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这些习气我们就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究竟是从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关于这些习气,在《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二中有详细记载:外道谛听,彼人若从地狱终来生人中者,当有是相,智者应知:其声嘶破,骡声、匆急声、怖畏声、高声、浅声,小心常怖,数数战悚,其毛数竖,梦中多见大火炽然,或见山走,或见火聚,或见釜镬沸涌,或见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无始,是说有情众生及其生活的宇宙器世间的存在,是没有开始的,从无限久远的,无限长的时劫以来,就有众生存在、生活着、在六道里面轮回,除非随佛修学佛法解脱生死,否则就这样一直轮回下去。如果有初始,则初始的时候是没有因的存在的,承认初始的存在,就成为无因论了,这和一切有为法皆是因缘所生的事实是矛盾的。阿僧祇劫通常又称无量数劫,一个阿僧祗劫,包含了无数个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神为六道轮回的众生,属于鬼道之有福德者。或以生前对国家、人类贡献卓著,后代为追思其恩泽,立庙祭祀。或因民智未开,对自然现象无知,遂于山川雷电产生敬畏之心。人们认为神有掌控万物的生杀大权,主宰吉凶祸福的能耐,却不知神本身即是世间凡夫,其宗旨不外以劝善为主,并无缜密之思想体系。拜神寻求的是现世的庇佑、消灾,但无法究竟解脱。其他宗教对所认定的神,神与人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切有情皆我亲友、一切有情于我有恩、未有毫厘用相酬报,菩萨思维至此,怎能不思酬报,怎能再对这些过去、现在、未来的父母亲人起一点点呵骂非理责罚呢!菩萨心中系念众生,誓愿救度无边众生,因为无始劫以来六道轮回,无一众生不曾为我父,无一众生不曾为我母。当报父母恩。-----微信公众号《心香2013》2016-08-19 (原标题:菩萨当报父母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外,对于一切穷苦困厄的六道众生贫穷田,无论是财施、法施还是无畏施,也都应该随分随力地去布施。当一个人听了施论,也就是布施给三种世间福田能够快速地增长我们的世间福德以及修学资粮的正理之后,如果能够欢喜信受,不会认为「这只是别人为了骗我的钱财而说的谎言」,没有因此产生大烦恼,那么就表示,这个人过去生已经熏习过布施的正理,也曾经做过一些布施的善业,像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因为这个本来清净心中,同时又含藏着无始无明以及一念无明,使得众生不明了自己有这样的本觉心,因此而不觉心动,而由本心如来藏出生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然后这个本心如来藏,又依着外尘境而变现出六尘境界相;又同时变现出能见境界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心,来了别这六尘境界;在了别了境界相之后,则又产生了贪爱或是瞋恚心,然后又以为这些虚妄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三界六道凡夫众生,执著有一个蕴处界我,以蕴处界某一法为我(或者以色蕴色身为我,或者以识蕴觉知心的我,当作是我),执著这五蕴我是真实有,把它当作是真实我,因此世世不愿弃舍,每一世舍报之后,这真实我—本心如来藏—就为他再造一个下一世的蕴处界我,因为这样的缘故,就世世流转在三界六道当中,受生死苦无法出离。所以阿含解脱道初转法轮时期,世尊为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于这种爱情爱别不能放下,六道轮回之苦也就逃不了。所以说做父母的人,对儿女的这种期待、执着、挂碍,就是生死轮回的根源』。而既然【我所】是带不走的,您想知道什么是可以带到生生世世永远不分离的吗?欢迎您来佛教正觉讲堂来学。------《425活动部落格》法国师兄 (原标题:离婚,我们还是朋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因为这个本来清净心中,同时又含藏着无始无明以及一念无明,使得众生不明了自己有这样的本觉心,因此而不觉心动,而由本心如来藏出生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然后这个本心如来藏,又依着外尘境而变现出六尘境界相;又同时变现出能见境界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心,来了别这六尘境界;在了别了境界相之后,则又产生了贪爱或是瞋恚心,然后又以为这些虚妄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生便有老、病、死,这是人类的定业,如果安全感是以避免这些定业作为衡量的标准,那么这样的安全感其实是不存在的,除非你永不再生,不出生便永远不会置于因生而附带的所有这一切不安全乃至苦痛的经历之下,这便是真正的解脱,这种解脱,只有佛法的二乘解脱道的教理可以帮助你实证,当你证得解脱道的极果成阿罗汉了,死后便会入无余涅槃,意思是说,你死后便再不会像没有证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或者是对欲界、色界、无色界境界的贪爱执着,于是长远劫在三界六道的善道、恶道中,生死轮回不已。或是对于造作未来善恶报偿的诸业因缘加以爱着;对于会感生未来现行,诸多染污业行的种种烦恼因缘加以爱着;对于会带来将来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及五蕴炽盛等种种苦的因缘加以爱着。有了这些对自我,及种种境界的贪爱执着,就会引生欣乐厌苦的强烈欲求或渴望,就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切众生想法不同,造业也不同,才会有六道不同种类众生的轮回。众生的本心无形无相,不可见取,本来无自主、无我、无我所,却因所生之蕴处界不相同,显示出各自所造的业不同。众生本心如来藏从不造恶业,也不会造善业,因此应当说:没有一个真正造业者。了知这个道理,就应当勤修善业,善业所感生的蕴处界都是端正庄严,见者欢喜。世尊说:会中为何有佛、有大菩萨、有丘、有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六道,指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天。这个六道的范围,事实上,只在欲界里面;若谈人天乘,一般只说到欲界。可是,如果我们要谈到解脱,还要把六道里面的天扩大。天,除了天阿修罗、欲界天之外,还有色界四禅天,也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色界天。往上还有无色界天,也就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三界六道里,业是如何与之相应的?也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意思就是说,三界六道的境界,全部都是由于众生心所造作和累积业种而成就的。众生修学佛法的智慧——所破除的无明的程度——以及所累积的福业、净业、恶业等等的差别不同,心中所含藏的种子就会有种种不同,因此呢,众生心究竟比较适合当什么,譬如比较适合当畜生,那下辈子就出生到畜生道去;比较适合当人,那下辈子就出生到人间来;比较适合生天,那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认为人死后的归趣就是鬼道,这样的说法是古人对于生死现象的一种观察与推论而得到的结论;但是因为缺乏正确的佛法知见,也没有办法对于六道轮回现象有完整的观察,因此便有人死为鬼这种观念的产生。如果有正确的佛法知见,就会知道有六道轮回;因此人在舍报之后,依据他的业力与愿力等力量,就会出生到与他相应的六道之一,而不一定是会出生在鬼道中。有一部分的鬼道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讲到此经非常重要,佛陀说把这部《罪福报应经》跟大家宣传的功德是无量的,因为这部经教导了众生六道轮回、因果业报的道理;所以佛陀说宣传这部经的人,将来可以亲自值遇贤劫千佛⑤,并且亲自奉侍供养,而且不会堕入三恶道或是八难⑥之地,并且还可以得到戒定慧⑦。既然功德那么大,我们就接著来为大家介绍这部经的内容,也希望您能仔细阅读佛陀的开示,并且转介亲朋好友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来藏能够普遍地出生或者增长创造出一切五趣六道的众生,如来藏就像一个魔术师一样,在母胎中一下子变出我们这个色身,下一世又帮我们变出另一个色身;如果我们过去世持五戒修十善业,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人身或天身给我们;如果我们过去造恶业,现在要实现,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畜生身、或饿鬼身乃至地狱身给我们,每一世都不一定,因此而说变现诸趣。可是,如来藏的自体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33集无常品》章正钧老师 (原标题:玉皇大帝(释提桓因)也不能出离六道轮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世因果、善恶报应以及六道轮回,可以说是世间、出世间的圣者所共同观察到的。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开示说: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佛陀也说到一切众生不知诸苦之根本者,皆悉轮回,在于生死。另外,在《莲修起信录》中也说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像这些都是古德劝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界六道,就是我们一切众生所生活的世界的面貌。我们要先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到底它是什么样子;我们要知道自己在法界里面的位置,我们就会知道我应该要如何做,我应该要往什么方向来前进?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关系,我们有做一个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对应关系表:除了这个之外,我们在这个表里面,有特别表示它跟如来藏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表里面,有说明三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