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当您发心要作四种修,您要欲施,您要供养三宝,您要修学坐禅,您要修学诸多的善法,您要读经增长知见,您要供养父母增益福德,这个时候您要先立制。立制这个制虽然不是志气的志,可是这个制还是有类似的,就是要自誓作约----要自已发下誓愿、要自己给自己设下一个制约,这个制约就是我若不作,要自克罚。这个精神就是属于菩萨戒的一个精神。虽然我们这里的菩萨戒不是《梵网经》 | admin 2020-02-20 |
![]() |
因此发菩提心就正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当中所说的【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论》卷41)这个菩提心《华严经》中记载说:(祂是)“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9)因为菩提心是长养众生白净法的良田,祂如同大地能够乘载一切世间;如同清净水能够洗涤一切烦恼垢;如同 | admin 2020-02-20 |
![]() |
即使是还没有实证如来藏心的初住位到六住位的已发心菩萨,甚至是还在十信位中,信力还没有具足的信位菩萨,因为他们也同样都是善根深厚,乐于听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人,也知道“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道理,也都供养过许多的佛菩萨;并且他们都了解,只有归依三宝修学佛道才是唯一究竟的道路,所以才会进入到佛门中来修行。这些菩萨虽然都还没有实证 | admin 2020-02-20 |
![]() |
否则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萨道,修学六度及十度波罗蜜,广行一切内财、外财布施,修证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诸地无生法忍道种智,直到圆满佛地一切种智,这样具足了无量无边的福德与智慧,成为福慧两足尊,却只为了成为接受众生供养的人天至尊,对于众生的解脱、众生的成就佛道,丝毫没有帮助,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诸佛成佛以后,都不舍一切众生,必定会转——说法 | admin 2020-02-20 |
![]() |
何谓为四?有未发心而与授记,有适发心而与授记,有密授记,有无生法忍现前授记,是谓为四。唯有如来能知此事,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佛陀对于菩萨的授记共有四种,第一种是对还没有发起菩提心的菩萨就给予授记,第二种是对刚发菩提心的菩萨给予授记,第三种是秘密授记,第四种是对已经得到无生法忍的菩萨摩诃萨给予现前授记 | admin 2020-02-20 |
![]() |
为了帮助有缘的修行者,能够突破佛法修行上的瓶颈和困境,发心进求佛菩提道,我们将利用这个单元,为各位略说三乘菩提之梗概,以建立学佛人之正知见。佛法可以概分为三乘菩提,约略地说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解脱道,另一部分是佛菩提道。什么是解脱道呢?所谓解脱道,就是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义理与行门。什么叫作佛菩提道呢?佛菩提就是每个众生在证知生命的实相---- | admin 2020-02-20 |
![]() |
从这样看来,他能够摄受教导的众生到底有多少?当然是无量无边!而且菩萨道的修学者,假如说从十信位满足开始,还得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比起说声闻道中从断我见起,最多只要七次人天往返,就可以成就阿罗汉果;这样一比较起来,所以菩萨法是要比声闻法的深细微妙殊胜,当然是不可言喻的!所以,好不容易发心受菩萨戒,为什么会起心动念舍戒呢?这里我们就先不谈佛所说的有受法 | admin 2020-02-19 |
![]() |
因此发菩提心就正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当中所说的【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论》卷41)这个菩提心《华严经》中记载说:(祂是)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9)因为菩提心是长养众生白净法的良田,祂如同大地能够乘载一切世间;如同清净水能够洗涤一切烦恼垢;如同大风一切世间都 | admin 2020-02-19 |
![]() |
接着我们要来谈谈,初发心的菩萨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叫作修行大乘法的菩萨呢?佛陀在《优婆塞戒经》中说:求大智慧故名菩萨;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生命故,是名菩萨修行大乘。这意思是说:因为他是为了求大智慧,想要知道一切法的真实义,而不只是追求解脱的缘故。既然说是真实,一定是有个实体常住不坏,而这个实体----如来藏,不是三界有法,所以在 | admin 2020-02-19 |
![]() |
佛陀在《菩萨地持经》的〈种性品〉当中甚至说:非种性人无种性故,虽复发心勤精进,必不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意思是说,还没有具备菩萨种性的人,虽然有的也能发起菩提心,并且非常精进的修行,但是他终究是没有办法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由此可以见得,菩萨种性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世尊在这里的开示,更是提醒我们一定要努力,以发起菩萨性为最首要的目标,否则佛道的修学是绝对 | admin 2020-02-19 |
![]() |
因为像这样子的大福德,就是要靠兄弟二个人努力发心,甚至是丧身舍命,才能够成就后面如此大的功德。对于菩萨而言,只要能完成佛法事业,那么无一处不是菩萨的舍命之处,无一时不是菩萨的丧身之时,这就是大愿菩萨的心行,也是大福德因缘之所以能够成就的原因啊!所以各位日后,不需要再自哀自怜地说:唉呀!怎么护持正法这么难啊!想帮佛法做一些事情,怎么这么多波折啊!为什么佛菩萨都不来 | admin 2020-02-19 |
![]() |
因为他发心不正确,他的发愿是的,他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人的,在我们的宗教界里面确实有一些宗教它也有这种邪愿。在真正的正法里面不会有邪愿,为什么?因为诸佛菩萨都是利益众生,从来对众生不起任何一丝一毫想要加害的心。那我们知道在宗教界确实有一些宗教它是有这种邪愿的:譬如有一个宗教它就有这种修法,他们的修法叫作息增怀诛,这个息增怀诛里面的诛法就是去诛杀他人。也 | admin 2020-02-19 |
![]() |
所以,我们应当让家里面的亲人以及朋友,让他们来亲近佛法,虽然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学,可是未来这些种子终究会发芽,他们就可以因为这些萌芽的种子而自己想要亲近佛法;就可以在亲近佛法的过程中,最终决心修学佛道且最后能够成就,也就像恒伽达一样,从大臣看着别人能够成就,看着别人得道证果,而最后可以发心来修学。所以应当如是志向坚定,即使亲人来阻挠自己修学佛法, | admin 2020-02-19 |
![]() |
虽然它是因为很简单而能够成就而说是小愿,可是因为他发心广大----想要再回娑婆来救度众生,这个时候我们还是说它是大愿。声闻人他想要解脱自己,那个心量太小那个就叫做小愿。所以小愿不是在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量太小,并不是这个,而是告诉大家这个愿是很容易达成的,因为诸佛的愿力非常广大,所以是很容易可以达成,所以就叫做小愿。所以我们要信受诸佛的愿力是可以完 | admin 2020-02-19 |
![]() |
一般而言,众生从初发心学佛,必须历经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信心;在十信位中必须经由闻熏,而发起信、进、念、定、慧等五种善根,在五根发起之后,再依这五根为基础,继续进修后面五信位的功德。如果没有修习这十信位功德的人,就是还没有发起菩萨种性的人。譬如二乘无学圣者们回入大乘别教以后,仍然要具足这十信位的功德,将来才能悟入诸佛的所知与所见;这是因为二乘无学法中 | admin 2020-02-19 |
![]() |
以平等心来布施功德很大,于佛法中并不是以金银珠宝多寡来衡量,而是以当时发心是善是恶、是难舍能舍、悭吝不舍等等来衡量。就算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金银珠宝、没有至诚心来供养,倒不如以极少财物、至诚心恭敬来供养,其福德反而比前者更为殊胜、更为广大。佛弟子如果看见如来寺庙、舍利塔、如来形像时,应该以金、银、铜、铁、绳锁、宝幡、宝盖来庄严,以偈来唱诵赞叹,并燃灯 | admin 2020-02-19 |
![]() |
即使是还没有实证如来藏心的初住位到六住位的已发心菩萨,甚至是还在十信位中,信力还没有具足的信位菩萨,因为他们也同样都是善根深厚,乐于听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人,也知道“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道理,也都供养过许多的佛菩萨;并且他们都了解,只有归依三宝修学佛道才是唯一究竟的道路,所以才会进入到佛门中来修行。这些菩萨虽然都还没有实证 | admin 2020-02-19 |
![]() |
当然也许有这个可能性,但是有受戒与没有受戒,他的发心与誓愿是不同的,表现出来的决心、意乐,与展现出来的力量,就有根本的不同;当然其相对应的成就速度,与功德、福德便有极大的差异;因此,在因缘条件许可之下,应当要尽量受持戒法,让自己的佛道之路能够更稳健地前进。在佛道的修学过程中,除了证悟般若是利乐众生非常重要的智慧之外,能够亲证断我见乃至断我执的解脱功 | admin 2020-02-19 |
![]() |
随着众生的因缘,先令其能够于此发心,将来因缘更成熟,能力更加具足的时候,就要开始一分一分地去实践。实践这三者的同时,依然是不离开原来的发心,甚至是更加坚定,然而随顺一世世菩萨的因缘,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是有在家分戒、出家分戒的区分,也是随菩萨示现而施设;就这样圆满三聚净戒,圆满了在家戒、出家戒,其最终的果证就是成佛,此时当然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完成了 | admin 2020-02-19 |
![]() |
菩萨这样的发心,是没有休息停止的念念不去心,直到成佛。 成就佛道要学习的一切无量善法当中,这包括了广修供养来培植福德而证悟菩提,也正是正行供养的第一要务。能作正行供养的前提就是求证菩提,这样的供养才是真正地具足供养;因为能解如来真实义,能以此智慧功德,方便善巧广施大众,救护众生于生死流转之中,令有情众生时常获得殊胜善法的利益。《宝云经》说:&nbs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