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福已植,习已修,当探佛祖法所依;更请归家侍二老,会得始解披僧衣。5、宝寿行履万里无云最清明,六尘了了境界凭,青天吃棒心何宁?问诸方:离境运行是何灵?顺世欲将行履明,长坐不卧般若冥,近前法身不解迎。复叮咛:重阳共整宝寿茔!6、雪峰古佛禅门公案,千七则,道尽历代风流;赵州故园,河北人道是禅底故乡。柏林禅寺,遍植翠柏,映照千层绿;古柏一株,看尽多少野狐。遥 | admin 2018-08-08 |
![]() |
)从于无始,以至今生,毁破三宝,作一阐提,谤大乘经,断学般若,弑害父母,出佛身血,污僧伽蓝,破他梵行,焚毁塔寺,盗用僧物,起诸邪见,拨无因果,狎敬恶友,违背良师,自作教他,见闻随喜,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故于今日,生大惭愧,克诚披露,求哀忏悔,唯愿三宝,慈悲摄受,放净光明,照触我身,诸恶消灭,三障蠲除,复本心源,究竟清净。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 | admin 2018-08-08 |
![]() |
并且除了佛跟法之外,我们还要相信,诸佛菩萨会在这个世界帮我们安排适当的善知识,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善知识传授佛教正法给我们,这就是要相信有大乘胜义僧宝的存在。所以,在十信位中培植第一个信心的部分,我们要透过听闻正法以及思惟简择,直到能够深信有三世轮回,有善恶因果以及大乘三宝的真实义理。如果我们已经如第五集中所说,对于三宝的真实义有了正确的认识,也 | admin 2018-08-07 |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当中有偈语说:“菩萨初发意,直心大功德,于佛及法僧,深起清净信,信敬三宝故,能发菩提心。”(《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我们曾在第一集当中说过,如果一位佛弟子,他能够勇于发大菩提心,乐于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无量数劫的久远修行来自度度他,共同求得究竟圆满无上佛果的有情,我们就可以称他为菩萨。佛陀也在《优婆塞戒经》中说,&ldquo | admin 2018-08-07 |
![]() |
譬如古代石霜禅师入灭后,寺中僧众想要推举禅定功夫很好的首座来当住持。但是九峰勤禅师却不赞同,他说:“先得勘验首座亲得先师意旨否?”后来首座就说:“香烟起处,如我不能坐脱立亡,我就是不会先师意。”炷香点燃了,火刚熄,烟才刚升起,他就已经舍报走了。但是九峰禅师却抚摸首座的背,同时说道:“坐脱立亡则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所 | admin 2018-08-07 |
![]() |
《大般涅盘经》卷七中,佛已预记末法时中,必有魔众犹如猎人身披法衣--出家为僧作比丘像及此丘尼像,将外道法入佛法中,坏佛正法。如是之人虽住僧团之中,实是狮子身中虫,为害甚于教外之外道,为害佛教极易成功故,其害非一般学人所能知故,贻害极为深远广大故。教中若有如是法师,应优先举示摧伏,为害之大远甚于在家弘法者故,狮子身中虫是佛遗命须速除者故。故我教中一切僧 | 三摩地 2018-08-06 |
![]() |
那它戒什么呢?我们说:“归依佛,终不归依天魔外道;归依法,终不归依外道邪说;归依僧,终不归依外道徒众。” 真正的要三归,要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所以首要就要来认识:“佛陀”祂跟一般的神祇是不一样的。佛法所说一定是有解脱法,也就是说在修行人天的善法之外,一定要有教导大家来解脱,能够 | admin 2018-08-06 |
![]() |
近代常有高僧大德倡言“禅净双修”,说禅与净土可以互通。便有某些人因此心生疑惑。认为念佛须执持圣号,口念心念;苦修观者则有佛之形像。而禅门以无门为门,扫除一切相,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何能互通?又如何能双修呢?这样的疑惑,存在某些初入佛门者心中。若能一门深入,将发觉门门相通,最后都无差别。我们可以这样说:“一切修行法门汇归禅定,一 | admin 2018-08-06 |
![]() |
然而在末法时代,供养时要注意这位出家人是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因为佛在经中曾开示:出家的僧人可分为四种:胜义僧、世俗僧、哑羊僧以及无惭愧僧。所谓的胜义僧,就是指佛、菩萨、独觉、初果到四果等七种;这七种出家僧人不一定要现出家相,只要是三乘菩提见道的人,都是胜义僧所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所谓的世俗僧,是指剃发、着染衣、受声闻别解脱戒的出家人,本身持 | admin 2018-08-05 |
![]() |
期望诸位菩萨都能够继续熏闻正法,多一些人得佛、法、僧、戒等四不坏净,乃至证悟实相与广作摧邪显正。这样便能有效延长世尊正法住世之时间,而救护更多的众生远离邪法、回归正法;也能够与悲心特重,而选择在五浊恶世成佛的释迦世尊的大悲愿相应。因此菩萨们除了发菩提心,也应该以救护众生及住持如来正法为自己的目标,这样才不会辜负佛菩萨的教导与慈悲之护念。因为时间的关 | admin 2018-08-05 |
![]() |
但即使如此,菩萨还是可以在三大阿僧祇劫里面来好好作这个布施,并不会失去布施这个事情,而说布施是空无的、布施是不究竟的。所以菩萨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尽量作到许许多多的布施,因为布施它没有极限,布施不论是钱财或是法、或是无畏、或是心意等等,而且最重要的布施中间要有一个法,什么法呢?就是想要成就佛道。这个就是不放逸。不放逸这个成就佛道,这样的知见作为根本。 | admin 2018-08-05 |
![]() |
一般佛弟子唯有信佛语,是因为这些具信的弟子,依据自己的程度,来检查佛陀开示的法要,验证确实无误,不论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开示都符合一再的检验,这个具信的弟子本身又不谤大乘,不谤佛法僧三宝,福德因缘具足并依教奉行,乃能往生。就如经上所说阿弥陀佛在因地时所发的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 | admin 2018-08-05 |
![]() |
修行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然这个就是说,我们只要张开眼睛看看周围,只要有修行的人(所谓修行的人)往往都会看到许多的样貌,比方说,有些人就是一辈子就专注于作善事,有些人甚至进了一个僧团之后,一辈子就在僧团里面担任一些职事,但这些职事却始终都跟佛法的义理没有太大的关系,那当然就是说“如何去选择自己的修行路”。说实在我们尊重每一个人自己的选择 | admin 2018-08-05 |
![]() |
五逆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五逆重罪,做了这五逆重罪,无间地狱有份啦。杀父杀母要判刑。一般人认为我被判了无期徒刑或三十年有期徒刑。服完刑期出来了,就没事了。不是这样的,那是人间的果报;接下来还有另外一种世间的果报,叫做“性罪”。国法治罪以后还有性罪要受报。杀父杀母要下地狱,这种人要求生西方净土是没希望了。但是释迦世尊 | admin 2018-08-04 |
![]() |
那你知道全部的如来有多少?经典说是无量无边的阿僧祇的数量那么多,就是没办法计算的意思。这么多,那每一位都很关心你,那每一位都会注意你。你如果要警惕自己不要贪取这种种的世间法的话,你可以想象:每一位如来都正睁著大眼来盯著你,这样你还贪取得下去吗?那我们说,这么多人,祂都有办法盯吗?当然有办法,因为经典说,如来可以一刹那间知道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众生的念 | admin 2018-08-04 |
![]() |
要由因地时就已经存在的无始本有、永不断坏的阿赖耶识心体,经由修行佛道断除烦恼障及所知障为缘,修除阿赖耶识心体中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与所知障过恒河沙数随眠以后,才能在三大阿僧祇劫之后转舍阿赖耶与异熟识名,改名为佛地真如;虽然改名为佛地真如无垢识,但仍是因地同一个第八识心体,因为改变心体内含的种子而改易其名,其实仍是因地的阿赖耶识心体,只是前后所含藏的种 | admin 2018-08-04 |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既然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是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大咒王的缘故,已证、今证、当证无上正等菩提,那是不是只要诵念这〈般若波罗蜜多咒〉,就能开悟实证《心经》所指称的法界实相心如来藏?菩萨们且看《心经》说:“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r | admin 2018-08-04 |
![]() |
近段时间来,佛教界延续了几百年以来对藏传佛教的争论——究竟藏传佛教是不是佛教?藏传佛教的上师活佛自达赖喇嘛至索达吉、多识等大小师都齐齐拍胸口言之凿凿:藏传佛教是高于佛陀、高于显教的金刚乘佛教、上师佛教,而北传佛教的大德高僧大都认为藏传佛教是具有浓烈的高原特色宗教文化,其教义、教规与真正佛教名实不符,检视之下,与传统中国佛教大相径庭,只宜 | 三摩地 2018-08-03 |
![]() |
如果有机会到庙宇参观或祭拜,经常可以看到手持金刚杵,做武将打扮的韦驮神像,韦驮菩萨是佛家弟子非常熟悉的佛教护法天神,在佛教寺院中,担任护持僧众、宏演佛法的任务。 誓愿护法永镇魔军 韦驮天梵名为“司建陀提婆”,直译就是阴天。韦驮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神话中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神一。庙宇守护神帝释天是古印度佛陀神话中 | 三摩地 2018-08-03 |
![]() |
歌曲《蓝莲花》的创作初衷是许巍写给唐朝著名僧人玄奘法师的表达了对玄奘法师的敬意整首歌曲有着浓厚的禅学味道没有激昂的曲调却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给人力量 多年前,许巍患了抑郁症,后来依靠佛法的力量走出了阴霾,从此也和三宝结下了不解之缘。歌声中,大漠余晖下,大师已然绝尘而去,为了还在被烦恼困扰的我们,为了一酬“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誓言。感动我 | 三摩地 2018-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