛法给他们而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而不怀疑,那未来无量世的我们也因此对三宝更有信心。所以,不是只有财物布施才会有财物的回报,法布施也都会得到财物的回报,还可以得到智慧上面的回报;因此佛说:法布施胜过财布施。(待续)[注1]诸佛菩萨所得自然宫殿乃是无量无边的广大,导师开示过:“从十方诸佛世界来的九地以下菩萨,各个都得到几万以上的三昧 | admin 2018-08-13 |
![]() |
真实的佛教皈依“佛、法、僧”三宝,佛陀入灭后以佛陀亲口所传之经、律为师,未制立者不制立,已制立者不修改,凡所有做,或有所疑,皆依经依律。自力修行,依远离、离欲、舍。不蓄钱财,不参与政治。行忍辱与慈、悲、喜、舍,自知自证道果。将涅槃不受后有作为无上梵行的最终目的。 而真实的喇嘛教邪说“四皈依”,即在佛教三皈依之上增加一处 | admin 2018-08-10 |
![]() |
佛陀在《阿含经》中有多处都开示说:得佛、法、僧、戒等,四不坏信的圣弟子,因为能够【信贤圣戒,清净无秽,无有缺漏,明哲所行,获三昧定。】,所以能够永不再下堕三恶道,如果证得初果须陀洹,最多只要七次人天往还,就必定能够断尽烦恼的现行而入涅槃。而这里所谓的圣弟子,包括了初果向、初果人乃至四果向、四果阿罗汉等四双八辈,都可以称为圣弟子。佛陀说只要能够成为初 | 三摩地 2018-08-10 |
![]() |
学佛的第一件事就是归依三宝,因为已经对佛法僧三宝起了信心,归依了之后,最重要的却是要求证悟。菩萨寻觅世间一切的学问法门,都无法解开对生命的疑惑,无法解脱生死,想要成就无量的善法却不得其门而入,直到值遇佛法之后,总算能够亲证生命实相,亲见无我空性,一切善法才能够得以实行亲证。受持三归依之后,并发起四宏誓愿,这是发世俗菩提心,因为初步的理解到,在佛门之 | 三摩地 2018-08-10 |
![]() |
近段时间来,佛教界延续了几百年以来对藏传佛教的争论——究竟藏传佛教是不是佛教?藏传佛教的上师活佛自达赖喇嘛至索达吉、多识等大小师都齐齐拍胸口言之凿凿:藏传佛教是高于佛陀、高于显教的金刚乘佛教、上师佛教,而北传佛教的大德高僧大都认为藏传佛教是具有浓烈的高原特色宗教文化,其教义、教规与真正佛教名实不符,检视之下,与传统中国佛教大相径庭,只宜称 | admin 2018-08-10 |
![]() |
古圣施设岂有他心,只为末法僧尼少持禁戒,恐赚向善俗子多退道心,所以广行遮护,千经所说万论所陈。若不去淫断一切清净种,若不去酒断一切智慧种,若不去盗断一切福德种,若不去肉断一切慈悲种。三世诸佛同口敷宣,天下禅宗一音演畅。如何后学略不听从,自毁正因反行魔说,只为宿薰业种,生遇邪师,善力易消,恶根难拔。岂不见,古圣道,见一魔事如万箭攒心,闻一魔声如千锥劄 | admin 2018-08-10 |
![]() |
受平实导师的这种启蒙,我于佛法认知中有了正确的目标与方法,一改过去懵懂无知的错误观念,并由于平实导师所树立的真正法义,让我过去狐疑佛法的情况下,再度生起大信心,毕竟表相僧宝使我知道有佛法、恭敬佛法,但胜义僧宝却能让我打从心底相信佛法、理解佛法,进而有机会实证佛法,我认为这是胜义僧宝才有的可贵之处。另有一个特色该提的,就是实行实用,平实导师弘扬的法不 | 三摩地 2018-08-09 |
![]() |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阿弥陀佛……正知见参考:今天来看窃盗现前僧物,这是指偷盗、侵占了有僧宝住持地方的财物。如果是没有僧宝、已经荒废的寺院,那里的财物就不算是现前僧物。比方说有一些收藏家,看上了寺庙中的财物,然后就教唆附近的农民或是小孩子,进入到寺庙之中去偷窃,这正是偷窃现前僧物。这样的罪业有多严重呢?在《杂阿含经》里面有提到:有一次 | 三摩地 2018-08-09 |
![]() |
庄园很大,守门的仆人见是个和尚敲门,问明来意,冷冷地说:“我家老爷向来和僧道无缘,你最好另作打算吧!”“雨这么大,附近又没有其他小店、人家,还是请您给个方便。”和尚恳求着。“我不能擅自作主,等我进去问问老爷的意思。”仆人入内请示,一会儿出来,仍然不肯答应,和尚只好请求在屋檐下暂歇一晚,结果,仆人依旧摇头拒绝。和尚无奈,便向仆人问明了庄园主人名号,然 | 三摩地 2018-08-09 |
![]() |
当然,“成佛”必须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广行六度波罗蜜,帮助数不尽的有情众生,一起迈向成佛之道,才能够具足圆满的福德和智慧!生生世世学佛,熏闻八识的正确道理,将如来藏储存的种种染污的种子(例如:贪心、骄慢、嗔恚)汰换成清净的种子,持续进步,就会一直走在佛法的智慧大道上,最后一定会成佛。佛陀的智慧,能够让大家离开生老病死的痛苦,获得真正的 | admin 2018-08-09 |
![]() |
无量阿僧只。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量。】 14、《佛说佛名经》卷第二【次礼十二部尊经大藏法轮。…………南无大方等如来藏经】 15、《菩萨璎珞经》【曾闻如来藏如来秘要慧 名曰普严土菩萨璎珞经】 16、《合部金光明经》【何者非化身非应身。是如来法身。善男子。是法身者二无所有显现故。何者名为二无所有。于此法身相及相处。二皆 | admin 2018-08-09 |
![]() |
所以借着一世又一世的三归依,并从外相上去了解佛法僧的意涵,终于有一世所修的信心具足了,让这一位菩萨心得决定,发起了成就佛菩提道的心念,然后就进入初住位;所以清净三归依的福,就使得菩萨可以进一步向亲证佛菩提道迈进,而不是退回外道法之中。第一世进入初住位,又称为初发心住,因为已经住于发菩提心,求一切智了;此后虽然每一世都有隔阴之迷,但一遇到佛法以后,发 | admin 2018-08-09 |
![]() |
——具体如何供养僧宝呢?何为真正的僧宝呢?请您借阅《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里面有详细讲解,精彩绝伦!当当网和淘宝网也都有请购,各大图书馆也可以借阅。 (原标题:若人没钱,至心赞叹佛的功德,福德等于用天下宝物供佛) | admin 2018-08-09 |
![]() |
-------佛法中所说的“不退转”,当然指的是佛菩提道的不退转;那么,这是有着哪一些的层次呢?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有着不同的心性差别:有的有情反复熏习了邪知邪见,主张无有佛法僧三宝等,所以想要靠修学佛法而证解脱,那都是不可能的;又或许主张,万事万物都是由一位造物主所生、所变,所以只要奉侍这一位造物主,自己都不需要太努力,就可以从其而获得恩典;又或 | admin 2018-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