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发心万代起圣见,恭取至教无上理。生死无惧一佛子,丹青独照自西行。 第2集 九死一生志益坚,万里鹏程继绝学。自古江山多豪杰,唯独斯人得称尊。誓取瑜伽受胜义,决开中国道次第。阐明悟后增上修,以为佛子入圣位。高昌大王识英才,不捨远行结道侣。为将圣法传天地,万死无辞向西行。 第3集 再会前身说百论,若灭五阴称究竟。如是涅槃有谁得,二乘菩提佛方 | 三摩地 2020-04-06 |
![]() |
迦叶尊者因为对于佛制下了这样子一个戒律,心中有所不满,后来呢?因为终究是一个证得阿罗汉的他后来发现这是自己的过失,托钵回来以后他跟佛顶礼以后,跟佛说了:“悔过!世尊!悔过!善逝!我愚我痴!不善不辨!”(《杂阿含经》卷30)这里迦叶尊者他说:“佛啊!我向您忏悔啊!佛啊!我真是愚痴啊!我这样子的发心,我这样的作意不善,我没有智慧去辨别了知 | admin 2020-03-21 |
![]() |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中,就以佛弟子修行成为阿罗汉为例,说阿罗汉以前所造的大恶业,因为在遇到佛陀以后,发起一念心善而出家修行,由于这个遇佛发心修行的善缘,成就了无漏果,所以舍报时就入无余涅槃,使原本大恶业的报缘不具足而成为无报业,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112集业的报偿与转变(下)>正源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
同理,有作罪会有种种的不同,初发心时虽然是变异法,中间过程中所作种种方便来庄严的时候也是变异法,正在作最后阶段的恶业时的心也是变异的;身业如此,口四业正在说时,心也是一直在变异的;虽然都是念念生灭,从实相来说是无常法,实际上身三业、口四业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众缘和合而使身业、口业在世间法上成就了,所以就说有作罪,这是因为有身行、口行的造作而成就的缘故 | admin 2020-02-21 |
![]() |
同理,有作罪会有种种的不同,初发心时虽然是变异法,中间过程中所作种种方便来庄严的时候也是变异法,正在作最后阶段的恶业时的心也是变异的;身业如此,口四业正在说时,心也是一直在变异的;虽然都是念念生灭,从实相来说是无常法,实际上身三业、口四业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众缘和合而使身业、口业在世间法上成就了,所以就说有作罪,这是因为有身行、口行的造作而成就的缘故 | admin 2020-02-21 |
![]() |
因为他在供养的时候,他有发心,他说:希望如来您能够摄受我可以成为跟您一样的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这故事也告诉我们:即使我们没有完好的食物,我们只要有丝线,一样可以一天一条线;甚至没有那么多的话,你也可以一个礼拜一条线,这样也是供佛,所以供养三宝的功德是一定可以作的。乃至于有的人说:你说得很好啊!可是可能我都没有办法准备这些东西,那可怎么办呢?也没有关系 | admin 2020-02-21 |
![]() |
但是优多罗的母亲其实她只是不想让优多罗出家,她并不是真的想要发心供养这些出家人,因此她见到这些比丘、婆罗门这些修行人经常到家中,所以心中就生起了懊恼心,非常的懊恼,所以就很厌烦地在背后口出恶言地骂这些沙门说:这些修行人整天不事生产,也不去工作养活自己,只是仰赖我们这些在家百姓生活,这真是非常可恶啊!后来优多罗的母亲,甚至于趁优多罗不在家的时候,诃骂 | admin 2020-02-21 |
![]() |
即使是还没有实证如来藏心的初住位到六住位的已发心菩萨,甚至是还在十信位中,信力还没有具足的信位菩萨,因为他们也同样都是善根深厚,乐于听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人,也知道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道理,也都供养过许多的佛菩萨;并且他们都了解,只有归依三宝修学佛道才是唯一究竟的道路,所以才会进入到佛门中来修行。这些菩萨虽然都还没有实证本心,但是大多 | admin 2020-02-21 |
![]() |
如果了解这一些道理,就可以经由对比而知道:得人身是多么稀有与珍贵的事情,何况又能学佛呢?而即使是发心学佛的人,那这其中又有多少人能听闻正法,而不被假名善知识所误导呢?所以大家应当要珍惜熏习正法的因缘,绝对不要空过。从上面的讨论,相信大家都知道六尘内相分的法义,对于出离六尘的种种拘束是有很大的帮助,平实导师在《金刚经宗通》第七辑中有这样的开示:【所以 | admin 2020-02-21 |
![]() |
小编有一段时间,就有点犯迷糊,也觉得,是啊,都学佛了,怎么做事还这么没智慧、没耐心!比如那些企业家,在世间做事积极努力,发心也很好,对人真诚善良,做事真的比有些学佛的师兄师姐们更圆满、更智慧呢!学佛人只是开始学佛而已,但大都有自己的习气,因为未满三果的佛弟子,都还会因为脾气个性的原因,做事不周到、不圆满都很正常,但他们已经皈依三宝,并且从智慧、福德 | admin 2020-02-21 |
![]() |
虽然大多数佛子都是自愿发心受戒的,但是因为在五浊恶世修学佛法,有许多的障碍因缘,也有许多外境的,同时到处都充斥着种种错误的邪见;因此,如果有些方法或观念,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容易持戒不犯,那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助力。我们来看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开示:善男子!有智之人既受戒已,当观三事不作恶行:一者自为,二者为世,三者为法。(《优婆塞戒经》卷6) | admin 2020-02-21 |
![]() |
当然,如果父母发心自愿同意或家人同意将节省下来的钱用来布施,这是可以的。若非双亲或家人心甘情愿而克扣他们的钱财去布施,称之为假名布施,非真实布施。真实布施应是自己付出较多之劳力或心力,把多赚的钱用来布施;或由减少享乐所节省的钱提出布施,方是真布施。又譬如父母要去散心,由于一周才得有一天不须上班,要求你陪伴同往,而你却以寺院或萧老师有课为理由婉拒,这 | admin 2020-02-21 |
![]() |
比如说有人发心要送给别人两件衣服,但对方说:我用不着两件,只要给我一件就好。这个人就把另一件留下来带回去,那也得偷窃罪。这叫作出口成愿,话讲出去了就要履行。有人不肯接受这个观点,他说:明明是我的东西,是他不要,我带回来为什么得偷罪呢?这是因为出口成愿,讲出去的话已经收不回来了,只能更正而不能强辩说是没有说过;讲出去了就要履行,我们必须把两件都送给他 | admin 2020-02-21 |
![]() |
每天忙碌没有太多时间护持正法?其实末学是很赞叹发心护持正法的菩萨们。护持正法的形式可以很多,努力接引有缘的学子、參加各项义工等如果没有空闲时间去做,在平时的行住坐卧中也能护持。末学就见过一个很会利用时间的菩萨,他每天上班、每次出差,都会带几本小册子,在捷运、公交车,甚至是过马路的红绿灯口,看到有缘的众生,都会抓住机会去发放。随时提醒自己提起忆佛念, | admin 2020-02-21 |
![]() |
】需要提醒菩萨一点的是:四弘誓愿几乎是每个学佛的人都会发,可是他却不一定知道这个四弘誓愿已经蕴含了我们从菩萨发心,乃至成就佛地果位所需要具足的全部的一个大纲要领。我们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信受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信受一切众生依于如来藏有无量无边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依五蕴所造作的身、口、意行而往生于或者是无色界、或者是色界、或者是 | admin 2020-02-21 |
![]() |
因为他发心不正确,他的发愿是的,他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人的,在我们的宗教界里面确实有一些宗教它也有这种邪愿。在真正的正法里面不会有邪愿,为什么?因为诸佛菩萨都是利益众生,从来对众生不起任何一丝一毫想要加害的心。那我们知道在宗教界确实有一些宗教它是有这种邪愿的:譬如有一个宗教它就有这种修法,他们的修法叫作息增怀诛,这个息增怀诛里面的诛法就是去诛杀他人。也 | admin 2020-02-21 |
![]() |
虽然别人表面上看不出来他跟平凡人有多大的差异,可是他的道业却是在快速前进中,因为菩萨已经融入六尘中而行菩萨道了;如果能够摄护诸根,内心安住于正念,就能够依据佛菩萨的教导,而能身四威仪不作诸恶,能堪众苦不作邪命,就是在身四威仪行住坐卧中绝对不造诸恶,凡是对众生有害的事情都不做,因为既然已经走上修行之道就要不作诸恶,否则就违反了当初自己的发心,并且要成 | admin 2020-02-21 |
![]() |
这其实是因为阿难尊者跟释迦牟尼佛,在无量数劫以前,是同时发心行菩萨道的,他行菩萨道的时劫最为久远,再加上他对众生都很好,最多情,不会故意伤害别人,还会经常地帮助众生;所以他成佛的时候,国土有二十千万亿恒河沙诸菩萨,佛寿命有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劫。而且他也常常替别人去向佛陀求情;譬如佛陀的姨母当初想要出家,但是佛陀为了正法久住,暂时没有答应,是经过阿难三 | admin 2020-02-21 |
![]() |
对于一个初发心的菩萨,他为什么要受菩萨戒呢?有什么理由要让这些初发心的菩萨来受菩萨戒呢?我稍微列举了其中几点: 1、令远离恶法:菩萨戒主要戒护菩萨的身口意行,让菩萨不要造作恶业,然后下堕到三恶道去。如果一个人不幸堕落到三恶道里面去,那么他再要回到人间的时候就会很长。好不容易回到了人间,因为造作恶业的习气没有改变,所以又不小心造作了恶业,然后又下 | admin 2020-02-20 |
![]() |
譬如,我们常常看见聪明人和憨厚的人,同样做一种生意,聪明人每次经营都赔钱;而憨厚的人看起来笨笨傻傻的,但却每次都阴错阳差而赚了大钱,这种现象实在太多了!所以福报不是靠小聪明得来的,而是过去世种了多少福田,这一世就可以得到多少福报啊!各位菩萨!说完布施与果报间之关系,相信您一定会认同故事中的主人翁罽那之所行,而且也会由衷地赞叹他的善根和发心。的确!人 | admin 2020-02-20 |