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当画家快要画完的时候,这名死刑犯忍不住哭了出来,抽泣道:几年前,我也当你的模特儿,那时你画的是佛像;几年后你画恶魔,竟然也选中我!这位画家听了,整个人愣住了,他说:怎么会这样啊?你以前让人看起来很欢喜,为什么会落得今天如此的地步?死刑犯告诉他:那时你画完之后给我很多钱,我就去吃喝玩乐,甚至耽染了不好的习惯──吸毒、,钱花完了就抢、杀人,做了种种罪 三摩地

2018-07-22

以因果律来说,造了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这四种业,是一定会下地狱长受苦的重业。因为造作这四种恶业,它的性质就是会让众生下堕到三恶道中,所以称为性罪;而持守不犯这四种性罪,那么就称为性戒。一切世间以及出世间的戒法,都是一定要持守这四个基本重戒的。而饮酒呢,基本上是没有性罪;但是因为喝了酒之后,很容易让人昏醉、不清醒,因此就很容易会造下前面四种性罪 三摩地

2018-07-22

因果报偿历历不爽的因果法则,是佛陀重要的核心教义,所谓假使百千,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教认为,因果酬偿的法性,正如同一切人可见种子种在田里,时机成熟就会萌芽、成长、结果的世间现象一样;因此佛教中就以田来譬喻,建立了福田这一个名词来说明因果酬偿的现象,以及因果酬偿过程中确实存在的法性。人们在履践德行、也就是在造作善的业行----比如说布 三摩地

2018-07-22

作是观想,能消过去世中一万罪业。」其余尚有红色、蓝色、白色、绿色等色身颜色,所结之手印,又是双身修法的手印,你说这难道不是鬼神所化现的假佛吗?真佛绝对不是这样子的。因此,以宗喀巴讲的《三十五佛忏》作忏悔,不但不能忏除诸恶业,反而是增长恶业,是增长鬼神相应种子的恶法,舍报后在未来世必定成为诸罗剎、夜叉等等鬼神的眷属。这也是藏传佛教以自己创造的外道法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常于无量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至心勤作一切善业,是故如来成就具足无量功德;是三十二相,即是大悲之果报也。】(《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这段里面所说的摩诃萨,是指大菩萨的意思。但是到底哪一阶位的菩萨才能称为摩诃萨呢?这在经典中会因时、因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譬如说,在《大般涅槃经》中说,眼见佛性的十住位菩萨就是菩萨摩诃萨;有的经 三摩地

2018-07-22

善恶业招感果报的功能势力,如善业未为邪见损害,恶业未修善法对治,纵经百千万亿大,也不会消失,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决定感受果报不虚。所以佛陀在诸经中说:假令经百,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善恶业行是由自已造作的,果报成熟的时候,也是自己领受,决无他人能够代替。如《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 三摩地

2018-07-22

他们就主张说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是不够完整的,因为还有所谓的即身成佛的双身法;而这个即身成佛的双身法是释迦牟尼佛没有教的,因为释迦牟尼佛所能够教导的,是要三大无量数的修行才能够成佛的,而且也没有教双身法,所以他们就主张释迦牟尼佛所教的这个教法它是不够完整的,而且它是没有达到最高的智慧的。可是这个所谓的秘密大乘其实它的本质是印度教里面的性力派,因为在印 三摩地

2018-07-22

何以故?不解如是业因缘者,虽生非想非非想处,寿八万,福尽还堕三恶道故。善男子!一切摸画,无胜于意:意画烦恼,烦恼画业,业则画身:贪因缘故,色声妙好,威仪庠序;瞋因缘故,色声粗恶,威仪卒暴:如瞋,痴亦如是。无量世界一百三十六地狱处,无量畜生、无量饿鬼,皆因业作;人、天亦尔。无量众生获得解脱,亦因于业。〗语译:这业也是与大家息息相关的,懂得业报的原理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业不一定的都要受报,如阿罗汉,凡夫从发心修学解脱道,到解脱生死成阿罗汉,最快三生就能成办,三生之中是无法将无始以来的业报都受偿的。故《大般涅槃经》(卷40):佛云:仁者!若以断业因缘力故得解脱者,一切圣人不得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过去本业,无始终故;是故我说:修圣道时,是道能遮无始终业。-----因此,重罪也是可以消除的!2,《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一 三摩地

2018-07-22

假使百千,所造业不亡,因緣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正觉电子报——般若信箱___问五、1.经中说:「假使百千,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问五、1、第八识将众生所造之业完好保存,所以因果定律才能成立。那为什么经中又说念一声佛号,能消八十的业呢?未受报之前,业种既然完好地被第八识保存,那它就不应被佛号消除才对。2.另外,杀人犯念佛号,能将 三摩地

2018-07-22

他们就主张说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是不够完整的,因为还有所谓的即身成佛的双身法;而这个即身成佛的双身法是释迦牟尼佛没有教的,因为释迦牟尼佛所能够教导的,是要三大无量数的修行才能够成佛的,而且也没有教双身法,所以他们就主张释迦牟尼佛所教的这个教法它是不够完整的,而且它是没有达到最高的智慧的。可是这个所谓的秘密大乘其实它的本质是印度教里面的性力派,因为在印 三摩地

2018-07-22

纵使有人真的找到不死药,他还是免不了一死,因为到了坏来临时,七个太阳出现,连石头都要被融化掉了,他还能不死吗?纵使不烧死,也没有水可喝,还是得要死!所以阿伽陀药只是个传说,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第二种除毒药是除毒神咒,用来除掉世间毒或除心毒。但是神咒也不能免人一死,因为世界坏时色身还是得坏。第三种是除毒宝(真宝),这是传说中的一种宝珠,把它放在毒药中 三摩地

2018-07-22

】为何有些人在于群众中,会没有威势而被人欺负或瞧不起呢?以上是这样教导我们:排在第一位,就是于诸众生起嫉妒心;过去无量来,心起嫉妒与众结怨,来世果报当然得到众生对于自己不被尊重的果报,于群众得不到敬重;也因见他人得利,心生恼热;见他人失利,见猎心喜;于他人好名誉起嫉恶心;若见别人失去名誉,心起大忻悦;如是习气相继熏染,故而在修行道业当然易起杂染, 三摩地

2018-07-22

世尊说:在过去非常非常久远以前的一个时,有佛名号为毘婆叶如来,当时有一个大国,国名为盘头越,王城是盘头摩跋城。有一次这毘婆叶如来与大比丘弟子们游旅到盘头摩跋城,盘头王及大臣、百姓们都来供养毘婆叶如来以及祂的弟子们,因此如来僧团的饮食、衣服、房舍、汤药四事都无匮乏。当时在盘头摩跋城里面,还有一位外道婆罗门的修行人,他博览外道典籍及婆罗门戒律,也有五 三摩地

2018-07-22

什么是物净?佛开示了几种:第一、你所布施的财物,不是偷来的,不是抢得来的。若是像廖添丁偷了人家的钱财来救济贫穷,就是施物不净。身为菩萨,布施时应该要以清净的财物来行施,所以第一件事是偷盗所得之物不可以用来布施,必须是净物才可以用来布施。第二要件是所施之物不是圣所遮物,若是佛诸圣所遮止而不可以用来供养别人的财物或饮食,都是圣所遮物。这个范围比较广,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贯穿三世的这个心,并不是意识心,而是称为阿赖耶识、第八识、真心、本心;在这个真心如来藏当中,含藏了有情在过去无量以来所累积的种种善业、恶业、无记业,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种子。而这一个真心如来藏,祂是不生不灭永远存在的,因此祂能够跨越这个有情三世的生灭的物质身体,而能够将所有的因果流传到未来世去。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101集毘舍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假使百千,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原标题:宿世因缘果报) 三摩地

2018-07-22

假使经百,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个很明显地讲的是说,即便是经过了百(在佛教里面就是表示很长的时间的意思),那么百的时间的话,百之前所作的业报是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是经过多久的时间,过去所作的业是没有所谓的业会消失的道理;一旦到因缘会遇的时候,就会呈现果报。所以,《大宝积经》在这里,正是使用 三摩地

2018-07-22

以来我们就是修行道上最好的伴侣,请世尊准许我入涅槃。此时佛陀也同意了。这里是说阿罗汉如果要入涅槃,他必须要得到佛陀的同意。然后目犍连再以至诚心,右绕佛陀三匝,回去和众生辞别,并且继续度化跟他有缘的人,结束了之后,就到灵鹫山里面去进入涅槃了。那为什么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竟然会被别人用棍棒打死?而又为什么舍利弗却不用遭受这样的苦难?当目犍连尊者到了灵鹫 三摩地

2018-07-22

假使经百,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个很明显地讲的是说,即便是经过了百(在佛教里面就是表示很长的时间的意思),那么百的时间的话,百之前所作的业报是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是经过多久的时间,过去所作的业是没有所谓的业会消失的道理;一旦到因缘会遇的时候,就会呈现果报。所以,《大宝积经》在这里,正是使用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